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7911700000070

第70章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1)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并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增长。临床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为肾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近10年来有明显增长,而阴茎癌日趋减少。

(第一节)肾癌

成人肾肿瘤中绝大部分为肾癌。肾肿瘤常为恶性肿瘤,任何实质性肾肿瘤在组织学检查前都应疑为恶性。肾癌是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的一种腺癌,以透明细胞癌最常见,是最常见的肾肿瘤。肾癌高发年龄在50—60岁。男︰女为2︰1。

[问诊要点]1.有间歇性发作的肉眼血尿,血尿时有下腹部疼痛。

2.腰部有钝痛或隐痛,偶可有肾绞痛。

3.病程长者有体重减轻、消瘦、贫血和虚弱等恶液质症状。

4.晚期病人可有病理性骨折、神经麻痹、咯血等转移灶症状。

[体检要点]1.有无贫血貌、消瘦、体重减轻。

2.检查浅表转移性淋巴结有无肿大。

3.上腹部,特别是腰部可及肿块,质地坚硬。

4.有肾区叩击痛。

5.肿瘤压迫可引起高血压、同侧精索静脉曲张、双下肢静脉曲张或水肿等下腔静脉阻塞体征。

[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可有红细胞增多症、血沉快、高血钙等肾癌引起的内分泌紊乱表现。肝功能异常,尿多胺升高和血癌胚抗原升高等。

尿常规可有红细胞。

2.X线检查平片见肾影不规则增大,偶有钙化灶。静脉肾盂造影见肾盏、肾盂有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或充盈缺损。偶见不显影。因为肾癌肿块推移和压迫周围肾盂肾盏所引起。

3.B超B超检查简便无创伤、诊断率较高,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检查可见肾脏局部隆起,肾结构不清,肾窦回声残缺或移位,是肾癌实质性占据正常肾脏,并压迫推移周围组织的表现。

4.CT(1)肾形不规则增大;(2)平扫为低密度或密度不规则,增强时虽有增高,但仍明显低于正常肾;(3)肾盂肾盏被挤压而变形、移位和不显影;(4)可有不规则钙化灶;(5)肾癌可向肾外突出,肾周脂肪模糊,软组织增厚,甚至可侵犯邻近器官;(6)后腹膜淋巴结肿大;(7)可见有肾静脉、腔静脉癌栓或远处转移灶。CT诊断准确率较B超更高,且能明确肿瘤范围,邻近器官受累状况,进行准确分期,是最重要的常用检查方法。

5.肾动脉造影可发现肾盂肾盏无变形的较小肿瘤。表现有新生血管、动静脉瘘、造影剂池样聚集、包膜血管增多。但当肿瘤坏死、囊性变和动脉栓塞等,肾癌可不显影。也可因动静脉短路引起肾静脉早期显影并有造影剂进入肾盂和输尿管。必要时可注入肾上腺素,正常血管收缩而肿瘤血管无反应。还可行肾动脉栓塞术,减少术中出血或行姑息性肿瘤治疗,增加患者的免疫力。

6.MRI对肾癌的鉴别诊断和静脉内癌栓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同位素检查主要用于检查骨转移灶和肝转移灶。

[诊断要点]1.肾癌病人的主诉和临床表现多变,容易误诊。

2.血尿、疼痛和肿块是肾癌的三大症状。40岁以上任何出现上述症状者,都应想到肾癌的可能性。

3.B超及CT检查所见符合本病特征。

[病历记录要点]1.要详细记录血尿、腰痛和腰部肿块的出现时间和演变过程。

2.记录腰部肿块的性状,有无伴贫血、消瘦、体重减轻。

3.记录所有辅助检查的结果。

4.记录发病以来的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

[门急诊处理]1.诊断较明确、无明显多器官功能不良者,应即住院手术治疗。

2.肿瘤过大、体质太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行肾肿瘤区域外部放射治疗。

3.肿瘤较大,估计手术时出血较多、手术风险较大者,可行手术前肾动脉插管栓塞,2周后再行手术切除。

4.术后1个月起可辅助化疗,处方:

氟铁龙,200mg×100片,用法:200mg,口服,一天3次

连续服用3个月。

5.手术前后可辅助免疫疗法,处方:

罗扰素,300万U×50支,用法:300万U,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每周3次

6.嘱患者1个月后来院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B超检查肿块的变化。

7.按照上述治疗半个月无效或病情恶化者,应及时来院复诊。

(第二节)肾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是从胚胎性肾组织发生的由上皮和间质组成的恶性混合瘤,亦称肾胚胎瘤或Wilms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好发于5岁以内、特别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

[问诊要点]1.有腹部巨大包块。

2.腹部有轻度疼痛或不适,也可有肾绞痛。

3.有肉眼血尿。

4.晚期患者可有咳嗽、痰中带血、病理性骨折和肝区疼痛等肺、骨和肝转移症状。

[体检要点]1.上腹部可触及肿块,肿块可越过中线,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常可活动,无结节。

2.肾区有叩击痛,可有高血压。

3.有贫血貌、消瘦、体重减轻等消耗性表现。

4.检查浅表有无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5.检查肺部罗音、骨髂压痛、肝肿大及肝区压痛等转移体征。

[辅助检查]1.B超应作为常规检查,可见实质性肿瘤较大,回声不均,可与肾巨大积水相鉴别。也可发现肾门淋巴结肿大和腔静脉癌栓。

2.CT检查是最重要的检查。表现为肾区巨大实质性肿块。

它可明确肿瘤范围、肿瘤性质、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有无肝转移灶,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腔静脉癌栓。

3.静脉尿路造影可见患侧肾盂肾盏移位和变形,也可不显影。主要用于了解对侧肾功能。

[诊断要点]1.<5岁的虚弱婴幼儿发病。

2.上腹部可触及巨大实质性肿块。

3.B超、CT检查可见肾区巨大实质性肿块。

[病历记录要点]1.腹部肿块的出现时间。

2.详细记录腰痛和腰部肿块的演变过程,有无血尿。

3.B超、CT所查及的肾区巨大实质性肿块及其与周围的关系。

4.必须记录有无发病以来的治疗措施及效果。

[门急诊处理]1.诊断较明确、无明显手术禁忌者,应即住院手术治疗。

2.肿瘤较大,估计手术时出血较多、手术风险较大者,可行术前肾肿瘤区域放射治疗。

3.肿瘤较大,手术风险较大者,也可行手术前化疗后,再行手术切除,处方:

长春新碱,1.5mg/m2,静脉滴注,一周1次,共4次

4.手术、放疗或化疗后,应定期来院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B超检查肿块的变化。

(第三节)肾盂和输尿管肿瘤

肾盂肿瘤是指由肾盂肾盏黏膜发展而来的肿瘤,绝大多数为移行细胞癌。肾盂肿瘤占肾肿瘤的8%左右。平均发病年龄55岁,男性多于女性。输尿管肿瘤的发病率稍低,以输尿管癌最常见。患者平均年龄60岁,男性多于女性。大约半数肾盂、输尿管和其他的尿路上皮肿瘤存在多器官肿瘤,故应进行全泌尿系统的检查。

[问诊要点]1.有间歇发作的无痛性肉眼血尿。

2.有腰部钝痛或隐痛,当血块排至输尿管引起梗阻时,可引起肾绞痛。

3.当肿瘤引起肾盂输尿管阻塞而发生肾积水时,可有腰部酸胀不适。

4.可有肝区疼痛、病理性骨折、咯血等转移灶症状。

[体检要点]1.当肿瘤引起严重肾积水时,腰部饱满有包块,肾区可有叩击痛。

2.有贫血貌、消瘦、体重减轻等恶病质体征。

3.检查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有无肝肿大、肝区压痛等转移体征。

4.检查有无双下肢静脉曲张或水肿等下腔静脉阻塞体征。

[辅助检查]1.尿常规镜下血尿,反复发作。

2.B超检查在肾盂肾盏高回声区中出现中回声区,边缘不整,内有细小回声点。

3.尿路造影包括静脉尿路造影及逆行尿路造影,可见肾盂内充盈缺损、梗阻。

4.CT检查肿瘤较小时诊断困难,较大时可见肾盂肾盏内有无蒂肿块,局限性肾积水和增强扫描时的肾盂肾盏内充盈缺损。

5.膀胱镜检查可见患侧输尿管开口喷血,可排除膀胱癌,行逆行尿路造影及留取肾盂尿做尿常规检查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6.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从尿液中找到癌细胞,有重要的定性诊断价值。

7.输尿管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肿瘤位置、大小和表面形态,并可取出部分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加以确诊。同时,还可行腔内电灼或电切除而予以治疗。

[诊断要点]1.肾盂输尿管癌病人临床表现多变,常无典型症状,容易误诊。

2.无痛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反复存在是较早出现的症状。

3.腰部胀痛常因肾积水而引起,严重肾积水才出现腰部肿块,是为中晚期症状。

4.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所见符合本病特征。B超和CT检查仅对晚期肿瘤有诊断意义,但能发现病变范围、了解转移灶情况。

5.输尿管镜检查确诊本病。

[病历记录要点]1.记录血尿、腰痛和腰部肿块的出现时间和演变过程。

2.记录所有辅助检查的结果。

3.记录发病以来的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

[门急诊处理]1.诊断较明确、无明显多器官功能不良者,应即住院手术治疗。

2.肿瘤过大,体质太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行肾盂输尿管区域放射治疗。

3.手术后应预防膀胱复发肿瘤,可行手术后辅助化疗,处方:

阿霉素50mg+0.9%氯化钠注射液40ml,用法:膀胱灌注,一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2年)或,卡介苗150mg+0.9%氯化钠注射液40ml,用法:膀胱灌注,一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2年)4.肿瘤恶性度较高周围已有转移者,应辅助全身化学治疗,处方:

氟铁龙,200mg×100片,用法:200mg,口服,一天3次

5.嘱患者1个月后来院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B超或CT检查肿块的变化。

(第四节)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是最重要的病理学指标。多器官、多部位、多中心发生肿瘤和术后再发肿瘤的发病率较高是膀胱肿瘤的两大特点。本病以40岁以上的男性中老年多见,也可发病在20岁以上的青壮年。

[问诊要点]1.突然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间歇发作。

2.有尿频,尿急和尿痛即膀胱刺激症状反复出现,且经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3.下腹部膀胱区胀,疼痛不适。

4.后期有排尿困难、尿潴留症状。

5.晚期患者可有低热、体重减轻、消瘦、贫血和虚弱等恶液质症状或腰骶部疼痛、下肢浮肿等盆腔广泛浸润的症状。

6.询问近期体检情况,本病患者在体检时发现的偶发癌正逐渐增多。

[体检要点]1.下腹部触及肿块,质地坚硬,双合诊能触及膀胱肿块。

2.肛检有无前列腺增生和肿块。有无贫血貌、消瘦、体重减轻。

3.检查有、无转移性浅表淋巴结肿大或肝肿大、肝区压痛等转移体征。

4.检查有无双下肢静脉曲张或水肿等盆腔广泛浸润体征。

[辅助检查]1.尿常规检查尿中有大量红细胞,可有少量白细胞和蛋白质。

2.B超检查可初步发现膀胱内1cm以上的肿瘤,也可检查肿瘤浸润深度。

3.静脉尿路造影可了解上尿路并发肿瘤和肾积水情况,偶可见膀胱内充盈缺损。

4.CT检查可明确肿瘤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对憩室内癌和膀胱壁内癌特有意义。

5.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肿瘤的最重要检查。可明确有无膀胱肿瘤及其数目、大小、形态、部位、肿瘤蒂和基底部情况,并可取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可早期发现较小肿瘤。

6.尿细胞学检查应送新鲜尿液检查,在尿沉渣中可查见癌细胞。阳性率70%。

[诊断要点]1.中老年人出现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2.血尿或膀胱刺激症状反复发作又不能明确诊断。

3B超、CT检查符合本病诊断。

4.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特别是膀胱镜检查明确诊断。

[病历记录要点]1.详细记录血尿的出现时间和演变过程。

2.详细记录有无下腹部肿块及贫血、消瘦、体重减轻。

3.记录B超和尿脱落细胞检查的结果。

4.记录发病以来的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

[门急诊处理]1.诊断较明确、无明显多器官功能不良者,应即住院手术治疗。

2.对表浅性,单发和较小肿瘤和保留膀胱手术的术后预防肿瘤复发者可行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灌注治疗的方法是:常规消毒后,将导尿管插入膀胱,排空膀胱残余尿,再将灌注液灌入膀胱后,保留2小时以上再排尿。常用药物是:

噻替哌50mg+生理盐水40ml,用法:膀胱灌注,一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2年)或,丝裂霉素C40mg+生理盐水40ml,用法:膀胱灌注,一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2年)或,阿霉素或表阿霉素50mg+生理盐水40ml,用法:膀胱灌注,一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2年)或,羟基喜树碱20mg+生理盐水30ml,用法:膀胱灌注,一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2年)或,卡介苗(BCG)75—150mg+生理盐水40ml,用法:膀胱灌注,一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2年)或,罗扰素300万U+生理盐水40ml,用法:膀胱灌注,一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2年)3.对已有转移或恶性度较高,容易转移、浸润和复发者,应配合以术前或术后的全身静脉化疗。常用化疗方案处方如下:

(1)MVAC方案:

1)氨甲喋呤,30mg/m2+5%葡萄糖溶液500ml,用法:静脉滴注,第1、15和22天2)长春花碱,3mg/m2+5%葡萄糖溶液500ml,用法:静脉滴注,第3、15和22天3)表阿霉素,30mg/m2+5%葡萄糖溶液500ml,用法:静脉滴注,第2天4)顺铂,70mg/m2+5%葡萄糖溶液500ml,用法:静脉滴注,第2天每4周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可重复2—4个疗程。

(2)CISCA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