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7752500000025

第25章 手记之十七:正月里闹社火

闹社火是一种很古老的风俗。社是土地神,火是火神。《白虎通义》上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管子》上说:“方六里,为社。”远古的人们,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火而舞,表达对土地和火的崇拜,社火的风俗就产生了。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就是社神。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性格暴烈好战。他和颛顼作战,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竟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结果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多亏女娲炼出了五彩石及时把天补上了。勾龙见父亲惹下大祸,就把大地上的裂缝一一填平。黄帝知道后,就封他为“后土”,让他掌管土地。从此,勾龙就成了人们祭祀的社神。

俗话说“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传说很早以前山西蒲州地方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有一年东海龙王的儿子化作人来到蒲州城里游逛,调戏一个美丽的姑娘,被老百姓揍了一顿。他回到龙宫,说了蒲州的很多坏话。龙王听了非常生气,请求玉帝处罚蒲州百姓。玉帝听信谎言,降旨火焚蒲州。关圣帝君得知这个消息,决意拯救蒲州百姓。他变作一个老妪来到蒲州乞讨食物。有一户人家热情地款待了她,临行时她留下这样一首诗:“正月十五月昏黄,预防灾星起南方。红灯高悬庭堂外,夜过子时凶化祥。”那家人不解其意,就请城里的老学究破解。老学究说,哎呀,这是上天送来的吉祥,要救你家的大灾难。说是正月十五有火灾,要你在门前挂一个红灯,就可以化凶为吉了。那家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乡亲里舍,一传十,十传百,全城的人都知道了。到正月十五的晚上,蒲州城里家家都挂起了红灯,从天上看就是一片火海。关圣帝君报告玉帝:“蒲州已经火焚了。”玉帝站在云端一看,就做罢了。后来,挂红灯的风俗就慢慢传开来,演化成了春节期间闹社火。

社火的种类很多,表演形式也很丰富。皋兰社火的传统装扮有很多角色,一支比较正规的社火队要三百来人。社火队伍靠风婆子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对应的形象,是掌管风雨的天神。风婆子把两个睑蛋、嘴唇都涂得红红的,嘴角点一个大黑痣,两个耳垂吊着红辣椒,戴一头假发,发髻在脑后高高地翘起来,髻梢上插一朵花,手摇着扇子,在队伍的前头顫颤悠悠,扭来扭去,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十分可笑。黑脸傻娃子是她的儿子。一般都是家境贫寒的青年男子装扮,脸上涂着铁锅底部的黑灰,手拿拂尘,在人群里自由往来,索要喜钱。哪个人给的慢一些.他就要往哪个人的脸上抹黑灰。不过讨回来的钱都是归公的,傻娃子连一分都不会隐瞒的。傻娃子走到哪里,哪里就哄堂大笑,气氛非常热烈。跟着风婆子的都是一些滑稽的角色。春官一身州官打扮,骑红马,由皂隶和中军官护卫,即兴说一些吉利的话——说春事,迎春风,报春讯。迎春词都有固定的形式,没有固定的内容。如近年常听到的春词:

正月里来是新春,社火来到你家门。

鞭炮震得财门开,发家致富带头人。

张大妈来李大妈,计划生育最为佳。

少生优育致富快,利国利民利大家。

膏药匠,头戴道冠,有的戴草帽圈,白发,穿道袍,软底长靴,一手拿着纸糊的膏药幌子,一手套着串铃,不停地转动,在人群里逗乐子。丑婆子,媒婆打扮,穿大红袄,大麻子睑,描红大嘴,大肚子,大脚片,提竹篮,一手拿扇子,在场外活动,是一个维持秩序的角色。倒骑驴,小媳妇扮演,头插鲜花,身着彩衣,脚穿绣鞋,腰间倒骑一头用彩纸扎成的毛驴,装扮成新媳妇回娘家的模样。小伙子扮成新女婿,手拿着毛鞭赶驴。大头和尚戏柳翠,戴着假面具,都在场外活动。竹马子,用纸和纱扎成一匹马,绑在腰间,表演战争场景。这些滑稽角色都是为了烘托欢快的气氛,吸引观众。秧歌、腰鼓、彩旗队,都是十几人,载歌载舞,锣鼓喧天,表达着一年的喜庆和快乐。

说起闹社火,什川农民魏兴乐如数家珍。

我今年64岁了。身体还壮实得很,没有生过啥大病。吃药打针的钱都叫我抽掉烟、喝掉咖啡了。抽的是一包三块钱以下的烟,喝的是雀巢咖啡,我也只喝雀巢咖啡。不生病是我最大的福气,闹社火是我最大的快乐。

我从小就爱好文艺。在县宣传队当过演员,唱了十几年的秦腔。还当过土导演,自编自演现代戏《红桥》,说的是上世纪70年代什川农民自力更生修建黄河吊桥的事情。我爱看书,已经养成了习惯。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一会杂书。正月里和村里的农民一起闹社火,这是我的本行。老规矩,新花样,算起来,都闹了快四十年了。

俗话说“老百姓要快活,唱大戏、闹社火”。皋兰社火最引人注目的是打太平鼓、玩铁芯子、跑旱船、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

社火最壮观的是太平鼓表演。几十人或上百人的太平鼓队摆开阵势,锣鼓齐奏,规模宏大,气势威武。打太平鼓,还有一番讲究:“咚—咚—咚,咚——咚—咚”,叫“三点水”,就是“今年好,今年好,明年更比今年好。”“咚—咚,咚—咚”,叫“单条”,就是“逐瘟!逐瘟!”播鼓腾跃,声响十里八乡,叫人振奋。

玩铁芯子,据说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霍去病西征匈奴,大军被黄河挡住了去路。没有办法,只得靠高杆、高架渡河西征。后来,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霍去病,就模仿他的渡河工具进行表演。这就是铁芯子的来历。铁芯子,抬轿是钢质框架,外表装饰成亭台楼阁。踩芯子的人物,看起来高悬在空中,其实是靠从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钢条支撑的。这钢条被装饰成树枝或道具,叫人看不出来。抬轿上面有高七八寸、宽五寸的小平台,芯子伸出平台。上端,打制一对蹬脚的铁耳,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一个腰卡。演出前,画脸谱,着戏装,用白布、棉絮把演员的脚和腰绑在芯子上,看起来演员都悬挂在上面。整台铁芯子装起来,就是一幅构图奇特、疏密相间、造型优美的立体图画。演员都是四五岁至十一二岁的小孩,表演的主要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和一些传统戏曲里的故事。铁芯子装扮武戏,像《岳飞大战金兀术》《关公千里走单骑》《薛仁贵救驾》,主角都是群众崇敬的民族英雄和大义凛然的好汉,占据中心位置,配角或坐或立在主角的刀枪剑戟上。也装扮文戏,像《二度梅》《花亭会》《西厢记》,主角都是人们喜爱的才子佳人,置身于树枝花卉和酒壶、扇子、拐杖这样的器物下面,若隐若现。还有装扮动物的戏,像《武松打虎》《白蛇传》《苏武牧羊》,就在芯子中间装饰一只动物造型,将人物造型附着在动物身上。玩铁芯子是一件苦差使。演员上芯子前不能喝水,在芯子上一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饿了只能吃些奶糖和鸡蛋。以前,铁芯子只有一层,八个人抬轿,演员只有三四个,也是固定在芯子上的。现在是农用车拉着铁芯子表演,芯子发展成了三四层、七八米高,还是旋转的,演员增加到五六个甚至七八个了,活动的空间大了,给人活灵活现的感觉,也给观众一种想象。今年春节,我们的铁芯子表演的《八仙过海》,由静变动,由死变活,高低错落,美观玄妙,叫人看起来像真的一样。

跑旱船,实际上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舞蹈。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总觉得工效太慢,老百姓长期在水中劳作,伤身体。有一天,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叫人们上山砍柴劈蔑,扎成木排子,运土运沙,方便省力,还可以坐在上面休息。这木排子又演变成了船,工效更加快了。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疏通了许多河道,围起了很多湖泊,造出了很多陆地。大禹治水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人。当时的君主舜看到老百姓都崇敬大禹,就让位了。大禹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男耕女织,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每当丰收时节,人们就想起大禹来,把当时治水用过的木船推来推去,跳呀,唱呀,祝愿年年风调雨顺,永世太平。这样沿袭下来,就形成了今天的跑旱船。旱船是按照船的外观制成的竹架子。船的周围缀上绘着水纹的海蓝色绸布,船的上面装饰红绸、纸花、小灯笼和明镜。船夫是一个老头,船舱里坐的是出嫁了的闺女。表演的是父亲战胜惊涛骇浪接闺女回娘家的故事。父亲划桨引船,做出各种各样划船的动作,船儿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闺女碎步快走,步随船移,身随船动,船好像在水面上漂动。在夜里表演旱船,二十个小灯笼绿中透红,船在街道上走,观众就像在河沿上游动,看起来更加神奇。

闹社火最引人注目的是踩高跷。传说宋国有个流浪汉,自称身怀绝技,求宋元君观看。宋元君把他召进宫,让他表演技艺。他拿出两根比自己身体还长一倍的木杆,绑在小腿上,站起来,踩着木杆快走,手上还轮流抛接七把短剑,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宋元君看了大为惊讶,立刻赏给他许多钱财,叫他到民间去表演。从那时候开始,踩高跷就发展成了一种民间娱乐活动。高跷也叫木拐子,有的高过一丈,有的不到二尺,一般的有三四尺高。表演高跷的人都身穿戏装,手持刀枪,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随着锣鼓的节奏,或列队,或走动,或跳跃,或慢跑,旋转自如,蹦跳轻巧。三四尺高的高跷,可以作出跳発、过桌、过桥等一些惊险的动作,可以进行许多诙谐滑稽的表演。有时候突然装出不慎将要摔倒的样子,把观众吓出一身冷汗。等到有人跑过去要搀扶的时候,他却一跃而起,蹦跳自如,令人惊叹。高达丈余的高跷,重在人物造型,大部分取材于《水浒》《三国》《西游》故事。高跷带着杂技艺术,观众看的是惊险、感受的是刺激。

耍狮子也是很惊险的。民间传说,孔子出生,麒麟人家,戴红花而出,紧跟着一只独角的狮子闯进来,家人们用棍棒赶出门。独角狮转身三拜,家人回头一看,刚才打烂的家具全部复原。人们都说,这是神狮。从此以后,民间就有了耍獅子的风俗。狮子造型酷似真狮,全身披着金黄色的毛。舞狮人的裤子、鞋子上都披着毛,还没有表演,就已经是一头活活的狮子。耍狮子只用锣鼓配合,没有唱腔。除了在公共场所表演,还逐户上门恭拜。耍狮子要三个青年男子配合,一人手执绣球引领,两人藏在狮子腹中。一个顶着狮子头,一个顶着狮子身,随着领狮人的手势表演各种动作。表演开始,狮子先要踏东西南北四门,舞狮的人要摆开丁字脚,用大幅度的舞步跳出狮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接着是找青、舔青、吞青、剔牙、困觉,最后是翻身、醒狮、拜四向、回山,显示狮子百兽之王的气势。这是在平地上表演。高架狮子就更精彩了。焊接一个六七米高的铁架子,上面铺上结实的杂木板子,用农用车拉到空旷的地方。还是三个人配合,一人领狮,两人舞狮。锣鼓一响,狮子就跳跃,腾挪,爬上七层的架子,在上面或蹲,或立,或滚绣球,或转圈,口吐祝福语,做着各种动作。然后,一层一层地倒着头跳下来,有两次要隔着一层往下跳,十分惊险。狮子逐户表演时要扫堂,就是在农家里逐个房间都转一圈,锣鼓跟在身后,一声一声地敲响,从门里进,从窗户里出,表达驱邪祈福的愿望。

最精彩的是舞龙灯。这个习俗起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祈求风调雨顺,四季丰收。龙灯的制作非常讲究。一般用竹、木、纸、布这些材料扎成。金头、金角、红舌,绿眼紫须。龙身有很多节,每节间隔一米多。组成龙身的节,一般取单数,大多数是9节、11节、13节,最长的龙可以达到29节。表演的时候,有“单龙戏珠”也有“双龙戏珠”。表演开始前,要请当地有名望的人,拿毛笔给龙点睛,表示神龙腾飞,吉祥如意。现在我们在龙身上装上了龙灯,白天舞龙,晚上舞龙灯。在龙身的每一节上固定一个错板子,插两只蜡烛。这种蜡烛是自制的,把矿蜡和羊蜡掺和在一起,火头大,烟气小,不流油,燃烧时间长,一支蜡烛能燃烧二十多分钟。晚上舞起来,流光溢彩,非常好看。

社火是我们农民自发组织的集体文娱活动,几千年来也形成了一些程式。村里有社火会,每年腊月开始,社火会长召集大家开会讨论,决定社火演出和补充服装、道具、乐器一些事情,然后写在红纸上张榜公布。一般是每户人家都要参加一个人,男女老少不限。班子搭起来后就敲锣打鼓地排练几天,才放假过年。到正月初八九,就装身子演出。先在本村闹几场,然后才去邻村闹。接社火的人家要摆上桌子,放上烟酒、糖果、瓜子、礼币,感谢演出。要给狮子披一条红绸被面,叫搭红。这样天天闹,一直到正月十六日举行一个仪式结束,叫卸身子。社火装扮的都是一些神话或历史人物、丑角人物和动物形象,装扮要美,表演要规范。过去是表达对土地的敬仰和感谢,现在祭祀的成分消退了,娱乐的成分占主导,把一些音乐、书画、生产活动和时代人物不断地增加到社火当中,形成新的表演内容和形式。我们村上的社火就增加了七品芝麻官、摩登姑娘、卓别林等人物,还增添了“娶亲”、“丰收”等一些新节目,很受群众欢迎。春节期间闹社火,红火几天,给辛苦一年的农民一些欢乐,一些轻松,一些精神享受。闹社火,是我们农民跳出家族圈子,在全村范围内协作进行的一种文化联系,是我们农民自己的狂欢,自己的节日。我现在忧虑的是,这些年来社火衰落了,许多传统的社火节目失传了,很多年轻人不爱好社火了,很多村子已经组织不起社火队伍了。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现在闹社火演员凑不齐。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年头出门,年根里才回家,闹社火全靠一些中年人凑合,眼看着搭不起班子了。闹社火全靠农民自筹资金,筹措渠道越来越少,又误工误时,还要义务参加,直接影响农民闹社火的积极性。农村经济转型对社火的影响更大。农民对农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小,现在的农民不再是完全靠天吃饭、靠地谋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火正在失去生存的土壤。可替代社火的娱乐方式,又大量地产生了,比如电视普及了,电视文化已经深人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许多流行的文娱方式不断地冲击社火这种传统艺术。

我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装铁芯子。社火后继无人,眼看着就要跟着我们这些老人一起作古啊!

聊了半天,老魏最后留给我的是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