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大举入侵齐国。齐威王叫淳于髡带上黄金100两、车马100套,到赵国去求援。淳于髡一听,笑得前仰后合,把系在下巴底下的帽带子都给抻断了。齐威王忙莫名其妙地问:“先生,你是嫌礼品太少了吗?”淳于髡回答说:“哪里,哪里。不敢,不敢。刚才我在来这里的路上,看见有个人正跪在路边向田神祈祷丰收。他拿了一只猪蹄子,端起一小盅酒,嘴里祷告着:‘请神明保佑,让我低处的田收获满车,高处的地收获满篓;五谷丰登,粮食装满仓。’我看到拿来献给神的是那样少,而想得到的却是那样多,觉得好笑。现在想起,还禁不住要笑。”
齐威王听后便增加礼品,叫他带上黄金1000两、车马1000套、玉璧100对,去见赵王。赵王派出精兵十万,来援救齐国,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撤兵。
还有一次,齐王让淳于髡献上一只天鹅给楚王。美丽的天鹅是难得的珍奇宝物,齐王郑重其事地让淳于髡去送,而他刚走出城门,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手上只剩下一只空笼子。要是别人,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可淳于髡却自有办法。他带着这只空笼子,大摇大摆地来见楚王,并叫人通报说:“齐王使者淳于髡来献天鹅。”
楚王一看他提着个空笼子,非常奇怪,忙问:“天鹅呢?”淳于髡不慌不忙,回答说:“齐王派我送天鹅。在过河的时候,我看天鹅渴得厉害,就让它出来饮水,不料它却展翅一飞,离我远去了。”
楚王没好气地说:“那你还来干什么呢?你不知道该当何罪吗?”淳于髡却慢条斯理地说:“是的,我知道。我想过很多:我想用匕首刺穿肚子,或用绳子绞住脖子上吊自杀,可又怕人议论我们国王因为一只鸟的缘故而让一个士人自杀,有伤国王的名声;我又想,天鹅是有毛的禽类,像这一类的鸟多的是,想买一只代替,却又是弄虚作假而欺骗了大王您;想要畏罪逃走到其他国家去,又担心齐楚两国因此伤了友谊。想来想去,还是宁可空手来见您,愿意领受大王您的惩处。”
楚王被他的这一番话逗乐了,忙说:“好啊!齐王有这样的忠诚之士,可喜可贺!”楚王不仅没有惩处他,而且还非常热情地款待了他,还给了他许多的赏赐。
在李宗吾看来,采用“妙语解开窘迫境”的说话技巧,表面上看似随意,其实深藏智慧,它们都是有所指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非常强,绝不是为“逗”而“逗”,胡乱开玩笑。
宋朝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外出游玩,玩了一整天,又累又渴,远远看到一个小寺庙,便喜出望外地跑过去想要讨杯水喝,顺便休息一下。
庙里的老僧看到穿着极为普通的苏东坡,对他爱答不理。为了想讨杯水喝,苏东坡只好报上姓名。老僧一听,原来是赫赫有名的苏大学士,瞬间变了个模样,不仅百般殷勤地奉上好茶,还请苏东坡到上等客房休息。
待苏东坡欲离去时,老僧脸上的笑容甜得像喝了蜂蜜一样,谄媚的话说了一连串,之后他又要求苏东坡题字留念。苏东坡面对这个势利鬼,倒也不摆架子,立刻拿起笔来写了一副对联:“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炉寒火尽,需把意马牢拴。”
老僧得到大学士的手迹,非常兴奋,把它挂到了大堂之上,并且不时地对过往香客炫耀一番。
一天,一位文人来到寺庙里,一见到挂在大堂中央的这副对联,忍不住捧腹大笑。老和尚看得莫名其妙,这个文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解释道:“这副对联写得真妙,日落香残是个‘禾’字,‘凡’字去了一点就是‘几’
字,合起来就是个‘秃’字。‘炉’去火是‘户’,再加上马就是‘驴’。所以,苏大学士是在骂你‘秃驴’哪!你竟然还这么得意!真是笑死人了!哈哈……”
清代的纪晓岚与和砷同朝为官。纪晓岚任侍郎,和砷任尚书。有一次,两人同饮,和砷指着一只狗问:“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非常机敏,立即意识到和砷是在拐弯抹角地骂自己,就给予还击,于是,他泰然自若地说:“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
“是狼”与“侍郎”谐音;“上竖”与“尚书”谐音。和砷用谐音攻击纪晓岚,自以为稳操胜券,聪明卓绝,没想到纪晓岚用同样的技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狡猾的和砷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
李宗吾认为,以惹对方发怒的方式,来触及对方内心,这种方法固然非常危险,但是有时对某一类型的人而且又懂得把握火候,用起来也非常有效。
的确,钟的完美不在于走得快,而在于走得准确;指责别人的话不在于脏,而在于是否能切中这个人的要害……
笑语寓讽,语中带刺
在李宗吾看来,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果不学会尔虞我诈的招数,就无法保护自己,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抱负。要在心理上战胜对方,一味退让是不可能的,必须进攻,但如果一味强攻又不一定有效。这时就可以发挥“妙语解开窘迫境”的作用,通过笑语寓讽,语中带刺,战胜对方,让其警醒。
明宪宗时,太监汪直弄权,气焰不可一世,私兴大狱,无恶不作,手下的两名爪牙王越、陈钺分居文武要津,朋比为奸,弄得朝政日非,路人侧目,敢怒而不敢言,可宪宗犹被蒙在鼓里。
当时有一位名叫阿丑的太监,其人多才多艺,言语诙谐,很富正义感,深得宪宗喜爱,他身为皇家红戏子,经常在宫里演戏。
有一次,宪宗叫大家演戏娱乐,阿丑演了一出“醉酒”。他一出场,就左斜右倾地作醉酒状,胡言乱语,开口骂人,妙语如珠,诙谐百出。另一戏子扮“路人”出场,向阿丑作一怪状,忽然那人大喊一声:“大官出巡,肃静回避!”阿丑毫无感觉,不肃静也不回避,还指东画西地骂:“什么大官小官,黑猫白猫,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老爷在此饮酒,你还不绕道滚蛋?”
那人又喊道:“圣上驾到!”阿丑依然不动,继续喃喃醉语:“圣上还在睡梦中,圣上比我还醉,比我还糊涂呢!”两次吓他不倒,那人大喊上声:“汪太监到!”这下非同小可,阿丑这回面露惊惶扑通一声俯伏在地上,口称:“死罪!死罪!”
那人问他:“我刚才叫‘圣上驾到’你毫不害怕,为什么听到‘汪太监到’就怕得要死?”
阿丑即答:“我只知道有一位汪太监,哪里知道有皇上其人?”
宪宗看到这里很不高兴,继而一想,觉得阿丑话里有话,从此便开始注意汪直,渐渐疏远了他。
后来宪宗又要看戏,阿丑却演起了武术。他手持双斧,在舞台上耍了回功夫,然后唱起了霸腔:“本英雄汪某是也,东拿西抢,横行天下,战无不胜,贪无不得,全靠这两只板斧——好不厉害也!左手一扬,日月无光;右手一挥,人头落地。管他血流成河,本英雄正好中流击节;任他尸横遍野,我正好横槊赋诗。”
他在台上如此耀武扬威,那配角拍手叫好一番之后,插嘴问他:“汪勇士,你说这双斧如何了不得、不得了,究竟这两个家伙叫什么名字?”
阿丑唱答:“两对活宝是冤家,杀人放火天不怕,朋比为奸谁敢问,横行霸道问你怕不怕?此家伙王越、陈钺是也!”
宪宗虽然觉得好笑,心里却更加明白了阿丑话中所指。等到御史徐诱上疏奏劾汪直的时候,宪宗下决心把汪直流放到了边疆,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讥讽就是一种“笑语寓讽,语中带刺”之术,其运用之妙就在于,带“刺”而不伤人,既达到了反对对方的目的,又不至于引起被讽刺者的恼怒。要做到不愠不火并非易事,平常就要多学、多思考、多练习,做到多一语则废、少一言则妄,就像说相声一样精彩绝伦,使人笑过之后又会产生很多反思。
战国时期,齐威王经常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不理国家政事,把政务都交给卿大夫。上行下效,百官荒乱,国势日弱,诸侯纷纷入侵,国家非常危急。可是,群臣都不敢向他进谏。对主上昏庸、国家危急,淳于髡忧心忡忡,便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各种形式,充分发挥他的口辩才能对齐威王进行讽谏。
齐威王这人很喜欢猜谜,淳于髡的讽谏就首先从说谜语入手。
有一次,淳于髡问齐威王:“都城中有只大鸟,停歇在大王的宫殿上,三年来既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为什么吗?”
齐威王马上领悟到了淳于髡的良苦用心,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齐威王开始上朝理政,纠正百官荒乱情况,有功者赏,有过者罚。他把各县的长官七十二人召集在一起,对其中一个有功的人进行了封赏,还杀了其中一个有罪的人,齐国的状况为之一振。
还有一次,齐威王在后宫摆酒招待淳于髡。他问淳于髡说:“先生能饮多少酒才醉。”
淳于髡答道:“我可能喝一杯就醉了,也可能喝十杯才醉。”齐威王说:“先生如果喝一杯就醉了,又怎么能喝十杯呢!”淳于髡说:“如果是大王赏赐的酒,执法官吏站在旁边,监礼御史站在后边,我非常惊恐地跪在您的面前来喝,不过一杯就醉了。如果在尊贵的长辈面前,卷着袖子半跪在旁边陪酒,到不了两杯也就醉了。如果与久不相见的老朋友突然相会,可以喝五六杯才醉。如果是乡亲的宴会,男女混杂在一起,行着酒令,赌着投壶,分组比赛,男女握手也不会有人惩罚,相互直视也不会有人管,我心里喜欢,喝了八杯却只有两三分醉意。如果从天黑一直喝到天亮,大家互相靠近,男女坐在一起,穿错了鞋子,拿错了酒杯,主人又留下我继续喝,这时,我心里更高兴,能喝十杯。所以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他的意思是说,凡事不可到极点,到了极点则衰,用以讽谏齐威王酗酒不理朝政,将导致国家衰亡。齐威王听了,深为感动,认识到酗酒害处,说:“你说得好!”从此,不再通宵达旦地饮酒,任命淳于髡主管接待各诸侯宾客。王室宗族举行酒宴,淳于髡也常坐在一旁进行监督。
在李宗吾看来,从以上淳于髡对齐威王的讽谏,说明他很有辩才,又能说明利害,而且每次讽谏都能抓住时机,同时很讲究方法。对于齐威王不理政事,他不直接指责,而是以三年不飞不鸣停于宫殿的大鸟来比喻齐威王,使齐威王认识到自己不理朝政的错误,也看到了自己的潜在力量。对于齐威王经常通宵达旦地饮酒,趁威王问其酒量,以“臣饮一杯亦醉,饮十杯亦醉”解释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酒量,最后归纳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的结论,终于使齐威王懂得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它的反面,饮酒也是这样,而他酗酒厌政是使齐国日衰的主要原因。
20世纪30年代,香港有位著名的律师叫罗文锦,他才思敏捷,谈吐幽默,曾成功代理了许多案件,尤其在一件“皮箱纠纷案”中,他的表现被许多人所认可。
有个英国商人威尔斯向中方茂隆皮箱行订购3000只皮箱。没想到,在交货的时候,威尔斯却声称皮箱内层是木质的,不能算是“皮”箱,因此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15%的损失。这明显是毫无根据的强词夺理,茂隆皮箱行的老板无奈之下只好找到罗文锦,请他出面为自己主持公道。
当时,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商人在那里享有特权,很明显法院会偏袒英国人。但罗文锦依然决定出庭为被告辩护,他要杀一杀英国人的嚣张气焰。
在法庭上,威尔斯俨然一副无赖的嘴脸,胡说八道,蛮不讲理,口口声声说皮箱是木箱。
于是,罗文锦站在律师席上,取出一只金怀表问法官:“法官大人,这是什么表?”
“这是伦敦名牌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无关。”法官回答。
罗文锦继续问:“这是金表,事实没有人怀疑。但是,请问其内部机件都是金的吗?”
“不都是。”
“既然没有人否定金表内的机件可以不是金做的,那么茂隆皮箱行的皮箱为什么就必须全是‘皮’呢?显然是原告无理取闹,存心敲诈。”
法官无言以对,无法再偏袒威尔斯,只能裁决原告败诉。
罗文锦所运用的正是诱人入套法,他先把一个金表不全是金子的事实摆了出来,接着就以皮箱不可能全是皮质而做出陈述,因为法官在上面先承认了金表不可能全是金子,要法官承认皮箱不可能全是皮质也就很顺理成章。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如果让对方信服,可以从对方感兴趣的点上说起,这样就会使对方由不想听变为想要听。不自觉地,对方就会接受并认可你的意见。故布疑阵,诱惑对方入套,是为了调动人的探求欲望,使他落入你预先布置好的陷阱之中,从而达到说服、劝导的目的。
道歉要不妨“厚”
人孰能无过,在人际交往中,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难免会出现得罪人的时候,因此,人人都需要学会道歉。诚挚的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促进彼此心理上的沟通,增进感情,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牢固。
李宗吾认为,一个人在说“对不起”时,眼睛不要看地上,要抬起头,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人家才会明白你是真诚的。可见,真正的道歉艺术就在于“直率”。掌握道歉的艺术是求得别人谅解的重要手段,由此也成为“真情实意动真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歉首先要有承担责任的诚心和勇气。道歉不仅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反而更能体现一个人良好的人品。“负荆请罪”的典故中,人们不仅佩服蔺相如的“有容乃大”,更佩服廉颇的“有过则改”的勇气和“负荆”的真诚。
李宗吾认为,以坦率地承认过失来显示诚心是最佳策略。实际上,既然已经犯了错误,拒不认账的结果是弊大于利。首先,铸成的大错是尽人皆知的,抵赖只能让人觉得你没有骨气。如果犯错误的人证物证俱在,责任又逃避不了,再抵赖也只是枉费心机。如果是鸡毛蒜皮的小错,那你就更不用顽固,顽固会在别人心目中造成更坏的印象。你敢做不敢当的印象形成后,别人就再也不敢把重要任务交给你了。
如果采取坦率地认错的态度,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别人都不会一棍子打死你,况且认错本身就是替上司分担责任,上司再抓住不放,也有损自己的形象。而坦率认错的好处却很多,首先是为自己树立敢做敢当的形象。承担责任,不推诿过失,上司放心,
下属和同事尊敬,认一个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其次,只有勇于面对错误,才能避免错误,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此外,坦率承认错误,虽然得到了上司的训斥,你无形中处在受难者的地位,而众人从心理上往往是同情弱者的,你获得的是人心。
例如在一次战争中,一天下午,敌人的大炮突然向孙将军的队伍轰击,同时隐伏在山脊的石墙后面的敌军步兵向孙将军的军队猛烈开火,子弹密集。瞬间,整个山顶变成火海,在几分钟内,除了一个旅长之外,所有孙将军的旅长都被击倒了,5000个冲锋的士兵有80%的人倒了下去。
孙将军带领着军队,进行最后一次冲杀,他们跃过石墙,把军帽放在他的刀顶上摇着,大呼:“杀啊,孩子们!”
士兵们跟着跳过墙头挺着刺刀,与乱军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最终孙将军还是失败了。
孙将军极为悲痛、震惊,他向上级提出辞呈,要求另派“一个年富力强的人”。如果孙将军要将惨痛失败归罪了别人,他能找出数十个借口来:有些师长不胜任,马队到得太迟,不能协助步兵进攻……这事错了、那事不对。但孙将军没有责备别人。当打了败仗,带着流血的队伍挣扎着退回阵线时,孙将军只是安慰自己的士兵们,并自责:“这都是我的过失,”他承认说,“我,我一个人战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