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快乐才是福:老爸老妈不生病的智慧
802400000045

第45章 把死亡看做一次快乐旅行 (2)

每一位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旅程,总不免有喜怒哀乐的遭遇和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这些往事有时会不自觉地涌上心头,一般都是偶尔想想或说说就过去了。但是,有些老年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或挫折,总喜欢拿过去经历的事来对比,因而忧郁沉闷,悲观失望,沉湎于往事的悲哀中。这种过分迷恋往事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叫做“回归心理”,属于心理上的病态。这种心理的表现,老年女性多于老年男性,文化低和心胸狭窄、性格内向的人多于文化高和思想开朗的人。这种回归心理的表现有轻有重,轻的仅仅表现在言语上的唠叨啰唆,心情忧郁、唉声叹气、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失眠多梦以及莫名其妙的自卑感和痛苦感。严重的会出现性格的改变,喜怒无常,顽固倔犟,甚至出现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幼稚行为。

“回归心理”揭秘

“回归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它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组织一系列进行性退化息息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衰老,思维能力降低,远期记忆能力反而增强,因而对储存在大脑中的往事印象很深,常表现为回忆过去,夸耀自己,或触景生情,念叨不绝,以此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一旦这方面受到抑制,则情绪变得烦躁、易怒、焦虑、抑郁。

另外,有些老年人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心理卫生知识,不会自我克制和疏导,产生消极情绪,更爱追索过去,常常沉湎于往事的回忆中,更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如何克服“回归心理”

老年人怎样克服“回归心理”呢?

首先,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评价一生中的是与非,不要为是沾沾自喜,也不要为非而耿耿于怀。

其次,要培养豁达、积极的人生观。要常想到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规律,要珍惜宝贵的晚年时光,不能让自己在不堪回首的悲观情绪中虚度,应该面对现实,积极地向前看,抱着一切都会好的信念,舒舒坦坦地度过晚年。

再次,树立老有所用的积极思想。不少老年人拥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的事。

最后,注意莫闭门伤悲。产生回归心理的老人大多有来日不多的悲观思想,回归心理中的消极悲观成分就较多。因此,要预防和消除回归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就该正确对待生老病死,应该用一分为二的正确态度来对待和评价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要培养豁达、积极的人生观,要学会自找乐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孝心叮咛

面对“回归”,我们儿女能做的……

对于老年人“回归心理”的负面效应,我们做儿女的应该采取什么相应的对策呢?首先是充分理解老人;其次是循循善“导”,用疏导的方法,转移老人的不良心绪,淡化老人的失落心理,例如,鼓励老人学画画,练练书法,或是帮助老人培养其他新的兴趣、爱好;再次,不妨多给老人找些事干,让老人在精力、体力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一些余热,使老人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最后,应该鼓励支持老年人走出家门,饱览大自然的风光,近处可上公园,远处可去登山,让大自然的气息给老人的生命涂抹新的绿色,儿女们可利用休闲时光陪同老人出游,既增加亲子感情,又营造了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使老人感到“此处乐,不思蜀”。

——飘洒满江的爱

与死亡恐惧划清界限

惧怕死亡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留恋生命,害怕死亡是人的本能,随着时光一分一秒、一时一天、一月一年的流逝,人们会逐渐地感到自己的生命在无可挽回地流失,并逐渐向死亡靠近,而死亡一旦来临,和人世间的一切联系都全部丧失,生命中的美好东西也全部化为乌有。所有这些不时让人感到在人生的天空中总是在飘着死亡的阴云,令人感到恐怖。

没有人不惧怕死亡,但是世界上又没有人能够躲避死亡,因为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如何面对死亡并正确对待死亡是人生最重大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拥有很多经验,而唯一不能拥有的就是死亡经验。进入垂暮之年的人总会面临油尽灯灭、接近死亡这一现实的问题,许多老年人在生命之钟即将停摆之际,总会有些忐忑不安,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对一种必然的现实采取无视或否定的态度,就不是成熟者应有的态度了。老年人只有正视死亡的现实,主动理解和接受死亡对生命的意义,才能从容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

老年人要平静地面对死亡,而不是痛苦、悲伤、无可奈何地接受,那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一种睿智的美。

老年人“恐病惧死”心理过重

有些老年人,因为身体患病,所以非常担心死亡,经常想象人死后的种种情景,毛骨悚然,睡觉时也常常被噩梦缠身。他们为了避免死亡,阅读大量偏方验方,以求通过这些妙方获得长生不老;有些老年人则过度重视自己身上的不适,稍有不舒服,便认为是大病临头,处于不安之中,到处求医,如果医院没有检查出来,则怀疑医院的水平问题,再到另一所医院就诊,整日在各医院之间奔波,把家闹得鸡犬不宁,儿女们也寝食难安。有些老年人,经常处于一种焦虑抑郁状态之中,整日无所事事,在情绪不安之中等待死亡,偶尔发生的心跳过快,也认为是死亡将至,为之苦恼,认为自己患了严重心脏病,害怕这次发病就此结束了一生,深深地陷入这种死亡的恐惧中难以自拔。还有些老年人,为了防止死亡的出现,不敢自己单独外出,不敢乘车,逃避现实生活,或者闭门不出,卧床不起。

这种疑病心理及对疾病死亡的恐惧感,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他们自知已近黄昏,来日无多了,千方百计想保重身体,过分追求延年益寿。身体一旦有风吹草动,哪怕是细微的变化,就草木皆兵,极为敏感。稍有不适,则疑是这个病那个病的,惊慌失措,不得安宁,逢人便打听偏方验方,各种补药补品,一应齐备。尤其关心同龄人去世的消息,“怕死”成了一种潜在的心病,口头上说自己什么也不怕,心里却十分忌讳。

“顺其自然”医治“恐病惧死”

如何消除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呢?心理医生自有妙招,他曾给老年朋友讲过庄子在妻子去世时的表现:庄子的妻子去世,惠子前往吊唁,看到庄子两腿张开,蹲在地上,正敲着盆子唱歌。惠子说:“和人结为伴侣,人家生儿育女,身老而死,你不哭也就罢了,又敲盆子又唱歌,是不是太过分了?”庄子说:“不对,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难过!可是探究她的开始,本来没有生命,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没有气。混杂在恍恍惚惚之中,变化而产生了气,气变化成形体,形体变化有了生命,现在又因变化而死亡,这些就好像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在运行。人家就要安静地到天地这间大房子里休息,我却跟着嗷嗷地哭,自己认为这样是太不懂得生命,所以止住了哀痛。”庄子用自然主义的态度对待生死,认为生与死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生不必乐,死不必哀,顺乎自然才是大道。

对待自然规律所导致的生命终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态度:一种是恐惧、怕死;另一种是顺其自然,从容面对。

对死亡很恐惧的人往往容易背上心理包袱,生活不会轻松愉快。一些人患有某些疾病、特别是像癌症这样的病,很容易就垮掉。因为他们的精神负担太重。而有些人即使得了癌症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并积极去治疗和锻炼,也就战胜了癌症,获得很多年的“延长生命”时间,而且还为家庭和社会继续作出贡献。

从医学角度来讲,后一种态度才是正确的态度。生活中我们不也常见到越是怕死的人越是命短吗?因为这类人经常处于恐惧之中,忧郁的精神状态和不良的情绪,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死神可能会提早降临。而那些不怕死的人思想上没有“死”的包袱,平日乐观开朗,心胸宽广,精神处于优良状态,正常生活,正确对待“老”与“死”,总是保持积极的态度,这样反而是心情轻松、情绪稳定、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劳动和社区活动,身体健康状况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当然,不怕死并不等于不重视健康。人到老年,身体弱了,更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及时解决某些健康问题,而不应该拖着不上医院。要做到定期检查、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早解决问题。这是老年人对待生与死的正确态度。

快乐才是人生的必需

死亡坦然面对,快乐装点人生

“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是很多老人都忌讳提到死的问题。然而,花开花落,万物都在新陈代谢,人总要步入垂暮晚年。面对铁的规律,最明智的态度是坦然面对现实。如果“生命之钟行将停摆”,我们就平静地面对它。在钟没有停摆前,争取做到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对过去和未来毫不牵挂,全力以赴地过好每一天。

死亡并不神秘可怕,它只不过是生命活动的停止而已。老年人应从容面对死亡,淡化死亡阴影,充实晚年生活,让自己高高兴兴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

去除生活烦恼

古人曾说:“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中处于逆境的时间是大大多于顺境的时间。即使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生活中的富豪、名人等,各人都有各自的烦恼和忧伤。

如何排解不良情绪,让生活中的烦恼远离自己呢?向你介绍一些排解烦恼的小技巧,希望会有所帮助。

1眼泪释放痛苦

中医学认为,“郁则发之”,排解不良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之“发泄”,例如一个人悲痛欲绝或委屈万分时,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让眼泪尽情地流出来,就觉得舒服些,切忌把不良情绪埋在心底。痛哭一场比眼泪往肚子里咽要好得多。哭是痛苦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心理保护措施,强忍眼泪等于慢性自杀。哭作为一种发泄方式,虽然不“雅”,但也有它的积极作用。

2老了更要学会诉苦

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受到挫折,甚至遭到不幸,比如亲朋好友去世、生活中发生重大的事故、或家中有不愉快的事情等,怒从心头起,或心中泛起阵阵愁云时,首先可冷静下来,控制一下自己的感情,然后找自己诚恳、乐观的知心朋友或亲人倾诉自己的苦衷,或向亲人、朋友写书信诉说苦闷、烦恼。人老了也有倾诉的需要和倾诉的权力。俗话说:“旁观者清”,从亲友的开导、劝告、同情和安慰中得到力量和支持,消极的苦闷、忧愁和烦恼的情绪就会随之消散。

3兴趣爱好冲散烦恼

一旦遇到烦恼、郁闷不解时,如果你爱好文艺,不妨去听听音乐,跳跳舞;如果很喜欢体育运动,可以打打球、游一游泳等,借以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或者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哑剧、滑稽电影;如果你天生好静,那也可以读一读内容轻松愉快、饶有风趣的小说和刊物。总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老年人可以分别采取自己喜爱的活动。这种自娱自乐的活动可以舒体宽怀,消忧排愁,颐养心神,有益于人之身心健康。

快乐也有法宝

老年人离退休以后,按照老年学的说法,便步入了“第二人生”。这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所以老年人应该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实现心理上的“软着陆”,以便真正地欢度自己的晚年。

老年人要想幸福地度过自己的“第二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精神上要永葆青春。为此做儿女的给你们讨来了三大快乐法宝:

1一块宽恕法宝

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的邻居的脚步,他们追求个人成长和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从来不管别人做什么或拥有什么。快乐的人以家人、朋友为中心,而那些不快乐的人在生活中,时不时地冷落了这些人,在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倍感孤单。如果经常与炫富的邻居作比较,这将会是不高兴的开始。密歇根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皮特森认为,宽恕与快乐紧紧相连,“宽恕是所有美德之中的王后,也是最难拥有的”。

2二块顺其自然法宝

人类不善于预测快乐,因为快乐是祈求不到的,其实,快乐是因为你做了快乐的事情,当你把某一件事情做好了,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你就会快乐。许多老人重视快乐的感受,却不重视去做快乐的事情。通常当人们去参加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动,达到忘我的程度时,生活满足感就会出现,因为这时他们已经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一切忧愁。心理学家彻斯把这一现象称为“顺其自然”。彻斯认为,生命中许多活动的流程就是生命中的满足。

3三块感恩法宝

感恩的心与生活满足也有很大关系。心理学研究显示,把自己感激的事物说出来和写出来能够扩大一个老年人的快乐。感激自己健康地活着,感激自己是自由的,感激自己还有一个美好的晚年,感激过去他人赠与你的一切。

总之,老年人能用积极的行为方式自我调节,摆脱不良心境的影响,就可度过一个欢愉的晚年,快乐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