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内心强大的秘密
7846500000013

第13章 打造内心强大的基石(3)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这次跳蚤还像往常一样,却“嘣”的一声、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虽然感觉很奇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它仍旧那样跳下去,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结果一次次被撞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了,发现跳蚤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三天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一周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在生活中,是否有很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千方百计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被撞怕了,或者已习惯了,不再跳上新的高度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方法很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

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时,它就会“嘣”的一下,跳出来。

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往往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勇气是跨越这个心理障碍的最佳选择。

要不要跳?能不能跳出这个高度?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并不需要等到事实结果的出现,而只要看看一开始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怎样思考的,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有人问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为什么你讲话那么有吸引力?”萧伯纳答道:“试出来的,就像学滑冰一样,开始时,笨头笨脑,像个大傻瓜,后来试的次数多了,就熟练了。”只要你敢于尝试、不怕失败,你就能跨越障碍。即使你觉得自己没有勇气,那你也不防让自己硬着头皮去做,多尝试几次,你会忽然发现,勇气已经不知不觉中随你而至,所以不要轻易给自己冠一顶“我不行、我害怕”等等头衔的帽子,将自己局限于这顶帽子下,痛苦前行。勇气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礼物,有人之所以觉得自己没有,是因为还没有遇到需要拿出勇气的事情或者是被自己压在内心的最底层,使他不得见天日,而那些表现出来的有勇气的伟人、成功的人,只不过是较早一步很好地利用了自己天生就拥有的财富,为自己开创未来而已。

富兰克林在印刷所给他哥哥当学徒的时候,因为他的哥哥不喜欢他,所以他常常以化名向哥哥主办的地方报纸《新英格兰报》投稿。他知道,如果以真实姓名投稿,哥哥一定不会采纳他的稿件。因此富兰克林想到了这样的办法,他用伪装的笔迹誊写稿件,连夜把它塞进印刷所的大门。第二天,当他哥哥和其他人在车间里看到稿子称赞不已、纷纷猜测作者是哪一位高人时,富兰克林就在旁边一边干活,一边偷着乐。直到有一天真相大白后,大家有些不敢相信是他写的,都对他另眼相看。但糟糕的是,他哥哥却更不喜欢他了,有时甚至因为一些小事对他拳打脚踢。于是富兰克林决定离开哥哥的印刷所,重新去找。

但是为了阻止他离开,哥哥向全城的每一家印刷所的老板打招呼,让他们不要雇用富兰克林。但他低估了弟弟的勇气。富兰克林一个人跑到了费城,这年他才17岁。像所有离家出走的少年那样,他经历了长途跋涉、劳累、饥饿、寒冷、人情冷暖、种种希望和挫折,最后找到了工作。在费城,他给别人打了几年工,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和几年资金的积累,他最终有了属于自己的印刷所,而且富兰克林的印刷业务,渐渐扩大到邻近几个州和西印度群岛,他成了北美印刷出版行业的佼佼者。

因此,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无论他人如何否定我们,我们仍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相反,只要你有勇气,他人的阻挠,反而是你前进的动力。但是,如果你被他人的态度、话语所影响、控制,这种影响就会变成心理上的无形障碍,会使人情绪萎靡,自信心丧失,久而久之,人会变得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做,无形中就把自己归类到那些“注定”不会成功的人里边去了。

怕了一辈子鬼的人,一辈子也没见过鬼,恐惧的原因是自己吓唬自己。世上没有什么事能真正让人恐惧,恐惧只不过是人心中的一种无形障碍罢了。不少人碰到棘手的问题时,习惯设想出许多莫须有的困难,这自然就产生了恐惧感,遇事你只要大着胆子去干时,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

一个人遇上害怕的事,只要敢于试一试,就会觉得并没有什么,也没有你原先想象的那么可怕。每当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回避你害怕做的事时,你还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真的去试最坏的结果会是怎样?”最坏的结果,决不会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有位推销员因为常被客户拒之门外,慢慢患上了“敲门恐惧症”。他去请教一位大师,大师弄清他的恐惧原因后便说:“你现在假如站在即将拜访的客户门外,然后我向你提几个问题。”

推销员说:“请大师问吧!”

大师问:“请问,你现在位于何处?”

推销员说:“我正站在客户家门外。”

大师问:“那么,你想到哪里去呢?”

推销员答:“我想进入客户的家中。”

大师问:“当你进入客户的家之后,你想想,最坏的情况会是怎样的?”

推销员答:“大概是被客户赶出来。”

大师问:“被赶出来后,你又会站在哪里呢?”

推销员答:“就——还是站在客户家的门外啊!”

大师说:“很好,那不就是你此刻所站的位置吗?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到原处,又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推销员听了大师的话,惊喜地发现,原来敲门根本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可怕。从这以后,当他来到客户门口时,再也不害怕了。他对自己说:“让我再试试,说不定还能获得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不要紧,我还能从中获得一次宝贵的经验。最坏最坏的结果就是回到原处,对我没有任何损失。”这位推销员终于战胜了“敲门恐惧症”。由于克服了恐惧,他当年的推销成绩十分突出,被评为全行业的“优秀推销员”。

“让我再试一试”,是成功者的必由之路。要试出好的结果,就必须要有十二分的勇气,无所畏惧,而且全身心地表现出来。

人身上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为什么绝大部分却处于休眠状态?主要是受心理上无形障碍的影响和阻碍。假如你想充分发挥你自己身上的潜能,想知道自己能胜任什么事,那就从现在开始,把你身上的无形障碍,也就是你害怕做的事,一项一项排排队,写在日记里,由易到难订个跨越计划。然后从第一件害怕做的事做起,直到不惧怕为止。这样每完成一项,你就跨越一个心理障碍,解去一根捆绑自己心灵的绳索,消除一次“我从未做过”的念头,擦去一个“我不敢做”的想法。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他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小狗所要做的很简单,只要它有勇气,就可以与大狗并肩而叫,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我们也一样,不应该因为其他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就不敢前进,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就是最好的。

5具有感染力的话语

人类天生就是这样的,只要你说话的时候神气十足想个主宰者,就有人服从你。

——阿普

说话,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与管道。一个人所说的话也是他个人思想水平的外在体现,是他内心是否充实、强大的表现。如果拥有好的口才就有利于与人交流,有利于增强自信,同时也是使内心变强大的有效途径。在人际交往中选择说一些得体的漂亮话,便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俗话说:“一句话说得让人跳,一句话说得让人笑。”同样的目的,但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后果也大不一样。会不会说话,能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还有能否很好地利用说话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都是语言上的学问。

1988年5月,美国和前苏联两个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会谈。在欢迎仪式上,**********说:“总统先生,听说你很喜欢俄罗斯谚语,我想在你收集的谚语里再补充一条,那就是‘百闻不如一见。’”

在场的人都知道**********指的,当然是宣称他们在削减战略武器上有行动了。

当然,里根总统也不示弱,他彬彬有礼地回敬道:“是足月分娩,不是匆忙催生。”

里根的谚语形象地说明了美国政府不急于和前苏联达成削减战略武器等大宗交易的既定政策。

两国领导人经过紧张磋商,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分歧,都表示要继续对话。**********担心美国言而无信,于是便在谈话中用谚语加以提醒:“言必信,行必果。”那时里根也送给**********一句谚语:“三圣齐努力,森林就茂密。”

在这次会谈中,两国领导人巧妙地运用熟语不仅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而且表达委婉,不致产生正面的、直接的冲突就表达了彼此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会说话的一种境界。

而在现实中,我们要善于根据说话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善于把握说话的时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使听的人觉得舒服,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一位汽车销售员,他在15年里卖出了10万辆汽车,最多的一年竟卖了1322辆。在他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他将他的成功归功于他有着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位销售员可以算是汽车销售行业里最懂得说话艺术的人了。

有一次,来了一位中年女士,这位销售员立即上前问那位女士有什么需要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对他说,她只是想在这儿随便看看打发一下时间。如果是别人听了这样的话,也许心里就会感到失望,对这位顾客也就不会再耗费精力去服务,只要应付一下就可以,但这位销售员不是,他耐心地跟着这位女士,为她做适当的介绍。当他发现这位女士一直围着一辆白色的汽车仔细地端详时,一眼就看出这位女士对白色的车情有独钟。于是他就与她闲谈,那位中年女士也是很健谈的人,她告诉尼古拉其实她很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她说每当她看到朋友那辆白色福特车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刚刚对面福特车行里的销售员对她说,白色的福特车暂时缺货,让她过两个小时再去,或许车行能把这个货缺补上,所以她就到这里来打发时间了。

她还说,为了能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她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之所以选定今天来买,是因为今天是她60岁的生日。她感慨地说:“半辈子了,今天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生日礼物——一辆崭新的轿车!”

“生日快乐!夫人。”这位销售员很快做出了反应,并且让她在车行里随便转,别拘束。然后他叫过旁边的接待员,对他吩咐了一番,又回来很诚恳地对那位中年女士说:“夫人,您喜欢白色车吧?我带你去看一款很棒的白色轿车,它的性能和款式都是最棒的,或许您能喜欢!”

那位中年女士同意了,于是这位销售员带着她来到了一辆白色雪佛莱轿车跟前。正在他为这位女士讲解汽车性能时,接待员捧着一大束鲜花走了进来,将鲜花递到了这位销售员的手上。这位销售员很有礼貌地对那位中年女士说:“祝您长寿,尊敬的夫人。”

那位中年女士感动得眼泪几乎都要流出来了,她说:“自从我丈夫去世以后,已经很多年没有收到过鲜花了。”她毅然做出了决定,“刚才那位福特车行的销售员,一定是看我开了一辆旧车以为我买不起新车,当我刚进店他就以没有货为由把我打发掉了,其实他是怕我浪费他的时间。先生,我真佩服你的观察力,一眼就看出我只是想买一辆白色的车。开始要买白色的福特车,仅是因为朋友买了一辆而已。现在看来不买福特车也可以,刚才你介绍的那款白色的车不错,我很满意,就买它了。”

最后她听取了销售员的建议买了一辆雪佛莱,并直接写了张支票,一次性付清了那辆车的全款。

其实这位销售员在这次交易中没有什么特殊的销售技巧,只是在说话上抓住了那位中年女士的心,并能通过得体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说话的场合。有的场合,说话需要气势,这样不仅能震慑住对方,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个人说话的“气势”是相当重要的,有时起关键作用。如果你有所坚持,却畏畏缩缩、矮人一截、不敢与人针锋相对,那么你的坚持恐怕也就无法实现了。因此,当对方言词犀利时,你的言词就应更为犀利;如果对方气势过人,你的气势也应更胜他一筹,并且在谈话时应理直气壮、临危不惧,这样才能压倒对方。

在冯玉祥任职陕西督军时,有两个外国人私自到终南山打猎,并且打死了两头珍贵的野牛,于是冯玉祥就把他们召到西安,责问道:“你们到终南山打猎,和谁打过招呼?有没有领到许可证?”

两个外国人回答道:“我们打的是无主野牛,不用通报任何人吧!”

冯玉祥听了,带着怒气说:“终南山是陕西的辖地,野牛则是中国领土内的东西,怎么会是无主呢?你们不经批准便私自打猎,就是违法!”

外国人狡辩道:“这次到陕西,在贵国发给的护照上,不是准许我们带枪吗?可见我们打猎已经获得到贵国政府的许可,怎么能说是私自打猎呢?”

冯将军反驳道:“准许你们携带猎枪,就是准许你们打猎吗?如果准许你们携带手枪,难道就表示你们可以在中国境内随意杀人吗?”

其中一个外国人,很不服气地说:“我在中国15年,所到的地方没有不准打猎的,再说,中国的法律也没有规定外国人不准在中国境内打猎。”

冯将军冷笑着说:“的确是没有规定外国人不准打猎的条文。但是,难道就有准许外国人打猎的条文吗?你15年没遇到过官府的禁止,那是他们昏庸!现在我身为陕西的地方官,我可不能昏庸。再说,我负有国家人民托付的保家卫国之责,自然要禁止你们私自打猎!”

这两个外国人最后在冯玉祥的理直气壮前不得不承认错误。

凭借勇气与智慧而在气势上领先,然后步步逼近,当你掌握了这种方法时,你就能体会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真正含义。

《古文观止》中有一篇《唐雎不辱使命》的文章,内容是讲骄横的秦王想要吞并安陵君的国土,所以无理地表示欲以秦国五百里土地作为交换。对此,安陵君自然不同意,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