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中国美食地理与美食传说
779000000030

第30章 广西

玉林牛巴

形似牛粪的牛肉

传说南宋开庆年间,一个姓邝的盐贩子,在运盐途中把牛累死了。他舍不得将牛丢弃,便把牛宰割了腌起来,晒成牛肉干。回家以后,他把咸牛肉放到大锅里煮,又辅以八角、桂皮等佐料焖烧。牛肉出锅后异香扑鼻,左邻右舍闻香而至。主人便热情地请乡邻共同品尝,席间众人无不称道肉香味美。因牛肉形似牛粪,有人戏称为“牛巴”,“牛巴”一名由此得来。由于“牛巴”的味道香美,便逐渐成了一种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

按传索地

“牛巴”是广西玉林一种十分难得的传统美食,说它难得一是它的制作不易,二是因其味美而供不应求。在今天,玉林人仍喜欢用“牛巴”来招待客人,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极其尊重。结婚等喜庆日子里,当地人更以聚餐共品“牛巴”为最高享受。

推荐食处:南宁饭店

位于四星级宾馆广西南宁饭店内,餐厅宽敞明亮,富丽堂皇:面食种类齐全,做工精细,同时供应中外各式菜肴。另外饭店的小嘟来食街也是南宁最出名的美食广场之一。

地址:南宁民生路38号。

西园饭店餐厅

经营广西地方风味的特色餐厅。

地址:南宁江南路38号。

进入后厨

【原料】黄牛臀部肉6千克,清油1升,白酒200毫升,精盐80克,酱油100毫升,白糖100克,味精50克,姜汁50毫升,蒜白、葱白各50克,小苏打20克,硝水5毫升。八角50克、草果8个、沙姜40克,桂皮50克,丁香40克,桂花40克,橘皮100克,花椒50克,茅根200克,姜块(拍裂)2块,蒜白(拍裂)100克,浸发冬菇100克。

【做法】

1将牛肉洗净,用刀片成长12厘米、宽6厘米、厚2厘米左右的薄片,放入盆内,加白酒、精盐、酱油、白糖、味精、姜汁、蒜白、葱白、小苏打、硝水混合拌匀后腌制1~2小时。

2取1簸箕,将腌制好的牛肉片一块块地摊在簸箕上,放在太阳下晒至七成干。

3将锅洗净,放入清油少许,烧至八成热(清油是未使用过的植物油,烹制牛巴使用茶油或花生油最好),加进余下的调料爆香,然后投入晒好的肉干,用中火炒,待肉干回软,锅中无汁时,加入清油翻炒,盖上锅盖,改用文火慢慢煨制1~2小时。中间需适当揭盖翻炒,以免焦底。

4牛巴煨好后,拣去姜、蒜及香料,控去油汁晾凉,即可切好上桌,或另配原料烹制成其他菜肴。

老友粉

一碗热面条传得百来年

传说有一老翁对周记茶馆的茶情有独钟,每天不去光顾的话就觉得生活中少了一些东西似的。这样一来,就与茶馆的老板成了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喝茶下棋,有一天上午,周记老板见平日一早就进茶馆坐着的老翁没来,心想:“这老头可能有事,下午总得来吧!昨天的棋下得真臭,今儿个得再找他杀几个回合。”哪知左等右等,太阳下山了,老翁还没出现。于是他找茶馆外卖包子的一打听,才知老翁感冒了。周记老板,赶紧以精制面条,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笋、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一碗热面条,送给这位老友吃。到老翁家中一看,老翁正躺在床上哼哼呢!周记老板忙把面条端到老翁跟前,老翁尝了一口,连说:“好吃,好吃,”一碗面条没几分钟便全进了老翁的肚子里。吃完面条,老翁擦了擦脑门的汗,说:“真爽快,轻松多了,真比药还灵,谢谢老友的面了。”故得“老友面”之名。

按传索地

老友粉是由百年名小吃老友面演化而来,口味鲜辣,汤料香浓,开胃祛寒,深受食客欢迎而经久不衰。在南宁各处都可品尝到正宗的老友粉,街边的老友粉价钱都在5元上下,物美价廉,常常让人吃得汗流浃背,辣的痛快而欲罢不能。老友粉已成为南宁市“必吃”的最具特色美食。

大同老友面店位于南宁市中山路213号,始创于1908年。

进入后厨

【原料】桂林米粉或河粉150克,酸笋丝50克,豆豉少许切细,姜丝、蒜末各少许,小辣椒两颗切细末,青菜几片,葱花少许,料酒、盐、糖、生抽、嫩肉料、胡椒粉适量,肉类100克(看各人喜好,可以猪肉、牛肉、猪肝、粉肠等)。

【做法】

1肉类用料酒、盐、糖、生抽、嫩肉粉、胡椒粉调味,味道可稍重。

2起油锅放姜丝、蒜末、辣椒末、豆豉茸炝炒,出香味后放入肉类翻炒至变色,加入酸笋丝炒1分钟,加高汤或水煮开后,放入米粉或河粉,捞散后加青菜,煮开后加葱花即成。

辣椒骨

舂烂骨头来解恨 

据苗族传说,土司统治时代,土官到苗寨把猪杀了,吃尽了肉,丢下一堆骨头。苗人愤恨,把猪骨头当土官骨头舂烂,拌以辣椒、盐巴来下饭,以解心头之恨,岂料其味甚美,无意中做成了这种“辣椒骨”。以后凡杀猪、牛或猎获野兽,必将以骨头制成“辣椒骨”,久而久之,便成了苗族的传统美食。

按传索地

苗族的食品种类繁多,别的可以不说,但有一种特殊的美食,到了广西苗乡千万不要错过品尝的机会,这种食品就是“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口味独特,既可增进食欲,又可祛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人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进入后厨

【原料】猪、牛或其他牲畜的骨头1千克、干辣椒粉250克、生姜50克、五香粉60克、料酒100毫升、盐20克。

【做法】

1将猪、牛或其他牲畜的骨头舂烂。

2拌入干辣椒粉、生姜、花椒、五香粉、料酒、盐等置于坛内密封。

3半月后开坛即可食用。

鱼包韭菜

不忘老人送鱼恩

传说,水族的远祖从南方向北方迁移时,当地的老人送了一包菜,嘱咐道:“这里面的菜就作为你们以后在新居招待宾客的一道菜。”北迁的远祖在半路打开一看,是香喷喷的鱼肉,吃后浑身添劲。之后,水族人一直走到都柳江畔安下家。为了纪念老人送鱼的恩情,远祖用9种菜和鱼肉配制在一起,制成一种壮体强身的佳肴。

后来,这9种菜的菜谱失传,人们就用韭菜代替,成了流传至今的鱼包韭菜。

推荐食处:南湖鱼餐馆

专门经营鱼菜的风味餐馆,以风味独特的“全鱼宴”闻名,名菜有五柳松酥鱼、清蒸鳜鱼、蒜心生鱼片、油包鱼清丸、红烧活鲤鱼等。

地址:南宁滨湖路南湖公园内。

按传索地

广西水族人爱吃鱼,逢年过节或来客时,餐桌上总少不了鱼。鱼的吃法很多,而传统的最珍贵的菜肴当属上面传说中流传至今的鱼包韭菜了,它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还含有祭祀祖先的特殊意义。

进入后厨

【原料】鲤鱼或草鱼一条(约1千克),糟辣椒100克、盐、米酒、姜、葱、蒜、盐等适量。

【做法】

1把鲤鱼或草鱼沿腹部剖开,除去内脏,洗净,洒上少量米酒。

2将韭菜切碎,拌入豆腐、糟辣椒,配上葱、姜、蒜、食盐等佐料,填进鱼腹内,用稻草捆扎,一般捆三节。

3把捆扎好的鱼放入锅中,清炖或清蒸2小时即成,此时鱼肉醇香柔软,鱼骨酥脆,堪称鱼中珍品。

桂林米粉

鲤鱼王功不可没

传说秦始皇派史禄率民工开凿灵渠,灵渠修通了,秦始皇由丞相李斯陪同,微服游览桂林山水。秦始皇有个嗜好,爱用鲤鱼须、鱼肚来下酒。来到漓江一看,漓江里的鲤鱼用手就捧得起,乐得他手舞足蹈,叫船家赶快弄来。秦始皇在漓江上游了半个多月,杀了成千上万条鲤鱼,急得漓江里的鲤鱼王乱跳,发誓要把秦始皇的游船拱翻,让他葬身鱼腹!河伯晓得了,警告说:“帝王之事乱来不得,你赶紧另想办法吧。”鲤鱼王急中生智,用大米磨浆制成了鱼须(米粉)、鱼肚(切粉)。秦始皇吃了,拍案叫绝,从此桂林米粉问世。

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成了千古暴君,老百姓不喜欢他了,干脆把桂林米粉的传说内容改头换面,改成摆渡的年轻人救了漓江的鲤鱼王,鲤鱼王问他要什么报答,年轻人是孝子,说老母亲有病,胃口不开,鲤鱼王听了,就教会了他制作米粉的工艺。老母亲一吃,又可口又消化,病也好了。因那年轻人是瑶族人,所以传说米粉最早是瑶族同胞做出来的。从前,米粉作坊的花格窗上,总爱挂一条木制的鲤鱼,就是根据这些传说来的。

按传索地

“桂林山水甲天下”,去过桂林的人一定对那风景如画的地方流连忘返,亦都不会忘记美味的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备受当地及外地游客的喜爱,成为远近闻名的桂林风味小吃。

推荐食处:桂林酒家

是桂林一家老字号国营饭店,20世纪50年代即闻名于桂。酒家以前主要经营湘、桂、粤家常菜和地方小吃,80年代后增加了服务项目。名菜有:双凤迎宾大拼盘、腿茸红烧大裙翅、油泡玉簪石蛤腿、果汁烘局鹌鹁脯、清蒸漓江麒麟桂、桂林卤菜特味粉等。

地址:桂林中山中路闹市区。

味香馆

以专门经营各式桂林米粉而闻名。其生菜米粉和卤味米粉,一直以“粉脆、菜鲜、汤美”而得到市民和旅游者的称赏。

地址:位于南宁市中心的中山中路。

进入后厨

【原料】豆豉、八角、桂皮、甘草、草果、小茴香各50克,猪肉、猪骨、牛骨、卤菜各1千克,酸菜、小葱、香菜各100克,米粉500克。

【做法】

1用豆豉、八角、桂皮、甘草、草果、小茴香等香料坐锅,放入猪肉、猪骨、牛肉、水等,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精心熬制。

2把米粉用开水烫好,装碗。然后放少量的卤水和油。

3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放卤菜、小葱、香菜、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