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7752300000001

第1章 序言质实可贵的游踪

杨闻宇

《西风漫卷》是涉及祖国西北的游记散文,文字精短,视野辽阔,又感情真挚,是实在而地道的抒情之作。

作者张惠琳,脚步别样地有力。陕西的壶口、延安;陇上的焉支山、桑科草原、郎木寺;宁夏贺兰山、沙湖;青海的玉树、海晏、日月山;新疆北疆的霍尔果斯口岸、昭苏的康苏沟、阿勒泰的可可托海、伊宁的那拉提草原、吐鲁番的火焰山……书里均有简洁的文字记述。

女性目光细腻,情怀入微,其游踪性的文字自然便严谨而且周详。延安窑洞前,她坐在70年前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坐过的石凳上,感受着这位西方女性不寻常的风采;在阳关那连上帝也感到荒凉的黄土墩前,她想象着历史上的张骞、解忧公主、霍去病、唐玄奘从这里行经时的姿影。《俑阵雄风》里,兵马俑出土的铜车马竟然由7000个零件组成,兵马俑的发现者杨新满老人被列入世界名人录,受到188位国家元首的接见。我也多次去过兵马俑,对上述情况却是从这篇文章里才知道的。鸿门宴遗址存有项羽举过的象征权印与力量的铁鼎,旁边石碑上却刻着宴会中偷偷溜走的后来胜利者刘邦的《大风歌》,更给后人留下千秋不尽的思索……有如实的记录,又摒弃了繁琐的罗列,为读者留出广阔的思考空间,高明的游记导引图也是收不到这等艺术效果的。

张惠琳家居黄河畔,《黄河奇石》里有这样一节文字:

那天下午,一阵滂沱大雨后,天终于放晴了。和往常一样,我和爱人晚饭后来到黄河边散步,欣赏雨后的黄河,呼吸新鲜空气。突然,我的目光被一块醒目的花纹黄河石吸引。也许是经过了一场大雨的冲洗吧,那黑白相间、纹路清晰的黄河石一角紧紧地嵌在一堆泥土之中。我和爱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挖了出来。好大的一个泥团,大约有十来斤重。这时,天色渐黑,回家的路途比较远,又没有车可乘,怎么办呢?爱人看出我不愿放弃这块糊满泥巴的石头,只好抱着它回家。

回到家里,爱人笑着说:“我倒要好好欣赏一番,看它究竟是个啥宝贝。”他把这块石头冲洗干净摆在茶几上,转来转去地抚摸着,欣赏着,神情十分专注。

突然,他兴奋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它像什么?真是个宝贝。”

“熊猫!”我俩异口同声,惊呼声也变成了欢呼声。我们仔细观察这块“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幸运石,它的外形酷似憨态可掬的国宝熊猫,浑身上下一片灰白色,臀部和耳朵、嘴巴、鼻子为黑色,看上去如同将墨涂了上去一般。整体显得笨拙可爱,憨厚朴实……我们对它的钟爱,绝不亚于在呵护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

桑科草原上挥动羊鞭的牧羊青年,曾经唱道:

拉萨的酒吧里呀,什么人都有,就是没有我的心上人;她对我说不爱我,因为我是个没有钱的人。

茫茫暮色中,张惠琳与爱人挖掘、抱回“熊猫”之举,与黄河母亲连襟,与华夏国宝合符,比照宋代李清照与丈夫的闺房金石之乐,比起当今有钱人的醉生梦死,这该是多么纯净又多么难得的一种情趣噢!

读罢书中短章,我感到作者行文或许随意,内容却质朴可亲;其行止与浮华绝缘,其笔触与名利无涉,其内蕴却与日常生活自然接轨;信笔由之则显情趣,平实记录又见深度,加上短小好读,我以为读者是会喜爱的。

此外,作者于他年回眸这些文字时,俯碧水而看白云,重温旧踪,收获或当不亚于那一尊国宝“熊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