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7719000000033

第33章 刘玉娘鞭打生父毒死夫君被赐死(1)

后唐庄宗的皇后刘玉娘本是一个流浪女,有幸成了皇后,她本该知足感恩。但因为贪恋富贵,她拒不认生身父亲,还对生父挥起了鞭子。因为贪恋权柄,她竟然毒死夫君!最终被后唐明宗赐死。

(1)登上皇后位

五代时,后唐的皇帝庄宗李存勖,继承他父亲李克用的遗志,率兵先后灭燕、扫后梁、赶契丹,终于在公元923年,于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作为傲视天下的一代英雄,李存勖以为已经“于十指上得天下”,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开始安于淫乐。这个时候,刘玉娘刘氏出现了。

刘玉娘是魏州成安(今河北成安)人,家境贫寒。自幼随父亲刘叟奔走流浪,她的父亲以给人看病和算命为生,自号“刘山人”。

当初李克用攻打魏州时,李存勖的手下袁建丰在街头乱杀无辜,看见刘叟领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在街边吓得瑟瑟发抖。袁建丰看见小女孩长得漂亮,一时兴起,将小女孩拎到自己的马背上。

刘叟见女儿被抢走,不顾一切上前欲夺回女儿。袁建丰的部下立即挡住他的去路,并且发出狞笑。一位形容枯槁的老人如何对付得了那些彪悍的大兵呢?刘叟不断地喊叫着女儿的名字,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被掠走。可是,被掠走的小女孩却没有哭泣,她的目光中透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袁建丰用手把孩子压在马背上,一溜烟跑了。

回营后,袁建丰又立刻犯了难,他一介武夫如何管得了一个小女孩呢?想来想去,他灵机一动,干脆把孩子带到晋阳(今山西太原以南)献给李克用。

李克用见孩子聪明漂亮,顿生怜悯,把她给母亲曹氏当了小侍女。没想到曹氏正喜欢孩子,一见刘玉娘的样子,立刻露出了喜爱之情。

刘玉娘从小随父亲奔走街头,见多了人情世故,也学会了坚强,所以在侍奉曹氏时表现得既懂礼节又聪明可爱,把个曹氏欢喜得逢人便夸。有客人来时,一准把孩子叫出来见人、说话。

几年时间过去,刘玉娘出落成大姑娘了。令曹氏最自豪的是,这孩子越长越漂亮,而且棋琴书画样样都懂一些。史书记载,刘玉娘聪明,曹夫人教其学吹笙,刘玉娘一学就会。曹氏喜欢得无以复加。

刘玉娘长到十五六岁时,已经是美丽动人、聪慧无双了。

晋王李存勖经常随父亲南征北战,常年不在家。所以,他并不知道母亲身边还有刘玉娘这个“尤物”。

一次,李存勖来看母亲,在曹氏处留下吃饭。李存勖吃到兴头上,不禁跳起舞来。曹氏忙命刘玉娘等出来为李存勖吹奏伴舞。

刘玉娘吹笙旋律委婉动听、舞蹈姿态楚楚动人,不疾不徐,与李存勖似乎排练过一样。李存勖不知不觉注视着眼前这个小姑娘。曲终人散,李存勖还意犹未尽,不断端详着刘玉娘,竟然忘记了同母亲说话。

曹氏看在眼里,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于是,曹氏先命刘玉娘退回后边,又与李存勖商议,要将刘玉娘赐给他当妾。

李存勖怎会不高兴?马上给曹氏磕头,说“尊母之命”。

心急的李存勖不听母亲的劝告,当即将刘玉娘带回自己的寝宫,不等举行仪式,当晚便与刘玉娘媾和,惹得宫里一阵议论。

刘玉娘虽然只有十五岁多,但天生是爱张扬的女性,懂得男人心理。她知道自己的出身在深宫宅院里意味着什么,所以,她必须让李存勖无限留恋自己,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资治通鉴》称,刘玉娘的床上功夫好生了得,把个李存勖搞得痴迷、眷恋不已、欲罢不能。从此,刘玉娘基本奠定了她在后宫的地位。当然,后来又举行了婚嫁仪式。

因为在此之前,李存勖已经有两房太太。正室韩氏,封卫国夫人;二房为伊氏,封燕国夫人。这两房太太出身高贵,出处明晰。刘玉娘这个“老三”自然比不了,但她柔情似水,让李存勖留恋,同时又是李存勖母亲曹氏身边的人,李存勖必须给母亲面子,于是刘玉娘马上就被封为魏国夫人。

让李存勖高兴的是,这个魏国夫人的确让他高兴。但他分身无术,自然冷落前两房太太。卫国夫人、燕国夫人自然心里不畅,与李存勖说话多有埋怨情绪。作为女人这是自然的,但是这时的李存勖已经不理会这两位夫人的感受了,他就知道刘玉娘,他同许多皇家纨绔子弟一样,不断冷落其他太太,只顾刘玉娘了。

实际上,李存勖是个典型的好色之徒。在迎刘玉娘之前,还有个侯氏让李存勖心疼过。这位侯氏是李存勖攻打后梁的“战利品”,也是在掠来之后的当晚便有了事实,但是鉴于侯氏是“二手货”,不好直接封夫人,便没有赐给封号。当时战事频繁,李存勖总是将侯氏随时带在身边,随时随时宠幸,侯氏被宫里戏称为“压寨夫人”。

这回刘玉娘进了宫,侯氏的地位马上下降,不但没有封号,连李存勖的面也难见到了。之后的日子里,只要李存勖出征,刘玉娘就在侧服侍了。

刘玉娘出身微贱,更懂得珍惜。得到李存勖后,她便极力争得专宠,而且为此不择手段,她的主要目的,是把其他太太与李存勖“隔绝”开来。

进宫的第二年,刘玉娘分娩,生下儿子李继芨,这下她的地位更加稳固了。李存勖见这个儿子相貌很像自己,自然喜欢,于是封这个儿子为王位继承人。母以子贵,刘玉娘基本实现了初步计划。

当然,李存勖还不是“皇”,只是个“王”,他给刘玉娘的除了专宠外,似乎也没有更多。

在五代十国时期,是非常讲究出身的,这实际上是刘玉娘的一块心病。李存勖的卫国夫人、燕国夫人都出身于大户人家。只有刘玉娘出身卑微。宫里那些对刘玉娘心怀妒忌者,总拿她的出身说事儿。可是,刘玉娘没有办法,正像现代人所说的那样,自己无法选择出身。

前面说过,刘玉娘是被官军强迫与父亲刘叟刘山人分离的。她的父亲刘叟实际上并没有死,仍然靠着老本行活命。唯一的女儿刘玉娘被抢走了,刘叟哀莫大于心死,已经成为行尸走肉了。可是,随着刘玉娘在宫里地位的节节攀升,不断有关于刘玉娘的消息传出来,刘叟自然有所耳闻。但他不能确认,那个魏国夫人是不是就是当年他离散的女儿。

证实的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天,刘叟急急地赶到皇宫,自报家门,欲见魏国夫人刘玉娘。侍卫不敢怠慢,立即报告给李存勖和刘玉娘。李存勖命令当年把刘玉娘抢来的袁建丰去查看核实。袁建丰看后却不置可否。

刘玉娘此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如果她不去探望,给李存勖和宫人以无情无意的印象;如果去了,对方真是自己的父亲,她又不大情愿相认,因为毕竟来人和沿街乞讨的人差不多。前文说过,当时后唐非常讲究出身,刘玉娘为此事已经丢了分,她恨不得能把自己的出分抹去!可现在父亲又找上门来,可真是一件难办的事情。

不过,刘玉娘想:俗话说,女大十八变。时隔这么多年,自己被抢走时不过是五六岁的小孩子,如今已经成了孩子娘,自己的模样早已发生了变化。父亲记忆中可能还是那个小叫花子的样子呢。而她自己其实也记不得父亲的多少特征了。

这么一想,刘玉娘就大着胆子出面见了刘叟,但她并未自报家门。刘叟已经年迈,老眼昏花,一时没有认出刘玉娘来,而且又说不出当年孩子的特征。见此情景,刘玉娘终于拿定主意,决定不认这个老头为“父亲”。

这时,下人讨好地对刘玉娘说:“此人是夫人的父亲吗?”这本是一句正常的问话,可是刘玉娘听起来却非常刺耳,仿佛就是说:“夫人的父亲就是这副模样啊!出身太微贱了!”

刘玉娘此时正为自己悲惨的童年而伤心,闻听此言,突然大怒,说:“我离开家乡时,父亲已经死于战乱,现在这个人怎么能是我的父亲?他不可能是我的父亲!这个老头胆敢冒充家父,胆子不小。”

有刘玉娘这句话,下人自然板起面孔对待刘叟了。不过,聪明的刘玉娘觉得必须给李存勖一个合理的解释,她既要体现出自己的宽厚仁慈,又不能让李存勖对此生疑。于是刘玉娘对李存勖说:“妾离家太小,许多事情不可能记得。这老人根本不知道我的特点,他不是我的父亲。其实,我非常想念父母,但是也不能因此给夫君增添麻烦,我看还是让他走吧。”

李存勖听后感觉言之有理,就更加疼爱孤苦伶仃的刘玉娘。

刘叟见刘玉娘不认自己,心里自然不快。听到这番解释,看着送来的一些礼品,刘叟再压抑不住,大声骂道:“孩子不认父啊!天理难容啊!你是我的女儿啊,你不能因为我是穷人,就不认自己的爹啊!”他越说越激动,而且不断述说着孩子小时侯的情况。

刘玉娘马上命人将来者赶走,可是这个刘叟就是不走,嘴里还喋喋不休,不断述说。刘玉娘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严厉以对。下人当然愈加严厉,开始连推带搡,最后发展到棍棒相加,打得老迈的刘叟昏了几次。

史书均认为,这位来见刘玉娘的老者便是她的父亲刘叟,而且据此认为刘玉娘多么忘恩负义。事实上,这位老者的真实身份也无从查起,与此同时,当年被袁建丰抢走时,刘玉娘才五六岁,是不是能真的记得父亲的面容,也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必须承认,这位老者的认亲行为,使刘玉娘的内心受到很大触动。一方面哪个孩子不想爹娘,孤苦伶仃地在皇宫里,完全靠个人奋斗生存的刘玉娘,当然希望有个家庭作为背景支撑;另一方面,在讲究家庭出身的背景下,刘玉娘要生存下去,要继续抓住宠爱,也不得不考虑更多!这是让她最为心痛的。

老者被赶走后的若干天里,刘玉娘始终不能心安,她特别不希望有人提起认亲的事情。可是,一天晚上,喜欢恶作剧的李存勖和儿子李继岌,装扮成衣着褴褛的刘叟,来到刘玉娘的寝宫,李存勖口中还念念有词,“我是来认女儿的。”

被闹醒的刘玉娘一见这个场面非常气愤,动手打了儿子李继岌。李存勖护着孩子,也被刘玉娘赶出寝宫。

这件事情马上由宫人传遍皇宫,一时间成了刘玉娘反对派的笑柄。刘玉娘已经意识到,宫里很多人都在看她的笑话,皇宫没有怜悯可言,没有人相信眼泪,只有人相信权力。这之后,刘玉娘对人更加刻薄。“郭氏为尼”的事件最具典型。

花花公子李存勖在宠幸刘玉娘的同时,与其他嫔妃也打得火热。一次他召幸妃子郭氏,被刘玉娘知道了,刘玉娘无理取闹,找出各种理由和李存勖吵闹。

李存勖经不起刘玉娘的苦恼,把郭氏削妃入庵为尼姑。刘玉娘还不罢手,又找出理由把郭氏弄出京师,送往洛阳,并逼李存勖下令使其“终身为尼”。

后梁龙德三年,也就是公元923年,李存勖通过战争手段赢得暂时的胜利,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决定称皇帝,是为后唐庄宗,建立后唐王朝,改元同光,封曹氏为皇太后。

虽然做了皇帝,但李存勖并没有马上立皇后,他要听取母亲、大臣们的意见。应当说,曹氏有些左右为难。她心里是希望刘玉娘称后的,这不仅显示出她的调教功底,而且刘玉娘也能对她这位有再造之恩的皇太后孝敬有加。可是,刘玉娘的出身的确让曹氏有些为难,当妃子没有问题,一旦册立皇后,出身就显得非常重要,曹氏是不愿意让旁国、让历史记载这样一位“开国皇后”的。

李存勖同样如此,从感情方面说,他是倾斜于刘玉娘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卫国夫人已经当了多年的正室,宫内外都有一定的威信,如果不立她会形成曾什么样的局面,李存勖心里也没底。

在这种情况下,大臣们的意见就显得非常重要。朝议了几次,也没有个结果。卫国夫人、燕国夫人、刘玉娘,还有其他嫔妃都翘首以待。作为女子,有许多人是认命的,所以大部分妃子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她们只是默默地期盼李存勖的恩典。

但刘玉娘不是这样的性格,她的阅历告诉她,美好生活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在这些日子里,刘玉娘表面仍旧强作欢笑,实际上内心非常紧张。当时,李存勖非常痴迷于戏剧,经常请戏班子到宫里演出,一些演员倚仗李存勖的喜爱,在宫人甚至大臣面前也威风八面,眼睛里没有人。

刘玉娘立即通过贿赂的手段,让李存勖最喜欢的演员为自己说话,同时也利用平时的人脉积累,运作几位大臣为其说项。

偏偏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等于给了刘玉娘机会,同时也是他干预朝政的预演。

公元924年正月,李存勖派他的弟弟李存渥、皇子李继岌去晋阳,迎接皇太后曹氏以及卫国夫人韩氏、燕国夫人伊氏来洛阳团聚。

此事令一直陪同李存勖身边的刘玉娘非常紧张。更令她为难的是,河南尹张全义上表奏请李存勖到洛阳举行郊祀大礼。

郊祀在当时是一种盛大的国家礼仪,新即位的皇帝要与皇后及群臣参拜天地祖宗,刘玉娘急的是,在没有确定谁来当皇后的情况下,李存勖很可能让正室卫国夫人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参加,这样等于给了卫国夫人机会,同时这种亮相很可能成为习惯,最终会导致皇后位争夺有倾向化。

刘玉娘亲自出马拜见李存勖,以礼仪物品不齐需要继续购买和制造为由,建议将郊祀大典错后举行。开始,李存勖并不同意,他说:“天下都知道要举行郊祀了,现在却因为物品不足不能举行,这不是给国家丢脸吗?”刘玉娘对李存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说服了李存勖,将郊祀几乎推迟了一年举行,放在第二年的二月了。这么大的事情,刘玉娘都能实现,足见她干预朝政的能力,同时也给刘玉娘以争夺皇后位的决心和信心。

前文说过,刘玉娘运用贿赂手段争夺皇后位,这时已经初见成效。丞相窦卢革成为第一个“俘虏”,他不断利用机会向李存勖说项。

当然,真正的反对派是地位同窦卢革差不多的枢密使郭崇韬,他坚决反对刘玉娘为后。他认为,卫国夫人作为多年的正室,不但没有过错,而且有功劳。

刘玉娘没有办法,与其沟通也毫无效果,于是不得不找到郭崇韬故友的孩子替她疏通。他们对郭说:“谁不知道皇上喜欢刘玉娘?她得到专宠,没有皇上的恩准怎么能够实现呢?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你这是为哪般呢?实际上皇上已经有立刘玉娘当皇后的意思,只不过自己不便说,他希望得到群臣的呼应。丞相都明戏了,就你糊涂。顺水人情嘛,这劝谏的功劳可不能都叫别人捞走了。”

郭崇韬虽然个性耿直,但是不是糊涂人,他怎么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呢?是啊,“武死战、文死谏”是古训不假,可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自己何必为别人的江山丢了自己的宠信甚至生命呢?况且,卫国夫人和自己也没什么交情。想通了以后,郭崇韬主动找“劝进派”首领窦卢革商量。窦卢革自然不能反对,他希望自己多一个呼应者,这样声势大不说,即使劝进失败,也容易形成法不责众的局面。于是,两个权重的大臣联名上表,希望李存勖立刘玉娘为皇后。

可是,李存勖却含糊了,这让许多大臣没有想到。一说李存勖也希望尊重主次,主当然是卫国夫人,一说是母亲曹氏也不那么喜欢刘玉娘了,因为刘玉娘对曹氏有怠慢现象,另外她干预朝政的事情被曹氏听说后,曹氏表现出极度的不满。总之是李存勖开始了犹豫和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