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审计理论与实务
7755900000041

第41章 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审计(2)

现金盘点实存数=现金日记账余额+已收未入账凭证金额-已付未入账凭证金额-白条抵库数额在盘点过程中,还应注意企业是否严格执行了现金管理制度,有无超过库存现金限额,有无存在以白条抵库、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以及贪污舞弊等问题。若有此问题,应在盘点表中予以反映,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和调查。见表114。

(7)抽查大额现金收支。审计人员应抽查大额现金收支的原始凭证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如有与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业务无关的收支事项,应查明原因,并作相应的记录。在审计实务中,该项审计通常是通过编制大额现金收支抽查表进行的,见表115。

测试内容:

1.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完整;2.有无授权批准;3.财务处理是否正确;4.与生产经营有无关系。

企业负责人:会计主管:出纳:本所人员:

(8)检查现金收支的正确截止日期。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数额应以结账日实有数额为准,因此审计人员必须验证现金收支的截止日期。

通常审计人员可以对结账日前后一段时期内现金收支凭证进行审计,以确定是否存在跨期事项。如果存在跨期事项,应做出适当调整。在审计中,审计人员在检查现金收支的截止日期时通常应编制现金截止日期测试审核表,见表116。

(9)检查外币结算是否正确。对于有外币资金的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应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外币现金的收支是否按所规定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外币现金期末余额是否按期末市场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外币折合差额是否按规定记入相关账户。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在检查外币现金的折合是否正确时应编制外币现金审查表。

(10)检查现金在资产负债上的披露是否恰当。根据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现金在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反映,审计人员在实施了上述所有审计程序后,即可确定现金账户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恰当,并据以确定货币资金在资产负债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案例分析】目的:掌握库存现金盘点的审计。

资料:2006年1月15日对某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审计,查得“货币资金”项目中的库存现金为1062.10元。该公司1月15日现金日记账余额是932.10元。1月16日上午7:30,对该公司的现金进行清点,结果如下:(1)现金实有数为627.34元。

(2)存入下列未入账的单据:

①职工李某,预借差旅费300元,经领导批准;②职工王某,借据金额140元,未经批准,也未说明用途;③另有2张收款凭证,金额135.24元;④银行核定该公司库存现金限额为800元;⑤核实该公司1月1日至15日的收入现金2350元,支出现金2580元。

(3)要求:

①核实库存现金实有数;②确认2005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所列数额是否公允;③对现金收支、管理提出审计意见。

【分析要点】(1)1月15日公司库存现金账实一致:

1月15日现金账面余额应为:932.10+135.24-300=767.34(元)。

1月15日现金实有数有为:627.34元,加上职工王某白条140元与账面余额相等。

(2)2005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应存数为:767.34-2350+2580=997.34(元),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的库存现金数额1062.10元不相符,应调整为997.34元。

①公司库存现金收支、管理中存在不合规定现象;②白条抵库140元,违反现金管理制度,应责成现金出纳退回;③库存现金超额度,2005年末超限额为:997.34-800=197.34(元)。

(第三节)银行存款的审计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是独立核算的企业都必须在当地银行开设账户。企业在银行开设账户以后,除按核定的限额保留库存现金外,超过限额的现金必须存入银行;除了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用现金直接支付的款项外,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货币收支业务,都必须通过银行存款账户进行转账结算。

一、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

(1)确定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2)确定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银行存款在会计报表日是否确实存在,是否被审计单位所拥有。

(3)确定银行存款业务记录的完整性,有无遗漏。

(4)确定银行存款余额是否正确。

(5)确定银行存款在财务报表上披露是否恰当。

二、银行存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审计程序

1.评审银行存款内部控制;2.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3.分析性复核程序;4.审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5.函证银行存款余额;6.验证银行存款收支的截止日期,并审查截止日期前后的银行存款收支情况;7.审查外币存款的折算收支是否正确;8.抽查大额银行存款收支;9.确定银行存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执行情况

工作底稿索引执行人日期会计主管:出纳:审计人员:

1.评审银行存款内部控制银行存款是货币资金的最主要部分,由于其流动性大,用途广泛,使不法分子将其作为主要作弊对象。因此,加强对银行存款管理对于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2.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审计人员在审查银行存款余额时,应首先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总账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财务报表是否相符,这是银行存款实质性测试的工作起点。如果不相符,应查明原因,并做出适当调整,将其作为继续审查银行存款余额的基础。为了对银行存款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审定表,见表118。

3.分析性复核程序

比较银行存款余额的本期实际数与预算数以及上年度账户余额的差异变动,对本期数与上期实际数或本期预算数的异常或显着波动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追查原因,确定审计重点。应注意银行存款所占的比例,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高息资金拆借,如存在高息资金拆借,应进一步分析这些资金的安全性。还应关注存放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占银行存款的比例,分析其安全性。

4.审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审查结算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货币资金中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一个重要方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通常应按不同的银行账户及货币种类分别编制。审计人员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审计主要包括:

(1)验算调节表数据的正确性。审计人员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数据计算正确性的核实,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①将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上的结账日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上调节前的相应余额核对,验证调节表上,列示的金额是否正确;②将银行对账单记录与银行日记账逐笔核对,核实调节表上各调节项目的列示是否真实完整,任何漏记、多记调节项目的现象都应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警惕;③在核对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和银行对账单余额的基础上,复核上述未达账项及其加减调节情况,并验证调节后两者的余额计算是否正确、是否相符。如不相符,说明其中一方或双方存在记账差错,并要进一步追查原因、扩大测试范围。

(2)对未达账项的真实性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列示未兑现支票清单,注明开票日期和收款人姓名或单位,并调查金额较大的未兑现支票、可提现的未兑现支票以及审计人员认为较为重要的未兑现支票;②追查截止日期银行对账单上的在途存款,并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上注明存款日期;③审查截止日银行已收、被审计单位未收的款项的性质及款项来源;④审查截止日银行已付、被审计单位未付的款项的性质及款项来源。

对于未达账项(包括银行方面和企业方面的),一般应追查至此年初的银行对账单,查明年终的银行对账单,查明年终的未达账项,并从日期上进一步判断业务发生的真实性,注意有无利用未达账项来掩饰某种舞弊行为。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应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并向审计人员提供,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比较薄弱),审计人员可亲自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证实被审计单位所列货币资金中所含银行存款的金额。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见表119。

如调整后双方余额仍不相等,即说明有记账差错或挪用银行存款之嫌,应进一步查明差错发生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调整企业与银行的存款余额相等,也不能完全证明企业银行存款没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审查真实性和合法性。

5.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虽然审计人员可以从被审计单位内部获取银行对账单,了解其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但要确定某一特定日期的银行存款的金额,审计人员仍需向被审计单位的开户银行进行函证。函证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被审计单位的名义向关联单位发出函询证,以验证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是否真实、合法、完整。函证银行存款余额是证实资产负债表列示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是否存在的重要方法。通过向往来银行函证,审计人员不仅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资产的存在情况,而且还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所欠银行的债务,发现被审计单位未登记的银行负债,以及被审计单位应披露的或有负债等。

1999年1月6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企业的银行存款、借款及往来款项函证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中规定: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要在收到询证函之日10个工作日内,根据函证的具体要求,及时回函,并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询证费用。各有关单位根据函证的具体要求回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运用于审计的银行询证函格式见表1110。

6.检查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

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银行存款,不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应列于其他资产类下。对此审计人员应查明情况,作相应的记录。

(银行)

本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本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应当询证本公司与贵行的存款、借款往来等事项。下列数据出自本公司的账簿,如与贵行记录相符,请在本函下端“数据证明无误”处签章证明;如果不符,请在“数据不符”处列明不符金额。有关询证费用可直接从本公司账户中收款,回函请直接寄至会计师(审计)事务所。

通信地址:

邮编:电话传真

截止年月日止,本公司银行存款、借款账户的余额等列示如下

1.银行存款截止年月日

账号名称账户性质原币金额备注

2.银行贷款截止年月日

贷款性质担保或抵押贷款起止期利率贷款余额备注

3.其他事项

公司(签章)日期

4.数据证明无误

银行(签章)日期

5.数据不符,请列明不符金额

银行(签章)日期

7.验证银行存款收支的截止日期,并审查截止日期前后的银行存款收支情况

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上的银行存款的数额,应以结账日实有数额为准。

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审查验证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收支的截止日期,以防止将属于本期的银行存款收支记入下期,或将属于下期的银行存款收支记入本期,从而防止被审计单位高估或低估其银行存款的数额,以达到隐瞒某些事实的真相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审计的目标,审计人员应确定结束日签发的最后一张支票的顺序号码,并查询在此号码之前所有签发的支票是否已交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客户。其次,审计人员还应向被审计单位开户银行索取由银行编制的以结算日后7~10天为截止的银行对账单,以查明是否存在下述情况:

①年终未兑现的支票的实际付出日期是否离签发日期过长;②当年审计单位在多家银行开户时,是否存在挪用补空的现象。

8.外币存款的折算收支是否正确

对于有外币银行存款的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应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外币银行存款的收支是否按所规定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外币银行存款期末余额是否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外币折算差额是否按规定记入相关账户。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在检查外币银行存款的折算是否正确时应编制外币银行存款审查表。

9.抽查大额银行存款收支

审计人员应抽查大额的银行存款收支的原始凭证,看其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如有与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无关的收支事项,应查明原因做适当的记录。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在抽查大额的银行存款收支时通常编制大额银行存款抽查表(见表1111)。

测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