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声远总是习惯站在高处,欣赏社福大楼周围的景色。这个时候眼前的一切像一张铺开的地图。一条弯弯曲曲的卵石小径,串起社福大楼四周一层楼的老民宅、墙壁、花台,连接到宜兰河堤,穿过堤防,来到宜兰河畔的青青草地。微风吹过河边,绿树摇曳,一名运动员划桨顺流而过。
这条弯曲的美丽小径,是黄声远最有成就感的作品:“宜兰河畔旧城生活廊带”。他并不想在农村中突兀出一个高耸的政府机构;而要运用最融合自然与环境的巧思,把社区与政府机构包裹起来,让民众习惯到社福大楼来打球、读书、阅报;也让政府职员打开窗户就发现,他们的存在本质,就是服务人民与社区。
然而,眼前这看得见的改变,竟然花了黄声远10年的时间。
黄声远是耶鲁大学的建筑硕士,在知名事务所待了两年,后来返回台湾在大学教书,前程似锦。但是,在台北长大的他,却选择到宜兰乡下,定居下来。他说,他想在做建筑与过生活中找到真义,实践“建筑的公共性”、与社区居民多接近的理念。
黄声远一边沟通,一边做。平时人们乱丢垃圾的废弃土地上,他用竹子做了一排美丽的篱笆,还种了爬藤植物。慢慢地,垃圾不见了,篱笆的爬藤赏心悦目。
他观察居民家门种什么植物,就在对面的墙边砌了矮花台,居民种什么,花台就种什么。“居民浇完家门口的花,也会到花台来浇花,因为看起来跟自己家里的植物一样。”黄声远笑着说。
后来,他在巷内铺卵石。卵石一直铺到居民家门口,居民每天扫地,自然而然地清扫大片公有巷道。
于是,它成为一条令人惊艳的小巷,吸引无数游人步行探访,相机的“咔嚓”声此起彼伏。原本不重美感的巷弄阿妈,也注重起美感与穿着打扮,坐在巷口等着跟人说话、入镜。
这一切“看得见的改变”,都是慢慢做成的。
“十年了,我发现,凡事只要有耐心,都能做成。”踩着拖鞋,黄声远一派闲适。
有些时候,成功就是不改初衷,顺性而为。只要能坚持到最后,成功就唾手可得了。像黄声远那样,在闲适中等待成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