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7943500000020

第20章 水的品格(4)

“人最大的转变是思想的转变。”王瑛对“背二哥”们说,“如今,我们有了乡村公路,有了汽车,致富的路越来越宽,我们肩上的背篓也该进历史博物馆了。”在王瑛书记的开导和帮助下,石新友买了一台机动小三轮,从此告别了背篓,走上了致富路,每月能挣两千多块钱。石新友见人就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好官,她是我们“背二哥”的贴心人。

“我前后见过王书记四次,每一次都是她来看我们。”石新友回忆说,“我们最难忘的一次见面是她患病以后,那天她和我们一起吃饭,特地要了一双公筷轮番给我们夹菜,看得出她是怕我们犯忌讳。我说,王书记,不怕的,你那病不传染,我们不嫌弃。她从来就没有嫌弃过我们,我们怎么能嫌弃她呢!王书记走的那天,大伙都想去给她守灵。路途太远,我们选了三个代表,给她送了一幅挽幛。”

能写进“背二哥”故事的另外一个人叫韩佳峻。他创办了“背二哥宾馆”,在南江也算得上一个知名人士。

说起韩佳峻,他有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在南江,他的日子过得富足,让人羡慕。妻子注册了一家私营宾馆,自任总经理。韩佳峻在一家国有公司就职,任副总经理,两口子“公私合营”,共创美好未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个家的宁静。那天,公安开展“扫黄打非”行动,从妻子开的店里当场抓走了两位“三陪女”,妻子以“容留妇女卖淫”的罪名也一同进了派出所。

这韩佳峻真算得上一条汉子,听说妻子被抓走了,主动到派出所投案,替妻子顶罪。法律无情,他因此蹲了四年“冤狱”。让韩佳峻无法忍受的是,妻子非但不领情,反倒对他诬陷并弃他而去。刑满释放后,韩佳峻写了一份投诉书,把一肚子的委屈道了出来,他要法律还自己一个清白,让那个无情无义的女人受到舆论的谴责。王瑛就是在接到韩佳峻的投诉后和他认识的。

这是一起刑事案件,已经执行完毕,并不属于纪检监察的范畴,要重新改判,需要履行司法程序。尽管如此,对韩佳峻的投诉,王瑛没有坐视不管,多次找他谈心,指出当年他视法律为儿戏的荒唐,鼓励他从零开始,再创辉煌。

带着满身心的伤痛从监狱出来,已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为了生计,韩佳峻不得不跻身“背二哥”的行列,和他们一起品尝生活的艰辛。

在王书记的鼓励和帮助下,韩佳峻东山再起,在南江开办了一家引人注目的“背二哥宾馆”。挂牌营业那天,王书记前来祝贺。

笔者曾经参观过这个名扬南江的“背二哥宾馆”:大房间,双层铺,有电扇,有电视,有棋牌室,唯一缺少的是铺盖,这里有一个特殊规定,铺盖自行携带。店主介绍说,现在有400张床位,还要继续扩大规模。最令人吃惊的是,这里每晚的住宿费只有5毛。它没有星级宾馆的豪华气派,没有政府招待所的清洁舒适,可这儿是“背二哥”的家,夏天可以遮雨,冬天可以御寒。

“一晚的住宿费5毛钱,这种赔本的买卖怎么能够做下去?”笔者向韩佳峻提出一个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