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实验动物科学与应用
7911500000032

第32章 实验动物防疫与疾病的控制(6)

同其他许多传染病一样,病原真菌也大部分为人畜共患病原,但比其他类型微生物感染性低,一般皆为慢性过程,多呈散发性,病理变化缺少特征性,多以慢性增生性炎症为主。

599.感染实验动物的皮肤真菌主要有哪些?

实验动物中大鼠、小鼠、豚鼠、兔、沙鼠和灵长类动物主要感染须发癣菌和小孢子菌,猫和犬主要感染小孢子菌。

600.实验动物皮肤真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传播方式是怎样的?

临床症状:实验动物感染后一般表现为被毛稀疏,表皮变厚而粗糙。重者全身脱毛,皮肤干燥,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传播方式:主要为接触传播,另外,动物体外寄生虫也可传播此病菌。

601.实验动物皮肤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和控制手段分别是什么?

通过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可做出诊断。

皮肤真菌感染实验动物后很难根除,常常需全群淘汰,对所有的用具和房间进行彻底的熏蒸消毒,也可以对动物进行药浴。药浴后动物可以消除体外寄生虫和须发癣菌感染。另外,须发癣菌是人畜共患病原,所以要注意公共卫生,防止人和动物间的相互感染。

602.实验动物被组织胞浆菌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

实验动物被组织胞浆菌感染后,临床上急性型呈流感状,体温升高,烦躁不安;慢性型症状主要是发热,体重下降,肺部有音。

603.实验动物组织胞浆菌的诊断和控制方法是怎样的?

实验室确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接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查动物的咽喉分泌物。

(2)用培养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体。

(3)组织病理学检查。

(4)血清学试验方法。

实验动物组织胞浆菌的控制重在预防,对饲养的实验动物要加强卫生管理。对饲养室周围的环境和土壤进行化学消毒亦是有效的预防办法。

604.实验动物真菌性疾病对实验研究有哪些干扰?

真菌性疾病对人和动物的危害均较大,同时对实验研究也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实验动物感染真菌后,不仅影响科学实验的准确性,而且容易污染环境,威胁动物群体以及饲养人员和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

605.啮齿类实验动物中常见的寄生虫病有哪些?

啮齿类动物易感寄生虫较多,而且啮齿类动物尤其是大鼠和小鼠可以作为中间宿主,从而成为传播病原体的主要媒介。啮齿类动物感染的常见寄生虫主要有螨、虱、弓形虫、球虫、卡氏肺孢子虫、兔脑胞内原虫、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纤毛虫、蛲虫、鼠膀胱线虫等。随着高等级动物的普及,啮齿类动物感染寄生虫的现象逐步得到控制。

606.普通级环境中饲养的灵长类实验动物易感的寄生虫有哪些?

普通级环境中灵长类动物易感的寄生虫主要有螨、虱、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纤毛虫、食道口线虫等。

607.Beagle犬易感的寄生虫有哪些?

Beagle犬易感的寄生虫主要有体外寄生虫如螨、虱等;除此之外,Beagle犬易感的寄生虫还有阿米巴原虫、卡氏肺孢子虫、纤毛虫、绦虫、犬钩虫、犬恶丝虫等。

608.实验用猪和实验用羊易感的寄生虫有哪些?

实验用猪和实验用羊易感的寄生虫主要有体外寄生虫如螨、蜱、虱等,另外蛔虫、鞭虫、绦虫、肝片吸虫、线虫等也常常会感染猪和羊。

609.蠕虫病的实验诊断技术包括哪些?

蠕虫病的诊断主要包括生前诊断和死后诊断两大部分。

(1)生前诊断:主要是进行动物生前粪便内的蠕虫虫体、虫卵、幼虫等三方面的检查。

(2)死后诊断:主要是通过对动物进行死亡诊断,收集寄生于动物体的蠕虫并观察虫体对宿主寄生部位造成的病理变化,主要手段就是全身性蠕虫学剖解法和个别脏器的剖解法。

610.实验动物血液内原虫和粪便内原虫如何诊断?

血液内的寄生性原虫主要有伊氏锥虫、焦虫和住白细胞虫。检查血液内的原虫多采用静脉采血,制作血片标本,经染色、镜检来发现血浆或细胞内的虫体。

粪便内的原虫的病原学检查,主要是对球虫卵囊和结肠小袋虫的检查。可以采用蠕虫学粪便检查方法中的直接涂片法和饱和食盐水检查法来检查。

611.何谓弓形虫病?主要宿主包括哪些?

弓形虫病主要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人畜共患原虫病。其主要特征是引起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

刚第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猫。中间宿主包括人、小鼠、大鼠、豚鼠、地鼠、犬和其他家畜、灵长类等,其中,小鼠是主要的中间宿主。

612.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有何特点?

本病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和带虫动物,人类、实验动物及其他畜禽对弓形虫都有易感性。实验动物中以小鼠和地鼠最为敏感,豚鼠、兔也能人工感染。此病主要经口、胎盘、皮肤、黏膜感染。秋冬季和早春此病易发。

613.弓形虫的主要生活史是怎样的?

弓形虫在中间宿主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即增生和形成包囊的阶段。速殖子在细胞内增殖,形成没有囊膜的假膜。相反,缓殖子在真包囊内缓慢增殖,因此它对蛋白水解酶不敏感。包囊出现在组织中,以内出芽的方式生长。包囊内含有大量的新月状缓殖子,并在肌肉和神经组织中持续很长时间。猫因吃进感染的中间宿主组织或食入孢子化卵囊而被感染。

食入缓殖子后,潜伏期为20到24天。食入速殖子,则为5到10天。在猫的肠内还可以发生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卵囊形成等全部阶段。开放期约为14天,在此期间,猫可以排出数百万的卵囊。卵囊在潮湿的环境中可长期存活,并可以抵抗酸、碱和大多数的消毒药。

614.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以及主要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弓形虫感染后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人感染后多数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实验动物感染弓形虫后,少数有被毛疏松不整,淋巴结肿大,出现流产或死胎现象。

615.弓形虫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病原学诊断:通过脏器涂片检查虫体,或采用动物接种等方法诊断。

(2)血清学诊断:可采用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方法诊断。

616.弓形虫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弓形虫病的预防主要是着眼于防止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被猫粪便污染,消灭野鼠。

为避免人体感染,接触实验动物后要清洗消毒,儿童不要与猫犬玩耍,孕妇更不要与猫接触。

治疗可用磺胺类药物和抗菌增效剂合用,效果较好。

617.球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

实验动物中易感染球虫的主要有兔、小鼠、豚鼠和猴。另外也可感染人,感染人的主要是等孢子球虫。兔球虫病是家兔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死亡率极高,主要以肠道传播的方式来传播病原,动物食入被虫卵污染的饲料而感染。3月龄家兔最易感,且死亡率极高。

感染途径多是通过饲料和饮水以及仔兔在哺乳时吃到乳房上沾污的球虫卵囊而感染。此外,饲养员、工具、野鼠、苍蝇也可机械地搬运球虫卵囊而传播球虫病。一般在多雨季节流行。

618.实验动物感染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和主要病理变化有哪些?

肠球虫病主要在回肠部发生黏液性炎症,慢性者可见下痢样或水样稀便,粪便中带有洋葱样腐臭气味。肝球虫主要寄生在肝脏,产生脓性病灶,病灶内有卵囊。动物的全身症状是消瘦、食欲不振、腹泻和贫血。小鼠球虫病一般不显症状,重者可产生肾肿大和右肾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

肝球虫病在肝表面和实质内有许多白色或淡黄色结节,压片镜检可发现球虫裂殖子、裂殖体、配子体、卵囊等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肠球虫病表现为肠壁血管充血,十二指肠扩张、肥厚,黏膜发生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有细小的、散在的出血点。肠黏膜呈灰色,有许多细小的灰白的球虫结节。肠黏膜有小的化脓性、坏死性病灶。

619.实验动物球虫病如何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结果可初步诊断。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的卵囊,可以确诊。

620.实验动物球虫病的防治方法是怎样的?

发现球虫病可以选用磺胺药治疗,也可选用其他抗球虫药治疗。患病动物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注意环境卫生和防疫,笼舍要保持干燥。

621.实验动物感染球虫病后对实验研究有何干扰?

实验动物感染球虫病后,不仅会造成动物健康水平的下降,而且会对动物的各项肝功能指标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实验结果波动很大,甚至会对动物实验结果得出错误的结论。

622.体外寄生虫主要有哪些类型?

常见的体外寄生虫主要包括螨、蚤、虱等几大类型。

623.实验动物感染体外寄生虫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感染体外寄生虫后,常常会引起实验动物皮炎、脱毛、剧痒、囊肿、瘦弱、贫血、繁殖力下降。

624.何谓螨病?

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而引起的一种实验动物慢性寄生虫病。特征性症状是皮肤发炎、剧痒、脱毛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625.螨病的流行病学有何特点?

螨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和秋末春初,健康动物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和带有螨虫的用具而感染,饲养员也可起到传播作用。疥螨寄生于皮下、腹股沟及被毛深部;痒螨寄生于皮肤表面和外耳道内。

626.螨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动物的嘴、鼻周围及脚爪发炎,动物表现不安、剧痒,会用脚搔嘴、鼻,患部结痂、变硬,病变部位出现皮屑和血痂,患部脱毛,皮肤增厚失去弹性,形成皱褶。

627.螨病如何诊断?

各种实验动物的螨病依靠临床症状和镜检患部皮屑中发现螨虫体断片或虫卵就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螨类主要寄生于实验动物的体表或皮内,因此在诊断时必须刮去患部的皮屑,经处理后在显微镜下检查有无虫体和虫卵,做出确切的诊断。

628.实验动物螨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哪些?

发现患病动物立即隔离、淘汰,并对笼器具及周围环境彻底消毒,保持房舍干燥通风。治疗可用阿维菌素、灭虫丁注射液,并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加强动物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加强检疫,增强动物的抗病力。

629.实验动物感染螨病后,对动物实验有何干扰?

实验动物感染螨病后会不断地掠夺宿主的营养,不断地从宿主皮下组织中吸血,造成动物慢性贫血。螨、虱等在吸血时,能分泌有毒性的唾液,刺激宿主的神经末梢,产生痒感,使动物骚动不安,影响采食和休息,最终动物消瘦,发育不良,降低对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另外感染螨病后也会影响实验动物正常生理生化指标,从而干扰动物实验的结果。

630.血液寄生虫的易感动物有哪些?

血液寄生虫主要感染犬、猫等动物。

631.常见的实验动物血液寄生虫病有哪些?

常见的实验动物血液寄生虫病有钩虫病、丝虫病等。

632.血液寄生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血液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作为中间媒介物来传播,因此要加强卫生防疫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633.实验动物感染血液寄生虫后对实验研究有何干扰?

实验动物感染血液寄生虫后,血液寄生虫不断地掠夺动物的营养(主要是吸血),久而久之造成动物贫血。血液寄生虫还会因不断地在动物脏器中穿行而对动物机体产生机械性损伤,其排泄物对宿主产生毒性反应,对宿主的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也会造成影响。所以说,实验动物感染血液寄生虫后对实验研究的干扰还是值得引起重视的。

634.血液寄生虫病主要有哪些综合防治措施?

血液寄生虫的传播与节肢动物密切相关,因此要加强卫生防疫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治疗。

635.实验动物寄生虫病防治的重要性如何?

实验动物感染寄生虫后,不仅虫体对动物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动物机体也对虫体产生相应的反应,使得动物机体的生理、生化以及免疫学指标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实验结果。所以,对实验动物寄生虫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不仅是为了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水平,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动物寄生虫的控制重在预防,加强日常卫生管理水平,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恽时锋朱孝荣王晓斌董敏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