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新编柴油车故障检修精选300例
7882400000034

第34章 其他柴油车系故障诊断实例(9)

(3)蓄电池本身质量有问题,会自行放电。例如蓄电池盖上有电解液、尘土等物造成正负极间短路;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沉积在蓄电池底部造成蓄电池内部短路;隔板损坏击穿,造成正负极板间短路;电解液不纯,含有过量金属杂质形成微电池而自行放电等。

首先检查发电机的发电状况,正常。检查发电机、启动机、蓄电池之间的接线,也没有松动现象。随后检查蓄电池外观,发现盖上杂质较多。观察电解液液面,高出极板19~15mm。但观察电解液颜色时,发现呈褐色,说明正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严重造成自放电。

蓄电池的自放电是指蓄电池在外电路断开时,自行失去电量的现象。正常的蓄电池其电量也会自行消失,每昼夜不超过额定容量的1%~2%。当超过这一数值时,就称为故障性自放电。严重时,会使蓄电池不能正常工作。

此时,可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彻底清除脱落的活性物质。然后加注规定密度(1.830~1.840g/cm3)的电解液,按补充充电方法和规定进行充电。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10为充电电流。充至单格电压为2.3~2.4V。第二阶段将充电电流减半,一直充至单格电压达2.5~2.7V并保持2~3h不变,电解液密度不再升高,蓄电池内产生大量气泡为止。然后检查电解液密度,使其符合不同季节时的电解液密度标准,即可正常使用。

干荷蓄电池的外观形状和普通蓄电池一样,内部结构也完全相同,其根本区别在于其负极板具有较强的荷电能力(即保存电量的能力)。故普通蓄电池在开始使用之前,必须进行60~70h的初充电,甚至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充放电强化循环。而干荷蓄电池,在新蓄电池开始使用后,只需按规定加足电解液,浸泡2~3h后即可装车使用,不需要长时间的初充电,提高了使用方便性,这是它最突出的优点。

由于与普通蓄电池相比,干荷蓄电池负极板制造工艺不同,故在使用方面也有些区别。为了减少故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为保证蓄电池极板在储存和装运期间不受潮,使蓄电池在使用时有足够的容量,新出厂蓄电池的通气孔上都用密封物进行密封。因此,新蓄电池在未加电解液之前,千万不要破坏气孔的密封性。

(2)新蓄电池加注电解液后,在10h内仍不使用,或由于车辆行驶里程较短或发电机不发电,虽经使用但实际充电时间过短,这时必须用3~4A电流充电4h。

(3)蓄电池应合理存放。使用中的蓄电池若因故停用1个月以上,应将其充足电。且在充足电后应将电解液密度调至1.1g/cm3。待再次使用时,再调至规定值。另外,在存放期间,应每月检查一次电解液密度,用以判断自放电程度,必要时应进行充电。存放半年以上者,应当采用干储存。储存期超过两年的干荷蓄电池,因极板上有部分活性物质会发生氧化,在使用前,应以补充充电电流充电10h左右,再装车使用。

【实例247】扬子牌客车柴油发动机油道的故障

1故障现象

一辆扬子牌中型客车495型柴油发动机,修理后试机时,机油压力表指针处于最高位置,连续冲坏3个机油滤清器滤芯。

2诊断排除

开始以为滤芯质量有问题,但换上新滤芯仍被冲坏,故认定油压过高。拆下机油压力限压阀螺塞后,限压阀阀体取不出来,判断为柱塞卡死。

启动发动机,想以机油压力将阀体冲出,但发动机运转10min后,阀体仍无动于衷,也无机油渗出。于是将发动机提到高速,随即发现机油滤清器渗出机油。拆开后发现滤芯又被冲坏,而阀体却仍无动静。再次更换滤芯,在发动机中速运转的同时,用细钢棒敲击阀体周围,运转15min后限压阀螺塞孔才有机油流出,阀体也取出来了。将限压阀体除锈清洗后,油压不再过高,经进一步调整,油压恢复正常。

3结果分析

此故障是由于上次修理发动机时,用高压水枪冲洗主油道后,没有将油道中的水吹干就装上了限压阀,使阀体遇水后被锈蚀而不能活动,从而造成机油压力过高而冲坏机油滤清器滤芯。

【实例248】安凯HFF6120GD型客车ABS指示灯不熄火

1故障现象

一辆安凯HFF6120GD型客车正常行驶或车速超过6km/h时,ABS指示灯不熄火。

2诊断排除

该车上装置了防抱死制动系统。该装置是当遇到情况汽车制动时,根据车轮的转速,自动调整制动装置内的压力大小,使车轮总是处于抱死与滚动的边缘状态。尤其紧急制动,它将继续制动,即制动——松开——制动,以防止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效能,避免危险。防抱死制动装置,通常以6~10次/秒的频率进行制动——松开——制动的脉冲式制动,用电子控制方式代替人工方式,防止车轮抱死,使车轮始终获得最大的制动力,并保证转向灵活。使用该装置,可以减小制动距离,保证制动过程中转向操纵依然有效。尤其紧急制动,能充分利用轮胎的峰值附着性能,提高汽车抗侧滑能力,缩短制动距离,充分发挥制动效能。

ABS指示灯为红色,位于该车仪表盘左端,在灯罩上有ABS字样。当启动开关一接通,ABS指示灯就会点亮。车速超过5km/h正常行驶时,ABS指示灯应熄火。汽车的车速接近6km/h时,ABS准备启动运转。当汽车正常行驶或车速超过5km/h时,ABS指示灯不熄火说明ABS系统有故障,应关闭ABS系统,暂时利用辅助制动系统进行制动,短距离行车。该车前轮盘式制动器的ABS装置特点是,ABS脉冲环安装在前轮毂上,ABS传感器安装在转向节上的孔中,并用平头螺栓紧固在转向节上,后轮ABS装置则是轮毂上安装有ABS脉冲环,使脉冲环与车轮一起转动。传感器座用螺栓牢固地支承在半轴套管上,传感器则安装在传感器座中与脉冲环接触,接收脉冲环反应的车轮转速信号。

实践证明,上述故障产生的原因,多为ABS传感器与脉冲环之间的间隙过大。此时,可通过制动盘上的检查孔进行调整。调整时,取下检查孔上的防尘塞,设法轻轻推入传感器使之与脉冲环接触即可。此时,千万不能敲打,以免损坏传感器。经过这样处理后再试车,果然故障消失,一切正常。

【实例249】金龙XMQ6120型客车排气管蓝烟滚滚

1故障现象

一辆金龙XMQ6120型客车在使用中,曾发生柴油发动机排气管冒蓝烟的现象,尤其上坡高速运转时特别明显。

2诊断排除

柴油机排气管冒蓝烟,一般不是燃料系的故障,而是由于机油大量窜入柴油机燃烧室参与燃烧,被气化的结果。其蓝烟实际上是燃油与机油在汽缸内一同燃烧后形成的。

为此,拆下汽缸盖检查,发现活塞顶与燃烧室积炭严重。进一步拆下柴油机油底壳,并抽出活塞连杆组件检查没有发现异常问题。后来进一步详细检查过程中,才发现故障原因是将曲轴箱的通风止回阀装反。

3结果分析

该汽车柴油机曲轴箱通风装置中的止回阀,其作用是随着柴油机工况的变化,自动改变曲轴箱内的通风量。此时,它是通过进气歧管的真空度,强制性将曲轴箱内的泄漏气体,从气门挺杆室边盖,经过通风管和通风止回阀,吸入汽缸内。这样既保证机油清洁,又可防止机油稀释变质。但是为了防止气门挺杆室内飞溅的机油被吸入汽缸内,以及保持怠速时,柴油机运转不稳,大负荷时曲轴箱内压力不致增高,为此采用止回阀随着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变化,自动地控制进入汽缸的泄漏气体量。当将止回阀装反或丢失时,不仅会影响到柴油机的怠速工况,且会使气门挺杆室内飞溅的机油,过多地被吸入汽缸内参加燃烧,导致排气管呈蓝色状的烟雾滚滚不断。

汽车在正常使用中,判断该止回阀性能是否良好的简便方法是:

拆去止回阀,连接好通风管,启动柴油机。若此时上述现象消失,则证明故障确实是因为止回阀失效而引起的。

重新正确安装通风止回阀后再试车,故障排除。

【实例250】西沃B10M型客车上坡易自行熄火

1故障现象

一辆西沃B10M型客车空载时,柴油发动机运转还算正常。但在汽车爬坡时,在加速踏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柴油机的转速会突然下降。不管怎么踩加速踏板,柴油机的转速都提不高,有时柴油机还会自行熄火。稍等片刻再启动柴油机,柴油机又会启动自如。此时,当柴油机不堪负荷,其转速慢慢下降临近熄火时,若能及时踩下离合器踏板,切断柴油机与底盘的动力源,在柴油机加速踏板不变的情况下,柴油机的转速又会自行提高,汽车又会勉强行驶。

2诊断排除

根据上述故障现象分析,认为故障原因很可能与燃油系统工作不良有关。其常见原因是:

(1)喷油泵供油量减小或供油不均匀。

(2)喷油泵供油提前角过小或供油间隔角不一致。

(3)喷油泵调速器调速弹簧弹力不足。

(4)喷油器工作不良。

(5)空气滤清器阻力过大。

(6)柴油滤清器效果不好等。

检修时,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燃油箱开始,对所有的油管,接头进行试验,发现喷油泵的输油泵至柴油机柴油滤清器,以及柴油滤清器至喷油泵的低压油管内孔堵塞,用嘴对着油管一头吹气,另一端毫无反应。将该路段换用新管后再试车,故障消失,汽车行驶正常。

【实例251】LT2140型柴油车怠速时排黑烟

1故障现象

一辆LT2140型柴油牵引车装用的8V120F柴油发动机,行驶中怠速工况下汽缸内出现清脆的金属敲击声,且排气管有股黑烟排出;而当发动机转速提至高速时,汽缸内响声消失,发动机工作亦正常。

2诊断排除

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逐缸断油检查,当断开第四缸高压油管时,敲击声立即消失,排气管也停止排黑烟;拆下第三缸高压油管作对比检查,第四缸的供油量比第三缸大得多。于是,拆下高压油泵侧盖,发现高压油泵第四缸柱塞夹块的固定螺钉松脱,并在供油调节拉杆上相对运动,柱塞则始终停留在最大供油位置。

在没有试验台的情况下,大体测量了第四缸供油拉杆上夹块的位置,使之距第三和第五缸夹块的距离相等,拧紧固定螺钉后试机,故障现象已消失。回场后,拆下高压油泵在油泵试验台上进行校验,问题彻底解决。

3结果分析

柴油发动机怠速工作时所需的燃料较少,但该机由于第四缸的柱塞停留在最大供油位置,因而在怠速工况下的供油量就显得过大,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压力也比其他各缸高,致使缸内压力升高过快,发动机便因工作粗暴而产生金属敲击声。同时,由于供油量过大,致使混合气过浓,喷入汽缸的柴油燃烧不完全,并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炭粒状排出,排气管的股股黑烟就由此而来。而发动机高速工作时,由于其他各缸的供油量均增加,8个缸的供油量便基本一致,所以发动机工作恢复正常,响声不再出现,也不排黑烟了。

【实例252】黄河JN1150型汽车大修后难启动

1故障现象

一辆黄河JN1150型汽车用的6135Q型柴油发动机在大修后出现难以启动现象。

2诊断排除

多缸柴油机在气温高于5℃的正常情况下,应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顺利启动。若经过多次反复启动,柴油机仍不能自行运转,则应视为无法启动。

根据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可知,要想使柴油机容易启动,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供油合理正时以及能正常混合,燃料喷射量应该足够,且雾化良好的燃油应能及时喷到燃烧室。

(2)启动转速不可太低,一般应在150r/min左右,且曲轴转动时应无很大的阻力。

(3)柴油机压缩终了时的温度必须达到600℃左右,即压缩比必须符合规定值。这时,燃烧室里的空气温度才能达到足够的启动温度,使其燃油自行着火。

上述条件中,如果有一项无法满足,即可造成柴油机启动困难,甚至无法启动。

导致多缸柴油机无法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实践经验,常见原因有如下几个:

(1)正时混乱,即配气、供油不正时。

(2)汽缸内压缩终了时压力不足,无法获得燃料自燃时所需要的温度。

(3)燃油系统不正常。如喷油器喷嘴卡死,喷油器喷油压力调得过高造成不喷油,或燃油系统不供油等。

故障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可从下列几种征象中找出具体原因。

(1)柴油机启动时,曲轴转动极其缓慢,说明柴油机的启动转速太低。曲轴转速的高低与外力大小、柴油机的启动阻力大小和操作技术等因素有关。启动转速太低,多是由于启动电机带不动柴油机所致。而启动时的操作技术不正确,则多为在启动时没有及时卸去负荷,离合器的操纵装置有故障或变速器没有放在空挡位置等。

(2)柴油机启动时的启动转速正常,但不能着火运转,且排气管又不断地冒出白色浓烟,这说明个别汽缸内的柴油没有充分燃烧或柴油中含水分过多。故障原因多是燃油系统内有空气或水分、喷油器工作不正常或供油时间不对等,也可能是配气机构正时齿轮装配不当所致。

(3)如果柴油机启动时的启动转速正常,但柴油机着火并有爆发声后,又不能转入正常运转,这多数是因燃油系统供油不正常造成的。经验证明,多为供油量少、供油间断或喷油器油雾化不良所致。

(4)如果柴油机启动时的启动转速正常,但柴油机不着火,没有爆发声,排气管不冒烟,这多半是由于燃油系统不向汽缸供油造成的。按照以上分析,检修时发现该车发动机启动时只冒白烟,不能着火。拧松喷油泵高压油管接头时,有气泡排出。当停止发动机转动并拆下高压油管时,油面上升。这说明喷油器和出油阀,封闭不严,启动时汽缸内的高压气体经过喷油器、高压油管和出油阀向低压油路窜气,产生严重气阻,使供油规律失常,导致柴油机无法启动着火运转。

更换出油阀后,故障立即排除。

【实例253】黄河JN1150型汽车不能启动

1故障现象

一辆黄河JN1150型汽车发动机在启动时,启动电机能高速转动,但发动机就是不能启动。仔细观察发现发动机风扇皮带轮根本就没有转动。

2诊断排除

起初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启动电机本身,于是就拆下启动电机检查,发现开关触点、拨叉位置均无问题,飞轮齿圈和驱动小齿轮磨损正常。

为此,又重新进行了细致地检查,并换了一个单向离合器。可装车后,故障依然如故。再经过仔细分析,认为问题可能出在飞轮齿圈上。再将启动电机拆下,用旋具拨动飞轮齿圈`,发现不费力就能拨动。显然,问题出自飞轮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