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中国美食地理与美食传说
779000000007

第7章 河北(2)

按传索地

被人誉为“豆腐筋”的高碑店豆腐丝产自河北高碑店。高碑店豆腐丝以其浓郁的香味,乳黄的色泽,匀称的条股而成为独具一格的地方名吃,有“素食之首”之美誉。过去,当地人沿用传统工艺,口味单调易变质,只能当日食用。近年来,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高碑店市微生物研究所和高碑店市生物实验厂,联合组建起高碑店豆豆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经过一年攻关,使豆腐丝的保鲜期由1天延长到1年,为这一地方特色产品走向全国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高碑店豆腐丝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名吃开始遍及全国,甚至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进入后厨

【原料】伏地大豆1千克,花椒、肉葱、大料、桂皮、辣椒干、香叶、盐各15克。

【做法】

1将大豆筛选浸泡、磨浆、煮沸、除渣,加入胆水凝固、压片切丝。

2将花椒、肉葱、大料、桂皮、辣椒干、香叶、盐与豆腐丝一并放入锅中,加入没过豆腐丝的水,大火煮沸,待10分钟后有香味溢出,再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出锅晾凉。

3晾凉后的豆腐丝可直接食用,也可依个人口味拌入辣椒油、芝麻油、葱、姜、蒜等食用。

麒麟蒸饺

麒麟怎能蒸了卖

康熙皇帝初登皇位不久,各方面均需精心治理。他为了了解汉族老百姓对清王朝统治的反应,曾多次带上一两个化装的随身护卫,到民间各地进行微服私访,亲自观察各地的情况,以便及时制定对策,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也可以借机走出皇宫禁地,见识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增长知识。

有一次,康熙扮成生意人,来到了承德。承德北与关外紧连,南与京都相距不远,最能体现百姓的心意。这一天,康熙和几个随从正走在承德熙攘的大街上,抬头一看,对面是一家门面不算太大的酒楼,招牌上醒目地写着“麒麟蒸饺”。

皇帝一看,这还了得,麒麟乃是仁兽,只有皇家才能使用这瑞祥的名字,怎么能把它蒸了卖呢?平民百姓竟如此大胆,不觉怒从心中来,带着随从就进了这家酒楼。说来也巧,康熙进来时,已是正午时分,他们几人边走边看,把时间也给忘了,待进了酒楼,才觉肚子已经是饥肠辘辘了。于是随处找个座位坐下,为了不暴露身份,他们只好先强压心中的怒气,唤来店小二问道:“这饺子为什么叫麒麟蒸饺?”小二答曰:“这位客官有所不知,小店这饺子可是远近有名的。饺子馅是用驴肉调制,因驴肉鲜美无比,可与龙肉媲美,地上能和龙相比的只有麒麟了。所以,这饺子就叫麒麟蒸饺。客官若不相信,可先尝尝,不好吃分文不取,咱也摘了牌子。”康熙听罢,觉得颇有道理,于是就点了几笼。

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来,早已肚子空空的康熙和随从们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康熙贵为天子,在皇宫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吃过,可就偏偏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饺子。几笼蒸饺,不知不觉已吃了个精光,心里的火气也早已不翼而飞了。肚里虽觉已饱,但口里却还觉得不解馋。于是就让随从又要了几笼,带在路上吃。其实,当康熙一行人刚进酒楼时,掌柜的就看出他们并非一般的买卖人,再看看他们说话的口气,心里已有几分意会,便私下吩咐店小二,要小心伺候这几位客人。看看几个人吃饱了,又要了几笼带走,掌柜的这才乘机来到康熙面前说:“几位客官吃得可好?”康熙见问,不觉脱口而出:“好,好,麒麟之名虽有狂妄之意,但这饺子确是天下无出其右者。也罢,也罢!”说完,告辞而去。掌柜的后来一打听,才知这人正是当今的康熙皇上,于是大肆宣扬开来。从此,麒麟蒸饺更加美名盛传,轰动一方。

按传索地

麒麟饺是用蒸的方法热制而成,故又名麒麟蒸饺,是河北省承德市的传统名吃。麒麟蒸饺属妇孺皆知、普及率较高的承德小吃,其在大街小巷出现的频率也挺高,不夸张地说,几乎每条街上都有那么一两家。喜欢吃饺子的朋友到了那里,可算是找着地方了。现推荐一家有特色的饭店:天龙府大酒店。

推荐食处:天龙府大酒店

是以经营驴肉为主,颇具规模的特色店。酱驴肉是他们店的绝活,以祖传配方、陈年老汤进行煨制。酱驴肉的特点:“入口松软、口感筋道、瘦而不柴、香而不腻。”这里还有曾被乾隆皇帝题字的河北名吃“一篓油”驴肉蒸饺。“一篓油”驴肉蒸饺6元/500克。特色:各种驴肉菜,全驴宴,驴肉蒸饺。

地址:槐北路84号(铁路司机学校东邻)

电话:0311-5810884

进入后厨

【原料】肥驴肉300克,香菇100克,火腿100克,韭菜100克,面粉500克,香油25毫升,料酒、调料、精盐、猪油、鸡鸭上汤适量。

【做法】

1和面:将面粉掺入开水,拌和后揉成面团,搓成长条,揪成大小适中的剂子,用面杖擀成圆形面皮待用。

2制馅:将肉、香菇、火腿肉、韭菜剁成细末,随即将热锅加入猪油,将肉、菜末下锅略炒一下,加入少量料酒、精盐、鸡鸭上汤,炒后用湿淀粉勾芡,淋入香油、胡椒粉少量,出锅待用。

3包制:手托面皮放入馅芯,对折,中间捏紧,两头露少许馅,包完上蒸屉,旺火蒸15分钟取出即成。

凉粉

咸丰帝用马褂换吃食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炮轰大沽口,咸丰帝仓皇出逃,来到避暑山庄后,就常吃宫外的凉粉。至今承德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咸丰帝在湖边乘凉,忽听宫外有人叫卖:“酸、咸、麻、辣、香,解暑赛冰凉,若要吃一碗,犹如进天堂。”咸丰问了太监才知道是卖凉粉的,很想尝尝。于是,就换上便服出宫,只见那个卖凉粉的四周围着一群人吃得正香。咸丰皇帝走近一看,那凉粉刚刚从冷水中捞出,水面上还浮着许多冰块,粉锅旁摆放着精致的玻璃盒子,分别盛着香油、麻酱、辣椒油、蒜泥、芥末、醋等各种佐料,五颜六色,香气诱人。咸丰皇帝立即要了一碗。吃完后,只觉得凉爽可口,味道极佳,食兴未了,又添了一碗。两碗下肚,神清气爽,不由连连称好。待转身要走,不料卖凉粉者道:“客爷,您还没给我钱呢!”咸丰皇帝恍然大悟,可是皇帝身上向来不带银两,无奈只好把身上的马褂脱了下来说:“我今天确实没带银子,明天你拿这件衣服到避暑山庄门口换银子吧。”第二天,卖凉粉的来到山庄门口,说明来由之后,侍卫们尚不相信。几经周折,惊动了咸丰皇帝,他当即传旨:“赏卖粉者纹银三百两,并留他在宫中一个月,传授制作凉粉的技艺,一个月后留走自便。”这卖粉的不敢抗旨,只好留下来。据传,一个月后他出了宫,怕再遇到麻烦,就带领一家老小回山东老家去了。后来他的徒弟继承了他的技艺,一直流传至今。

按传索地

承德一带居民食用凉粉有300多年的历史。人们之所以喜欢食用凉粉,不仅因为它味美消暑,还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据《中药大辞典》载:绿豆冻粉有“清热解毒,治痛疽疮肿初起,烫伤,跌外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用刀片将粉漏成丝条,放入碗内,根据个人口味酌量加入各种调料,拌匀即可食,滑润爽口,清凉解暑。

用刀片将粉漏成丝条,放入碗内,根据个人口味酌量加入各种调料,拌匀即可食,滑润爽大,清凉解暑。

看到这,是不是馋得要流口水了?那找个地方吃去呗!大街小巷的酒楼、饭店甚至随便一个小推车都能见到这种美味价廉的小吃。

如果非让推荐个地,那就去云山饭店吧!这里主要经营地方风味小吃。

云山饭店

地址:承德市南园街东路6号

电话:0314-2026171

进入后厨

【原料】淀粉1千克、明矾30克、食用色素01克、香油、麻酱、辣椒油、蒜泥、醋适量。

【做法】

1将淀粉加10升水放入锅中,边搅拌边加热。

2搅至汁液变黏稠时,加入30克明矾和食用色素,搅匀后熬煮片刻,当搅动感到轻松表明已熟,可出锅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冷却后即成。

3吃时,将凉粉切成细条或块状,拌入香油、麻酱、辣椒油、蒜泥、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