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7852000000028

第28章 孙子心得:越紧张越要淡定(1)

孙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他自幼研习兵法,以《孙子兵法》著称于世,孙子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许多的著名的军事理论和战争谋略。如今,无论是军事专家还是商界领袖,都对他的思想十分推崇,《孙子兵法》一书甚至还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流传,可见其魅力非同一般。

智慧之人需有心计和谋略

孙子曾说:“激水漂石,势也!”他在这里用石头因激水漂浮的自然现象来比喻“势”的作用,并生动地说明了为人处世要顺势而行的必要谋略和手段。南怀瑾认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主要看他的心计与谋略,因为智者们往往可以顺势而行,想出最适合的办法,让自己付出最小代价的同时使事情得到最大的利益。

有一次,宋太祖赵匡胤正在后宫拿着弹弓打鸟娱乐。忽然太监匆忙地跑来禀报:“有急报!”

一听说急报,赵匡胤立刻停止打鸟,让那大臣报告。谁知道事情并没有赵匡胤想象得那么急切,于是他龙颜大怒,便训斥那位大臣说:“这种小事情也值得麻烦朕,是不是不想活了?”

奏事的大臣也很不高兴,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所禀告的事情确实很重要!即便是不重要,你也不能这么骂我啊?于是,他脱口而出:“那总是件国家大事,怎么说也比打鸟急吧?”

大臣的反驳让赵匡胤恼羞成怒,他扬起手就扇了大臣一耳光,当时大臣咧嘴哼了一声,牙被打掉了一颗。只见大臣不卑不亢地弯腰捡起那颗牙,赵匡胤更生气了:“难道你想保存着它,日后找碴吗?”

大臣故意惶恐不安地说:“微臣怎敢和陛下作对呢?不过这种事情史官会记得的。”赵匡胤一听,猛然惊醒了,连忙换了个脸孔好言安慰,并且赏赐给他许多金银财宝。

在古代,皇帝的一切可以说是大臣们最大的事,伴君如伴虎,皇帝可以杀掉或重用任何一个大臣。但不是每个大臣任何时候都能摸清皇帝的脾气,谁都有可能被他突然爆发的怒气丢掉小命。那个奏事的大臣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急奏”能让赵匡胤发那么大火。可是,臣子和皇帝在权势和地位上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臣子永远都处于弱势。而要想在劣势的情况下保全自己,大臣们必须学会以柔克刚,在道理上、人格上,顺势以征服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

三国末期,西晋著名的将领王溶用火烧铁索的计谋灭掉了东吴,至此,三足鼎立的局面彻底结束,中国再一次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国家统一,王溶的确功不可没。但一些王溶的政敌,抓住功高震主的心理,在皇帝司马炎面前说了很多王溶的坏话,倒霉的日子也就离王溶不远了。王溶对此早有耳闻,想想灭蜀的邓艾就是个最好的例证,所以,王溶在回京后整日闭门不出在家苦思避祸的良策。

这天,王溶在家看书,忽然看见汉宣帝时期,有个叫龚遂的人因为治理地方有功而受污蔑的事情。当时,龚遂是听取了身边谋士的建议,向皇帝说:“这是陛下你洪福齐天,而不是臣的功劳,臣只是借着陛下的威名才能稳住百姓。”果然,汉宣帝立刻释怀,对龚遂解除了怀疑,而且把他留在身边,担任了显要却清闲的职务。

王溶顿时察觉到,原来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臣子邀功请赏、自矜其能啊,而且凡是这种人都要受到猜忌,都会被皇帝想个办法除掉。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几乎是所有皇帝都爱玩的伎俩。为了活命,臣子只能畏首畏尾地向皇帝说自己的过错,而不能表功。

于是,王溶第二天就上朝去了。所有人都用敌视的眼光看着他,只见王溶不慌不忙地站在一旁。

晋武帝司马炎说:“爱卿多日舟车劳顿,辛苦了。为了表彰你,朕决定封你为定国将军。”

王溶一看,知道皇帝故意这样说的。于是,自己故意诚惶诚恐地说:“是陛下皇恩浩荡,诸位将帅的功劳,臣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如果陛下真要想表扬某些人,就请提拔我的部下或者士兵们吧!”

听王溶这么一说,司马炎立刻笑了,高兴地说:“王爱卿真是我的忠臣啊!”

皇帝都这样表示了,还有谁敢触怒圣意,找王溶的麻烦?不久,王溶和他的部下都得到了司马炎的奖赏和提升。王溶这一顺水推舟的计策不仅让旁人不敢有非议,更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部下的拥戴。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有手段的人就好像是会百步穿杨的射击高手,追求的是弹无虚发,力求获得最大利益。曾国藩曾经说:“办大事,一半由人力,一半在天事。吾等应该尽人力之所能为,而人力最重则在谋、在心、在计。”这是曾国藩对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最精妙注解,其中就推崇做事情应该多用心计,而这个计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段。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到高的过程,而它们又靠人力推动。所以有心计、有手段的智者们往往通过人把握时机、运用计谋,使事情按照自己的需要发展。的确,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命运的发展也可以顺势而行,凭借心计的巧妙运用而改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对于孙子的这句名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南怀瑾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在战场上,如果事先你既可以了解敌人又能了解自己,那你就可以百战不败;如果你不了解敌人却了解自己,这样一来胜负就可能各半;如果你不了解敌人而且连自己都不了解,那就会每战必败。”

《魏书?侯渊传》中记载,北魏大都督侯渊孤军击败了拥兵数万的葛荣部将韩楼。他在离韩楼大营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把韩楼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打垮,并抓了很多俘虏。但侯渊却没有带走俘虏,而是把他们全都放了,还把缴获的粮食等东西都还给他们。侯渊的部下对他这种放虎归山的做法很不满。但侯渊却解释:“我军只有七百骑单薄兵力,但敌军却有数万大军。敌众我寡,我们不可能和对方硬拼,我把俘虏放归,用的是离间计。俘虏回去后,韩楼必然会起疑心,这样一来他会举棋不定,我们就有取胜的机会。”

事情果然如侯渊所说的那样,当他连夜领兵前去攻城时,韩楼担心那些被俘的部下是侯渊的内应。他因疑而产生惧怕的心理,进而落荒而逃。韩楼还没有跑多远,侯渊的骑兵部队就将他擒获了。

侯渊可以说是相当聪明的,他能深入剖析敌我双方的实力,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最终取得胜利,这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重要运用。

如今,很多商业精英都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自己驰骋商场的制胜名言。作为一个企业,众多的竞争对手都在对你虎视眈眈,对手随时都会对你进行调研,研究你的爱好,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手段,这时你就更加要明白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生活也同样适用。想必大家还记得上小学时学过的“小马过河”故事,故事虽短,但给我们的启迪却刻骨铭心。小马不能听老牛的话,也不能听小松鼠的话,必须要自己试试水的深浅再做定夺,只有自己知道了河水的深浅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过河。

孙子告诫我们:“一国之主在三种情况下可能为军队带来祸患。第一,就是不知道军队可不可以前进,就贸然命令军队前进,不知道军队是否可以后退就轻易命令军队后退,而这种做法会妨碍军队获得胜利。第二,明明自己不懂军事但却要干预军政,这会让将士们困惑不解。第三,自己没有用军的权谋和才华,却要担任带兵打仗,而这会让将士疑惑顾虑。军队的将士既然困惑不解和疑惑重重,再加上你不知道什么时间进兵或退兵,这就会扰乱自己的军队,从而把胜利送到敌人的手上。”

孙子告诫我们:不知进退,不明事理,强行抓权是行不通的,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当你十分强大的时候,你就要更加谦虚谨慎,给别人留有余地;但当你处于劣势,十分弱小的时候,那你就要加强自己的信心,告诉别人你能行。”这是南怀瑾先生给学生们讲的他小时候听到的一则教诲。

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其实十分简单。如果用兵法计谋来说就是诡道中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而“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说白了就是以强示弱、以弱示强的战略手段。由此可见,几千年前孙子的种种手段,不止是在古代军事中可以用,就连现代的商战、做事中也经常被人用到。

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中,美英联军以假无线电网、虚设大部队营地、假目标、假行动、模拟登陆船队和机群等一系列的手段进行战役伪装措施,并成功地迷惑了德军,确保了战役准备的隐蔽性和登陆战役的突然性,从而取得了胜利。

伪装这种手段可以说是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充分地用于战争当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有了人工遮障、迷彩、假目标等战役伪装。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也以声东击西的做法让苏联和法国吃了大亏。

这些都可以说是兵家诡道的现实应用。就中国兵法而言,以强示弱、以弱示强、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虚张声势、声东击西、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等论述及其行动,都是兵家的精华,并屡收奇效。不露深藏,以强示弱可以说是广纳粮不称王的智慧;而以弱示强,以达目的就是我们为人做事的变通手段。

据《明史?庄烈帝纪》记载,当时朝中有许多正义之士对魏忠贤等人十分不满,他们伸张正义,联名弹劾魏忠贤,被称为“东林党人”。但明熹宗昏庸,魏忠贤等人媚上欺下,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几乎被赶尽杀绝。

很快,熹宗病死,弟弟朱由检继承王位,这就是明思宗,即崇祯皇帝。失去皇帝保护的魏忠贤内心恐惧,这时东林党人再一次弹劾魏忠贤。崇祯深知魏忠贤罪恶滔天,民间对魏忠贤极为不满,但他明白自己刚刚登基,这个时候还不是除掉魏忠贤的最佳时机。于是心里有数的崇祯面对东林党人的弹劾及魏忠贤的假意推脱,假装不知道魏忠贤的罪恶,坚持不同意。后来有很多大臣上书指责太监崔呈秀图谋不轨,而主事陆源登等人也表奏崇祯要弹劾魏忠贤时,崇祯就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后来,嘉兴人钱嘉征又上书崇祯,他列举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看见满朝上下一心反对魏忠贤,原来假装不知的崇祯知道时机已到,于是把魏忠贤召来,在朝堂之上当众宣读钱嘉征的信。这让魏忠贤十分恐惧,他马上花大量的金钱让信王府太监徐应元去求情,但心里有数的崇祯拒绝了徐应元的求情,下旨削去魏忠贤一切权力,把他贬谪到安徽凤阳。

魏忠贤在去往安徽凤阳的途中,竟然动用了数百壮士和千匹好马来运送他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崇祯闻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下令把魏忠贤抓回北京斩首示众。远在凤阳的魏忠贤知道后畏罪自缢,崇祯又下令戮尸。然后,崇祯开始了大规模清剿魏忠贤党羽的行动,将魏忠贤的族人一一处死。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韬晦之计达到目的的人,装疯守王位的朱棣、装病的司马懿、楚庄王的“三年不鸣”等,其实他们运用的都是韬晦之计。

“韬”原指剑、弓的外套;而“韬晦之计”就是说收敛自己的锋芒,将才华掩藏起来,让别人察觉不到自己的动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宁武子那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聪明能干,在国家政治黑暗时便装糊涂。他的聪明能干是别人赶得上的,但他那装糊涂的本领却是没有人能赶得上的。”而老子也说:“大巧若拙。”由此可见,假装也是一种很高深的手段。

虽说人人都会一点假装的手段,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装得像的,因为深藏不露需要表演才能。勾践尝粪便替吴王夫差诊病,相信没有几个人做得到,但勾践做到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复仇复国。不管你是假痴不癫、装疯卖傻,还是装不知道,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掩藏真实目的。所以当你在假装时,就一定要演得逼真,一定要沉着应对,让自己完全入戏,这样旁观者才不会对你产生疑虑。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提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在战场上百战百胜并不是最高明的,而不交战就让敌人屈服,或者让他放弃要进攻自己的计划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公元28年,刘秀的部将王霸征讨农民起义军周建、苏茂时,周、苏二人聚众前来挑战,但王霸却坚守不出。这时,部下中便有人不解地问:“我们要打败他们十分容易,为什么您却不肯出战呢?”王霸听后回答:“敌军远道而来粮食不足,所以主动前来挑战,以一决胜负。但我们只要不出战而来休整军将,等他们筋疲力尽之后,自然就会退去。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避免与其直接交战的伤亡,而把我军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就是孙子所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意思。周建、苏茂最终也因兵力的疲惫,没过多久就退兵了。

王霸的做法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而这只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个例子。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有时候像王霸一样光是不战并不能得到好的战略效果,更多时候我们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要用的是强大威慑力以使敌人自行退去或者不敢进攻。

汉朝大将赵充国熟知兵法,用兵如神。公元前63年,羌人在甘肃叛乱,先零羌出动本族各部落兵力强渡湟水,攻占了汉朝边郡地区。公元前61年春,宣帝命73岁的赵充国出征陇西,赵充国率领一万多骑兵先攻到金城准备渡过黄河。在渡过黄河前,赵充国先派出三个分队在夜间偷渡黄河,为的就是河对岸建立滩头阵地,达到掩护全军过河的目的。第二天军队全部渡河后,他马上构筑营垒严阵以待。这时羌族骑兵寻衅挑战,但赵充国坚守不战,羌族退去。后来,进驻西部都尉府后的赵充国依然每天设宴摆酒犒劳将士,坚决不出战。这时宣帝调集大军六万全面攻打羌人,但赵充国却不以为然,于是宣帝下诏谴责他并命令他率兵征讨羌人,而且要求速战速决。但赵充国却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力劝宣帝收回成命。

没过多久,赵充国便出其不意地进兵先零羌占据地区,眼看汉军声势浩大,没有准备的先零羌人丢下辎重物资望风而逃,争先抢渡湟水。这时有人认为要加紧追击,但赵充国却说:“此穷寇不可迫也。”

后来部落首领靡当儿到汉军营地说:“汉军果然守信,不追击我们。”并表示愿向汉称臣,仍回故地。这时先零羌虽然已被赵充国部所败,但其叛乱之心未泯。紧接着,汉宣帝派来破羌将军辛武贤,命赵充国与辛武贤合兵一处进攻羌人。这时的赵充国却上书宣帝“屯田之策”,就是撤退骑兵,留一万步兵做屯田守边之用。汉宣帝不听,赵充国三次上书才最终得到批准。同时,宣帝也批准了主张进击羌人的许延寿和辛武贤二人。结果,许延寿收降羌人四千多名,辛武贤只收降两千多人,而赵充国兵不出营却收降了五千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