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蓝色蜃楼
7757000000207

第207章

统一了挖井的思想,下定了决心,大家的心突然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沉重,他们知道,虽然挖的只是一眼普通的水井,但这眼井却是腾格里治沙史上的一个独创,如果通过他们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那么,腾格里沙漠治沙的历史就将会揭开崭新的一页,而中国治沙的脚步也将因此而迈出最坚定的一步。他们沉默了,这些生长在沙漠里,同沙漠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民,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劳动会对后世之人产生这么重大的影响!

当他们明白了即将要做的事情有着怎样的分量和意义之后,一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神圣的使命感使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了自豪,这自豪包裹了他们的全身,使得他们的浑身充满了冲天的干劲。没有人再愿意喝酒,他们围坐在治沙站的土炕上,郑重其事地商量开了挖井的事情。

“事情肯定是好事情,但是困难也不少。人工可以不论,但挖井用的材料却不能不做考虑。木料,绳索,这是最基本的,上好的吊钩、砂筐、镐、锹等都得准备齐全,而这些又都少不了用钱才能买来……”老车夫刘万东想得比较细致,他知道挖井必须得有这些东西。

“能找到的,就先找来,尽可能少花钱为好。不能一干活就拿钱儿说事……我们都是缺钱的人……井架的事情我到村上去联系,叫陈书记给我们批几棵树。”

刘万忠是个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干什么事情都讲究节俭,他提出该省钱的地方还是应该省些钱。刘万忠同时还是一个讲究效益的人,在生意场上,他坚持着一个信条,那就是“投入最少的钱,获取最多的利益,这样的买卖才是最划算的买卖”。他认为挖井也应该讲效益,用最低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他不赞成但凡做一些事就要胡乱花费的做法。他主张挖井用的东西如果不是纯粹消耗性的东西,最好还是借一些来用。

“比如棚板,虽然也是很重要的,但它只是起一个保护的作用,井挖完了,就没有用了,这样的东西,就没有必要购买。”他说他有几片寿材(即棺材板)可以拿来支援挖井。为了挖井,他的什么东西都愿意提供。

“我也有一副,只是嫌薄些……三寸厚,木料倒是很结实的,是松木的。”

刘万忠这么慷慨,宋队长也不能落后,毕竟他是当过队长的人呢,他也愿意把自己的寿木拿来给站上挖井用。

因为刘万忠和宋队长带头,大家都各尽所能,把自家有用的东西都贡献了出来。一时间,挖井用的镐、锹、车、筐都一一准备齐全了,只差吊筐、钩索、拉绳和辘轳还没有着落。

“这些东西,由镇上给提供……这是关系生死的东西,非要做结实不可。一点也不能马虎……钢丝绳,镇里可以给提供一套,但是钓钩、辘轳这样的东西却不好弄。谁也没见过这些东西怎么做。”

听说刘万忠他们为了挖井,连自己的棺材板都豁出来了,杨书记深受感动,在百忙中亲临现场,前来指导他们打井的事情。他答应镇里给想办法解决这些工具,但是,他不知道这些工具怎样做,才能符合挖井的要求。

“只要公社里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材料就行。啥东西还不都是人造出来的?市面上买不到的,我们为什么自己不去制造?”

刘万忠提议开动脑筋,自己设计制造挖井用的工具。

刘万忠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经过一番商讨,挖井用的工具就被大家设计出来了。大家意见是:截断铁皮油桶做吊筐,在吊筐的外边用十号钢筋焊接上框架进行加固,避免筐底掉了伤人;用四十二号的螺纹钢打制钓钩,以防钓钩拉断;用十八号钢丝绳做拉绳,不仅耐用,还很结实;至于辘轳,非得用三十寸大的钢木做成,才叫人放心。

“这样的东西,使用起来,应该没什么问题。我同意这么做。这是在地下劳动,工具一定要结实。弄得不好,那可是要出人命的事情,千万马虎不得……”

杨子华书记听了大家的意见,觉得再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同意这样去做,同时要求主管林业的相关部门,尽力帮助刘万忠他们挖井取水。

——那时,杨子华并没有想到,在沙漠中打井取水,其实是一个很错误的做法,那等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但是,为了治住风沙灾害,他已经没有了更好的办法。

一切准备停当,精心地选择了良辰吉日,就毫不犹豫地开工了。并没有谁再提异议,似乎现在动工已经很迟了,大家都认为,这是早该要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