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耽美淌过青春河的男人
7817500000026

第26章 奇山异水

第27节奇山异水

翌日,天刚刚发亮,船就出发了,从枕下响起的潺潺水声就能感觉到,由于实在太累,我没能到甲板上去观瞿塘峡,而是靠坐在船舱里的行李上,手捧一张新买的三峡旅游全图,透过宽敞明亮的客舱玻璃,一处一处地对照着、欣赏着、领略着晨雾弥漫中的雄山秀水。船上的喇叭一路反复播放着的乐曲是陈慧娴的粤语《飘雪》,那灵动而美妙的曲调,与船外的山水协调统一,让人心旌荡漾,好似牵手我的手,在高峡上空飘飞。早餐时间一到,导游就准时来敲门了,让我们去餐厅就餐,但我没去,同室的那两位也没去,相信大部分人都没去,有了昨日的“前车之鉴”,谁还愿意再去“重蹈覆辙”。我取出了昨日在石宝寨景区买的一些小食品,随意嚼了些,就算解决了问题。出门在外,岂可像在家时那样讲究,凡事凑合着过去就可以了。

披着朝雾迷漫的晨曦,船迅速掠过夔门,驶入瞿塘峡,进入了大三峡的第一峡。峡谷左右的山峰又高又陡峭,如刀削斧劈过一样,将江水挤成一根窄长的丝带,在曲折中蜿蜒而下。船在其中,就像落入了地缝地沟。再看头顶上,云天只剩一线,玫瑰色的轻雾环绕着金黄色的山峰;而船舱边的流水,也变得急流滚滚,浪花与白沫不时涌上甲板。啊,这就是气势磅礴的长江,从高原雪山一路走来的长江,千百年来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我深深地爱着你啊,在这个世界上,“我爱你”这个词汇,我仅对自己真心爱着的她使用过,现在,我要由衷地对你说了!我爱你,长江!

瞿塘峡虽短,但景点并不少,形象逼真的风箱峡、古老闻名的石栈道、千姿百态的奇石、空旷深邃的溶洞,不时出现在视野之中。在目不暇接的美景中,九点钟,船到巫山县码头,众人跟着邓导下了船,大队人马步行着,向导游所说的大宁河一路走去。足足走了二十分钟,才来到河边,换上了一条较小的船,开始了令人期待的小三峡一日游。我们乘坐的是一条半敞篷柴油动力船,船的一半座位露天,一半罩在船篷里。这就意味着,坐在船篷里边的人将受限于视野,无法欣赏到沿途之景的全貌,不像露天而坐的游客,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位都能一览无余。上船后,一些手脚利索、行动敏捷的游客,都抢先一步,占到了位置较好的敞篷座位,而一些行动迟缓的游客,尤其是年老者,则不得不坐在篷子里。坐在里边的,有几个忍不住发起了牢骚,不停地向导游抱怨着。

邓导,这位漂亮的年轻女子,好像经验很足,微笑着安慰说,大家的心情我理解,每位都不远千里而来,来一趟不容易,既然来了,谁都想看好、玩好,但条件实在有限,没法保证人人都有好座位坐,但大家相互之间关照着点,谦让着点,“百年修得同船渡”嘛,所以每走一段,里边和外边的朋友就交换一下座位。导游刚说完,船篷里的人马上就鼓起掌来,外边的人虽有点不情愿,但也无话可说,因为这个办法很公平。

欢声笑语中,船在原地转了半圈,扭正方向,就突突着前行了。登船的时候,我发现,来小三峡旅游的人真是太多太多了,岸边仅有的几处小码头,皆被河里的小船围得严严实实,岸上的游客也排成了一条条长龙,摩肩擦踵地、一批一批地轮流着。小船每载满一批游客,就立即拨转船头,驶离码头,把空下的位置让给下一条空船。好在我们是团游,提前定好了船,无须排队等候,就被导游直接领到了指定码头,轻松地登上了一条提前守候在那里的船。船以合适的速度前行着,导游立在船头,侧着身子给我们讲解着沿途所见的景点。

经介绍,我们得知,巫山小三峡是长江三峡第一大支流大宁河下游在巫山县境内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全长50公里。峡内碧水奔流,奇峰相对,林密草葱,曲径通幽,如百里画廊,是一处难得的天然胜景。船初行的时候,大宁河河面开阔,水流缓慢,几乎看不出在流动,全没有滚滚长江那种奔腾浩荡的样子,但却比长江之水更加清澈、碧绿、深邃。船越往前行,河面越变得狭窄,不久,在正前方,可见一桥临空架于左右两边的峭壁上,宛如一道长虹悬在天边。导游伸手指了指说,这就是著名的“龙门”大桥,“龙门”大桥是小三峡的入口,进了这个口子,就进入小三峡的第一峡——龙门峡了。船从桥下经过的时候,众人都忍不住抬头仰视,对头顶上这座雄伟壮观、气势恢宏的拱桥流露出一种惊叹。大桥两边,则高峰突立,山峦迭翠,峭壁如削,气势森严,用“龙门”一词比喻,真是恰如其分。而船下那一江清水,也完全变成了流动的翡翠,闪着幽幽的绿光与宝气。船移水动,水随船移,一道长长的水痕紧拖在船后,看上去又漂亮,又柔和,又宁静。

船过“龙门”之后,左右两边的山势开始变化不定,时而异峰对峙,不见天日,时而平缓如丘,豁然开朗。沿途的岩壁上,不时可见一个个四方形、三角形样的或大或小的凿孔。导游告诉我们,那就是古栈道遗迹。“龙门”峡里,船遇到了几个小险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银窝滩。船到银窝滩的时候,由于河槽突然变窄、变深,水流便陡然增大,缓缓上行的船竟一下止步不前了,任凭船尾的马达轰轰作响,船也只在原地打转,进不得半步。此时,蹲在船头的两位一直不引人注目的船工,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边站边动作娴熟地将各自手里的一根细长竹竿,迅速扎向左右两舷的水底,然后使劲向后一推,船就前移了一点点。船工拨出竹竿又一扎,船马上又前进了一点点。随着船工手里的竹竿不停地扎向水里,船终于开始不停地慢慢前移。

不久,在人工与机械的合力下,船终于摇摇晃晃、歪歪扭扭着驶离了银窝滩。导游说,这还是在冬天的枯水期,若是夏天,水流更急,更费劲,船让冲回去几十米的情况常常发生。看着两位船工坐下来不停地擦汗,我忽然想起了曾在影视中看到的纤夫拉纤的画面,那些苦难的纤夫,为了生计,成年累月地头顶烈日,脚踏乱石,任粗重的绳索勒破肩膀,任艰辛的汗水撒满脚下。时代不同了,有了现代机械,他们再不用那么辛苦了,他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和游人欣赏这山水一体、仪态万方的美景了。

“龙门”峡内有一段水路,水面舒缓宽阔,两岸山峰矮平,青山绿水之间不时可见一层层修得十分齐整的梯田和一簇簇散落在浓荫之间的竹篱茅舍。而在两岸,几乎每走几百米,就能看见三五个孩子立在岸边。初见的时候,我脑子里马上就闪出一个问题:孩子们为什么不去上学?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前面那条船上,突然有人抛出去一张纸币,纸币在空中打了几个转儿后,如落叶一般飘在了孩子们脚下的水面上。见此,众人顿像听到了发令枪响的游泳运动员,嗖地一下,就射入水里。在水花四溅中,一个个争先恐后,拼命向纸币游去。很快,纸币就名花有主了,那个幸运的孩子一手高举着湿漉漉的战利品,一手潇洒地划着水,游到了岸上。一上岸,就兴奋得手舞足蹈、又喊又叫。

而那些两手空空的孩子则或回到岸上,眼睛瞪得溜圆,满怀期待地望着水里的船;或依然浮在水面上,全身心地等待着机会的出现。受前船“启发”,我们这条船上,很快也有人扔钱了,钱一脱手,马上就被眼尖的孩子们补捉到并翻着浪花追去。船在前行,眼前这一幕便不断地重复着。扔钱的游客很高兴,逮到钱的孩子更高兴,观赏的人们也忍不住欢呼起来。后来,一个屡逮不住的孩子,追着我们的船,游了好长时间,游至深水处了,还不肯停下。直到有人扔给他一张10元钞票,才抓在手里游走。

众人问邓导,这些孩子不上学,守在河边就干这事呀?邓导说,小三峡交通闭塞,贫穷落后,孩子的父母出去打工了,没人管他们,就经常偷跑到河边玩。一些游客知道情况后,就不断扔钱给他们。时间一长,孩子们就养成了习惯,成天在河边守着,等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刚开始,来的孩子不多,且一般只在星期天来,后来逃课来的也越来越多。游客的行为激励了他们,使得尝到甜头的他们更加无心上课,便经常成群结队地来。学校不好管,父母亲们常年不在,这些留守儿童令人担忧啊!

其实,你们扔几个小钱,也帮不了多少忙,反而把他们推入了危险的境地,你看刚才那个小孩儿为10元钱,跟着咱们游了多远,万一出个问题,岂不把他害了?有的导游鼓励游客扔钱,觉得是帮了孩子们,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这样做,实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解决问题,得政府和社会共同想办法,做一些系统性工作,如修条路了,架个桥了,引进一些符合当地情况的项目了。小山峡虽穷,但并非一贫如洗、一无是处,这几年我常来,觉得这地方不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也相当可观,药材啦,竹材啦,水质啦,古玩物啦,等等,应有尽有,只是山高路险,苦于无法运出,被困在这里,才变得穷困了。贫困贫困,困住了才贫啊。

邓导这一说,大家不由得点头称是。刚才那几个扔钱的则禁不住后悔和后怕起来,觉得孩子们确实挺危险的。邓导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扔钱扔不了多少,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解决问题,得因地制宜办一些标本皆治的大事;对那些成天在岸边“守株待兔”的孩子们来说,当务之急,还是应该让他们回到学校去,集中时间和精力读书,治穷重要,但治愚更重要,挣钱不是不重要,可对正值学龄的孩童来说,还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吗?毕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啊。

不久,船入巴雾峡,进入了小三峡的第二峡。遗憾的是,快进巴雾峡的时候,导游让船篷里的人与外面的交换了位置,所以,我不得不响应她的号召,坐了进去。在里边坐着,的确有种坐井观天的感觉,视野狭窄得直想跺脚,不仅头顶上的风景一无所见,连左右两边的景也只能看个大概。不过,巴雾峡那秀美的风光依然以其不可抗拒的穿透力,在一片片啧啧称奇的惊叹声中,从这管中窥豹的局限中映入了眼帘。巴雾峡山高谷幽,竹木葱翠,绝壁挂天,鸟鸣猴啼,飞流直下,水雾迷朦,在不断的峰回谷转中,一组组钟乳石从船两舷的峭壁上倒悬下来,像一尊尊经过精雕细琢的工艺品,奇形怪状,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最令人激动和难忘的是,不时出没于山林间的一个个猴子和游弋于水面上的对对鸳鸯。那猴子,眼睛机灵,身手敏捷,在不停晃荡的枝条间或上蹿下跳,或奔跑追逐,或打闹嬉戏,动作稳健,如履平地。那鸳鸯,必是成双成对地浮于水面,不慌不忙地飘来飘去,姿态优雅得如漫步在街头的绅士与淑女。这难得的一幕,引得游客手里的相机咔嚓咔嚓一直响个不停。

滴翠峡风光更美,但导游只顾给我们做介绍,竟忘记让船篷里外的游客交换座位了,而坐在里边的我们又不好意思提醒她,只得在遗憾中一直坐到了小三峡的尽头。期间,船舱里有几个游客实在抵挡不住美景的诱惑,就轮番跑上船头,举起手中的相机,对着前后左右、四面八方,迅速抓拍了几张照片。之后,又赶快返回了船舱。大家都十分羡慕那两位随行的船工,只有他们才可以名正言顺、理所当然地一路坐在船头,尽情地饱览沿途的秀美风光。滴翠峡是小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也是最幽深、最秀丽的一段峡谷,峡内无山不翠,有水皆飞。那苍翠欲滴的绝壁,脆声回荡的飞泉,弥漫着灵气,闪烁着生机,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名句,也让人似觉在山水之间,好像有无数个鲜活的生命正奔涌而出,扑面而来。船到小三峡尽头的时候,船下的水变得越来越浅,两边的河槽也越来越窄,一路上的洪洪激流变成了涓涓溪流。正前方不远处的峭壁上,高悬着一块巨大的蓝底白字牌子,上面写着“小小三峡”四个大字。导游告诉我们,小小三峡还没有开发出来,船进不去了,大家做好下船的准备。船的左岸则异常开阔,不远处的河滩上,排列着许多做买卖的小摊。摊前摊后,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小摊背后的不远处,有一个集镇,听导游说,那就是著名的大昌古镇。

船到这里,我们的小三峡之游就算圆满结束了。在导游的催促下,大家弃舟登岸,踏上了碎石遍地的河滩。刚上岸,众人就四散而开,涌向了对面的摊点,有的直奔小吃摊,有的直奔工艺品摊。我和同行的刘校长在小吃摊上简单吃了点东西后,就分头行动了。刘校长喜欢摄影,手里的长镜头对着四处,见景就照。这个可爱的中年人,几天来一直是我的义务摄影师,只要我往自己喜欢的景前一站,他就默契地主动举起相机,喀嚓一下。返回大连后,又把一路上为我拍摄的照片冲洗出来,千里迢迢地寄给了我。可惜的是,心急的他一次寄的太多,等信件到我手里后,纸质信封因不堪重负,竟出现了严重破损,致使一部分宝贵的绝版照片出现了遗失,实为憾事。为这,我还专门跑到邮局,找了一个熟人,去码放邮件的仓库里找了大半天,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丢失的永远丢失了,岂能失而复得,千里迢迢的,谁知道是在那段路哪个环节丢的。

我无事可干,又不想这么快就返回船上,便在河滩上信步溜达起来。溜达中,发现河滩上遍布的小鹅卵石非常与众不同,质地光滑圆润,线条流畅细腻,颜色鲜艳夺目。如此漂亮而惹人喜爱的石头,在我们那地方是绝无仅有的。于是,就兴奋地蹲下身子,开始捡起来。一口气捡了二十多块,还捡不厌,只是书包沉甸甸的实在装不下了,才只好罢手。我可爱的小女儿,是个大自然迷,尤其是对玩弄小石头,更是情有独钟,经常在上学路上捡一些,往家里拿,摆在自己的小桌上,或不厌其烦地观赏,或有滋有味地把玩。若把这些石头带回家,相信她一定会欣喜若狂。

返程之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船顺流而下,行得分外快,一路上众人又饶有兴味地重温了一遍小三峡的绝美风光,把不绝于口的赞叹声留在了这片令人难忘的山水画廊中。时隔多年,我曾经有声有色的记忆,逐渐被岁月之水漂得失去了本色,但小三峡这如诗如画的山山水水,依然以一种五彩缤纷的颜色清晰地印在脑海,这魂牵梦绕的一江清水、两岸秀山不时出现在梦中,让我不思量,自难忘。

不到两个小时,就告别大宁河,回到了原先那条大船上,驶入了长江三峡的第二峡——巫峡。巫峡西起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美的一个峡谷。峡区不仅自然风光奇特,人文气息也非常厚重。船只所经之地,两岸峰峦秀挺,古树参天,青藤缠绕,红叶如霞,秀丽中藏着几许粗狂,幽静中透着几分激越。很早之前就听说,巫峡最负盛名的景点是巫山十二峰。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唐代诗人元稹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颂诗,更使其名冠天下。船到神女峰的时候,约是下午五点,夕阳刚好隐没于峡外。没有阳光的峡底,顿显得暮气沉沉,一片混沌,但峡谷顶端的山尖却正好现于余辉中,远远望去,就像披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又耀眼,又明亮,又醒目,好似神话世界中的座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