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7943500000017

第17章 水的品格(1)

水的性情——宁静致远

水的执著——一往无前

水的胸怀——包容乃大

水的向往——回归大海

激扬的生命最美丽

2008年5月12日,王瑛在重庆新桥医院化疗。14点28分,她正躺在病床上输液。突然间,输液瓶在眼前剧烈摆动,身体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晃动起来。

地震了!快跑啊!一时间,秩序大乱,平静的医院骚动起来。王瑛迅速拔掉针头,扶老携幼,组织病友紧急撤离。

医院门前的停车场上,站满了惊恐万状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哭喊声连成一片。几分钟后,惊呆了的人们才回过神来,拿起手机拼命地拨打。王瑛也是同样,她第一个电话打给纪委值班领导、监察局长刘克勤,她想知道刚才的地震发生在哪里,南江是否有灾情,灾情重不重。第一个电话没打通,她接着打第二个,第三个……一直打不通。接着她又给母亲打电话,给丈夫打电话。奇怪,一个人的电话不通,两个人的电话也不通,怎么所有电话都打不通。越是打不通,她心里越着急,一种不祥预感爬上心头,真的是天塌地陷了吗?真的是世界末日来了吗?王瑛在焦虑不安中度过了九个多小时,电话终于通了。从电话里得知,汶川是震中,南江是重灾区,目前县委正组织抗震救灾,灾情不详。

“刘局长,救灾就是救命。按照我的要求,立即成立县纪委、监察局抗震救灾应急机构,所有纪检、监察干部立即赶赴抗震救灾一线,一个都不能少!”部署完工作,王瑛心里依然不踏实,她找到主治医生,请求提前出院。

“王瑛同志,你现在是病人,病人就要听从医嘱。你这个疗程还有三天,最好是做完这个疗程再回去。”

“大夫,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作为县领导,我能躺得下去吗?”

医生最知道病人的病情,王书记已经到了生命的“读秒”时刻,还这样地想着工作,想着群众,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一个有博大胸怀的人,心里却装不下自己,这是多高的境界啊!她这一走,也许再也不会回来……

劝是没用的,留是留不住的。医生只得同意她的请求。叮嘱她把药带回去,边工作,边治疗。

5月13日一大早,王瑛离开重庆医院,一路风尘仆仆,赶了五百多公里山路回到南江。未进家门,未洗风尘,她拖着弱不禁风的病体,立即赶赴燕山、高塔、八庙等乡镇,察看灾情,安置灾民,组织“双抢”。一连两个多月吃住在基层,对于一个生命濒危的癌症患者来说,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去支撑啊!

经过摸底调查,南江县有48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房屋受损严重,受灾群众达44万人,是这次大地震的重灾县之一。

6月10日,王瑛来到燕山乡检查抗震救灾工作。那时她的身体状况很不好,长期化疗,身体虚弱,行动也很吃力。她咳得厉害,咳一次足有几分钟。一路上停车四五次。看她那难受的样子,大家的心情很沉重,真担心她一口气上不来,倒在这下乡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