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兔病防治路路通
7883900000012

第12章 临床部分(9)

伤口小而深或污染严重时,要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对化脓创,清洁创围后,用高锰酸钾液、3%双氧水或0.1%新洁尔灭等冲洗创面,除去深部异物和坏死组织,排出脓汁,创内涂抹魏氏流膏、松碘流膏等。

对肉芽创,清理创围,用生理盐水轻轻清洗创面后,涂抹刺激性小、能促进肉芽及上皮生长的药物,如松碘流膏、大黄软膏、3%龙胆紫等。肉芽赘生时,可切除或用硫酸铜腐蚀消除。

84.家兔发生溃疡性脚皮炎该如何防治?

溃疡性脚皮炎以后肢跖趾区跖侧面最为常见,前肢掌趾区跖侧面发生较少。

本病的原因是承受在兔笼铁丝底上的体重压力太大,而引起足部皮肤的压迫性坏死。未成熟的幼兔和体型小的品种很少发生本病。笼底潮湿,尤其是笼底积有浸渍尿液的粪便,则更易发生本病,但笼底经常清洗而无积粪的也有本病发生;兔过于神经质而经常踏脚的更容易发病。笼底铁丝转折的方式也是影响溃疡性脚皮炎发生的重要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侵入坏死溃疡区的主要病原菌。

病变部皮肤内有溃疡区,上面覆有干性痂皮。病变部大小不一致,但位置很一致,多数位于后肢跖趾区的跖侧面,偶尔位于前肢掌趾区的跖侧面。与发生溃疡的上皮相邻的真皮,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有时在覆盖溃疡区的痂皮碎片下形成脓肿。除了上述的病变外,病兔可以转为健康,但严重时也可发生不吃、体重下降、弓背、走动时脚高跷等病症。如细菌侵入血液则呈现败血病症状,病兔很快死亡。

病兔的体重负担经常由一条腿换成另一条腿,由后肢换成前肢。据认为,前肢之所以发病是由于体重负担由疼痛的后肢换成前肢所致。

常用预防措施如下:溃疡性脚皮炎的治疗前提是把兔笼的铁丝底换成条板底,并经常更换软垫,清洁而干燥的软垫能减少受害部位发生创伤的机会,从而加快痊愈过程。也可在铁丝笼底放一块休息板,以减少受害部位的创伤,但休息板阻止粪便经笼底落下,因此增加了清洁卫生工作的困难。

局部病变可按一般外科处理。用外科镊子将干燥痂皮轻轻掀下,清除坏死溃疡组织,用高锰酸钾一类的消毒液冲洗,经药棉吸干后,再在局部涂上氧化锌软膏、碘软膏或0.2%的醋酸铝溶液,偶尔也可使用抗生素。如有脓肿存在,则应切开排脓,使用抗生素作全身治疗。

85.家兔结膜炎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

结膜炎是指眼睑结膜、眼球结膜的炎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灰尘、泥沙等落入眼内,化学性刺激(如烟、氨、沼气、石灰),机械性损伤,细菌感染等。

结膜炎一般表现为怕光、流泪,结膜潮红、肿胀、疼痛和眼睑闭合等,根据分泌物的性质分为黏液性结膜炎和化脓性结膜炎。在黏液性结膜炎时,病初结膜轻度潮红,眼睑结膜稍肿胀,分泌物较少,呈浆液性。随病程发展,分泌物变为浆液黏液性,以至黏液性,量也增多,眼睑闭合,大量分泌物从颊部流下,使邻近的皮毛常常失去光泽,并发生脱落,皮肤也可能发炎。在化脓性结膜炎时,则眼睑结膜剧烈充血和肿胀,眼睑变厚,疼痛剧烈,眼睑闭合,在结膜囊内蓄积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并从眼内流出。如炎症侵害角膜,则角膜混浊,甚至溃疡,角膜溃疡可能造成穿孔而继发全眼球炎,使家兔失明。

(1)治疗治疗该病先用无刺激性的防腐、消毒、收敛药液清洗患眼,如2%~3%硼酸溶液、0.01%新洁尔灭溶液等,然后选用抗菌消炎药物滴眼或涂敷,如10%磺胺醋酰钠溶液、0.5%金霉素眼药水、0.1%利福平滴眼剂、0.5%土霉素眼膏、四环素考的松眼膏、0.5%氢化考的松眼药水等。对角膜混蚀病例,可涂敷1%黄氧化汞软膏,或甘汞和葡萄糖等量的合剂。分泌物过多时可应用0.25%硫酸锌眼药水。为了镇痛,则用1%~3%普鲁卡因溶液滴眼。

关于中药疗法,可用野菊花煎汤,取澄清液凉后洗眼、点眼;紫花地丁揭烂取汁,点眼;蒲公英(32克)水煎,第1煎内服,第2煎洗眼;紫花地丁加水煎服。

(2)预防预防此病应保持兔笼、兔舍的清洁,防止尘埃、污物、异物对家兔眼睛的侵害。经常饲喂含维生素A较多的饲料,如胡萝卜、黄玉米和南瓜。

(九)幼兔疾病的防治

86.幼兔患哪些病会突然死亡?

初生仔兔在1周龄以内发生死亡的比例很高,据有的兔场统计,可占到23周龄以内死亡总数的1/3以上。引起初生仔兔死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母兔拒绝哺乳,导致仔兔饥饿和受冷。这3种原因常常是密切相关的。

神经过敏的初产母兔常表现不安,不给仔兔喂奶,部分或整窝仔兔可死于饥饿;有些经产母兔由于母性不好或受到外界的惊扰,也可能拒绝哺乳;母兔发生乳房炎或子宫炎、肠炎和支气管肺炎等全身性疾病时,因乳汁不足往往也不能哺乳;有的母兔,最初还能满足仔兔对乳汁的需要,但随着仔兔的迅速生长,乳汁即供不应求;有时产仔过多,乳汁不能满足供应,有些体弱的仔兔常因吃不上奶而死亡;有的母兔虽然泌乳正常,母性也好,但因为仔兔过于体弱或早产或仔兔发生腭裂、下颌畸形等先天性缺损而不能吮乳,种种因素使幼兔饥饿而导致死亡。处于饥饿状态的仔兔往往吵闹不安,触摸时全身冰凉,被毛倒竖。饥饿的仔兔常被推出窝外,表现呆滞,行动不活泼,随后出现濒死状态,最终发生死亡。饥饿的仔兔在剖检时可看到尸体消瘦,脱水,胃脏空虚或仅有少数乳块,肠道空虚,可能还有胎粪存在。受冷的仔兔肺脏表现充血,浆膜腔有多量渗出液,胃脏中有乳块存在,尸体不脱水。

初生仔兔死亡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冷。受冷与饥饿密切相关,初生仔兔对寒冷尤其敏感。导致仔兔受冷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环境温度过低,兔舍有穿堂风、贼风,窝箱太小或窝箱内垫料不足、质量太差等。在冬季,尤其是夜间最易受冷,往往前一天检视时仔兔还是好好的,第2天清晨即发现整窝仔兔发抖,有的已冻僵,有的甚至已冻死。

为了提高初生仔兔的存活率,母兔分娩后应留心观察。

首先,对初产神经过敏或受惊扰而拒绝哺乳的母兔所产仔兔立即实行人工辅助哺乳。方法是将母兔的四肢和头颈人工保定好,让仔兔自行吮乳。因为家兔哺乳每天只需1次,故人工辅助哺乳并不太麻烦,这样经3~4次以后,母兔一般都会让仔兔接近,并让其自行吮乳。母兔由于营养不良,体质瘦弱而无奶的,要补充营养,喂花生米效果最好,喂煮熟的黄豆或豆浆,并加喂奶粉效果也很好。鲜杏叶、蒲公英、水芹菜有催奶作用。也可以使用催产素0.5毫升肌肉注射,半天后奶即下来,非常有效。所有措施均无效,就应当淘汰母兔。因产仔箱中垫草被污染、有异味或有死胎而拒绝哺乳的,应整理产仔箱,弃去死兔及污草。

如母兔产后无乳,或因患乳房炎或其他全身性疾病而不能哺乳,或因产仔过多乳汁不够时,可将仔兔调给其他哺乳母兔带奶。与其他窝仔兔混群时要注意日龄相差不能超过3~5天,最好与同日龄的仔兔混群。一般在产后几天内即行混群,但也有迟至2周龄仍能混群的例子,混群前应先将母兔移开,仔兔混群几小时后再移入母兔。混群前应仔细检查调进的仔兔,防止把传染病带到这一窝仔兔中来。

为了解决初生仔兔的受冷问题,最好要使兔舍内夜间温度保持在10℃以上,窝内应放置足够的优质垫料,如洁净的废棉花。墙洞必须堵死。对于受冷但尚未冻死的仔兔可立即施行抢救,可将仔兔全身浸泡在30~37℃的温水中,露出口鼻呼吸,待其蠕动或发出叫声后,即取出,用干的软毛巾轻轻擦干,迅速放回原群,让其和其他仔兔挤在一起。抢救时切不可把仔兔捧在手里哈气,因哈出的气体虽然温暖,但含有水汽,蒸发后反而会使仔兔的体温下降,其结果适得其反。

87.为什么有些幼兔长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