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你不可不知的防癌抗癌100招
7719700000016

第16章 心理防癌抗癌(1)

心理健康是防癌的重要素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了维持健康的四个原贝1J:良好的精神状态;均衡的营养;适度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人体是由若干生物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互相交错而成的网,从而

构成人的整体。科学研究已经表明,精神活动确实有影响身体的力量。所有的精神活动,包括思考、感觉、情绪、想象、体验等,都明显地影响着所有的身体活动和身体的各个系统。正因为癌症并非是由单纯的生物学因素所引起的,因此,在癌症的预防中也就不能只局限于防止理化的、病毒的、职业的等致病因素的损害,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适应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注重个性修养和体能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健康的心理不仅能预防心理病态,包括精神病等,而且对癌症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在防癌工作中,积极开展心理卫生服务,指导人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尤其是重视童年期心理卫生,使孩子们能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帮助具有癌症性格的人认识自己的不良性格和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模式、生活方式,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事件及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增强抵御癌症侵袭的能力。因此,人们应该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去重视心理健康。

不良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而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则对癌症的康复治疗亦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地对待生活,了解癌症康复治疗的医学知识,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身体的康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癌症性格,就是说这种性格的人较其他性格的人容易得癌症。例如性格孤僻古怪、沉闷抑郁、心胸狭窄、多愁善感、疑神疑鬼、厌世悲观、嫉火旺盛、暴躁易怒、不吐不露、爱生闷气的人,就容易为癌症所侵袭。相反,性情开朗、心胸开阔、坦荡豁达、息事宁人、乐观幽默、感情外露的人,就很少得癌症。

美国的劳伦斯在探索紧张与情感对癌症发生的影响时发现,在500多名癌症患者中,76%的患者具有同一独特类型的感情生活史。

癌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可以使病人不积极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从而延迟或耽误有效的抗癌症综合治疗,失去确诊后的早、中期有利治疗时机,导致癌症的迅速发展扩散。

癌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可以使患者不主动配合医院医护人员的治疗,医生难以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勉强接受的治疗手段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此外,消极情绪还可能使病人饮食锐减,因营养不良而迅速消瘦,甚至导致恶病质的提如发生。

癌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可以使患者错误地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听天由命,顺其自然,无所作为。患者不愿

采取中药、气功、太极拳等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不注意生活的合理安排,失去了宝贵的综合系统治疗机会,加速了病情的发展。

癌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可以使病人机体早已存在的神经内分泌的失调进一步加剧,促进病情的恶化。

癌症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紧张情绪,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表现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胸腺功能失调,抑制抗体产生,自身稳定与免疫监视功能进一步障碍,从而机体的抗癌症能力降低,促进癌症的迅速发展。

精神创伤对癌症的影

现代生活中,工作和学习上的长期紧张,工作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生活中的重大不幸是致癌的三个重要因素。

精神抑郁等消极情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由于机体间的平稳被打破,使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和功能,不断变异,产生了癌细胞。另一方面,减少体内抗体的产生,阻碍了淋巴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使癌细胞突破免疫系统的防御,过度地增殖,无限制地生长,形成癌肿。所以说,精神因素对癌的发生、发展、扩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

临床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从多方面促进癌症患者的康复。

(1)癌症患者的积极情绪可以使患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采取各种必要的治疗措施,并能耐受某些治疗措施的毒副反应,完成所需要的疗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癌症患者的乐观情绪可以使病人从思想上正确地对待癌症,相信癌症是可以战胜的。这样患者的情志条达,情绪稳定,对生活充满希望,从而生活安排合理有序,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和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提高了自己的生存质量,增加了对癌症的长期控制,甚至临床治愈的可能性。

(3)良好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情绪振奋,具有与癌症拼搏斗争的奋发精神。能主动采取气功、太极拳等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长期坚持。即使遇到病情的波动也能泰然处之,这些患者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癌症患者的积极情绪可以有效地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抑制或延缓癌症的发展,有利于各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措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5)癌症患者的良好心理状态,还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的调节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纠正机体的免疫缺陷,减轻或阻止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所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提高机体的抗癌症免疫能力,促进癌症病人的康复。

治病要治心,恶劣的情结,抑郁的精神,对人健康的损害,甚至比病菌、病毒更厉害得多。情绪可以杀人,亦可以救人。良好的情绪,犹如一剂心药,对癌细胞有强大的杀伤力,是任何药物所不能代替的。

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呵护

情绪可以促使病情加重,也可以促使病情好转。实际上得了癌症并不可怕,只要早发

现、早诊断、早治疗,愈后还是乐观的。

顺其自然的心理

当得知身患癌症后,一时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是在所难免的,但能正视现实,能从实际出发,积极与医生配合,接受治疗,按医嘱行事,积极了解抗癌的有关知识和治疗方法,不轻信讹传和荒诞的作法。这种心理状态的患者,多为精神状态较佳、乐观开朗、毅力比较强的人。有位老年患者得知自己患了胃癌,震惊过后,心情很快就平静下来。他一边遵医嘱进行手术加化学治疗,同时在康复阶段加入了癌症康复俱乐部,和病友们跳交谊舞,参加康复旅游,积极举办文艺联欢活动。因而病情比较稳定,生活得既快乐而又充实。其实有许多这样治愈的癌症患者,他们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强者。

迷信、依赖心理

这类癌症患者具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当他们从恐惧中惊醒之后,片面地将自己的生存希望全部寄托在药物之上。迷信依赖药物的心理占上风,而忽略了在战胜癌症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他们除了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往往迷信单方、验方、民间秘方等,即使是道听途说的江湖方药也想试试。这种滥用药的作法无疑会增加机体解毒器官的负担。更有甚者不惜重金采购进口名贵药品,不管这些药是否适合自己,往往发生事与愿违的事情。

有的癌症患者整日胡思乱想,疑心越来越重,总是猜测自己还能活多久,像是被判死刑缓期执行那样地挨日子。由于心神不宁、情志失态,所以怀疑一切,总认为用药是无效的。甚至怀疑医生没有给自己用好药,或是怀疑某家药厂的药品质量有问题等等。究其根源是由于恐惧心理在作祟。恐惧心理不但造成大脑思维的紊乱,还导致体内器官功能发生剧烈变化,摧垮免疫机制,毁掉抵御疾病的屏障。恐惧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表现,虽然可以促动人体自救应急能力,但是当这种感情超过限度时,就会给身体带来不利。

怀疑、恐惧心理

矛盾、杭拒心理

有的人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之后总是愤愤不平。感到天理不公,时常抱怨灾难为何落在自己的头上。这种莫名的愤怨往往按捺不住,便向周围的人肆意发泄,脾气变得暴躁,常常出口伤人,内心的极度痛苦,往往造成行为越轨,甚至失去理智。有的人心理承受力差,觉得身患“绝症”是一种耻辱,自尊心受到扭曲,由于治疗的需要而造成的身体外形的改变(容颜的破坏、声音的变化以及某种器官的残废),使这些患者的心态失去平衡,并往往动摇他们对治疗的信心,以至造成用药时的情绪波动与反复。

绝望、等死心理

有些意志薄弱的癌症患者,在癌症面前绝望了,他们相信患癌症必死无疑,因而不去抗争,更不愿接受任何治疗,躺着等死。这当然是另一种愚昧。

(1)树立正确的抗癌观:得知患癌症后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是难免的,但不能陷于悲观泥潭而不能自拔。患者首先应承认现实,然后从实际出发尽早接受治疗;了解有关癌的知识、病情和治疗的过程,以做好思想准备,配合治疗;对疾病有所了解后,恐惧与担忧或许消除了一半,千万不要偏听旁人的谣传与荒谬的预言。

(2)充满信心与希望:必须有战胜疾病的信念。求生是人类的本能,只有抱着强烈的求生愿望,才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病因复杂的癌症,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可能会反复或治疗效果暂时不尽如人意。但患者应增强信心,培养顽强的意志,不少患者就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意志积极治疗而出现奇迹般的疗效的。

(3)争取社会、家庭的支持与帮助:一方有难,多方相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身患癌症的患者要争取家庭、朋友及社会的关心与帮助,以获得更多的生活勇气,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另外,患者之间互相往来,交流与疾病斗争的心得体会,甚至成为知心朋友,可减轻恐惧与孤独感,一同与疾病做斗争。

(4)合理安排新的生活方式:癌症确诊后需接受手术、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等综合治疗,这要求患者具备充沛的体力、最佳的精神状态,故患者应合理安排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增加营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在病情和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参加日常活动和工作,除了治疗、服药以外,不要把自己当成是患者,而要去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

建议病人制定治病或养病的计划。计划要根据病情、体力如何来定。也可随着病情改变修订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作息时间、治疗时间、散步和锻炼身体时间。有的人可定上看书、作画、听音乐;有的人可定上下棋、交谈、写文章;有的可定上做点工作、做点家务劳动,或学习点什么。这样可能使您每天的生活很充实,日子过得有意义。部分患者可计划或思考未来生活目标,包括一两件大事。有的人要修房,有的人要种树,有的人要写书或写文章,有的人要安排家里的大事,有的人要学开汽车等。这些思考会使人热爱生活,与周围人们保持正常关系,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20世纪60年代,日本肿瘤专家伊丹仁朗在治疗晚期癌症中创立了一种心身治疗方法一“生活意义疗法”。该疗法的出发点是,对肿瘤病变不仅要从生理学的角度,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治疗。该疗法让癌症患者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同不安和恐惧进行斗争,使之心理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实施中取得了很大成功,目前已在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得以推广。

生活意义疗法包括5个方面的指导措施:①自己做自己的主治医生,跟自己的疾病做斗争,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必需的治疗。②生活要有目标,活一天就要愉快地生活一天,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工作、家庭,或个人兴趣和对社会做点贡献等方面。③为他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好事,使自己感到生存的价值。④要有正确的生死观,心情就会放松。这样,就可以无忧无虑地与病魔做斗争。⑤要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同不安和恐惧进行斗争,积极参加一些有益心身的活动,如讲笑话、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登山和交朋友等。

癌症患者不要总是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而应勇敢和坚定地活下去。癌症患者应有长期抗争的精神,积极参与自己的生活管理。伊丹仁朗认为,能与癌症进行主动抗争的人,其生存期可以达到10年以上;而被癌症击倒的人,生存率不足20%,由此足见心理治疗是多么重要。

据调查,接受这项心理疗法的群体中,绝大多数癌症患者脑力和体力方面并没有完全丧失,患者的生理状况、记忆力、思维能力、智力水平仍有潜力,社会、家庭、个人还需要他们继续发挥作用。他们中间的有些人,还可以作出卓越贡献。总之,得了癌症以后,除了手术、放化学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外,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也是很重要的。

当患者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不足为怪的。关键在于是恐惧、绝望呢,还是抗争、自信。相信癌症是一种疾病,不一定会致命;相信体内的免疫系统是癌的克星;相信抗癌的治疗是支援体内防御的盟友。由此可见,抗癌的根本要立足于信心。

现代医学认为,信心产生作用是在健全的心理和理智基础之上的,是通过复杂的心理和生理作用来实现其价值的。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的机体内部都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潜能。这种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后,它将使人得到意外的收获,甚至会出现奇迹,而信心就可激发这种潜能。信心,是战胜癌症的先决条件。有信心,才能激发拼搏精神,保持坦然心境,才能挖掘自身抗癌的潜在能力,从而战胜癌症。

癌症患者如何运用信心疗法呢?

(1)要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积极态度。一个人一旦被告知确诊患了癌症,应尽快地恢复镇定和自信,在思想上要乐观处世。只有在精神上不被癌症所压倒,心理上保持平静,方能下定决心,顽强地去战胜疾病。病人的自信,加上治疗方案的正确实施,以及医生和家属的积极相互配合,往往可大大开拓战胜癌症的景。

(2)经常阅读一些癌症患者同癌魔做斗争而康复的事例,从中激发自己同癌症做斗争的必胜信念。

(3)随时将自己同癌症进行斗争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反应记录下来,或者讲给亲人、朋友听,经常与同室病友或癌友交流信息,交换经验,不断总结,确信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只有坚定信心,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为科学的、精心的治疗创造必要的条件。

癌症的治疗对患者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生理反应,面对癌症患者众多的心理问题,医务工作者应该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充分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疏导患者的情绪。因为绝大多数癌症病人有较明显的焦虑、抑郁、紧张、愤怒和担忧,工作人员应该给病人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表达机会,让病人宣泄不良情绪,耐心倾听并加以引导,使其情绪问题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