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7752300000085

第85章 赤壁幽谷观奇景

在临潭县冶力关自然保护区,除了迷人的山水风光外,还有一处最为独特,也最受游客称誉的景观,这就是距冶力关镇6公里处的“赤壁幽谷”丹霞地貌群。

迎着秋日暖暖的阳光,我们在一条细长的峡谷中徒步前行,两边连绵的群山一片翠绿,谷底一条小溪缓缓流淌。行至不远,眼前突然出现矗立的丹霞地貌群奇观。那些顺着山势起伏的赭色地貌,在金色阳光映照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艳丽。

行走在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欣赏两边山体壮观的丹霞地貌群,不由为这些层理交错、造型奇特的自然景致而称奇叫绝。其中,有环绕罗列、气势雄伟的“四屏风”,有崖壁陡峭整齐、耸入云霄的“将军领旨”,有威风凛凛、如怒吼出山的“雄狮”,也有昂首低头、专心诵经的“僧侣”,等等,个个形态逼真。这里还有一处状如麦垛的“小麦积山”,酷似天水麦积胜景。这些景观,远看红霞尽染,近看则七彩斑斓。几步之间,山势由舒缓猛然间变得陡峭,中间从红到黄,从灰到白,从紫到蓝生出多种色彩,层层叠叠,相互交织,似彩缎般此起彼伏,让人惊叹。

这些美丽的丹霞赤壁成因,科学的解释是由富含氧化铁的红色砂岩和砾岩经过距今亿万年的造地运动,饱经风雨冲刷而形成的。岩壁因红色而被称为“赤壁”,古人也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来形容它的壮观与美丽。

再往前走,峡谷依山势而逐渐抬高,眼前的人工便道已到了尽头。越过一条简易的铁索桥,又进入另一番天地。站在桥头高处回望,那蓝的天、红的山、绿的草,构成了高原深处的独特风景。正在我们感叹这大自然的杰作之时,眼前一块巨石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它的形状酷似爬坡的林蛙,在林蛙的背上生长着一棵根叶苍秀、老干屈曲的古松,形成了奇特的“林蛙驮松”景观。置身此地,犹入仙境。一片幽静中,只听相机“咔嚓”声,游人大多要在此留影纪念。照相留影,不过是一种追求心理上的自我满足而已。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绝美的风景多在偏远的人迹罕至处。而世间又有多少美景奇观还未被发现?一个凡人,一生中观赏到的美景又能有多少呢?

峡谷越来越深,路也越来越险,加上多少有一些高原反应,我们的脚步变得沉重起来,便找一宽敞处歇息。放眼远望,远山峭壁上有大小不一的岩洞,像是人工雕凿而成。同行的友人介绍说,在长达40里的峡谷中,比较有名的岩洞有喇嘛洞、妖魔洞等,人称仙魔十八洞。因为山高,大多难以上前一睹真容,只能远距离观看了。这时,几位卖山珍的当地群众走上前来,非常热情地推销他们手中的产品,有鹿角草、蕨麻、野山菇等,价格相当便宜。我们乘兴买了一些,算是此行的意外收获吧。

返回的路上,听着峡谷中的哗哗流水声,就像在欣赏一曲清新的山歌。赤壁幽谷,注定会在我人生旅途的记忆中留下多彩的一页。

(原载2010年1月9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