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7781100000087

第87章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司/法国 莫罗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司》布面油画,206.4厘米×104.7厘米。创作于1864年。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莫罗(1826—1898),法国画家。出身于巴黎的一个建筑师家庭,母亲是位音乐家。他从小就显示出了绘画的天赋,并跟随新古典主义画家皮柯特和夏斯里奥学画。

1857至1859年,莫罗赴意大利游览期间,临摹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提香的作品,并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意大利,他还结识了德加、德复瓦纳,后来又到荷兰去研究伦勃朗的技法。回国后,在1864年的巴黎沙龙展出了油画《俄狄浦斯与斯芬克司》。这是他早期的作品,画面上色彩丰富,艺术语言具有象征性,写实主义手法与象征性形象相结合,给人以唯美主义的感受,显示了独特的风格。

19世纪70年代,莫罗创作了以神话和圣经为题材的油画,以刻画莎乐美形象的作品最为引人注目,如《莎乐美在希律王前跳舞》,它们显示了莫罗的艺术具有真实、崇高和某些神秘的特色。19世纪80年代,他还为拉封丹的寓言故事创作插图,这些用水彩技法制作的小幅作品,笔触流畅,造型精确,画面透亮,富于光的效果。莫罗的晚期作品色彩强烈、常用猛烈的笔触和刮刀涂抹厚彩来作画,画面显得异常的生动和狂放洒脱。他不太注重物体的完整,但形象的整体感却很强。

莫罗是一位隐士,直到1888年才进入巴黎艺术学院任教。他的学生中有著名的马蒂斯等。

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的斯芬克司是狮身人面的女妖,长得非常美丽,也很有学问,曾受到文艺女神缪斯的教养。当她出现在忒拜城时就成了那里的一个大害,她盘踞山口要道,每当遇见过路人就用“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的谜叫人猜,猜不出者即被她吃掉。而此时,忒拜城的国王又被人所杀,王国政府不得不以美丽的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婚约为赏召示天下:谁杀死斯芬克司就当国王并取王后为妻。揭榜者为一过路人俄狄浦斯,他揭了谜底是“人”:人小的时候爬着走,是四只脚;长大以后站着走,是两只脚;老了以后拄上拐杖,是三只脚。斯芬克司便跳崖自尽了。俄狄浦斯当了国王又娶了王后,但不幸的是他就是王子,在无意之间既杀了父王又娶了母亲为妻,当他知道犯了大罪后就自残双目成了流浪乞丐。

这幅画以耸立的山峰作背景,美丽的斯芬克司跳到俄狄浦斯的身上,眼中露出乞求的神色,似乎在乞求俄狄浦斯的宽恕。英雄以坚定怒视的目光看着女妖,毫无同情之意,因为斯芬克司让太多无辜的人丧了性命。在画面的下端,露出一只丧命的路人的脚,暗示以往发生的悲剧。

画中的俄狄浦斯是以一个健壮裸体男子的形象出现的。而斯芬克司美丽的面容和丑陋的狮身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不和谐的怪异。画中人物和环境的造型,以古典主义写实手法与神秘主义境界相结合,形象蕴含着善与恶的强烈对比。

我既不相信我摸到的东西,也不能相信我看到的东西,我只相信我看不到摸不到的东西。

大多数画家确信,艺术的成功就在于是否能愚蠢地再现自然,但是只有那些表现自然界的艺术家才能流芳百世,他们的作品才能不朽长存。

见仁见智

莫罗希望创造这样一种作品:所有的爱、温情、梦幻、热情与宗教的渴望都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任何事物都是高尚的、慈善的、有力的,都富有道德和教育意义。在步入神圣未知的奥秘世界时,这个境界里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富有想象力、不可遏制的欢乐,他以对自然的看法和对艺术的信念,在一个波澜壮阔的运动里起着特有的作用。

(路易·玛狄奥)

莫罗的艺术反映了流行19世纪末期的令人扑朔迷离的神秘主义,并使作品具有象征性。他反对印象派的自然主义探索,因此,他所创作的作品充满了梦幻般的神秘效果。这引起一些象征派诗人和崇拜者的赞赏。由于莫罗在写实的技法中表现象征性的理念,包括了传统和现代两种因素,被人们称为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史上过渡性的人物。

莫罗在遗嘱中宣布把所有作品捐赠给法国政府。1903年,他在巴黎的故居被改成莫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