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楼之诗
7995700000002

第2章 序言(2)

晓白先生长期置身于房地产界,对这一行业的甘苦尤多体会。房地产业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行业,也是颇为人诟病的行业。《楼之诗》顾名思义,其内容也大多集中于此。他的一些诗歌,如大型组诗《群雄吟》是成都房产业的鸟瞰,乃至可称为成都房产的人文地图。组诗在手,你对成都的房地产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房产诗充分发挥了诗歌“风雅比兴”的美刺作用。如《咏二杨》:“入蜀兵团似强龙,/图霸西川硝烟浓。/二杨率众擎天倾,/半壁河山还姓‘蓉’”《颂建川》:“蜀地奇才建川,/‘一人抗战’震天。/为民收藏历史,/改写‘无商不奸’。”这种肯定,言之有据。而对房地产业中的问题,晓白先生则予以抨击。如《宽、窄巷子采风》中对盲目跟风欧陆古典的批评,《苦思》中对房地产业所存问题的全面反思,均切中要害,发人深省。就陋见所及,国内以房地产为主要题材的诗歌盖寡,而晓白先生数十年专注于此,可谓得风气之先。房产诗,我认为是诗坛的一个新品种(或称之“新领域”),而《楼之诗》则是其中的代表作。《楼之诗》的末篇为《读诗笔记三札》,计有“川西民居的浓郁诗意”、“山水·诗意·乡情”、“历代栖居诗与中国居住文化”。这是作者花费十年工夫广采博收、爬梳抉摘、探幽索隐、取精用宏的一个“诗与居住文化”的研究成果,是难得的房产文献集成,而作者精妙的点评,又为之生色。如果单从书的构成看,完全可以看成是晓白先生《楼之诗》的历史景深。如果放大以观,则是为整个房地产行业提供了厚实的文化积淀,有功德存焉。

三、

晓白先生诗歌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富于幽默感,他为文生动风趣,充满活力,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这里也不妨旁逸斜出,对幽默作一番理董。从哲学意义上说,幽默是一种自由心境,是一种智慧的显现,带有理性的色彩。哲学家康德说过,幽默是理性对对象的自由戏弄,这是说得极其深刻的。从美学的角度讲,幽默属于喜剧的范畴。它除了要具备喜剧精神的内涵外,在表现上也有其特征,囊括了如谐谑、奇想、双关、佯谬、反讽、答非所问等诸多的内容和修辞形式,它总是和欢愉及笑声相连。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讲,幽默则是人的一种气质,它多表现为通达、机智、自嘲和笑对人生的乐观。正因为幽默具有以上的特征,它就不是一般的嘻嘻哈哈,而是一种深刻的人类精神,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意义。诗人一生颇多坎坷,但总能保持健康的心态,我想和他的幽默禀赋有关。我们不妨读一读他的《激情似火——“花甲”抒怀》:

离乡、挨饿、辍学,

插队、返城、“挂着”。

勿笑范进中举晚,

起步我也过“不惑”。

胸中自有一团火,

一天非干两天活。

夺!夺!夺!

水涨、风逆、船破,

路遥、坡陡、雨落。

不怨苍天薄待我,

执着本该受夹磨。

胸中自有一团火,

“书记大人”奈我何。

呵!呵!呵!

改制、调控、拼搏,

年老、鬓白、顶鬌。

休问廉颇能饭否,

莫道岁月空蹉跎。

胸中自有一团火,

晚霞织锦绣山河。

乐!乐!乐!

诗歌极其精炼,三段诗行浓缩了一轮花甲的历程。诗人一生备尝艰辛,几经曲折,但“胸中自有一团火”,总能保持健康的心态。诗中既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肝肠寸断,也无怀才不遇怨天尤人的哀伤,反而有金戈铁马的镗之声;对生活的热情和达观,对苦难的藐视和超越,对人生沧桑的自嘲,都催人奋进,让人神往,消去鄙吝的心,可谓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正是诗幽默感的源头活水。晓白先生前述的《群雄吟》《漫画集》,都很有幽默的况味。我再以《漫画集》为例,略作小评。《漫画集》共收诗六首,均为短制。作者称之为“顺口溜”,并诠释之为“介于诗歌和漫画之间的一种民间艺术”。诗人借用这一艺术形式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某类人物的“尊容”。这里面有对“骨中‘缺钙’腰难直”的缺乏企业规范运作与诚信经营的同仁的调侃;有对“当年飞天龙,而今爬行虫”的某些国企同行画像;有对那些视员工和客户为“泥巴”,祝伙伴为“傻瓜”,最终成为孤家寡人的所谓“精明”者的嘲弄,都令人忍俊不禁。而《为某种“鬼黠”者画像》和《为某些“专家”画像》则更多风趣。兹分而述之:求你来电不断/寻他忽隐忽现/问他为何“躲猫猫”/常曰:“首长接见!”

《华阳国志》中对于蜀人的评价有“君子精敏,小人鬼黠”之说,诗人随手拈来,讥诮本土某些开发商的不守信、不守时等弊端,有地域文化的特色。而“躲猫猫”的网络语言和“首长接见”的习用语的嵌入,横生妙趣,亦庄亦谐,亦雅亦俗。历史与现实的映照,文言与时尚语的并置,把“鬼黠”者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为某些“专家”画像》也深得幽默个中三昧:楼市激流荡泥沙/几多专家实“砖家”/学术道德随风去/批鹿为马胜乌鸦/“利益集团”巧发明/“阶级斗争”开新花/“为民请命”常在口/误导舆论害国家。

现在的专家满天飞,是当代浮世绘的一个“奇观”。诗人以“专家”和“砖家”谐音的手法把那些不学无术或不讲学术道德,不重调查研究,以哗众取宠牟利者的所谓“专家”的嘴脸揭露得入木三分。而这些“砖家”惯用的伎俩一经揭穿,人们会发觉其渊源有自,不可等闲视之,因为其结果是“误导舆论害国家”。诗人的当头棒喝无疑有警世的作用。

晓白先生的诗歌意蕴丰富,表现多姿多彩,我的三点感受只是发其端而已,相信专家和读者会有更多的发掘。

四、

《楼之诗》以诗歌为主,也收录了作者的部分散文。晓白先生学中文出身,以后成为建筑与房地产业的专家,但他阅读和为文并不喜欢那些通篇学术用语与表格的论文,倒是十分喜爱林徽因那类充满激情与韵味的建筑杂谈。关于散文,他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我始终认为,包括学术论文在内的各类实用文体,都应当属于广义的“散文”(或称为“随笔”)范畴。而在散文的写作方面,又非常赞同苏联文艺批评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关于“散文中所描绘的生活,如果没有一点诗意,那就是死气沉沉、粗糙不堪的自然主义”的看法和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关于“散文须有自己的韵律”之观点(这也是我把这21篇散文归辑入《楼之思》的原因)。所以,25年来,我一直将尽量克服文章中的八股“官腔”之俗调和学术用语堆积之枯燥,作为专业文章写作的一个努力目标。

晓白先生的散文观是大散文的概念。他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他的散文大多可归入随笔或议论性散文的范畴。总观其21篇散文,他践行了自己的理论,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对此我也作点简单的评述。

在我看来,散文也罢,其他文体也罢,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晓白先生的散文首先是以思想取胜。他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绝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往往能发他人之所未发,辟他人未辟之境,颇有得风气之先的韵致。在房地产界盛行欧陆风、海派风的时候,晓白先生不为所动,他大声疾呼,笔走龙蛇,强调承继传统中华建筑文化,强调川西民居的诗意栖居。事实证明他的观点有勃郁的生命力。在2010年3月《从“狼来了”到“与狼共舞”》中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总结性的文字:“从产品风格来看,自以金房‘炮轰欧陆风’为导火索的‘论战’之后,在许多城市风靡甚久的欧陆古典之风便很快在成都偃旗息鼓,许多带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楼盘在西蜀大地崛起,清华坊、芙蓉古城、宽窄巷子、文殊坊等项目还成为了誉满海外的名盘。凭借川西美景而‘道法自然’的楼市精品如春天花园、麓山国际、观岭、南湖、蔚蓝卡地亚等本土项目与中海国际、鹭岛国际社区、翡翠城、华侨城、恒大城、金域蓝湾、长桥郡、保利198、誉峰等外来项目一起交相辉映,共同镶成了成都房产的灿烂夜空。”如果说这是从大处着眼,有战略性的思考,那么,就是一些散文小品,作者也有发唱惊梃之论。且看《“三八节”有感》:

应记者朋友之邀,谈谈对成都房产女老总们的看法。我的评价是:成都房产界老总中,女性在人数上虽少于男性,但在整体素质上却高于男性。因为,做房地产确实是一个挑战性极强的事情,作为身挑事业与家业两副重担的女人,没有过人之能,是很难做下去的。虽然这一番话可能会遭致业界男性朋友的唾骂,但我仍坚持自己的一隅之见而不愿收回。因为这来自我这十多年与老总们打交道后进行鉴别的亲身感受。

《红楼梦》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古人又说“上善若水”、“有水则灵”。正是由于有这批女杰,蓉城的新型民居建得非常柔美,蓉城的小区景观显得特别秀丽,蓉城的房产界处得格外和谐。

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在“三八节”来临之际,尤应提倡业界的男同胞们多学学女杰们的这一长处。像她们那样,对客户多一分关心与柔情,加快行业形象之提升;像她们那样,在企业内外的交往中,多一分细腻与理性,促进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和谐。

成都是因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历史古城,也是一个盛产美女和才女的水乡胜地。“人造建筑,建筑造人”,愿扎根于这片沃土的成都房产界造就出更多的女中豪杰,并衷心祝愿她们节日快乐!

我所以全文征引,是因为它立论的别具见地和为文的摇曳多姿。给成都房产女老总这样高的评价,实在人们意料之外,但作者的坦率真诚及言之成理,又令人信服。而文章的曲折有致、文字的清新脱俗,又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一篇不足千字的小文,能收到这样的效果,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晓白先生长于思考,辩才无碍,有演讲的才能。我多次在电视上见他答记者问,极富感染力。发之为文,除了思想和逻辑的力量外,实得益于其文学的功力。文学是感性的系统,晓白先生的随笔的另一个特点是在说理中自然融入抒情和形象的元素。他的《赠侄儿书》就写得情深意浓。此文是为侄儿留学而作,作者送了两条成语壮行,一是“和气致祥”,二是“坚韧不拔”。文章以此展开,但有别于一般论说析理的是,作者是从内心的感受出发,依循的是情感的逻辑,而非枯燥的推理演绎,全篇氤氲着浓郁的亲情,所举事例也均为家族中奋发有为者,融情感、叙事、哲理于一炉。情中悟理,理中染情,无理障之圭碍,有理趣之生动,从而大大缩短了读者的阅读距离,释放出文学的感染力。同样,作者的议论性散文还注重形象的呈现和文章的气势。无须一一举例,我谨以《为绿叶鞠躬,向园丁致敬》一文的开篇,来作一说明。

《商务早报》推出的“成都房地产十年风云录”,打开了业内同仁们记忆的闸门。10年,仅是房产百年寿命的十分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算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房产市场而言,却称得上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对开发商来讲,又可谓酸甜苦辣皆尝,“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房产十年,从报春红梅到万紫千红,蓉城楼盘及环境之容貌可以说是日异月新;房产十年,从一哄而上到大浪淘沙,成都房市应当说已逐步走向成熟。举目一望,“十大品牌企业”、“十大精品楼盘”、“十大风云人物”,犹如红花朵朵,栩栩如生;蓦然回首,“十大成就”、“十大问题”、“十大争议”,犹如大戏幕幕,历历在目。

读这样的文字,你顿觉高文何绮,好句如珠。文气的浩荡和行文的形象生动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文章极其自然,征引无斧凿痕,恰到好处。文字如行云流水,文采斐然。仔细品味,你还会感觉文字深得美学上的“通感”之妙,即打通了人的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无不扫而包之。也许作者行文并没有考虑这些,但是多年的文学修为和历练,犹如源头活水不绝而来。所以不刻意为文,但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以上所论,并不足以概括晓白先生诗文的全部内容,但即此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创作的风采。我觉得他的创作值得继续研究,也值得文坛重视。晓白先生不是专业作家,吟诗衡文,只是其余事。但他始终钟情于文学,视文学为圭臬,对文学有宗教般的情怀。他的创作出自本色,出自内心的需求,而本人又具有文学的禀赋,故其造诣可观。古人云,以生之资致困勉之学。意思是说,好的资质而又能刻苦攻读,是成功之由。我想晓白先生是二者盖皆有之吧!

辛卯年春节于蓉城

沁园春·读《楼之诗》后赠晓白

谭昌华

相见相逢,相识相交,相砺相知。恰南风遒劲①,星移物换,东风浩荡,海突潮驰。大浪淘沙,卞和工璞,琢璧淘金贵守持②。奋争意,要登高眺远,放纵神思。

蜗居陋室楼痴。视官袍乌纱尽可辞③。筑安居万户,情牵寒士,名盘十栋,心构华姿。挑战欧风,力撑宽窄④,别样心裁锦绣词。大庇愿,且赠君琼阁,还我楼思。

二○一一年秋

(谭昌华,资深高级法官、四川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诗词集6本。省作协副主席杨牧曾评价他“是当今诗坛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佼佼者”,赞其诗词“大气纵横,有棱有角,锋芒必露……风骨酷似李白。”)

① 指小平同志南方谈话。

② 一介书生下海,要学会经商已十分不易,仍能坚持做人原则就显得更难,故贵在守持也。

③ 源于笔者“任期危房貌不改,自摘乌纱当平民”的诗句。

④ 指笔者力推宽、窄巷子及在成都掀起“炮轰欧陆风”论战之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