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认真
784000000023

第23章 认真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 (3)

可以试想一下有这样一位员工:他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不但颇有才学,也具备种种令老板赏识的技能。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敢面对挑战,或者是缺乏应对困难的信心,平日里总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和随遇而安。遇到一些“麻烦”事时他尽可能地躲得远些,唯恐自己会被“不可能”撞得头破血流。可以想象得出,这样的员工终其一生,一路留下的只能是他越来越平庸的脚印。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蕴涵着极大的能量。勇于向不可能的任务挑战,有利于我们不断打破心灵中的自我限制,充分发挥出自我的潜能。

跳蚤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动物,有着极强的弹跳力。统计表明,一般跳蚤跳的高度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把一只跳蚤放进玻璃杯中,我们就会发现跳蚤会立即跳出来,再重复上几遍,结果仍会如此。接下来,如果你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并且立即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砰”的一声,跳蚤就会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于是,跳蚤就会感到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过一会儿,你就会发现跳蚤再也不会撞击到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个小时后,当你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再过几个小时,你会发现这只跳蚤还在原来的高度跳。一天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跃——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问题在于经过几次碰撞,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多人也有着类似的“跳蚤式”经历,虽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经过几次碰壁以后,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以为“盖子”已成为自己无法逾越的高度,失去了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他们不是重整旗鼓,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因此,当“盖子”掀起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挑战的勇气,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他们往往因为害怕成功高度的限制,而甘愿忍受平庸者和失败者的生活。

心理高度决定事业高度,一个人若想打破平庸的生活模式,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就要首先突破心理的瓶颈,不能因为过去的一些失败或者是眼前职位的无关紧要而降低自己的标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过早地盖上一个“盖子”。

阅读思考:

1. 面对艰巨的任务,你会如何做呢?

2. 反思一下,你是否有心理瓶颈?今后会如何去做呢?

做到认真,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

实现人生目标,绝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矢志追求者必须勇于从平凡中崛起,在淡泊中丰富智慧,孕育卓越。

约翰·布勒起初只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整车装配线上的一名杂工,他的成功,就始于工作的认真精神。正是抱着认真工作、积累平凡就是积累卓越的工作理念,他在30岁就被擢升为公司总领班,成为通用公司最年轻的总领班。

约翰是在20岁时进入工厂的。工作一开始,他就对工厂的生产情形做了一次全盘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车由零件到装配出厂,大约要经过13个部门的合作,而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不相同。

他当时就想:既然自己要在汽车制造这一行做一番事业,就必须对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都能有深刻的了解。于是,他主动要求从最基层的杂工做起。杂工不属于正式工人,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哪里有零活就要到哪里去。因为这项工作,约翰才有机会和工厂的各部门接触,因此对各部门的工作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当了一年半的杂工之后,约翰申请调到汽车椅垫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椅垫的手艺学会了。后来他又申请调到点焊部、车身部、喷漆部、车床部等部门去工作。在不到五年的时间,他几乎把这个厂的各部门工作都做过了。最后他又决定申请到装配线上去工作。

约翰的一位朋友杰克对约翰的举动十分不解,他问约翰:“你工作已经五年了,总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恐怕会耽误前途吧?”

“杰克,你不明白。”约翰笑着说:“我并不急于当某一部门的小工头。我以能胜任领导整个工厂为工作目标,所以必须花点时间了解整个工作流程。我正在把现有的时间做最有价值的利用,我要学的,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椅垫如何做,而是整辆汽车是如何制造的。”

当约翰确认自己已经具备管理者的素质时,他决定在装配线上崭露头角。约翰在其他部门干过,懂得各种零件的制造情形,也能分辨零件的优劣,这为他的装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利。没有多久,他就成了装配线上最出色的人物。很快,他就晋升为领班,并逐步成为15位领班的总领班。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同样是从事一个平凡的职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十分消极,只会糊弄工作,他们不过只是在工作中混时间;而积极的人则会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加强公司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俗语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一天建不成辉煌的罗马,那我们就应当专注于建造罗马的每一天。这样,把每一天连起来,终将会建成一个美丽辉煌的罗马。

美国有位84岁的老太太,1960年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种种困难,她到达了终点。老太太的壮举在当时轰动了整个美国,人们为她的成就感到自豪,也感到不可思议。

在迈阿密市,有位记者采访了她。记者想知道,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走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我们也是一样,要实现卓越的人生,就要注重工作中平凡的积累。为了要达成大目标,就要先设定小目标,这样会比较容易达到目的。许多人会因目标过于远大,或理想太过崇高而轻易放弃,这是很可惜的。若设定了小目标,便可较快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你在逐步完成“小目标”时,心理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小,大目标总有一天也能完成。

已经去世的网坛名将亚瑟·艾虎大家一定很熟悉。他在生命后期,曾全力与艾滋病抗争,来唤起人们对这个“人类杀手”的重视。

但艾虎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是在这里。在他之前,网球界一直是白人的天下,艾虎是打破网球界人种限制的第一人。

艾虎的成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设定目标并完成的过程。他通过不断订立目标的方法,使自己登上了网球的王座。他说:“我早期的教练常订下清楚明确的目标,正是我愿意遵循的。这些目标不见得一定要像赢得巡回赛这么的重大,而是将一些有待克服的困难、需要努力和做计划的事订为目标。如果能达成这个目标,一定会有某种收获。当然,不是只有赢得巡回赛才可以作为目标的。往往一些小目标渐渐一个个地达成后,我自己都会意外地发现,嘿!大奖离我越来越接近了!”

艾虎一直以这种方式参加高难度的比赛。他说:“参加巡回赛,你总想能进入复赛。比赛时,你总希望漏接的反手球不超过某个数字。或者是你必须锻炼体力到一定的程度,气候太热时,你才不至于很快就感到疲倦。这一类的小目标,可以帮助你把成为世界第一或赢得巡回赛这类的远大目标分解为几个较易达成的小目标。”

艾虎一生都以这种方式过日子。他实现一个具体的目标,就再订立一个新的目标。他说:“每次你订立一个目标,然后完成那个目标,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增强自信的过程。”自信能改变一个人,自信也能扩散到生活中很多不同的层面。不但你对自己的专长更有自信,而且还会对很多其他的事提高信心,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得到,因此大可运用在其他工作或另外一组目标上。

卡耐基认为,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辈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注重积累,注意利用身边的每一件点滴小事锻炼自己,将生活中一个个平凡的目标当成自己实现卓越的阶梯。而平庸之辈只会好高骛远,轻率冒进,或者因为目标过于困难而放弃了奋争的勇气。

把目标与日常的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如果你让自满、消极、得过且过等念头磨损了斗志,一辈子就只能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庸人,那样,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

阅读思考:

1.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从平凡到卓越的飞跃呢?

2.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准备如何去实现?

本章要义

·安于现状的人最终面临的只有被淘汰。

·认真勤奋、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你就会超越平庸,创造奇迹。

·事物永远没有“够好”的时候,只有把它“做得最好”才能真正成功。

·勇于向“不可能”挑战的精神、信心和勇气,是一个员工获得成功的根本基础,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砝码。

·把目标与日常的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