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楼之诗
7995700000037

第37章 附录:中国古代栖居诗文摘句两千则(14)

鸟宣情声,花写情态,香传情韵,山水开情窟,天地辟情源。

——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清·曹雪芹《红楼梦》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清·曹雪芹《红楼梦》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清·曹雪芹《红楼梦》

小园玩景,各有所宜,风宜环松杰阁,雨宜俯涧轩窗,月宜临水平台,雪宜半山楼槛,花宜曲廊洞房,烟宜绕竹孤亭,初日宜峰顶飞楼,晚霞宜池边小彴。雷者天之盛怒,宜危坐佛龛;雾者天之肃气,宜屏居邃闼。

——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筑园必因石,筑楼必因树,筑榭必因池,筑室必因花。

——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九、方从桂树隐,花里藏仙宅

—— 古人居家的恋花情结(268则)

30、花居花楼(53则)

花里藏仙宅,帘边驻客舟。 ——宋·姜夔

天上清虚府,人间香影家。 ——元·杨维桢

山下几间茅屋,村中千树梅花。 ——明·焦竑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城花飞照水,江月上明楼。

——南朝·陈·张正见《湓城诗》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北朝·齐·隋萧悫《春晚庭望诗》

沉沉楼影月当午,冉冉风香花正开。

——唐·李中《钟陵春思》

山围花柳春风地,水浸楼台夜月天。

——唐·于石《西湖》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唐·元稹《离思五首》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唐·元稹《菊花》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

——唐·李白《宴陶家亭子》

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

——唐·李白《汉阳双松亭留别》

湛露宜清暑,披香正满轩。

——唐·羊士谔《南池荷花》

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

——唐·可止《山居》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

——唐·令狐楚《游春词》

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

——唐·孟郊《看花》

池光忽隐墙,花气乱侵房。屏缘蝶留粉,窗油蜂印黄。

——唐·李商隐《赠子直花下》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唐·李商隐《菊》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

——宋·汪洙《神童诗》

绿外深深柳巷,红间曲曲花楼。一春想见贪游冶,不道有人愁。

——宋·程垓《乌夜啼》

楼底杏花楼外影。墙东柳线墙西恨。

——宋·程垓《蝶恋花》

小轩不用垂帘幕,我醉花香自得仙。

——宋·邓肃《梅》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宋·李师中《菩萨蛮》

冉冉花扶屋,萧萧竹映门。

——宋·邵博《游杜子美草堂》

陶篱侵柳色,罗宅掩兰芳。芝影连虚室,萱丛接后堂。

——宋·杨亿《枢密王左丞宅新菊》

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

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宋·王安石《金陵即事》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

——宋·苏轼《点绛唇·其七》

传杯冷艳愁闻笛,入户幽香已报春。

——宋·李光《总持师示近诗一轴辄次最后神字韵梅花一篇》

园居好处,是古梅飞动,欺霜凌雪,底问纷华桃李态,自倚天姿明洁。

——宋·韩淲《百字令·杨民瞻索古梅曲次其韵》

一卉能令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

——宋·刘克庄《茉莉》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宋·刘彤《临江仙》

却似登兰室,清香暗袭人。

——宋·韩琦《再谢真定李密学惠牡丹》

秀色三秋好,清香一室闻。

——宋·孔平仲《对菊有怀郎祖仁》

粉墙丹柱柳丝中,帘箔轻明花影重,午醉醒来一面风,绿匆匆,几颗樱桃叶底红。

——宋·陈克《豆叶黄》

江风也似知人意,密递清香到室中。

——宋·朱淑真《梅》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宋·杨万里《兰花》

老来耻逐蝇头利,故向禅房觅此花。

——宋·王十朋《又觅茉莉花》

花里藏仙宅,帘边驻客舟。

——宋·姜夔《题华亭钱参园池》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宋·姜夔《念奴娇》

西楼明月,掩映梨花千树雪。

——宋·魏夫人《减字木兰花》

破屋带花红掩陋,矮墙围柳翠添高。

——元·张养浩《书半仙亭壁自和二首》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元·倪瓒《桂花》

天上清虚府,人间香影家。

——元·杨维桢《阳山道中》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元·释善住《阳山道中》

姑射燕支衬露华,一枝楚楚进天家。

——元·柯九思《题王元章写红梅花》

百千年树繁英簇,春光却在幽人屋。

幽人屋,自然富贵,海珠千斛。

——元·梁寅《忆秦娥·为南溪廖氏题古梅》

人物当今第一流,以花为屋玉为舟。

——元·牟巘《和刘朔斋海棠》

老我爱种菊,自然宜野心。秋风吹破屋,贫亦有黄金。

——明·沈周《菊》

诛茅疏野径,种菊拟山家。

——明·申时行《菊畦》

山下几间茅屋,村中千树梅花。

——明·焦竑《灵谷寺梅花呤两首》

楼下是谁家?一株含笑花。

——明·杨基《菩萨蛮·花边夜宿》

陶令黄金绕舍,君家白玉满园。

——明·陈宪章《周镐送白菊乞诗两首》

吾庐宛在画图里,修竹墙头过绿醑。

丁香棚底醉红颜,晚来一笑破天悭。

——明·杨慎《浣溪沙·高晓滞雨》

好花一向仙家住,被邻莺争去。

——清·张祥龄《和圣朝·叶清臣韵》

千树梅花绕屋栽,花前痛饮卧苍苔。

——清·施汝卿《饮梅花下》

31、花院花园(105则)

花院日扶疏,江云自卷舒。 ——唐·钱起

水色窗窗见,花香院院闻。 ——唐·白居易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 ——五代·前蜀·韦庄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晋·陶渊明《幽兰》

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室芳树,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南北朝·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花院日扶疏,江云自卷舒。

——唐·钱起《江宁春夜裴使君席送萧员外》

暗归草堂静,半入花园去。有时载酒来,不与清风遇。

——唐·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竹间路》

阴阴花院月,耿耿兰房烛。中有弄琴人,声貌俱如玉。

清泠石泉引,淡泞风松曲。遂使君子心,不爱凡丝竹。

——唐·白居易 《和顺之琴者》

水色窗窗见,花香院院闻。

——唐·白居易《官宅》

韦曲樊川雨半晴,竹庄花院遍题名。

——唐·郑谷《郊墅》

玉堂花院小枝红,绿窗一片春光晓。

——唐·张碧《美人梳头》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唐·林逋《宿洞霄宫》

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

——唐·张谓《春园家宴》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唐·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唐·王勃《春庄》

玉辇金舆天上来,花园四望锦屏开

——唐·李適適《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白头纵作花园主,醉折花枝是别人。

——唐·雍陶《劝行乐》

树色川光向晚晴,旧曾游处事分明。

鼠穿月榭荆榛合,草掩花园畦垄平。

——唐·李玖《喷玉泉冥会诗八首·白衣叟喷玉泉感旧游书怀》

芭蕉丛丛生,日照参差影。树叶大如墙,作吾门之屏。

——唐·姚合《芭蕉屏》

江南秋色推烦暑,夜来一枕芭蕉雨。

——唐·无名氏《秋日偶成》

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唐·顾夤《杨柳枝》

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飞。

——唐·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鸟啼花竹暗,人散户庭空。

——唐·戴叔伦《重游长真寺》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唐·元稹《明月三五夜》

古寺春余日半斜,竹风萧爽胜人家。

花时不到有花院,意在寻僧不在花。

——唐·元稹《古寺》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唐·王昌龄《题僧房双桐》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唐·温庭筠《菩萨蛮》

我忆故园时,绕篱种佳菊。

——唐·李白《题菊》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

——唐·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

——唐·杜甫《树间》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唐·刘禹锡《春词》

日暮堂前花蕊娇,正拈小笔上床描。

——唐·胡令能《咏绣障》

袅袅长数寻,青青不作林。一茎独秀当庭心,数枝分作满庭阴。

——唐·储光羲《蔷薇》

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唐·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

村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唐·王建《雨过山村》

翠浓春槛柳,红满夜庭花。

——唐·张祜《忆云阳宅》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断霞转影侵西壁,浓麝分香入四邻。

——唐·方干《朱秀才庭际蔷薇》

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

——唐·司空曙《云阳寺石竹花》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五代·南唐·李煜《长相思》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

——五代·前蜀·韦庄《白牡丹》

闷来深院里,闲步落花旁。

——五代·后蜀·毛熙震《女冠子》

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飞莺语隔帘栊,杏花凝恨倚东风。

——五代·南唐·张泌《浣溪沙》

堂前种山丹,错落马脑盘。堂后种秋菊,碎金收辟寒。

草木如有情,慰此芳岁阑。幽人正独乐,不知行路难。

——宋·苏轼《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梅花满院初发。吹香弄蕊无人见,惟有暮云千叠。情未彻。

——宋·程垓《摸鱼儿》

花簇簇,触眼万条垂玉。小院春深窗锁绿。

——宋·程垓《谒金门》

花院重教锁。春事从教过。烧笋园林,尝梅台榭,有何不可。

——宋·程垓《小桃红·连理枝》

同过清夏看新月,茉莉花园小象床。

——宋·张鎡《鹧鸪天》

紫府仙人,花园羽帔星冠。蓬莱阆苑,意倦游、常戏世间。

——宋·侯置 《遥天奉翠华引》

茭风猎猎水烟昏,柳影沉沉到岸根。

忽想绿阴谁打弹,啼莺飞过别花园。

——宋·王镃《柳浪闻莺》

人乐清明三月天,也随人赏万花园。

偷闲把酒簪花去,不似儿童笑语喧。

——宋·赵葵《赏花》

一生酒债兼诗债,数亩花园半菜园。

——宋·方回《辛卯元日三首》

欲寻轩槛倒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乐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花园。

——宋·蔡襄《十二晚》

乐色时闻花院里,春风都在酒旗边。

——宋·蔡襄《宋君辅许当世陈彦谦苏宣甫自远还乡上元同饮》

花院春深讲,云山夏满游。

——宋·释智圆《赠简上人》

烘柳日高花院暖,炷沉烟冷竹窗虚。

——宋·黄庚《漫述》

竺斋月夜招琴客,花院春风恣饮筵。

——宋·何蒙《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梦断玉楼春帐晓,蝶迷花院夕魂轻。

——宋·释永颐《悼赵宰紫芝甫》

径深寂寂锁苔菌,此地不生车马尘。

梦断瑶台惟有竹,棋声花院似无人。

——宋·刘鉴《题静轩》

惟有门生苦求见,竹斋花院一开关。

——宋·王禹偁《献仆射相公》

书消燕日长,棋遣花院寂。何羡山中人,餐霞拾橡实。

——宋·吴泳《用晦翁十梅诗韵酬张伯修孙子直》

竹阶过鹤窥棋局,花院流莺和乐声。

——宋·方凤《止所吴公挽歌辞》

小雨收晴作社寒。月桥花院篆香残。

——宋·韩淲《浣溪沙》

花院小回廊,庭萱成行。水面红妆翠绡帐。蓬莱云近,风露一番清旷。

——宋·李弥逊 《感皇恩》

花院悄,昨夜醉眠,梦也难凭托。

——宋·蒋捷《喜迁莺》

行乐,春渐近,景胜欢长,幼眇丝簧奏。

鸣玉鵷行,退朝花院,犹有御香沾袖。

——宋·沈端节《喜迁莺》

醉拥雕鞍金蹀躞,夜归花院玉葱茏。

——宋·吴儆《浣溪沙》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

——宋·贺铸《小重山》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宋·贺铸 《横塘路/青玉案》

深深花院。雨虐风饕遍。只欠画屏并羽扇。

——宋·胡铨《清平乐》

柳塘花院,万朵红莲,一宵开了。梅雪翻空,忍教轻趁东风老。

——宋·张鎡《烛影摇红》

想幽情嫩约,别有藓庭花院。青鸟沈沈音尘绝,烟锁蓬莱宫殿。

——宋·史达祖《贺新郎》

欢极。蓬壶蕖浸,花院梨溶,醉连春夕。

——宋·蒋捷《瑞鹤仙》

望仙乡、水云无际。芸房花院,重来空锁,苍苔满地。

——宋·蔡伸《水龙吟》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宋·高翥《秋日》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宋·王禹偁《七律·日长简仲咸》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宋·王安石《浣溪沙》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宋·刘彤《临江仙》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宋·秦观《望海潮》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寓意》

春入有花不艳,院小无人自芳。

——宋·薛季宣《幽兰次十八兄韵》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苏舜钦《夏意》

小院悠悠春未远,牡丹昨夜开犹浅。

——宋·吕本中《渔家傲》

淡月梨花,新晴繁杏。装点成标格,风光都在,半开深院人寂。

——宋·曾觌《念奴娇·席上赋林檎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

——宋·汪洙《梨花》

开急为重阳,日烘深院香。

——宋·葛立方《菩萨蛮·侍饮赏黄花》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宋·陆游《临江仙·离果州作》

山月缟中庭,幽人酒初醒。不是怯清寒,愁蹋梅花影。

——宋·陆游《梅花绝句》

荠花如雪满中庭,乍出芭蕉一寸青。

——宋·陆游《出游归卧得杂诗》

昨夜小庭风露冷,菊花消息已先传。

——宋·陆游《村居》

花经风雨人方惜,士在江湖道更尊。

——宋·陆游《春晚》

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枝。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

——宋·蒋堂《栀子花》

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宋·毛滂《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

月下高低影,风前远近香。夜深清到骨,幽梦绕胡床。

——宋·刘克庄《桂花》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宋·高翥《秋日》

日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

——宋·王禹偁《芍药诗三首》

月枕双欹,云窗同梦,相伴小花深院。

——金·王特起《喜迁莺·别内》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明·薛暄《梅花落》

一水隔盈盈,峭寒生日暮情。梨花小院人初静。

——明·杨慎《黄莺儿·春夕》

家有采芝堂,堂后有楼三间,杂植小竹树,卧房厨灶都在竹间。枕上常听啼鸟声。宅西古桂二章,百数十年物,秋来花发,香满庭中。隙地凿小了,栽红白莲。

——明·屠隆《皇明十六家小品》

园以水胜,而其贮水也,即一泓须似漫 ;园宜竹多,而其种竹也,虽万竿不令其遮蔽。园之内,一丘一壑,不使其辄穷;园之外。

——明·祁承《澹生堂文集》

照眼花明小院幽,最宜红上美人头。

——清·庄大中《美人蕉》

深院锁梧桐。花气矇矓。

——清·王怀孟《浪淘沙·为宣山同年题睡关图》

筑园必因石,筑楼必因树,筑榭必因池,筑室必因花。

——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曰“万柳之堂”。短墙之外,骑行者可望而见其中。径曲而深,因其洼以为池,而累其土以成山;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可爱。

——清·刘大櫆《游万柳堂记》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清·汪士慎《题梅花》

32、花情花品(110则)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唐·李白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宋·朱淑真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战国·屈原《九歌》

伟芙蓉之菡萏,耀炜烨之丹花,舒红采于绿沼,映的皪于朱霞 。

——三国·吴·苏彦《芙蕖赋》

百卉凋瘁,芳菊始荣。

——三国·魏·钟会《菊花赋》

何秋菊之奇兮,独华茂乎凝霜?

——三国·魏·钟会《菊花赋》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晋·王淑之《兰菊铭》

蕊金光而池色,藕冰折而玉清,戴红莲以吐秀,披终华以舒英。

——南朝·梁·江淹《莲花赋》

枝低疑欲舞,花开似含笑 。

——南朝梁·费昶《芳树》

芙蓉生夏浦,杨柳送春风。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

——唐·陈子昂《感遇诗十五首》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唐·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

——唐·滕白《题文川村居》

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唐·李峤《桂》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唐·王维《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唐·王维《红牡丹》

时闻天香来,了与世事绝。

——唐·李白《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唐·李白《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唐·李白《赠孟浩然》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文士莫辞酒,诗人命属花。

——唐·孟郊《招文士饮》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唐·孟郊《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唐·董思恭《咏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唐·杜甫《春宿左省》

香曲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