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鬼谷子教你攻心术
7751200000029

第29章 驭心术——大人物驾驭人心的九大要诀(3)

说话要周密。现实生活中口无遮拦的人屡见不鲜。吹牛皮讲大话的,乱开空头支票的,虚话、假话、客套话甚至脏话百无禁忌,随口拈来。因为语言而给自己带来难堪、招来祸端的也不在少数。一个周密的人,不会多讲这些毫无意义的话,即使只有他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会遵照“慎独”的观点,严格把控自己,不为自己留下任何隐患。

交友要周密。孟母择邻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不可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不可能脱离环境独善其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教导我们交友一定要谨慎、周密。不可乱交朋友,以免耳濡目染受到坏影响,进而走向歧途。

身处逆境时要行事周密。逆境会让人心烦气躁,一急一气之下容易冒失莽撞。逆境状况下应该更加克制,行事更加周密。在最容易暴露个人缺陷的时间段里都能行事周密,说明功力深厚,可以谋大事,成大业。

生活进入平缓期也要特别注意行事周密。翻开历史,功亏一篑的人不计其数。人生就如同行船,激流险滩、大风大浪、隐石暗礁,因为超级戒备、谨慎对待,反而闯了过去。在风平浪静之后,因为放松了警惕,意志松懈,反而更容易在疏忽之下船毁人亡。因此,越是平淡的日子,越应该警醒自己周密行事,谨慎小心。

大事当头,不消多说,我们自然会周密、谨慎。但细小的事情,我们处理起来往往会心不在焉。事实上,“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古往今来,凡是成大事者,都是从小处着手的。因此,平时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也应周密对待。

西汉时期的霍光在汉武帝身边任职二十多年,平日为人忠厚可靠,端正严谨,办事一贯小心谨慎,十分周密,从来没有什么闪失。在他担任侍卫时,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就是保护皇帝,所以他每次出宫、下殿时,起止步都有固定的点。有人曾暗中跟随作出记号,事后再算丝毫不差,可见他办事的周密、谨慎。霍光一丝不苟、小心谨慎的品质得到了汉武帝的嘉奖。在汉武帝生前,霍光一直备受重用,汉武帝弥留之际,更是将霍光视为托孤大臣。霍光的周密谨慎为他一生得到皇上的信任奠定了基石。

很多人做事,常在即将获得成功的关键时刻意外地出现失败。这种失败往往是由一时的大意疏忽造成的。如果在事情即将完成的时候仍像刚开始时一样谨慎小心,循序渐进,严格按照事前周密的计划执行,就可以尽享成功的硕果了。对世间的任何人来说,成就一番事业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都要付出心血和代价。

作为个人,除了要广泛了解外界的信息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各种事情处理得非常周全,各种关系尽量平衡,还要居安思危,为可能发生的隐患谋得一个周密的应对计划。如果考虑不周全,很可能被人趁机钻空子,自己被迫从主动变被动。

商人在花钱时,十分谨慎周密。每一分钱都认真衡量花得是否值得。我们应该学习精明的商人对待钱财的态度,对待我们的生活。认真投入、仔细揣摩、周密计划、严谨行事,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对待生活,我们越认真周密,人生就越顺畅。

身在职场也一样需要谨慎周密。虽然职场周围的环境算不上钩心斗角、复杂多变,但也应该本着一颗周密严谨的心对待。好处是可以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得更顺畅一些。周密行事,避免节外生枝。没有额外的麻烦,就会相应减少额外的摩擦。与同事们平和相处会累积很多人缘,这些人缘将是职场顺利的基石。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剧,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论是大到国家之间的竞争,还是小到个人之间的纷争,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暗中谋划,周密行事。总之,我们会发现只有那些计划周密、做事谨慎并坚持不懈的人,才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直达胜利的彼岸。

八、主恭——洞悉人心,恭谦为上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暗变更。右主恭。

国君要借鉴天下人都看得到的事物,自己就没有看不到的事物;借鉴天下人都听得到的事物,自己就没有听不到的事物;借鉴天下人都思考的问题,自己就没有不知道的。那么千里之外的事情,隐蔽细微的事情,都可以洞察天下的奸邪,于是,没有人不悄悄地把自己的坏主张收敛起来。这就是国君要恭谨的原因。

行走社会,谨记这个说得快烂的道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张扬的敌人未必险恶,难防备的是柔弱外表下的奸邪之徒,披着羊皮的狼。

一只四处觅食的狐狸,已经三天没吃东西,饥肠辘辘。

这时,他在河边遇见了仙鹤,仙鹤看到狐狸病怏怏的,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便主动关心狐狸:“狐狸先生,你身体还好吗?似乎有些虚弱啊。”

狐狸听到仙鹤的话,那双狡猾的眼睛又溜溜地转了一圈,他立马打起精神,一副笑脸回答仙鹤:“多谢您的关心,我很好。”

仙鹤刚在河边沐浴完,正在等着风吹干羽毛。狐狸凑近一步,问:“聪明的仙鹤,我有些问题想请教你。”

仙鹤很高兴,说:“你想问什么?”

“如果风从北边吹来,你的头会朝什么方向转呢?”

“当然是朝南转啦。”

“如果风从东面吹来,你的头该朝向哪里?”

“朝西。”

“哎呀呀,您真是太聪明了,怪不得连人类都夸赞你呢!”

仙鹤洋洋得意,狐狸借机又靠前一步:“那如果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呢,你该怎么办?”

仙鹤已经完全被狐狸的奉承吹晕了,它非常得意地说:“那我就把头埋进翅膀里啊——像这样。”

愚蠢的仙鹤,真的把头埋进翅膀里给狐狸看,可是,没等它把头露出来,饥饿的狐狸就向前一扑,狠狠咬住仙鹤的脖子。

如果是只聪明的仙鹤,恐怕初见狐狸就展翅高飞了,还等它这么得瑟?

一个人不聪明不可怕,但是,要懂得看清问题的本质。自己不能看清就要借鉴别人的眼来看。很显然,这只仙鹤,既不聪明,也不懂得通过别人的眼睛去看。被狐狸吃掉也就无可厚非了。

鬼谷子说:“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暗变更。右主恭。”

一个人想要洞悉人事,自己的眼睛自然不够亮,但是,天下人的眼睛自然就能看到;自己的耳朵听不到,但是,天下人的耳朵就能听到;自己思考得不够周全,但是,天下人的思维下自然就能了解通透!

古人讲究,“天理昭昭,疏而不漏”。因为一件事一个人你想获得他的真面目,自然就能从蛛丝马迹探知真情。

当然,如果你不懂这点,自己又不够聪明,像上面的仙鹤一样,把小人当成君子,就等着被谋害。相应地,如果你能做到“长目”“飞耳”,自然就能洞悉一切,躲过无妄之灾。

春秋末年,晋国公被迫流亡在外。一次途经一座城池,他的随从提醒他:“主公,这里的官吏是您以前的老友,我们可以在这里歇一晚,等后面的车辆跟上。”

晋国公摇摇头,说:“万万不可。不错,此人从前是待我很好,他最爱对我投其所好。有段时间,我喜欢音乐,他就送了我一把好琴;后来我又爱上配饰,他就派人给我送来上等的玉环。这样的人,我担心他会出卖我,又去讨好敌人,我们还是快走吧。”果然,晋国公的马车没走多久,这个官吏就扣押了后面的两辆车,献给敌人讨赏去了。

晋国公为什么能洞悉这个人?

很显然,在自己的爱好上,他关注了这个人。通过身边的耳目,意识到这个人是墙头草,是个阿谀奉承、卖主求荣的家伙!

小事见性格,背后见脸谱。

在你准备从其他人嘴里打听事态或者询问某个人时,就涉及这个人是“小人”还是“君子”。小人的话,就要反着听,君子的话就要正着听。

历代昏君也懂得“听话看人”,但是,进入他们耳朵的话是被过滤的,看到的人是经过哈哈镜处理的。

赵王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本来廉颇能吃得很多,身体强壮,也能带兵打仗,但是,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回报国君的答案是:廉颇能吃饭,但是身体不好,坐了一会儿就遗尿了!

唐玄宗问:“兵部侍郎卢绚风度不错。”准备考察一下,提拔提拔。李林甫一听,点头应是。但是,很快就将卢绚风调到外地,告诉玄宗这个人身体不好。玄宗遂罢。

如果你想要通过别人打听事件,自然就要好好考察这个人到底如何。另外,听一个人的意见永远不如听多个人的意见更为完善。即使每个人说的都是正确的。

如果你想要得到最真实的情况,那么就多找几个人做参谋,从几个人的话中,找到破绽,分析出谁是真诚的,谁是虚伪的,自然事件的本质也就能洞悉了。而在你面前的小人想耍奸,也要掂量一下能不能过得了你的火眼金睛!

九、主名——让你的实力盖过你的名声和地位

循名而为,按实而定,名实相生,反相为情。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实生于德,德生于理,理生于智,智生于当。右主名。

依照名分去考察实际,根据实际来确定名分。名分与实际互为产生的条件,反过来又互相表现。名分与实际相符就能得以治理,不相符则易产生动乱。名分产生于实际,实际产生于意愿,意愿产生于分析,分析产生于智慧,智慧则产生于适当。以上讲名实相符。

名利最能让世人醉生梦死,人最爱追求名声。众所周知,利益、地位都是声望的粉丝,名声有了,利益、地位、权势就会接踵而至。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名声可以提高知名度,可以让人名垂青史,所以要极力追求。

其实,有这种逐名想法的人只是利欲熏心,钱权心太重,遮蔽了智慧的眼睛。追求名声,尤其是纯粹为出名而不择手段做事,最后吞苦果的,必将还是自己。太在意自己名声的人,往往行事很招摇;因为一直笼罩在名声的光环内,很容易滋生虚荣心。一旦行事招摇,离招人嫉恨便不远了。常言道,枪打出头鸟,招摇便容易招惹是非。一个虚荣心强的人,做事会关注面子工程,会日渐偏离解决事情的正常轨道,最终导致自己功亏一篑。

于是可知,名声和地位,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只会给我们带来好处。一不小心,给我们灭顶之灾的,就是我们向往并追逐的名声和地位。

司马光二十岁就中了进士,别人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时,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相反,他说:“区区外名,不足谈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种视名声为烟云的态度,多一点实干精神,努力让自己发展成实力派。图有名声招人耻笑,唯有实力派才能让他人由衷地敬佩。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永远不知道在你身边的人真正的心思。即使你是个实力派,也不应该轻易外露,到处显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即使你有两把刷子,也保不准就是圈里段位最高的那位。

一般来说,才智越高的人学习越深入,见闻越广博,便会越发感觉到学海无涯而个人能力有限,为人处世便越加谦和。他们从不炫耀自己懂了多少别人可能不懂的知识,也不认为自己慢慢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高人。高人不露相,只有“半瓶子水”的人才叮叮当当到处张扬。

然而,喜欢显摆是人的天性。很多人总是想方设法出人头地,有点小聪明地百般展示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言谈举止更是招摇至极,大有得意忘形的意味。

殊不知,这种自视甚高,锋芒外露的人名声、地位越高,将来有可能摔得越惨。因为你即使再有才,地位名声再高,终究不过只有一个人。如果你行事不得人心,惹得众人反对你,众人的力量积少成多,最终也会拖垮你。

唐太宗李世民不是说了吗?皇上就算坚固如大船,普通民众就算渺小得如一滴水,水滴汇集多了,成了汪洋大海,水能行舟,亦能覆舟啊。一人之力,是难敌天下人之力的。仗着名声和声望胡乱行事的人,最终会失去名声和声望。

让你的实力盖过你的名声和地位,这是保全自身安全的明智方法。

曾国藩曾经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意思是说,君子有真材实料的学问,但不应该随意显摆,应该深藏不露,待价而沽。让你的实力盖过你的名声和地位,你的名声和地位将会有坚实的根据,会变得更加牢不可破。实力主导名声,才是稳固名声的良策。

徒有虚名,真实状况早晚会被揭露。就像《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一样,狐狸不可能永远在危机的时候借到老虎的光,早晚有一天,它会独自面对挑战。它在过去的名声越大,将面临的挑战就越有威胁性。当狐狸软弱、狡猾的真面目暴露时,可能不仅仅是难堪,还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名副其实,却会带来恒久的安全和荣耀。尽管平时我们以温和的面目出现在敌人面前,似乎会随时让步,处处妥协。但是因为是实力派,一旦对方真的斗胆触犯了我们的原则,可以毫不留情给予致命反击,保护自己和同类,收获衷心的爱戴和拥护。

让你的实力超过你的名声和地位,还有一个额外收益,就是可以彻底抛开虚荣的桎梏,生活得更轻松、自在,不必背负沉重的精神枷锁,可以私密地享受自己的私生活,不必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进入公众的视线。

实力派,放心,安全。如果你面临一个在实力和名声之间的选择,相信你一定会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赤手空拳的你,是不是觉得疲惫不堪、力不从心呢?想不想改变现状,让自己强大起来呢?让自己变得不仅对别人的攻击免疫,同时还可以无坚不摧、所向披靡,不是很好吗?

那么,就请拿起武器再上战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