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胎教百问百答
7880600000124

第124章 “时光密盒”的秘密何在?

前苏联着名小提琴家昂尼德·科根曾讲过他自己的一段经历:一次,他为了准备在音乐会上演奏一支新乐曲,请近临产期的妻子为他伴奏练习。儿子出生后很聪明,4岁便学会了拉小提琴。有一天,儿子突然奏出了一支从来没有教过他的乐曲旋律——正是那次音乐会上演奏的乐曲。令人惊奇的是,那支曲子仅仅演奏过一次,亦未灌制唱片,他的儿子出生以来也从未听过那支曲子。现在却像突然打开了贮藏已久的“时光密盒”,熟悉、亲切、温暖、甜蜜的气息一下子把他们带回了从前的那段夫奏妻伴、恩爱有加的美好时光。胎教的“时光密盒”作用,使人在称奇之余,萌发出探究其秘密的好奇心。

脑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存在就是无止境地接受来自外界信息的过程。在0~3岁大脑生长发育期,传入的信息会伴随着脑的生长发育而“刻印”在脑结构之中——如同在大脑的某一区域,贮藏下一个一个特定的“密盒”,一旦某种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了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再要去改变它,则需花数倍于白纸状态时所花费的力量;所以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信息,只要谁抢先输入大脑,而且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神经细胞间联系之后,其痕迹便为主地占据在大脑皮层上,别的信息则再难入内形成痕迹。所以,一些带有特定场景的“时光密盒”

便这样形成了。但这个“密盒”也许永远也没有机会打开——如果孩子出生以后,把“密盒”的钥匙弄丢了的话——那钥匙也许只是与盒中内容有关联的事件,或者其他什么尚未知晓的诱因。科根的儿子,正是因为先学会了拉小提琴,才能把在胎儿期听到的旋律拉了出来,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又怎能发现这个奇迹呢?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胎教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给胎儿为将来制造“时光密盒”,等待孩子在长大后的某一天突然打开,给你们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