书城励志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803100000003

第3章

一位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说:“我现在很迷茫……”她先在一家公司里干文员,因为看不惯那家公司的一些做法,她辞了职。后来又做过营销工作,“……但都不是我想要的,我现在很困惑,不知道选择什么,有种焦虑感”。

这一类人把跳槽作为寻找最合适工作的机会。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与选择当中,梦想与现实更加背道而驰。他们始终找不到最适合的行业,最理想的工作,因为他们不知道:绝对完美的工作是不存在的,只有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才能发现工作的价值,任何工作都能锻炼人的意志,都能体现人的智慧和价值。

另外,还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一旦遭遇挫折,就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就会产生另谋高就的想法。于是,他们视跳槽为解脱挫败感最好的办法,抱着“下一份工作会更好”的心态。但是,新公司、新工作还是有许多让他们感觉不满的地方,最让他们感觉失望的是,老板和上司并没有把他们当成重要的人才来对待。当在新公司遇到挫折后,跳槽的念头便又重新浮现出来。

与其用跳槽回应挫折,倒不如积极沟通,关键是员工必须主动。员工必须把自己的想法及时告诉给上司和老板,以免因沟通不畅而造成误解;与其对一个地方心生怨恨和隔阂,倒不如深深的爱上这个地方。

总而言之,无论是把工作当成一种生活体验、逃避挫折的方法还是为了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都是一种缺乏忠诚、亵渎忠诚的表现。

频繁跳槽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改变不良的现状,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

许多有杰出成就的人都离不开积累:知识需要积累,财富需要积累,人生的体验也需要积累,而积累总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才能完成。对许多就业者来说,在一个企业待上3~ 4个月,应该说对企业才刚刚有一个了解,岗位的技能也才刚刚上手,这时候跳槽,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也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

许多年轻人渴望找到一个适合于施展才华、使自己有所发展的工作环境,这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但过于频繁地跳槽,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道德可信度。几乎没有哪家公司的老板会任用对自己公司不忠诚的人。频繁跳槽的人,对忠诚是一种亵渎,其结果往往是——丢了“西瓜”拣了“芝麻”。

蚂蚁型员工:忙忙碌碌,不见结果——不创造价值的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负担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人要在客厅里钉一幅油画,请邻居来帮忙。油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钉钉子,迟疑了一会儿,他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在上面。”邻居觉得有道理,就帮他去找木块。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时,这个人说:“等一等,木块有点大,最好能锯掉一点。”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才锯了两下,他们很快发现这锯子太钝了,该磨一磨。这个人家里正好有一把锉刀,就把锉刀拿来了,却又发现锉刀没有把柄。为了给锉刀安装把柄,这个人去附近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小树时,他又发现他那把锈迹斑斑的斧头实在不能用了。又找来磨刀石磨斧头,可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去寻找一位木匠。然而,这一走,就没见他回来。下午邻居再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街上帮助木匠从五金用品商店里往外抬一台笨重的电锯。

看完这个故事,你也许会从心底发笑。这个人折腾了一天,却什么也没有干成。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常常有一些人整天为工作忙得晕头转向,但却忙不出来任何结果,也使得他们的忙碌失去了价值。

有的人工作一小会儿就抵上别人干半天,有的人工作一整天,也没有看见他的任何成绩,当你问他整天都在忙什么的时候,他也只能语焉不详,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

安妮是广告公司企划部的一名员工,大家都叫她“忙碌的蚂蚁”。她在公司里是最为忙碌的一个,但却只能领着勉强维持温饱的工资。

一次,公司接受了一个价值千万的大项目,顾客的要求也高。公司为此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决定这个项目主要由企划部负责,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文案和整体创意。

企划部分解了一下任务,把相对简单的文案起草工作交给了安妮。当企划部其他员工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只等安妮的企划稿出来的时候,安妮的企划稿却迟迟没有开头。按她的解释,她在构思一个绝好的创意,但公司没有时间再给安妮了,客户已经催了好几次,如果三天内还拿不出方案,将终止双方的合作。

情况紧急,公司老板让企划经理亲自起草企划稿,紧赶慢赶,终于在客户要求的期限内完成了一切前期准备工作。

7天后,项目顺利完成,其他员工都高高兴兴地领到了奖金,只有安妮一人被扣发了当月工资。她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公司下个季度的裁员名单。

安妮行动缓慢,效率低下,当其他同事都准备就绪时,她还迟迟没有开始。她总是慢人家一拍,很难见到工作的结果,这不仅影响自己的业绩和职场前途,也可能给公司带来不良后果。

在职场我们常看到一些老是在行动,却很难看到任何业绩的员工,他们整天都在忙碌,没有任何一个时间空下来,然而这种忙碌实际上是一种‘无用功’,是对企业资源的损耗,也是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一种无谓的浪费,因为他们的忙碌没有产生任何结果。

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忙碌而不见结果的员工已经成为了企业的负担,因为他们给公司创造的是一种负效益。这样的员工将越来越失去竞争力,任何的企业和公司都不会欢迎这样的员工。

在工作中减少忙碌,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超越公司既定目标,轻轻松松上班,快快乐乐下班,干得比别人少,成绩比别人好,不但能让老板满意,而且还能给自己多留些休闲的空间,给爱情和家庭多营造一些和谐的氛围,这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怨女型员工:牢骚满腹,不断抱怨——消极的工作态度是企业的“烂苹果”

在工作中有很多员工,他们很容易就找个抱怨主题,找个发泄的对象,控诉命运的“不公正”,整天牢骚太盛。但是你我都从来不曾见过,哪个经常抱怨的员工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在离校前,小李跟一家企业签了两年的合同,谋得了一份工作,两个月过去了,小李回家跟父母抱怨:“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水、分报纸、打文件,还要帮领导跑腿出去买东西,新来的就是打杂的命……”

一个多月后,老板安排小李去做运营部经理助理,过了一个星期小李又去找大学同学抱怨道:“听着好听,实际上什么都要干,下班时间还要陪经理应酬,晚上常常凌晨才能回家,还经常没有休息天。”

半年后,他跟同事抱怨:“这里收入低,你看你看,我同学李某月薪两万,赵某做生意一年就是上千万”。

一年以后,老板安排小李出差,负责北方的一个项目,小李来到公司驻北方办事处,三天之后跟经理说:“我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习惯,我从小就出生在南方,我不能在这里呆下去……”。

小李在公司两年,这一期间总是在不停的抱怨,不是抱怨工作的琐碎,就是抱怨工作的困难;不是抱怨工作的待遇,就是抱怨工作的条件。对工作怨声载道,不去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不利用老板提供的每一个工作岗位锻炼其自身的能力。相反,把那些机会看作是刁难、是障碍。我们通常把像小李这类抱怨不断、牢骚满腹的员工称作怨女型员工。

这类员工通常抱怨公司的待遇不好,抱怨职位永远没有升迁;抱怨领导的严厉管理,抱怨同事的冷血;抱怨工作任务太重,抱怨工作困难太大。他们把工作当作一件苦差事,把工作仅仅当作是索取,缺少了自己的应担之责……

但是他们不知道,对工作牢骚满腹,消极应对的工作态度,只能使他们离成功越来越远。因为消极的工作态度是企业的烂苹果,它不但影响公司的工作氛围,也会让自己陷入抱怨他人、不思进取的恶性循环。抱怨就像是诅咒,它会瓦解你所有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努力,这势必影响一个人事业的发展和人生的成功。

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未来! 一个拥有卓越的职业精神的人,是一个能在逆境中调节自己的心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乐观面对生活工作中所有不顺利的人,而不应该是一遇到一点小问题,就抱怨个没完的人。

琳达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向往已久的报社当记者。虽然说是记者,却没有被指派去担任采访等工作,而是每天做一些整理别人的采访录音带之类的小事情。

做这样无聊的工作是她以前所没有料到的,而日益不满的她,甚至萌生出辞职的念头。后来她得到了这样的建议:“你是幸运的,你正在接近你最喜欢的工作。如果你觉得现在的工作无聊的话,那只是你的借口,说明你并没有努力工作。你可以试着学习如何快速听写录音带,试着成为快速记录的高手,将来一定会派上用场的。因为听写一个小时的录音带,往往要耗掉三至五倍的时间。但如果精通速记的话,就只要花费和录音带相同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不但合理也省时。”

于是,琳达每个周末都去文化学院学习速记。她精通了速记后,变得能够自如地进行录音带的速记工作。6年以后,她以“录音带速记高手”的身份闻名各界,因其速记的“更快速、更便宜、更正确”,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工作也从没间断过。

由此可见,积极的工作态度会导致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会导致积极的人生心态。

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员工能意识到积极的工作心态对自己事业成功的影响。所以他们在投入工作时必定会让自己远离抱怨、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工作心态表现出了员工对工作的进取心,从而更容易得到老板的赏识;而终日牢骚满腹,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工作的员工,肯定不会受到老板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