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血液科速查手册
7909500000022

第22章 白细胞疾病(14)

(2)肝铁贮备的无创检查:MRI检查可发现纯合子血色病患者的肝信号增强、转换松弛时间(T2)缩短,且和肝实质细胞铁染色等级及肝铁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有报道旋转超声磁共振成像(SpinEchoMRI)可检出心肌铁负荷增加,铁负荷增加患者的心肌、骨骼肌信号强度比降低。CT也可通过肝密度增高,结合临床间接反映肝铁含量的增加。近来,国外少数医院已开展超导量子阻抗仪,判断肝铁负荷,据报道其精确度高于MRI和CT。

(3)血色病家系检测:纯合子血色病患者的同胞及第一级亲属均应检测,首先应测定血TS,如大于62%(女性>50%)则可能为纯合子血色病。进一步行SF检查,如也增高,则应做肝活检确诊。

3.检查注意事项肝铁指数=(每克肝干含铁量(μmol)暵年龄(岁),对鉴别纯合子与杂合子、酒精性肝病有一定意义。正常肝铁指数在1.0左右,血色病纯合子大于2.0,杂合子与酒精性肝病均小于1.8。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2.驱铁治疗尽快减轻患者体内铁负荷,是最主要的治疗目标。静脉放血疗法至今仍为首选的治疗措施。放血的同时,还可促使骨髓从器官组织中吸取过多的铁,供新生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

(1)治疗的第一阶段应频繁放血,至少每周放全血500ml,约可除去200mg的铁。铁高负荷者,可每3~4日放血500ml。当放血达100次左右时才能达到治疗目标,需耗时2年左右。体内高铁负荷的恢复指征为发生轻度贫血,即血细胞比容(HCT)维持在32%~35%,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75,符合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此时SF往往低于25ng/ml,提示已发生铁限制性红细胞生成,可进入治疗的第2阶段。

(2)治疗的第2阶段放血改为每2~6个月1次,每次500ml,使患者维持正常的HCT,而将SF控制在50ng/ml以下,使体内的铁能满足正常铁代谢的需要,又可防止过多的铁在器官内再聚积。

有效的放血治疗可使皮肤色素减退、肿大的肝脾缩小、肝功能改善、心功能恢复、糖尿病减轻。关节症状仅1/3患者有所缓解,早期治疗者性功能也可改善,已有肝硬化者,放血治疗不能使其逆转。

(3)铁螯合剂螯合体内过多的铁,随之从尿排出。常用的制剂为去铁草酸胺,按每日10mg/kg肌内注射给药,其效果为每日从体内排出10~20ng铁。铁螯合剂的驱铁效率远低于静脉放血,只适于放血前已有贫血和低白蛋白血症者,也适用于放血后即有频繁心绞痛发作者。

3.对症治疗即针对各受累器官损害所产生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进行相应的处理。

4.治疗注意事项血色病患者应避免酗酒及服用维生素C,原因及机制未明。饮食上则不必采用无铁食物。各种继发性血色病,应治疗原发病,并尽量避免或减少输血。

淀粉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包括一组疾病,此组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淀粉样物质”沉淀于组织器官中。该物质在光学显微镜下呈嗜酸性均匀结构,在偏振电子显微镜下呈绿色双折射,在X线衍射下呈纤维状并按毬型编织在一起。由于此类物质对碘及硫酸起颜色反应与淀粉相似而命名为“淀粉样物质”。

近代研究证实,此类物质系蛋白质而非淀粉样碳水化合物,但仍然沿用“淀粉样变性”。淀粉样变性虽然具有共同的形态结构,但实际上包含着在组成及生化性质上不同的多种蛋白质,发生机制也不相同。这些蛋白质不同的生化组成特点就成为现代淀粉样变性分类的基础。

分类

根据淀粉样物质蛋白质的生化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分类如下。

1.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原因不明,淀粉样物质为免疫球蛋白的轻链(AL)。

2.伴发于恶性浆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的淀粉样变性淀粉样物质为免疫球蛋白的轻链(AL)。

3.继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淀粉样变性继发于慢性感染、慢性炎症。淀粉样物质为淀粉A蛋白(AA)。AA蛋白系血清淀粉样A相关蛋白(SAA)的分解产物,而SAA为阿朴脂蛋白,系炎症反应产物。

4.家族性地中海热淀粉样物质为AA蛋白。

5.遗传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又名家族性淀粉样多神经病(FAP),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淀粉样物质为前白蛋白(TTR)或阿朴脂蛋白(AI)。

6.老年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淀粉样物质为前白蛋白(TTR)。

7.血液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淀粉样物质为毬2微球蛋白(毬2-MG)。

8.中枢神经系统淀粉样变性早老性痴呆、唐氏综合征(Down"s综合征)及荷兰人遗传性大脑淀粉样变性血管病的淀粉样物质为毬-蛋白(A4),而冰岛人遗传性大脑淀粉样变性血管病的淀粉样物质为cystatinC蛋白(毭-trace)。

9.局限性淀粉样变性甲状腺髓样癌的局灶性淀粉样物质为前降钙素,胰岛素细胞瘤的局灶性淀粉样物质为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老年性心房淀粉样物质为α-心房利尿钠多肽(α-ANP),皮肤淀粉样变性的淀粉样物质为角蛋白。

上述各种淀粉样变性除含有各自特有的蛋白质外,还都含有一种共有的次要蛋白质,成为P成分(AP)。P成分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炸面包圈”状,起支架作用。

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淀粉样变性常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其临床表现取决于所累及的器官和受累器官的损伤程度。常受侵犯的器官有肾、心、肝、胃肠、舌、脾、神经系统、皮肤等。受累器官表现为器官肿大及功能障碍。例如,肾受累,表现为双肾弥漫性病变、肿大、蛋白尿、血尿或肾病综合征,最终发展为肾衰竭。心脏受累,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脏扩大、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肝受累,表现为肝肿大、肝功能不全。舌受侵犯,表现为巨舌、疼痛、说话困难等。此外,关节、肌肉、呼吸道、内分泌腺体也可受侵犯而有相应临床表现。若骨髓受累或凝血因子与淀粉样蛋白结合,也可出现血象异常及出血倾向。心包和胸膜受累可引起心包积液、胸腔积液。

2.临床分类淀粉样变性的分类方法颇多。以前有按伴随疾病分类,有按淀粉样物化学性质分类,也有按淀粉样物的器官分布和淀粉样物的染色特性等来分类,但近年来多以临床为主,结合淀粉样物的主要成分来进行分类。

3.与血液透析有关的淀粉样变性毬2-M

4.老年性全身性淀粉样变性TTR

5.家族性全身性淀粉样变性

家族性地中海热AA

栺型家族性淀粉样物多神经病变TTR变异型

栻型家族性淀粉样物多神经病变(芬兰型)gebolin变异型栿型家族性淀粉样物多神经病变(lowa)ApoA栺

家族性淀粉样物心肌病TTR变异型

非全身性淀粉样变性

1.局限于脏器-系统的淀粉样变性

中枢神经系统淀粉样变性

Alzhcimer病毬-蛋白(A4)

Down综合征毬-蛋白(A4)

遗传性大脑出血性淀粉样变性

荷兰变异型毬-蛋白

冰岛变异型半胱氨酸肽酶抑制剂

呼吸道淀粉样变性AL

泌尿道淀粉样变性AL

皮肤淀粉样变性角蛋白

2.局限性淀粉样变性

甲状腺髓样癌降钙素原

类癌降钙素原

胰岛细胞肿瘤,1型糖尿病LAPP

老年性心房淀粉样变性ANP

辅助检查

1.首要检查

(1)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一般正常,仅11%患者血红蛋白<100g/L,此与骨髓瘤者累及骨髓、肾功能不全或胃肠道失血有关。约9%的患者其血小板数>500x109/L。由于淀粉样物沉淀导致脾功能减退所致。

(2)实验室检查:约25%患者有碱性磷酸酶增高,除考虑肝受累外,更多地认为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转氨酶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仅约3%患者可见增高,如有明显增高则常提示疾病已属晚期。合并肾病综合征者有半数患者出现胆固醇升高,29%患者有三酰甘油升高。另外,5%患者X因子缺陷,但很少引起出血。

有20%的患者其血清肌酐≥180μmol/L,而半数患者则完全正常。

(3)血清蛋白:约50%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其蛋白电泳中可见单克隆蛋白,若进一步做免疫电泳或免疫固定法,则阳性率可达72%。中位M蛋白14g/L(M蛋白)少数高于30g/L,约1/4患者出现丙球蛋白血症。毷/毸为1:2.3。

(4)尿蛋白:在一组429例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在就诊时73%有尿蛋白。约9%患者其浓缩尿电泳示白蛋白峰。70%患者经免疫电泳或者免疫固定法测得尿中有M蛋白,50%为毸型,23%为毷型,27%为阴性。24小时尿轻链排出量为0.01~6.6g,平均为0.4g,约36%患者>3g/24h。总之,在诊断为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的患者中,约89%其血清或尿中发现M蛋白。

(5)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6)病理活检:有淀粉样变的改变。

2.次要检查

(1)骨髓涂片:60%的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其骨髓中浆细胞≤10%,18%的患者其骨髓浆细胞≥20%,平均7%(1%~9.5%)。而在这些患者中,约30%可见骨髓瘤的骨病变,60%有确切的多发性骨髓瘤的表现。

(2)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肌肥厚及颗粒状强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