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7781100000101

第101章 举腕的土耳其宫女/法国 马蒂斯

《举腕的土耳其宫女》油画。65厘米×50厘米。创作于1923年。现藏美国华盛顿国立画廊。

马蒂斯(1869—1954),法国野兽派的代表画家,生于法国北部一个谷物商之家。

青年时期,马蒂斯曾在巴黎大学法律系学习了两年,之后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当小职员。二十岁那年,在一场大病后的修养期间,对作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以美术为终生事业。

1895年,马蒂斯进入美术学院,成为象征主义画家莫罗的学生,他的艺术生涯漫长而多变,早期曾临摹过罗浮宫的古典绘画名作,后来又研究过日本版画、印象派的外光画法、塞尚的建筑性的结构,画风从印象派发展到了接近抽象派的风格。

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展出了马蒂斯等画家的作品,这些画大多色彩强烈,用笔奔放,形体夸张,其背离传统的程度,大大超过了当年的印象派,也因此引起守旧派们的极大反感。就在这次“秋季沙龙”的展览会上,有一位评论家在这些夸张粗野的色彩中看到一尊唐纳太罗的塑像,就大声喊道:“看啦,唐纳太罗在一群‘野兽’中间啦!”从此这一画派就被称为“野兽派”。马蒂斯的《带帽的妇女》在展览中也引起观众极大的反感,被指责为是“对肖像画的侮辱”,但我们现在看来,它只是一幅探索平面装饰效果的肖像画而已。

作为一个艺术运动,野兽派的高潮很快就过去了,画家们开始探索自己独特的风格,马蒂斯的作品由初期的奔放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稳定的、装饰意味很浓的新型油画。

《举腕的土耳其宫女》是他中年时期的作品。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蓝色的裸体》《碧眼少女》等。

欣赏马蒂斯的作品,无论如何都无法和“野兽”一词联系上。他是一位温文尔雅的智者,虽然激情澎湃,却有极强的控制画面的能力。

马蒂斯中年时期曾经到许多地方去旅行,这对他的画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把东方艺术中的装饰美与西方艺术中的人体美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有许多是以中东王室后宫美女为题材的。

画中的宫女作东方舞女的打扮,富有体积感,色彩明快,晕染较细腻。背景是东方情调的装饰图案。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就把透明纱裙表现得非常生动。他没有用细腻的笔触刻画舞女的形象,而是运用简单的色彩对比来暗示光感和体现音乐般的和谐。这是一种情绪的音乐、色彩的诗篇,它没有表达出什么深刻的哲理,而只是追求“一种平衡、纯粹和宁静的艺术”的梦想,以“安乐椅”效果抚慰人们的心灵。

色彩是马蒂斯作品中最富于感染力的因素,他喜爱明亮、清晰、纯净的色彩,“某种蓝颜色会进入人们的灵魂,某种红颜色会影响人们的血压,某种颜色会使人们有生气,它浓缩了各种音色”。尽管从表面上看,他的画很简单、很感性,实际上却严格地依附于逻辑法则,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传统的、稳重的三角形构图,被奔放的笔触赋予了活力,这种“写意”的形式和欧洲传统的绘画观念大相径庭,却体现出了东方式的“气韵生动”、“传神写照”。东方艺术中那种创造性打破焦点透视的构图法、装饰性线条的生动运用、色彩表现的大胆等等,都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所以马蒂斯说:“我的启示来自东方。”

有一种固有的真实必须是脱开表现对象的外表现象的。这才是事物惟一的真实。

我所梦寐以求的是一种均衡、纯洁而宁静的艺术,它能避免烦恼或令人沮丧的题材。这种艺术对每个人的心灵均给以安息或抚慰,犹如一张舒适的安乐椅,在身体疲乏的时候坐下来休息。

见仁见智

1920年前后,马蒂斯画了较多的女性人体和女人像。他常以室内带有东方图案的装饰品为背景,使画面色彩绚丽多彩……有人认为这是马蒂斯受雷诺阿女性人体和妇女肖像的启发,而马蒂斯自己说:“使我最感兴趣的……是人体。透过人的形象,我方尽我所能地表现出我接近于宗教感情的人生观。”

(邵大箴主编《现代艺术辞典》)

欧洲绘画的浪潮一个接一个地过去了,许多作品早已失去了生命力,但马蒂斯的作品却仍然显示出清新和活力。虽然他宽阔的视野扩展到了亚非大陆,推崇中国画、赞美黑人雕刻、迷恋日本版画、欣赏波斯细密画,但他更立足于自己的、法兰西式的绘画的基础。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他从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各种表现方式中总结经验,寻找到一种新的、接近抽象的、最简洁的表现手段来发展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