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恩企业 自动自发
802800000029

第29章 化感恩为动力,努力追求卓越 (3)

吴士宏原本从事“毫无生气甚至满足不了温饱的护士职业”,自卑地活着,一无所有,但她并不服输。工作之余,她自学成人高考英语专科,在还差一年就毕业的时候,她看到IBM公司在报纸上发文招聘,于是她通过外企服务公司准备应聘该公司。IBM公司的面试十分严格,但吴士宏都顺利通过了。到了面试即将结束的时候,主考官问她会不会打字。她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毫不犹豫地说道:“会!”

“那么你一分钟能打多少?”

“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说了一个标准,吴士宏马上承诺说可以。因为她环视四周,发现考场里没有一台打字机。果然,主考官说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

实际上吴士宏从未摸过打字机,但她倍加珍惜这一次机会。面试结束,吴士宏飞快地跑回去,向亲友借了170元买了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星期,双手疲乏得连吃饭都拿不住筷子,竟奇迹般地敲出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后来她用了好几个月才还清了这笔对她来说不小的债务,而IBM公司却一直没有测她的打字水平。

吴士宏就这样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名最普通的员工。

得到这份工作之后,吴士宏满怀感激,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着。每天,她比别人多花6小时,成为同一批应聘者中的首位业务代表。接着,同样的付出又使她成为第一批本土的经理,然后又成为第一批去美国本部进行战略研究的人。最后,吴士宏又第一个成为IBM华南区的总经理。感恩的心让她珍惜每一次机会,也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中,当好自己的人力资源主管,不断地提升自我。

1998年2月18日,吴士宏被任命为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全权负责包括香港在内的微软中国区业务。据说为争取她加盟微软,国际“猎头公司”和微软公司做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艰苦努力。吴士宏在微软仅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额的130%。

在中国信息产业界,吴士宏创下了几项第一:她是第一个成为跨国信息产业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内地人;她是唯一一个在如此高位上的女性;她是唯一一个只有初中文凭和成人高考英语大专文凭的总经理。在中国经理人中,吴士宏被尊为“打工皇后”。正是这种懂得感恩、主动晋升的进取精神,成就了吴士宏事业的辉煌。

懂得感恩的员工绝不容许自己像只慵懒的小毛驴,抽打一下才动一下,而是化被动为主动,做自己的人力资源主管,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一个觉得自己做得已经够多、够好的人不会知道进取为何物,而他的感恩之心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一名懂感恩的员工也必定是一个高度自觉、善于反省的人,他会像自己的人力资源主管一样,不时地提醒自己、监督自己:我今天完成任务了吗?我今天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了吗?我是否给自己预留了学习充电的时间?我是否极好地配合了同事们的工作需要?……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当成人才看,努力提升自己,才有可能做出较好的业绩,成为企业的好员工、同事的好搭档,最终为领导所赏识和提拔。

任务的背后是成长的机遇

在感恩员工的生存字典中,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鸡肋”,而是“机遇”。他们明白,这些工作都是在为自己积累经验,储备力量。机遇藏在每一份工作中,也藏在每一个任务背后。

任务和机遇看似毫不相关,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项任务的背后都隐藏着成长的机遇,当我们学会感恩,把一项任务看做一个机遇时,我们就会充满激情,会表现得积极主动。如果我们想有所成就,就不能坐等命运垂青。我们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主动迎着任务上前,因为,机会永远隐藏在任务的身后,等待着你去把握。

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过得很不错。但是,他听说要是有块土地的底下埋着钻石的话,他就可以富得难以想象。于是,农夫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可以发现钻石的地方。农夫去了遥远的异国他乡,却始终没发现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某天晚上,他在一个海滩上自杀身亡。

一天,那个买下这个农夫土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他拾起来一看,晶光闪闪,放射出光芒。他拿给别人鉴定,才发现这是一块钻石。这样,就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被人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宝藏。

世界上最大的金矿不在别处,就在你自己身上,你却常常在别处不断地寻找。其实你所拥有的钻石宝藏,就是你的潜力和能力。你身上的这些钻石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你需要做的,只是在工作中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到最好。

每一项任务都是一次机遇。面对每一项任务,你首先要问的是,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新的知识,积累什么新的经验,这是不是一项挑战,自己是不是要积聚起更大的勇气,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挑战。

永远不要妄自菲薄,如果因此而丧失工作热情,就会坐失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流失让自己更加强大的土壤。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任务,把每一项任务都当做一次机会——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和得到认可的机会。

里森是一家大银行的部门经理。一天,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找他谈话,打算交给他一项任务。原来,有一位部门经理突然辞职,留下很多需要紧急处理的工作,副总已经和其他两位部门经理谈过此事,要求他们暂时接管那个部门的工作,但他们都以手头上工作很忙为由委婉地推辞掉了。副总问里森能否暂时接管这一工作。实际上,里森也很为难,因为他也很忙,而且拿不准能否同时处理好两份工作。但是,他觉得既然副总信任自己,自己就应该尽力去做好。于是,他同意接管那个部门的工作,并保证尽最大努力来完成。

一整天,里森都忙得不可开交。下班后他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应该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怎样在同一时间里完成两份工作。他很快就制订了方案,第二天就采取了行动。比如,他与秘书约定:把下属汇报工作集中安排在某一个时间;把所有的拜访活动都安排在另一个时间;除非紧急而重要的电话,所有的电话都集中安排在某一个时间回复;将一般会议由30分钟缩短为10分钟。这样,他的工作效率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将两个部门的工作都处理得很好。

两个月后,银行的老总决定把两个部门合并为一个部门,全部由里森负责,并且给他大幅度加薪,因为老总知道只有里森这样的人才能担当重任。

很多人羡慕别人的地位,嫉妒别人的高薪,却不问自己为自己的工作付出了多少,是否认真地对待了人生中的每一个任务。有的人有能力,但一直没有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他还没有抓住机遇。机遇往往伪装成任务的模样来到他们身旁,可是他们却不敢接受它,怕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其实任何一项任务都是一次考验、一次挑战,战胜了它,你才能看到成功的曙光。

要感谢每一次任务给你带来的锻炼,你的能力就是在完成这些任务中得到提高的。珍惜每一项任务,因为每一项任务都是一次机遇。

感谢领导的“折腾”:因为看重,所以施压

作为企业打工族,你最应该害怕的是老板不“折腾”你。不“折腾”你就意味着老板眼里根本没有你,你也不会有出头之日。所以,请感谢领导的“折腾”吧,这是你成长的动力。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出海的渔夫回来以后,总是发现沙丁鱼大部分都死鱼,只有一个渔夫的沙丁鱼都活着。大家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请教渔夫,渔夫说:“我知道沙丁鱼比较难成活,于是我在水里放了一条鲇鱼。”原来是这样,鲇鱼的游动激发了沙丁鱼的活力,由于总是在不停地游动,所以沙丁鱼都能活着回到港口。

职场中人不也是如此吗?没有生存的压力,就如同“沙丁鱼”一样,必然会被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所以,要感谢你的领导,这个在工作中“折磨”你的人。

有时候,一些人会抱怨上司老爱找麻烦、挑毛病,“折腾”自己。其实,对这件事情应该有不同的看法。领导为什么爱挑你毛病?因为他器重你,想让你做得更好。联想集团的前任总裁柳传志有一句名言:“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许多企业创业领袖都羡慕柳传志,因为他有两个好的接班人:杨元庆、郭为。殊不知,柳传志为培养这两个人,前后“折腾”了他们多年。在联想,杨元庆和郭为是被“折腾”的典型代表。据说,他们是一年一个新岗位,“折腾”了十几年,换了许多岗位,才成了“全才”。“折腾”,其实就是公司对你的考验。

杨元庆30岁的时候已经是联想微机事业部的总经理了。他在联想最困难的时候临危受命,从整个联想挑选了18名业务骨干,组成销售队伍,以“低成本战略”使联想电脑跻身中国市场三强,实现了连续数年的100%增长。与此同时,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杨元庆在天大的压力下也不肯妥协,让联想的老一代创业者不太舒服。他被一心提拔他的老板柳传志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骂了一顿。柳传志在骂哭杨元庆后的第二天给他写了一封信:只有把自己锻炼成火鸡那么大,小鸡才肯承认你比它大。当你真像鸵鸟那么大时,小鸡才会心服。

柳传志因为看重杨元庆的潜能才对之不断施压,希望他能够在压力下快速成长。而杨元庆也明白了柳传志的苦心,化压力为动力,把危机感当成个人成长的信号。

陆迪曾是某大公司的分公司总经理,到某公司应聘分公司总经理的职位,谈好是从销售经理做起,老板给一个考察期。到分公司开始实习时,他没想到,实习要带车送货,做销售代表的工作。刚开始接受不了,但还是坚持了三个月,因为他觉得,他对这个公司不熟悉,对这个行业不熟悉,需要做基层销售代表的工作,这样可以很快地了解公司,熟悉业务。另外,他拿着销售经理的工资,自己也觉得比较满意。他知道这是领导对他的考验,只不过这种考验比较“残酷”而已,于是坚持了下来。三个月之后,他开始负责片区的销售,手下有两个销售代表,于是他带领这个小团队努力工作,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任务。半年以后,分公司的销售经理调走了,他被任命为销售经理。一年以后,分公司总经理另有任命,他被提升为分公司总经理。在谈到往事时,他说:“我当时是忍辱负重地工作,心中有很多怨言,但知道老板是因为看重我才考验我,所以坚持了下来,最终赢得了老板的信任。”

适当提高要求,施加一定的压力,可以促使人才更快地成长。从员工个人角度来看,上级领导是因为看重你的潜能,所以才会不断向你施压,以便让你更快地成长起来,能够尽快担当重任。

无论是人生或者事业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还是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种种挑战,都让我们感到了压力和危机的存在。正是这种压力和危机感,使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机会,更加努力进取。所以,要感谢“折腾”你的领导,感谢他们用心良苦,不断地培育你这棵小树苗,最终让你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