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78200000058

第58章 人类有两套生命系统(17)

后来的许多名医,也基本上持一种模模糊糊的观点,例如杨上善就说:“言阴阳之理,大而无外,细入无间,亳末之形,并阴阳雕刻,故其数者,不可胜数也。”说了半天,其实废话一句。因为按照逻辑学的规律,当一个概念外延无限大时,内涵其实就为零,阴阳就是这样一个外延无限大的概念。按照现代的话说,阴阳是个大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

为什么《内经》中没有说清楚“阴阳”呢?

从客观上来看,“阴阳”不明确给中医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无论对今天的人还是古代的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应该相信,编写《内经》的人绝不是有意为难后人,他们没有说明白,确实有他们的难处。所以我们有一个大胆的推论:编写《黄帝内经》的人也不懂。创造中医“阴阳”的人是圣人,他们当然懂得什么是阴阳。但继承中医学的人却并不十分清楚,到了《黄帝内经》成书的时候,已经距离中医的发明期至少1000多年,当时的人很可能与我们目前一样,根本就不知道“阴阳”究竟指什么,他怎么能说得清楚?

《内经》中没有说清楚,那么后人研究清楚了吗?说来不可思议,如此重要的概念,现代中医竟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在中医院校通行的教材《中医学基础》(第四版)里,是这样给阴阳定义的:“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是古代的两点论。”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的是哲学,而不是中医学。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中说:“中医学的阴阳,是中医学方法的一对范畴,它是对中医理论体系有关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概念。它既可以代表与生命有关的相互对立事物和现象,也可以代表生命过程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在这里,我们依然看到的是从哲学概念脱胎出来的中医阴阳定义,它的哲学味道太重,以至于很难将它看成是医学概念的定义。医哲不分,以哲代医,始终是中医学的一大痼疾。大约人们认为,不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不能标明祖先的伟大,但一味强调其哲学性,恰恰脱离了当时思维发展的水平。这也是中医学被认为“不科学”的一个原因,外国人实在搞不明白:一个极其抽象的哲学概念,怎么能作为医学概念呢?

也就是说,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超越《内经》中关于阴阳的论述,千百年来只是在反复重复着同样的语言。由于中医概念的如此不确定性,当代中医在解释病机时,都是含含糊糊,概念先后不一致。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中医阴阳概念不能再是天上的云彩,它必须变成雨滴,最后落回大地。何梦瑶就呼吁:“医书动言阴阳,而不切指其为何项,甚属朦混,当细分之。”阴阳必须有固定的指向,固定的内涵。

也有人试图明确阴阳的指向,例如石寿棠就提出:“阴,人之形;阳,人之气。”但这个分法还是说明不了许多医学问题。

那么,中医阴阳能不能有具体的内涵?

从两套生命系统来看“阴阳”

我们认为,无论阴阳是如何进入中医的,但创造它的人,当时脑海中肯定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阴阳不是哲学概念,而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医学概念,有具体的内容,它对应人体真实的生理原型。

根据我们对中医的理解,我们认为,中医阴阳是用来描述共生体的一个基本概念。为什么这么说呢?藏象生命与人类肉体组成了一个共生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剖生理系统的运作必然会涉及藏象系统,同样,藏象系统的运作也必然会涉及解剖生理系统。所以中医才使用了“阴阳”这个词来描述这种共生关系。大概来说,阴指的是人体的解剖生理系统,阳指的是人体中的藏象生命系统。

如果我们站在“共生体”的角度,再来看中医的阴阳,那就一目了然了,而且再没有一个词比“阴阳”更准确。

中医阴阳是一个大概念,而且是个系统性的概念,可分为阴系统概念,阳系统概念。中医在划分这两个系统概念的时候,隐隐约约有一条主线。凡是与人体解剖生理系统对应的、相关的都可以阴名之,凡是与人体藏象生理系统对应的、相关的都可以阳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