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7911700000057

第57章 肺部疾病(3)

肺大疱是指发生在实质内直径大于1cm的气肿性肺泡,常发生在肺气肿的基础上,故可伴有各种类型的肺气肿。据无大疱部位的肺实质有无阻塞性肺疾病,可将肺大疱分为:(1)I型肺大疱,无大疱部位的肺实质几乎正常,约占20%;(2)II型肺大疱,继发于弥漫性肺气肿,约占80%。

[问诊要点]1.较小的、数目少的单纯肺大疱可无明显症状,多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

2.体积大或多发性肺大疱有胸闷、气短等症状。

3.巨大肺大疱、张力性肺大疱或肺大疱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时,可引起呼吸困难。

4.少数肺大疱继发感染时,可有咳嗽、咯痰及发热。

[体检要点]1.小的肺大疱无明显体征。

2.较大的肺大疱在胸部叩诊时,有过度回响、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3.并发自发性气胸时,可有气胸体征。

[辅助检查]1.胸部X线检查肺野透亮度增加,可见肺大疱呈圆形或类圆形的透亮度增高区,疱内无肺纹理,疱壁为纤细的头发丝样阴影。有继发感染时可见到液平面。可清楚显示大疱的轮廓和周围肺组织受压移位的情况。

2.胸部CT比X线胸片更能清晰地显示肺大疱的范围,也有助于气胸的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1.胸闷、气急等临床症状。

2.一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鼓音、气管移位等原发性气胸的体征。

3.X线、CT检查可明确诊断。

[病史记录要点]1.重点记录有无胸闷,用力后突感胸痛、胸闷、气急等症状。

2.有无呼吸音减弱或消失、鼓音、气管移位等体征。

3.辅助检查X线、CT检查结果。

[门急诊处理]1.较小的肺大疱而无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有继发感染者,应予抗生素治疗。

2.当患者有下列情况时,应收住入院行手术治疗:(1)较大体积的肺大疱,占据一侧胸腔体积的1/2以上,临床有呼吸困难症状而肺部无其他病变者;(2)弥漫性肺气肿患者,估计切除后能改善肺功能者;(3)肺大疱并发自发性气胸或血胸者。

(第六节)肺不张

本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呼吸系统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常见原因为:支气管阻塞;因肺组织压缩而引起的肺不张;因肺组织瘢痕收缩引起的肺不张;肺表面物质异常或缺陷,使肺泡表面张力明显增高,大量肺泡陷闭而引起肺不张。

[问诊要点]1.患者有慢性肺部疾病史。

2.小范围的肺不张和病情发展缓慢,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

3.数叶或全肺不张而发病较急者,可有明显的胸痛、胸闷、气促、干咳甚至发绀,心动过速。

[体检要点]1.患侧胸部平坦,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气管及纵隔向患侧移位。

2.局部叩诊呈浊实变,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有时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或湿罗音。

[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见不张的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肺纹理和支气管影聚拢;肺门移位,纵隔向患侧移位;同侧横膈升高,正常肺组织代偿性过度膨胀。

2.胸部体层摄影、CT及支气管造影可进一步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支气管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

3.支气管镜检查应常规进行,对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诊断要点]1.一侧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气管及纵隔向一侧移位。

2.X线和CT检查明确诊断。

[病史记录要点]1.记录既往肺部疾病史。

2.记录胸部体格检查。

3.辅助检查结果。

4.记录本病和其他疾病鉴别的依据。

[门急诊处理]1.当患者病情较轻,肺不张面积较小,可采取积极的胸部体疗,鼓励咳嗽、咯痰、体位引流,并辅以有效的抗生素。

2.当患者为气道支气管内黏稠分泌物、血凝块堵塞或支气管内异物引起的梗塞,应收住入院,必要时行气管镜吸痰加以解除。

3.对支气管肿瘤、结核、肉芽肿、慢性炎症瘢痕狭窄梗阻引起的肺不张,应收住入院手术治疗。

(第七节)肺部肿瘤

一、肺部良性肿瘤

肺的良性肿瘤约占全部经手术切除的肺部肿瘤的1%—10%。

其共同特点为:(1)肺部良性肿瘤病人多数无自觉症状和体征,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2)肿瘤多数位于肺的周边部;(3)除少数病例之外,肺部良性肿瘤都比较小,直径2—3cm,其边缘锐利,密度均匀,形态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

[问诊要点]1.本病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胸痛、咳嗽、血痰或支气管腔阻塞症状。

2.肿瘤巨大时,可有相应的压迫症状。

3.当支气管腔狭窄梗阻时,肺部可继发感染症状。

4.畸胎瘤的患者有咯出毛发的特征性症状。

5.应询问患者有无低热、盗汗、咯血等症状,注意与结核球鉴别。

[体检要点]多无明显的体征,有的病人感染时可闻及肺部干、湿罗音。

[辅助检查]1.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肿块的大小、密度的高低、界限是否清楚,瘤体内有无钙化点,肿物内有无钙化或牙齿影像,有无肺炎和肺不张的表现。

2.胸部CT可使病变显示更为清楚,如发生缺血、坏死,CT扫描可见有空洞形成,有的病例有钙化灶。

3.经皮肺穿刺活检适用于周围型肿瘤。

4.肺血管造影可显示血管瘤及周围的有关血管。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发生于较大气管内的肿块有帮助,但活检不易成功。

[诊断要点]1.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上述特征。

2.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符合上述。

3.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

[病历记录要点]1.重点记录有无发热、咳嗽、咯血、胸痛等病史。

2.详细记载辅助检查的结果。

3.应有鉴别诊断的记录。

[门急诊处理]肺部良性肿瘤一经诊断,均应收住入院手术治疗。

二、肺癌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肿瘤,肺癌在大体上可分为中心型肺癌(发生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或段支气管开口以上)和周围型肺癌(原发于肺段支气管开口以下的支气管)。

[问诊要点]1.刺激性咳嗽、咯血、胸痛、低热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但位于肺周边病灶较小的肺癌,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2.肺内肿瘤直接侵犯邻近器官组织如胸膜、胸壁、纵隔内气管、胸内神经时,可出现剧烈胸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膈肌麻痹等临床表现。

3.患者可有肺外非转移性病灶表现,如增生性骨关节病、杵状指(趾)、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肌无力、男性乳房发育症、库欣综合征、甲旁亢高血钙、抗利尿激素分泌亢进、皮肌炎、黑棘皮症等。

4.晚期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如厌食、乏力、消瘦等。

[体检要点]1.可有恶液质表现,贫血、消瘦等。

2.可有肺不张的体征,如一侧呼吸音减低、气管移位等。

3.肺癌转移至两侧锁骨上及颈部淋巴结时,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4.压迫颈交感神经丛出现Hornor综合征。

5.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胸水、心包积液征象。

6.肺外体征如增生性骨关节病、杵状指(趾)、肌无力、男性乳房发育症、库欣综合征等。

[辅助检查]1.胸部X线摄片可发现心影后方的异常阴影,并可作为肺癌普查的检查方法。胸部X线片可见中心型肺癌呈肺门肿块阴影,边缘大多毛糙,有时分叶。当肿瘤部分或全部阻塞支气管时,可见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等改变。当上叶支气管完全阻塞时形成上叶不张时,可呈现典型的“S”形征象。早期周围型肺癌在胸片上较易发现,可呈小片状阴影或结节状影像,或呈球形病灶或“硬币”灶,边缘清楚,外缘有毛刺,或呈分叶状,一般无钙化或卫星灶。胸部体层摄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形态、边缘、密度、空洞、子灶、肿瘤与支气管的关系以及淋巴结情况。有助于手术指征的判断和手术范围、方式的选择。

2.CT和MRI检查可显示出上述检查不能显示的解剖结构及其改变,特别是对显示位于心脏后,脊柱旁沟、肺尖、近膈面下肋骨头部位的病灶有帮助。

3.支气管造影在其他方法不能很好地确定支气管或管腔内病变,或鉴别支气管外压病变时有帮助。选择性肺血管或支气管动脉造影不作为常规检查。

4.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检查方法简单、有效而易于普及。阳性率在中心型肺癌时可达90%,周围型者的阳性率约50%。

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肺癌确诊的重要常规检查方法,但肺组织活检有一定的并发症,应慎重选择。

6.对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疑有转移者可行淋巴结活检。

7.实验室检查有关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铁蛋白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诊断要点]1.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丝,胸痛、发热。

2.胸部X线、CT及MRI出现实质性肿块及特征性的改变。

3.痰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内新生物。

5.要注意鉴别的疾病有:(1)肺结核;(2)肺部炎症如支气管肺炎、肺脓肿等;(3)肺部其他肿瘤如肺部良性肿瘤、支气管腺瘤等;(4)纵隔淋巴肉瘤。

[病历记录要点]1.重点记录病人的临床症状、阳性体征。

2.记录辅助检查的结果。

3.记录鉴别诊断的依据。

[门急诊处理]原则上,肺癌患者均应收住入院手术治疗,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者可根据病情住院采用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或生物治疗。

(沈振亚陈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