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7756800000032

第32章 肾内科疾病(4)

3.影像学检查对AR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如腹部X线平片、核素肾图、B超、CT或MRI等,对区别急性与慢性肾衰竭及排除急性梗阻性肾病具有特殊意义。如两肾体积缩小强烈提示慢性肾衰竭(CRF),见到肾盏肾盂扩张表明存在梗阻性肾病,多普勒超声、MRI及螺旋CT不仅了解肾体积、皮质厚度、皮质和髓质密度、肾血流量,对判断肾内病变及肾血管有无阻塞都有很大帮助。

4.肾活组织检查按病史及临床检查可确诊ATN。已排除肾前性及肾后性ARF,而肾实质性损害病因未明,应考虑肾活检,肾活检不仅对病因性肾疾病的诊断,而且对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均有帮助。

治疗要点1.病因治疗(1)首先要纠正可逆病因。

(2)对于严重外伤、心力衰竭、急性失血都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3)应停用加重肾灌注或肾毒性药物。

2.全身支持及对症治疗(1)饮食和营养:栙急性肾衰竭患者每日所需能量应为147kJ/kg;栚主要由糖类和脂肪供应;栛每日蛋白摄入量高分解代谢者应限制为0.8g/kg;栜尽可能减少钠、钾、氯的摄入量。

(2)维持体液平衡:栙由于非显性失液量和内生水量估计有困难,每日大致进液量,可按前1日尿量加500ml计算;栚发热患者只要体重不增加可增加液量。

(3)高钾血症:栙钙剂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栚11.2%乳酸钠或5%碳酸氢钠100~200ml静脉滴注,以纠正酸中毒并同时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流动;栛50%葡萄糖液50ml加胰岛素10U缓慢静脉注射,可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子向细胞内流动;栜口服离子交换树脂(降钾树脂),每次15~30g,每日3次;栞以上措施无效,或为高分解代谢型ATN高钾血症患者,透析是最有效的治疗。

(4)代谢性酸中毒:栙如HCO3-低于15mmol/L,应及时治疗,可选用5%碳酸氢钠100~250ml静脉滴注;栚对严重的酸中毒患者,应立即进行透析。

(5)感染:栙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栚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对肾无毒性或毒性低的药物,并由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

(6)透析疗法:下述指征可供选择透析时参考:栙水钠潴留严重,如出现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等;栚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高钾血症(血清钾曒6.5mmol/L或心电图提示高钾);栛高分解代谢型,每日尿素氮上升曒14.3mmol/L,肌酐上升曒177毺mol/L;栜如果是非高分解代谢型,有少尿或无尿2日以上,肌酐曒442毺mol/L,尿素氮曒21.4mmol/L,肌酐清除率曑10ml/(min·1.73m2);栞尿毒症症状严重,如嗜睡、昏迷、抽搐、癫痫发作等;栟非同型输血者,游离血红蛋白曒800mg/L。

3.缩短ARF病程或加速肾功能恢复(1)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可扩张肾小管,增加肾血浆流量以增加尿量。

但由于小剂量多巴胺会增加心力衰竭、心脏缺血、肠缺血和支持垂体激素分泌的危险,故临床上不作常规使用。

(2)在容量控制治疗中应用襻利尿剂增加尿量,但多次实验证实它对已发生ARF,需透析的患者生存率和肾功能恢复无效。

(3)使用钙通道阻滞剂预防细胞内钙积聚。

(4)使用细胞生长因子、生长激素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和抑制蛋白分解代谢。

(第九节)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程度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损伤病史超过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超过3个月。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随着病情的进展,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转归。

主诉

患者主要以恶心、呕吐、乏力、贫血等为症状。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的表现(1)失水或水过多:肾衰竭时由于浓缩功能不良,夜尿、多尿,加上畏食、呕吐、腹泻,易引起失水。由于肾排水能力差,多饮水或补液不当,易发生水潴留,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甚至发生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后果。

(2)低钠与高钠血症:表现为乏力、畏食,重者发生低血压甚至昏迷。

如突然增加钠摄入时,易出现水钠潴留,发生高血压、水肿和心力衰竭等。

(3)高钾与低钾血症:高钾表现为嗜睡、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如果进食少、钾摄入不足,恶心、呕吐、腹泻及长期应用排钾性利尿剂,易发生低钾血症。低钾表现为乏力、肌无力、腹胀、肢体瘫痪,重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和呼吸肌麻痹。

(4)低血钙和高血磷:高磷血症可使血钙磷乘积升高,低血钙使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易发生肾性骨病、转移性钙化等。

(5)高镁血症:表现为乏力、皮肤潮红、灼热感等,严重高镁血症可能出现呼吸及心肌麻痹等严重症状。

(6)代谢性酸中毒:患者有疲乏、畏食、恶心、呕吐、腹痛、头痛、躁动不安,出现深而长的呼吸。严重者可昏迷、心力衰竭、血压下降和心脏骤停。

2.酸中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常见的症状。临床上表现为疲乏、恶心、呕吐、烦躁、嗜睡、胸闷、深大呼吸,最后可死于呼吸麻痹和休克。

3.消化系统早期出现食欲缺乏,上腹饱胀,然后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及腹泻。

4.呼吸系统可表现为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

5.循环系统高血压很常见,程度可轻重不等,一般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重者发生高血压脑病。尿毒症症状严重时发生的心包炎,称为尿毒症性心包炎,起病时常有剧烈左胸痛,常有心包摩擦音,严重者可发生心脏压塞。心力衰竭是尿毒症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6.神经系统慢性肾衰竭由于多种综合因素引起各种精神症状,如意识障碍、抽搐、扑翼震颤、肌阵挛;周围神经病,如“不安腿暠、蚁行感;自主神经症状及尿毒症脑病,如思维不集中,失眠或嗜睡,晚期有惊厥及癫痫发作。

脑电图异常、脑脊液中蛋白增加。总之随着肾功能的恶化,体征出现越多。

7.造血系统出血极为常见,表现为皮下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及消化道出血等。

8.骨骼系统骨病临床症状不多,少数表现为骨骼痛,行走不便。

9.皮肤表现患者精神委靡、轻度水肿,表现为尿毒症面容,如皮肤干燥、脱屑、无光泽、色素沉着。

(二)辅助检查1.尿常规检查可出现蛋白尿、血尿、低密度尿、尿量减少、管型尿等。

2.血液检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下降,白细胞正常,血小板减少。

血中钾、镁、磷增高,血钠正常或略降低,血钙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亦降低。

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3.血气分析可呈现代谢性酸中毒。

4.早期X线静脉肾盂造影、B超和肾活检危险性较小,而且诊断意义较大。

治疗要点(一)基本治疗1.积极治疗原发病。

2.纠正可逆因素积极找寻并纠正某些使肾衰竭加重的可逆因素,使肾功能获得改善。栙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特别是水、钠缺失;栚及时控制感染,解除尿路梗阻;栛治疗心力衰竭;栜停止肾毒性药物的应用。

3.营养治疗(1)必需氨基酸(EAA)或毩酮酸氨基酸+低蛋白(LPD)疗法。

1)EAA疗法对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紊乱的纠正:尿素等氮代谢产物生成与蛋白质摄入量成正比。CRF患者体内EAA、组氨酸减少,补充肾衰竭患者所需EAA加组氨酸,使体内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比例适当,可增加患者体内蛋白合成,而不增加氮代谢产物的生成。总之,应用EAA疗法可使蛋白质合成增多,氮代谢产物减少。

2)EAA疗法对钙、磷代谢紊乱的纠正:EAA的应用使蛋白严格限制成为可能,因而磷的入量明显减少。同时由于蛋白合成增多,可使细胞外液磷进入细胞内液的量增多,使血磷水平也下降。磷水平下降,PTH分泌减少,因而PTH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减轻,肾小管和肾间质内的钙磷沉积减少,损害减轻。

3)EAA疗法对肾小球滤过的作用:应用EAA或毩酮酸氨基酸时,可使低蛋白保持很低水平,如20g/d,因而有利于肾小球过度滤过减轻,肾损害进展减慢。

4)EAA或毩酮酸氨基酸疗法的适应证:栙慢性肾衰竭早、中期,配合LPD;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AA丢失较多,营养不良,作为辅助治疗;栛急性肾衰竭,无严重高分解状态者。

(2)低磷饮食:可减轻症状,LPD+EAA或酮酸氨基酸治疗有助于限磷,同时饮食中应避免高磷食物,如果LPD后,仍不能纠正高血磷,应服用一个时期磷结合剂。食物用水煮有助于减少磷的摄入。

(二)对症治疗1.控制全身性高血压全身性高血压损伤肾小球,促使肾小球硬化,故必须予以积极控制。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尿蛋白曒1g/d,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1g/d,血压控制可放宽到130/80mmHg以下。目前首选ACEI类或ARB类(如氯沙坦)。ACEI类能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强于入球小动脉,故能直接地降低肾小球性高血压,从而能降低肾小球的高跨膜压,减少高滤过,因此能延缓肾功能减退。

2.纠正脂质代谢失调(1)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应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使饮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为1暶1。减少吸烟及饮酒。对肥胖患者应采用低热量饮食,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争取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