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7752300000066

第66章 安康的魅力

时光如梭,转眼间又一次离开故乡已是10多年。阳春三月,惠风和畅,已届耄耋之年的父亲更是思乡心切,不时地念叨,要回老家看看新盖的楼房,要给奶奶上坟,要体味记忆中的特色小吃。我和爱人作了一番周密的出行计划后,才下定决心一同陪父母踏上返乡之路。

从兰州乘坐夕发朝至的列车,一觉醒来,已到西安。爱人的战友常超为我们详尽地安排了行程。在西安小憩半天,午饭后租一辆宽敞的商务别克从西安启程。记忆中,从西安通往安康的道路十分艰难,“山道如蛇道,车蛇形其上。”客车沿着秦岭的盘山路前行,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谷,人坐在车上,心悬在半空。如今,这些记忆已成历史。亚洲最长的隧道贯通秦岭,汽车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奔驰,眼前不时掠过景色优美的奇岭幽谷,不由得人心生惬意。不觉间过了3个小时,车子已进入安康市区。

这时,天空飘起了细雨,像是要为归乡的游子洗尘。父亲难掩心中的激动,一个劲地感叹着家乡的巨变。是的,安康变亮了,长高了。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的大道纵横交错,一路绿树掩映,春草青青,红花盛开。穿行期间,诗情画意油然而生。安康军分区政治部牛主任介绍说,近年来,安康的变化日新月异,金州广场、望江公园、滨江大道、龙舟文化节、安澜楼、赢湖风景区等,都见证着历史的巨变。

矗立在汉江北岸高坡上的安澜楼,光彩夺目,它是安康市的新地标建筑,采用明、清古建筑风格,五层重檐阁楼,最高层层顶为四角攒尖顶,高达40多米,它宛如一位高大的勇士,守卫着滔滔东流的汉江,守卫着安康的安宁和平静。站在塔顶,全市风貌尽收眼底。遥望一江春水,耳旁仿佛又传来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杨洪基那雄宏激越的声音:“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安康市博物馆,我们从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中,追忆过去的岁月。在城市规划模型前,让人又看到了未来的宏图。父亲显得精神十足,全然不像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令人佩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这些年,安康市以文化搭台打造新安康。其中,“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是安康最大的节庆,也是中国魅力十大节庆之一。每年的汉江龙舟节,都有众多的游客在汉江沿岸观看龙舟竞渡,场面浩大,热闹非凡。中央电视台曾为此拍摄了大型综艺晚会《欢乐中国行·魅力安康》,使安康名扬四海。

安康是巴国文化、楚国文化和秦国文化的交汇处,自古就是秦头楚尾巴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它与众不同的文化,也赋予了它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唐朝时,这里设置为“金州”,是重要的产茶、产柑橘之地。唐后直到元、明、清三朝中,安康经历过几次大规模人口迁徙。规模最大的“两广迁四川”中,大量流民从汉水流域而上,经巴山进蜀地,有很多人驻留在“自古无战事,山大人不惜”的安康。

也许是上帝的恩宠,这块属于北方的土地一年四季一片葱茏,山光水色中既有北方的雄浑,又有南方的秀美。清亮亮的汉江水从城区流过,为小城增添了灵气。芭蕉、棕树、玉兰等名贵树种在这里随处可见。父亲指着远方的一座山峰动情地说:那里是笔架山,细看有三座山峰如笔架一般排列;那座是凤凰山,山形像一只展翅待飞的凤凰。看得出来,除了这挺拔的奇峰,蜿蜒的一江汉水,安康的过去已成了他永久的回忆。

(原载2012年5月12日《人民军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