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中国美食地理与美食传说
779000000002

第2章 北京(1)

北京烤鸭

炭火烤得鸭飘香

“北京烤鸭”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的《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元朝天历年间的御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有“烧鸭子”的记载,烧鸭子就是“叉烧鸭”,是最早的一种烤鸭。而“北京烤鸭”则始于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明宫御厨便选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其风味,采用炭火烘烤,使鸭子入口酥香,肥而不腻,受到人们称赞,即被取名为“烤鸭”。15世纪初,明政府迁都北京,烤鸭技术也带到北京,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明万历年间的太监刘若遇在其撰写的《胆宫史·饮食好尚》中曾写道:“本地则烧鹅、鸡、鸭。”说明那时烤鸭已成为北京的风味名菜。早年,在北京经营烤鸭店的有便宜坊、全聚德、六合坊、祯源馆等,其中以便宜坊、全聚德两家名气最大,至今兴盛不衰。

便宜坊开业于(清)咸丰五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以经营焖炉烤鸭而驰名。全聚德创立于同治三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以经营挂炉烤鸭而著称。新中国成立后,这两家烤鸭店发展较快。现北京已有八家全聚德,三家便宜坊。在菜品上也由初期“烤鸭”等单一菜品,发展到利用鸭身的各个部位制作多种凉热菜,与烤鸭一起上席,这就是“全鸭席”。“北京烤鸭”吃法多样,最适合卷在荷叶饼里或夹在空心芝麻烧饼里吃,并根据个人的爱好加上适当的佐料,如葱段、甜面酱、蒜泥等,喜食甜味的,可加白糖吃。还可根据季节的不同,加入黄瓜条和青萝卜条,以清口解腻。用鸭骨架加白菜或冬瓜熬汤,别具风味。烤后的凉鸭,连骨剁成06厘米宽、45厘米长的鸭块,再浇上汁,亦可作凉菜。

按传索地

北京烤鸭是著名的北京菜。以北京特产填鸭烤制而成。曾是元、明、清历代宫廷御膳珍品。后传入民间,成为京菜之首,独步中国食坛,誉满中外。“京师美馔,莫过于鸭,而炙者成佳。”这就是前人给“北京烤鸭”的美好评价,外国朋友称它为“世界第一美味”。凡来北京旅游的国内外宾客,都以一尝“北京烤鸭”为快事。在北京流传这样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烤鸭以北京全聚德烤鸭店最为著名。这是一家“名扬中外”的百年老店。这里的烤鸭外焦里嫩、齿颊留香,确实名不虚传。这里的每只鸭子出炉都有代表其身份的“证书”,要吃烤鸭得“先拿号”,厨师还在客人面前表演片皮鸭,感觉很有文化特色。到北京一定得去品尝全聚德的烤鸭。

全聚德烤鸭店分布表

京信大厦店:朝阳区东三环北路甲2号京信大厦1层

010-64660896 

劲松店:朝阳区光明桥劲松八区826楼(长虹桥路口)

010-67711211

亚运村店:朝阳区慧忠北里309号天创世缘A座1-3层

010-64801686/64801685 

华威店:朝阳区松榆里20号

010-67338348/67346006 

明宫店:朝阳区西坝河西里16号

010-64207763/64273355-1173 

天安门店:东城区东交民巷44号

010-65122265 

太阳宫店:东城区甘水桥甲1号

010-64227429 

王府井店:东城区王府井大街帅府园胡同9号

010-65253310/65228423 

北二环店:西城区新街口后英房39号

010-62252442 

北图店:海淀区白石桥37号科贸中心院内

010-68420527/68420530 

玉泉路店:海淀区玉泉路44号

010-68276551 

和平门店:宣武区前门西大街14号楼

010-63018833/63023062 

前门店:崇文区前门大街32号

010-65112418/67011379 

沙河店:北京近郊昌平区巩华镇南大街甲8号

010-69731390 

怀柔店:北京近郊怀柔区西大街33号

010-69624789

进入后厨

【原料】北京填鸭1只(约1千克), 蜂蜜 50克, 盐、料酒、酱油适量,面包一个,苹果一个, 甜面酱100克, 薄饼20张。

【做法】

1选一只完整的北京填鸭,从割开的气管处打气,使其皮肉分离、全身鼓起。

2用沸水往鸭皮上淋,直到整只鸭的鸭皮收缩为止,但千万不能把鸭皮烫烂。

3把盐、料酒、酱油和在一起,料要足,均匀地刷在鸭子身上,多刷几遍,腌30分钟~1小时。

4蜂蜜加点水调匀,不要稠,用之刷鸭皮。

530分钟~1小时之后,鸭皮基本干了,再刷1遍蜂蜜水。

6风干鸭子,一般晾10小时左右,看见鸭皮几乎干了,这样鸭皮就能烤脆。

7在烤鸭之前,先用面包浸水,塞到鸭肚内,补充水分保持鸭肉鲜嫩,再把一个苹果,切两半,放入鸭子腹腔内,起撑开鸭皮和吸味的作用。

8烤箱200度预热后,120度烤30分钟,下面用个托盘接油。如果用烤盘烤,注意把鸭肚肉多油多的一面向上,鸭脊放下面。如果鸭子较大,每增加500克,约延长30分钟。

9取出鸭子翻面(这是唯一的一次翻面),翻面后用200度,烤20分钟,直至鸭皮呈暗红色即可取出。

王致和臭豆腐

一个“臭”字扬万里

相传康熙八年,安徽一位举人王致和进京赶考,却名落孙山,这时路费都花光了,只好留京待下次再考。他小时曾做过豆腐,为了维持生计,就在当时的“安徽会馆”内做豆腐卖。

有一次,正值盛夏,豆腐还剩了好多没卖出去,他一看,发愁了,这时他突然想起家乡有用豆腐制成酱豆腐,但怎么做呢?王致和试着把豆腐切成小块,并裹上薄薄的一层盐和花椒,封在坛子里。过了很长时间,王致和才想起来,赶忙打开坛子,臭气扑鼻而来,豆腐全变成绿色了!他好奇地尝了尝,味道竟鲜美无比。王致和臭豆腐就这样产生了。

按传索地

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是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民间休闲小吃,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最风光的时代可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一日,康熙皇帝在吃了王致和臭豆腐后豪情大发,挥笔题下“青方”二字,使得臭豆腐立即名扬天下。据历史考证,慈禧太后也有吃臭豆腐的嗜好,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外国友人对臭豆腐也情有独钟,在品尝后将之亲切地称为“东方奶酪”。王致和臭豆腐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壮大,已经由300多年前的一个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大型企业,由原先的手工操作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王致和臭豆腐已经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名牌小吃,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华人街的副食品店或超市,都可以见到王致和臭豆腐的身影。

进入后厨

【原料】白豆腐干2千克,盐100克,花椒25克。

【做法】

1将白豆腐干,切成3~4厘米见方的小块儿。

2把每块豆腐干裹上薄薄的一层盐和花椒后装入坛内。

3把盛放的坛子封口,放在阴凉处,数天之后取出,白豆腐已成青墨色的臭豆腐干了。掰开豆腐干,可以看到从里到外都是青墨色,闻着奇臭,炸熟后入口却又是奇香无比。

炒疙瘩

面条吃腻了,换个吃法

民国初年,在北京宣武区虎坊桥东北的臧家桥,有一家名叫广福馆的面食铺,那里的面食价廉物美,顾客颇多。店主是一位姓穆的妇女,和她的女儿相依为命。一天几位常客对母女俩说:“面条都吃腻了,能否改一个吃法?”母女俩按顾客要求,将面揪成疙瘩煮熟后捞出,拌虾酱吃,觉得不够味儿,又炒着吃,味道果然不同。炒疙瘩由此初步形成。此后,母女俩反复尝试,并在配料上加以改进,终于使炒疙瘩名声大振。广福馆地处臧家桥南端,是堂子街、韩家谭、五道庙、杨梅竹斜街的五道路的路口,俨如一座寨子,店主姓穆又无男性,于是一些文人雅士戏称广福馆为“穆家寨”。广福馆逐渐被人们遗忘了,穆家寨炒疙瘩仍旧声名远扬。到琉璃厂的多为文人,逛完琉璃厂,不少名流也纷纷光顾。当时一位名书法家品尝后,泼墨题诗称:“廿载蜉游客燕京,每餐难忘穆桂英。寄语她家女招待,可曾亲手去调羹。”名画家胡佩衡、于非闇也赠字画,对炒疙瘩倍加赞赏。1953年,女店主去世,广福馆因无人继承而停业。

由于穆家寨的炒疙瘩生意兴隆,不少饭馆纷纷效仿,以前门外李纱帽胡同(现大力胡同)的“恩元居”最为著称。恩元居的创办人是河北河间县的马东海兄弟俩,1929年到京学习炒疙瘩的制作方法,并加以创新,也很快闻名京都。炒疙瘩,以它独特的风格为中国面食增添了新的花样。

按传索地

炒疙瘩自母女俩创制后就成为北京风味小吃的佳品。现在以恩元居的炒疙瘩较为出名。炒疙瘩之所以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是因为疙瘩经煮、炒后,有嚼劲,清淡适口。金黄色的炒疙瘩配上碧绿的鲜蔬,色、香、味俱全,荤素搭配,吃到嘴里油而不腻,尤其受到北方人的欢迎,许多河北、天津、内蒙、山西、陕西的老乡,只要上北京,都要吃上一碗炒疙瘩。

现在吃炒疙瘩除前门煤市街,大力胡同口对面的恩元居外,还有:

紫光园(红庙总店)

地址: 北京朝阳区红庙北里85号楼

九门胡同 别名: 九门小吃

地址: 北京西城区什刹海后海孝友胡同1号(宋庆龄故居西)

紫光园(东大桥店)

地址: 北京朝阳区朝外东大桥2号楼

护国寺小吃店(护国寺店)

地址: 北京西城区护国寺大街93号

老浒记民俗酒楼

地址: 北京宣武区琉璃厂南新华街58号

隆福寺小吃店

地址: 北京东城区隆福寺前街1号

锦芳回民饮食店(红桥市场店)

地址: 北京崇文区崇文门大街临34号(红桥市场北)

牛街清真超市美食城

地址: 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清真超市2楼(牛街北口路西)

进入后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