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7781100000043

第43章 阿波罗与达芙妮/意大利 雪贝尼尼

《阿波罗与达芙妮》大理石。高243厘米。创作于1622年—1625年。现藏于意大利罗马波尔葛塞美术馆。

在17世纪,意大利的教会和上层贵族为消除文艺复兴的影响,开展反宗教改革的运动,竭力收买一些艺术家来为他们服务。意大利的艺术家队伍也因此分化,大体形成了三种倾向:一种是以卡拉契等画家为首的学院派,另一种是以贝尼尼为代表的“巴洛克”艺术,第三种则是以卡拉瓦乔等人为骨干的现实主义画派。“巴洛克”艺术家主要服务于宫廷。贝尼尼就是当时最著名的宫廷艺术家之一。

贝尼尼(1598—1680),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诞生在那不勒斯,八岁就能单独刻出一个小孩头像。十七岁时,为大主教萨道尼制作了一尊技术上相当成熟的肖像。成名后,他承担了为教皇监造教堂、陵墓的任务,并创作了大量雕像。但他的思想又充满着矛盾,审美观也比较复杂。

在贝尼尼为罗马最有势力的红衣主教鲍格斯服务的时候,也是他艺术上最成熟的时期。他为这位教皇的别墅完成了四尊极为生动的大理石组雕。《阿波罗与达芙妮》即是其中的一件。

在艺术创作上,贝尼尼总是把雕像的姿态刻画放在首位,并执着地在以神话为题材的作品中注入宗教的狂热。贝尼尼的雕刻艺术是巴洛克艺术发展的最高峰,从其创作规模的宏大来看,17世纪实无人能与之相比。

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大卫像》《神志昏迷失圣德里撒》《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等。

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爱神丘比特为了复仇,将一支爱情的金箭射向太阳神阿波罗,又将另一支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河神的女儿达芙妮。于是,陷入情网的阿波罗疯狂追逐美丽的达芙妮,而少女却冷若冰霜,竭力想躲开他。雕像所表现的,就是达芙妮在听到身后阿波罗的脚步声时,急切地向父亲呼救,让父亲把她化为一棵桂树的瞬间。据神话传说,当阿波罗的手一触到少女的身体时,她就变成了一棵桂树。阿波罗无可奈何,只得取其枝叶编成花冠。后来,人们给胜利者头上戴桂冠的典故,即来源于此。

雕塑中所表现的,就是阿波罗正要触到达芙妮的身体时的一刹那,那个美丽的少女似乎将要离开大地,她那轻盈腾飞的姿态,眼睛斜视,侧着头,具有使人怜悯的美感。为了加强这一形象的表现力,贝尼尼充分运用了他最擅长的舞蹈动作。

这种用栩栩如生的刻画表现的强烈戏剧性场景,让观者有感同身受的体验。让观者全身心进入美术家创造的天地中的做法,正是巴洛克美术最大的特点。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尊组雕的舞姿,贝尼尼杰出的雕塑技巧都是无懈可击的。

17世纪以后,教会对这类异教艺术倾向的作品已经可以接受。贝尼尼这尊组雕就使红衣主教喜欢得神魂颠倒,他请来另一位红衣主教为它写诗,并把它镌刻在这座雕像的台座上面。

把米开朗琪罗的造型风格和提香的绘画风格结合为一。

贝尼尼的创作是表征着巴洛克艺术发展到最高峰的作品之一。从其创作的规模宏大及多面性来看,17世纪实无人堪与伦比。作为一个建筑家和雕塑家,贝尼尼规定了艺术的新途径,为后期的巴洛克大师们准备好完整的根基。

(王毅等译自《苏联大百科全书》)

贝尼尼像米开朗琪罗一样,不仅精通雕刻艺术,而且擅长建筑和绘画,在巴洛克时代,他是位颇具文艺复兴全才遗风的大人物。贝尼尼的作品,最鲜明地体现了巴洛克美术的特点:充分调动各种因素,力求从感情上俘虏观众,富于戏剧性,生动活泼,气势宏伟,华丽辉煌……这一切,使他成为与鲁本斯并列的人物。在雕塑领域内,他对巴洛克的意义,正如鲁本斯在绘画领域内的对巴洛克美术的意义。在美术史上,贝尼尼是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巴洛克雕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