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内心强大的秘密
7846500000015

第15章 打造内心强大的基石(5)

交友的基础是真诚,歌德曾说过:“品格换品格。”真诚可以在信赖的人们之间架起心灵之桥,通过这座桥可以打开对方心灵的大门。宽厚待友,即是关心帮助朋友,当自己的利益同朋友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克己奉友;对朋友宽宏大量,特别是出现误解时懂得退让。做到这些,终可以得到朋友的尊重与回报。

获得真正友情的人,就为人生储蓄了一大笔财富。因为好的朋友不仅可以使我们生存在一定的精神高度,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感到温馨和自由自在。朋友对事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超乎我们的想象。尤其是多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可以在你茫然无助的时候,为你指点迷津;当你一蹶不振的时候,使你重新振作;当你忘乎所以的时候,能让你清醒冷静;当你急需要帮助的时候,还能给人雪中送炭。有了这些人的相助,你的人生和事业才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无垠的蓝天遨游。

正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视野才更开阔,生活才更充实,自己的帮手和靠山才会越来越多。善于社交的人在社会上广受欢迎,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也比别人小得多,成功的概率也相对地提高。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可见,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是多么重要。在这个讲究人际关系的时代里,却有许多人不懂得怎样更好地与人相处。

一位老太太坐在小镇郊外的马路边纳凉。有个年轻人来到老人面前问道:“请问老人家,住在这个小镇上的人怎么样?我想搬来住呢!”

老太太看了一下年轻人,反问道:“你要离开的那个地方的人怎么样?”

年轻人回答:“不好,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人。很难相处,我住在那里觉得很不舒服,也不开心,因此我打算到这儿来住。”

老太太叹口气,说:“小伙子,恐怕你要失望了。因为这个镇上的人也和你那儿差不多。”

年轻人走了,继续去寻找他理想的居住地。

过了一会儿,一位姑娘来到老太太面前,询问老太太同样的问题。老太太也同样反问她。

这位姑娘说:“哦!住在那里的都是非常好的人,他们对我特别友善。我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我正在寻找一个更有利于我的工作发展的小镇,我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但是我不得不寻找更好的发展前途。”

老太太面露笑容,说:“姑娘,你很幸运。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你原来住的地方一样好的人,你将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如果你想寻找敌人,你就会找到敌人;如果你想寻找朋友,你也就会找到朋友。不善于与人相处的人,到了哪里,都会认为别人难以相处。善于与人相处的人,见到任何人,都会融洽相处。

如果你渴望广结人缘,在你的周围,就有不少人选,待你去好好的开发,比如你的长辈、兄弟,他们的工作内容可能和你毫不相关,但是他们都交有一些朋友,这样一来,长辈和兄弟也可以作为你广结人缘的对象,再进一步地说,如果以长辈和兄弟为媒介,能够找到更多的朋友。再看看你父亲的那一边吧!假如父亲的兄弟还健在的话,以年龄来看也许已经达到相当的地位了;同样的,你母亲这边也应检查一下,同辈的堂表兄弟们,也可以作为广泛交友的来源。此外,连你的姻亲,都是广结人缘的对象。像这样仅仅靠着血缘的关系,就可以使你的交友范围逐渐地扩大起来。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下罗斯福的交友方式:

在一次宴会上,罗斯福看见席间坐了许多不认识的人。那时的罗斯福,刚从非洲回到美国,正在为他的1912年选举的第一次决胜做准备。席间的人们只是很被动地认识罗斯福而已,由于地位的不同,人们并没有向他表示殷勤。

罗斯福发觉这些筵席上的不相识者,对他并没有表示友好的意思,于是立刻想出一个计划,打破隔阂。陆恩瓦特博士,也是筵席上的客人,那时正坐在罗斯福的旁边,当席间的客人彼此介绍了之后,罗斯福便凑近他耳边轻轻地说:“陆恩瓦特,请你把坐在我对面那些客人的情形多告诉我一些。”于是陆恩瓦特博士把每个人性情特点的大略告诉了罗斯福。

于是罗斯福就开始对那些从来没有认识过的人表示意思了,这时他已经明了,他们这些人所最得意的是什么,曾做过些什么事业,喜欢什么。所以他就有了对于每一个人适宜的谈话资料了。从这一件逸事,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的交际能力是多么高超!

为了要结识这些不认识的人,罗斯福不得不麻烦地预先打听他们的情形。这样,他的谈话资料才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使他们感觉到很高兴。于是每一个人在不知不觉间感到很满意,而对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罗斯福运用这种策略的益处是很大的,后来他做了总统。著名的新闻记者马考逊也曾说过:“在每一个人进来谒见罗斯福以前,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情形,他早已打听好了……人大多是喜欢自负的,对他们作适宜的颂扬,就等于让他们觉得你对于他们的一切事情都是知道的,并都记在心里。”

与他人交往、交流的时候,把自己加入到他人的“游乐圈”中,接触各人不同的兴趣,给他人留下好感也就是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子。成大事者的一大成功因素,就是不断地结交新朋友。成大事者需要优质的品行为其拓展人生之路。优质的品行是成功者的铺路石,是成功者的品牌信誉,拥有优质的品行能让你走得更稳健、更自信。

总之,我们交朋友时首先要对他人感兴趣。维也纳著名心理学家亚佛·亚德勒写过一本书,叫做《人生对你的意义》。在这本书中,他说:“不对别人感兴趣的人,别人也不会对他感兴趣。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自于这种人。”所以,要想交到真正的朋友,首先要对结交的人感兴趣。其次是对别人表现出真诚的关切。要表示你的关切,这种关切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必须是诚挚的。这样的关切会让当事人双方都受益。这是结交朋友的真谛!

8不断地战胜自己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这句话拨云见日般地指出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失败的根源所在——不能胜己。

有人认为影响一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是金钱,没有金钱就没有成功的前提,可是他们忘了有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是白手起家而且很多大有作为的人都曾身处困境,让我们仔细想想,其实,影响人生成功的最大障碍应该与老子说的不谋而合,那就是自己。

有一个小和尚为了节省寺庙里开销,增加寺庙里的食物来源,每天到山上的树林里采来许多蘑菇。但是刚采的蘑菇是湿的,很容易坏掉,不易保存,要等晒干后才能保存久点。有一天,他正在太阳底下晾晒采回来的蘑菇,他的师父走了过来。

师父边看小和尚干活边说:“晒干之后记得要装进袋子。”

“知道了。”小和尚边干活儿边应答着,心里觉得师父过于操心了。

一连几天都是阳光明媚,香菇干得很快。小和尚正在装袋时,师父又来了。

他又对小和尚说:“记得别都装进一个袋子里,分成几个袋子,装好后要封好口,免得有虫子进去”师父叮嘱道。

“知道了!”小和尚带着几分不耐烦的口气答道,心想,师父真是管得太多了。但他还是按照师父的话去做,没有半点怨言。

用野生的蘑菇炒菜特别的鲜香,炒青菜时放进几个,滋味别提多好了,到院里用斋的施主和其他的师兄师弟无不称赞。

第一包蘑菇用完了,小和尚打开了第二袋,发现蘑菇里长满了小虫,不能吃了!他很着急,赶快向师父报告。

“别急。你先把这袋扔掉,打开别的包看一看,这袋不能吃,别的袋说不定能吃。”师父说。

小和尚紧张地打开别的小袋,高兴地笑了。

“这回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分开密封了吧。”师父摸着小和尚的头说,“你以为画板是保护画的,岂知板子也伤了画;你以为袋子是防外面的虫咬蘑菇,岂知蘑菇里原来就可能有虫。于是那保护它不受外界侵犯的,反过来保护了外界,不受它侵犯。”师父接着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总怕别人会害自己,其实害自己的不一定是别人,也许是自己!我们应该能常常理清自己的心虫,别让它偷偷啃食我们的心,或飞出去伤害别人。”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要面对的人有很多,亲人、朋友、敌人……在对外界事物应对自如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对手——自己。于是有了这样一个难题:有人能轻易打败敌人,却不能战胜自己。

当我们用警惕的眼神去注视别人,用猜疑的想法去怀疑别人,用谨慎的行动去处理事情时,我们的确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但有时仍旧会受到伤害。如果排除一切外界因素,还找不到受伤根源时,那伤害你的可能就是你自己。

人生中每个人都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当你遇到问题时,一定要积极的思考,要战胜自己,驱除心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向目标迈进。

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免遇到困难和挫折,会给我们的进步带来阻力,我们需要努力克服它们,但有一种阻力更加难以解决,这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一定要积极思考,驱除心魔,战胜自己。成功就要有战胜自己的胆魄和能力。高尔基说过,“最伟大的胜利——战胜自己”。的确,一个人就是在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成长的。

人自身有些不足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人却不能明白这一点,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自暴自弃,最终被竞争所淘汰。但有些人完全不同,他们把这些不足变成自身的特点,从而克服困难,独辟蹊径,他们在征服世界之前,先战胜了自己,为以后的成功做了充足的准备。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克奇认为,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一系列的奋斗,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而不会一蹴而就,但是拒绝自满可以创造奇迹。所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超越一秒钟前的自己,将会使你的一生走向完满与成功。

推销员爱莫斯·巴尔斯是百货业公认的最伟大的推销员,他是一个真正具有进取精神的人,也真正做到了时刻超越自己。就是到晚年,他仍保持着敏锐的头脑,不断产生出令人新奇的构思。

每当别人对他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时,他都丝毫不放到心里去,总是兴奋地说:“你来听听我现在这个新的想法吧。”

他94岁高龄时,不幸患了绝症,当有人给他打电话表示慰问时,他却没有丝毫悲伤的情绪:“嗨,我又有了一个奇妙的构想。”而仅仅两天后,他就与世长辞了。

巴尔斯是真正超越了一秒前自己的人,他从不认为自己已完成了一切,永远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甚至在死亡面前。

有句古老的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

年轻的彼尔斯·哈克是美国ABC晚间新闻当红主播,他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最初他当了3年主播后,却不满足与自己当前的成就,他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挑战,于是毅然决定辞去令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在当记者的时候,他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不断挑战自我,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又重新回到ABC主播的位置。此时的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又广受欢迎的记者。

有的人永远不满足自己的现状,拼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能不断地有所长进。而有的人则认为自己很幸运,很了不起,什么都不用愁了,忘了居安思危,失去了进取之心,所以一直原地踏步,甚至被人遗忘。

自满是进步最大的阻碍。很多人在没有一点成就的时候,还能努力进去,刻苦奋斗;而一旦有一天取得一点成就之后,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裹足不前,而此时他不是输给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只是输给了自己的自满。这种容易满足的习惯只能让自己重新回到以前,被别人超越。美国老牌流行歌手麦当娜在这方面就颇有感受。处在流行工业最前线的唱片业,每年都有前赴后继的新人,以数百张新专辑的速度抢攻唱片市场,稍不留神就被远远地抛在后面。麦当娜觉得:“老不是最可怕的,人还没有老就落后了才是最悲哀的事。”所以,面对推陈出新的市场,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不被抛出轨道,“我是个忧患意识很强的人,每天都觉得自己快跟不上时代了。”这样的忧患意识就是进步的动力。

只有你具备了永不满足的挑战自我的精神,才会真的拥有空杯心态,才会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身心的活力。在攀登者的心目中,下一座山峰,才是最有魅力的。攀越的过程,最让人沉醉,因为这个过程,充满了新奇和挑战,空杯心态将使你的人生渐入佳境。它可以让你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最优质的。百丈高塔是一层一层建立起来的,进步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希瓦·华里是个著名的野外摄影记者,有一次他独自一人到亚马孙河的密林中去拍照,结果迷了路,当时只有指南针为他之路,没有别的方法能帮助他脱,于是他靠着指南针指示的方向,他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向前走去,要走出密林至少有200英里,他需要在八月的酷热和季风带来的暴雨的侵袭下,进行长途跋涉。

他的脚上已经满是血泡,屋漏偏逢连夜雨,没想到才走了一个小时,他的脚被靴子上的鞋钉给扎破了,他以为自己完蛋了,但他没有别的选择,他不得不继续走下去。为了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他还需要加紧脚步,一英里一英里地走下去,结果,他真的就走出了广袤的亚马孙丛林。

有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有些人在人生道路上跌倒时,他们只会把自己埋在香烟里,泡在烈酒里。他们认为,这样他们的心就可以不痛。这非但丝毫不能带走他们的悲痛,反而像一把匕首,刺进他们的心脏。”他们放弃了机遇,放弃了挑战,也放弃了自己,因为他们太在意曾经的失败和痛苦。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永远战胜不了自己。

所以,我们要时刻进取,努力提高自己,改变一秒钟前的自己,战胜前一秒的自己,你的前景将无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