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7943500000028

第28章 花的精神(6)

马上就要开学了,黄霞迟迟不打电话来,王瑛急了,直接打电话到乡里,让村干部通知黄霞到县里来。

黄霞来了,怯生生地来了,她承受不了王书记给予的这份大爱,不知道将来该如何报答。

“黄霞,学校通知几号报到?”王书记关切地问。

“30号前。”

“你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

“我……”

“我知道你是不好意思,我给你准备好了,这里是3500块钱,3000元是你的学费,500元是你第一个月的生活费,钱不宽余,要节省着花,以后我每月会按期给你寄500元生活费的。拿着吧,回家准备一下,按期去报到。还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

3500块钱,装了沉甸甸的一个钱袋,也装了一份沉甸甸的爱。

黄霞走了,走进了那个她梦寐以求的殿堂。王瑛履行诺言,每月给她寄去500元生活费,工作再忙也从不耽搁。

第一个寒假,王瑛把黄霞接到家里来,亲自下厨,给她改善生活,了解她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鼓励她刻苦学习,在困难和磨砺中成长。

就这样,王瑛又多了一个大学生女儿,同时又多了一份责任和牵挂。每月给儿子寄500元生活费,给女儿同样寄500元生活费,每月坚持给女儿和儿子分别写一封家书。

天下真的有好人!黄霞这样肯定。每月月初,从邮局领取生活费回来,黄霞的心情总是难以平静,她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遇上了好人。可黄霞并不知道,王书记给她的助学资金从哪里来。

2007年1月,王瑛被中纪委、人事部、监察部评选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同时给她颁发了2万元奖金。回来后,她分文未动地存入银行,作为专项资金用于资助贫困生上学。

2008年下半年,王瑛的身体每况愈下,精力不济了。那天,她找到张晋平,郑重地对他说:“老张,拜托你帮我一个忙。”“王书记,您尽管吩咐。”“其实,也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我资助了一个大学生,每月给她寄500元生活费,按时寄就行了。我最近身体不好,精力顾不上,就请你代劳了。我这里有个存折,上面的钱还够用。记住,寒暑假就不要寄了,要让孩子们学会节俭,锻炼他们的吃苦能力。无论将来发生了什么,你都要把这件事做到底,直到供这个孩子大学毕业,能自食其力。”

张晋平从王瑛手里接过存折,见上面写着,存款人:王瑛。存款金额:2万。存款人的上方写有一个名字叫“黄霞”,后面是黄霞的银行卡卡号。

接受了王瑛的委托,张晋平心里一阵酸痛,这分明就是遗嘱啊!为了一个毫无亲缘关系的孩子,她居然想得那么周到、那么长远,甚至想到身后。

更让人感动的是,王瑛去世后的第三天,张晋平含着热泪,又一次来到邮局,给黄霞寄去了下一个月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