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鲁迅读过的书
7705900000088

第88章 汉学部(124种)(2)

桔朴,当时担任日本在华报纸《京津日日新闻》的主笔,通过丸山昏迷的介绍,拜会鲁迅。而后与鲁迅有来往。桔朴曾出版论文集《支那社会研究》和《支那思想研究》,因此在日本成为知名人物。桔朴在沈阳逝世后,日本出版和发表了近20种专门研究桔朴的论著。桔朴,又作橘朴,又名朴庵。

■《中国思想的西传法国》

[日]后藤末雄著。《日记·1933/6/24》提及此书。后藤末雄是中国思想史学者,曾经讨论过元代纪君祥所作的杂剧《赵氏孤儿》的法文翻译问题。该剧于18世纪经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一些学人遂以为伏尔泰受中国影响。后藤认为伏尔泰不过以中国为背景在演绎法兰西剧,不过是18世纪的“法国孤儿”,不能从此剧的内容视作其受原作《赵氏孤儿》的影响。因为伏尔泰不能理解儒学。

■《中国思想研究》

[日]桔朴著。《日记·1936/8/29》提及此书。

■《中国语和中国文》

[瑞典]高本汉(1889-1978)著。《准风月谈·中国文与中国人》提及此书。按《中国文与中国人》系瞿秋白所作。高本汉为瑞典著名汉学家,是影响了中国的两个瑞典人之一(另一人为约翰·古纳·安特生,中国“仰韶文化”和“北京猿人”的发现者)。高本汉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奠定了“汉-藏语系”的学说基础,使中国语言从世界语种中独立出来。高本汉对音韵学和中国汉字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力,他认为汉字是中国人精神的独特创造。

■《中国问题》

[英]罗素(1872-1970)著。

书中说到一个“轿夫含笑”的故事:“我们几个人坐轿过山,道路崎岖难行,轿夫非常辛苦;我们到了山顶,停十分钟,让他们休息一会。立刻他们就并排的坐了下来,抽出他们的烟袋来,谈着笑着,好像一点忧虑都没有似的。”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说:“……其一是以中国人为劣种,只配悉照原来模样,因而故意称赞中国的旧物。其一是愿世间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兴趣,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倘若服饰一样,便索然无味了,因而来反对亚洲的欧化。这些都可憎恶。”然后就说到了“轿夫含笑”的故事:“至于罗素在西湖见轿夫含笑,便赞美中国人,则也许别有意思罢。但是,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鲁迅的意思是:整个中国还在苦难中,“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因此,外国人对中国的赞美,一直被鲁迅所警惕。

■《中国在觉醒》

[德]维特福格尔著,[日]二木猛译。《日记·1928/5/24》提及此书。维特福格尔,德籍犹太人,他曾经最早研究过“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这个命题,对学界有影响。

■《中华苏维埃》

[美]亚杭托夫著。纽约出版。见《日记·1934/9/19》。

■《转折时期的中国》

[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著,[日]原胜译。《日记·1936/10/12》提及此书。作者为美国女记者,多次到中国。

文史-文化类(81种)

■《北斋水浒传》

[日]葛饰北斋(1760-1849)作。绘画册。文政二年(1819年)在日本刊载。见《日记·1921/3/14》。

葛饰北斋,天资聪慧,自称画狂人,善于吸取西洋画与中国画的长处,兼取日本名家诸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画风。他是日本美术史上最奇特、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标注训译水浒传》

[元]施耐庵著,[日]平冈龙城译。线装,15册。东京近世汉文学会刻本,出版于1915、1916年。藤冢教授赠鲁迅,见《日记·1923/11/14》。

■《长安史迹之研究》

[日]足立喜六(1871-?)著。有图170幅,13元。《日记·1934/5/9》提及此书。

该书是关于西安历史最著名的专著。作者早年受清廷聘任,到西安做教师,用照相机拍摄了大量照片。该书就有170多张照片,是近代西安最早的照片,非常珍贵。现代关于陕西、西安文物古迹的历史照片,多来源于此。

■《斗南存稿》

[日]勿堂中岛著。有1932年铅印本。友人内山完造赠,《日记·1932/10/11》提及此书。

■《读史丛录》

[日]内藤虎次郎著。《日记·1929/9/11》提及此书。

■《赋史大要》

[日]铃木虎雄著。专题文学史。《日记·1936/5/15》提及此书。

■《古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元]罗贯中著,[日]田中庆太郎影印明刻本。《日记·1926/10/21》提及此书。

田中庆太郎,东京著名的汉籍书店文求堂的老板。

■《古镜之研究》

[日]梅原末治(1893-1983)著。考古专著。《日记·1929/12/18》提及此书。

梅原末治,先是致力于古墓研究。后来,为了确定古墓的年代而研究出土的铜镜,又从研究铜镜进而全面地研究以青铜器为中心的东亚古代文化,获得丰硕的成果。对商周青铜器,战国、汉代、魏晋南北朝的铜镜,以及汉代漆器等,都有重要研究成果。另著有《铜铎的研究》、《汉以前古镜的研究》、《汉三国六朝纪年镜图说》、《中国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战国式铜器的研究》等。还编辑有欧美、日本所藏中国古代铜器精品的大型图集。

■《古铜印谱举隅》

[日]太田孝郎辑录。金石图录。东京出版,日本友人今关天彭寄赠,见《日记·1936/3/16》。

■《鼓掌绝尘》

[明]金木山人著。小说。有日本《含秀居丛书》本。1916年满洲大连支那珍籍颁布会印。鲁迅致李秉中信中说“从来未闻其名,恐此土早已佚失,明人此类小说,佚存于日本者闻颇不少也”(《书信·300412》)。但不久李秉中寄赠鲁迅一部。见《书信·300503致李秉中》。

■《关于明的小说“三言”》

[日]盐谷节山(1878-1962)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题记》中说:“盐谷节山教授之发见元刊全相平话残本及‘三言’,并加考索,在小说史上,实为大事。”这里说的“元刊全相平话”,是指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元代至治(1321-1323)年间建安(今福建建瓯)虞氏所刊五种平话:《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侯集》、《秦并六国》、《吕后斩韩信前汉书续集》、《三国志》。五书中国已佚,鲁迅时代,《三国志》(《全相三国志平话》)有影印本及商务印书馆翻印本,其他四种未能见。

盐谷温,号节山,出身于汉学世家,曾祖父曾经是医生,后来成为研究汉学的学者。盐谷温是盐谷家的第四代汉学研究者。曾留学德国和中国。在中国长沙叶德辉门下学习元曲,回到日本后以《元曲研究》论文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授。他在中国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中国小说史和中国戏曲研究。

■《龟甲兽骨文字》

[日]林泰辅辑。金石文字。日本影印出版。见《日记·1932/4/4》。

1909年安阳小屯村张家地出土大批甲骨,与此同时,日本人林泰辅开始了甲骨文研究。他是近代日本考古学家。该书为日本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专集。书前序亦颇有学术价值,如论小屯为盘庚以来200余年所都之殷墟,甲骨文大抵卜占之辞,殷商帝王之名十存八九等,皆为治甲骨者所重。此外,林氏对中国传统文献也有独到研究。如林氏所著《论语年谱》就有不完全统计,认为到近代为止,关于《论语》的文献可达3000种之多。

■《含秀居丛书》

日本支那珍籍颁布会内部发行。丛书。当时已刊行中国旧小说多种。

《书信·300412致李秉中》提及此丛书。日本汉学家大谷光瑞(1876-1948)曾在大连刊行该丛书。

■《汉代中国陶器》

[美]劳弗尔著。考古专著。又作《支那土偶考》。纽约1909年出版。见《日记·丁巳/7/18》。

劳弗尔对中国考古有研究,但却是“中国无石器时代说”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中国石器时亦见之,但甚鲜少,中国从未有石器存积一处,形色具备而能使吾人定论其时无金属之助而专恃石器为生者。或石器工业发达足可供给一地之需要者。故据现代所知者言之,不能谓有中国石器时代。更从典籍考之,尤无所谓中国人之石器时代也。(转引自安特生《中华远古之文化》)”以至于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章鸿钊也把已经发现的石器当成历史时期(而非史前时期)散居在边境地区的民族遗物,认为汉族自古以来就是金属器的使用者。这个认识直到瑞典学者安特生发现仰韶遗址后,才有了根本转变。

■《祭祀及礼与法律》

[日]惠积陈重(1855-1926)著。该书为《法律进化论丛》之一。见《日记·1930/2/27》。

惠积陈重,日本法学家,对部门法和法哲学有深入研究。

■《娇红记》

[明]刘兑撰,[日]九皋会编纂。传奇。故事凄美,为元以后多个文人分别撰写,其中[元]宋梅洞、王实甫等都参与创作,但今本已不可见。鲁迅所见,当为刘兑所撰版本。1928年日本东京出版。日人盐谷节山寄赠鲁迅,为影印明正德本。见《日记·1929/2/21》。

■《金石识别》

[美]丹纳(1813-1895)著。中译本12卷。出版于1871年。《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提及此书。

■《经籍访古志》

[日]森立之(1807-1885)等撰。目录学专著。共7卷。该书介绍了撰者所见的日本保存的中国古籍。《书信·260709致章廷谦》等文提及此书。

森氏,号枳园居士,日本江户后期的医学文献家、考证学家、教育家。森氏学识渊博,勤于著述,著作甚多,另著有考据学专著《左传考注》、《夏小正考注》,历史专著《扁仓传考注》等。《素问考注》、《本草经考注》、《伤寒论考注》、《金匮要略考注》是他最重要的四部代表作,集中了中国、日本历代医典研究之大成。森氏著作达180种。

■《老子原始》

[日]武内义雄(?-1966)著。附《诸子考略》。为《老子河上公注》的研究专著。鲁迅于内山书店购得。见《日记·1929/7/19》。

武内义雄,号述庵,出生于日本三重县。文学博士,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早期实证论代表,国立东北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日本学士院会员,名古屋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为日本天皇讲授中国哲学史。主编有《东洋思想丛书》第38种《顾炎武》,另著有《老子的研究》、《老子与庄子》、《论语译注》、《诸子概说》、《中国思想史》、《论语研究》、《易与中庸的研究》等。这些著作构成了日本汉学研究的重镇。

■《流寓日本的明末诸士》

[日]今关天彭著。又称《日本流寓之明末名士》,作者赠书。见《日记·1929/6/20》。

明末清初,有“志士”十几次到日本“乞师”,要求日本帮助晚明朝廷击败清兵,甚至有“志士”秘密偕同明宗室前往日本。均未获成功。日人今关天彭、木宫泰彦,荷兰人高罗佩,以及中国学者章炳麟都曾著文介绍这一公案。

■《六祖坛经·神会禅师语录》

[日]铃木贞太郎(1870-1966)编。合刻。《日记·1934/5/10》谓:“上午,内山夫人来邀晤铃木大拙师,见赠《六祖坛经·神会禅师语录》合刻一帙四本,并见:眉山、草宣、戒仙三和尚,斋藤贞一君。”

六祖慧能(638-713),唐代禅宗实际创始人;神会(668-760),唐代高僧。

铃木贞太郎,日本佛教学者。曾经拜圆觉寺住持释宗演为师,由师赐法名“大拙”,源于中国老子的“大巧若拙”。从此,铃木贞太郎便改名为铃木大拙,别号也风流居士。1900年,其将汉译《大乘起信论》转译为英语出版。英语著作《大乘佛教纲要》翌年再版于芝加哥。1933年,铃木写成《楞伽经之研究》一文,获文学博士学位,并将《楞伽经》译成英语。1934年访问中国,回国后用英语著为此书。另著有《禅的研究》、《禅的诸问题》、《禅思想史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佛教与基督教》、《华严的研究》等。全部著作收于《铃木大拙全集》。

■《雷雨》

曹禺著,[日]影山三郎等译。《日记·1936/2/15》提及此书说:“午后买日译本《雷雨》一本,二元二角。”《日记·1936/4/22》又说:“得日本译《雷雨》一本,作者寄赠。”

■《毛诗品物图考》

[日]冈元凤作。共7卷。图画《诗经》中动植物,并加简明考证,1784年出版。鲁迅搜集中外图绘书籍甚多,此书为其收藏之一。《朝花夕拾·阿长和〈山海经〉》中提及此书。本书的价值是在广作参订的基础上对《诗经》名物做出新的考辨。书中各类草、木、鸟、兽、虫、鱼的图像,达211幅之多。

■《明清戏曲史》

[日]青木正儿(1887-1964)著。又名《中国近世戏曲史》。《书信·300903致李秉中》提及此书。

青木正儿,号迷阳,著名汉学家,文学博士,国立山口大学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中国文学戏剧研究家。师从狩野直喜。在狩野直喜的指导下,青木广泛涉猎《元曲选》、《啸余谱》等曲学书籍,并对元杂剧进行了专门研究,1911年以《元曲研究》一文从京都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青木与胡适有直接的交往。青木于1920年著文介绍中国“五四”文学运动,评价了鲁迅的成就,这是日本学者首次提到鲁迅。鲁迅于1920年11月24日曾致信表示谢忱。

■《牧羊城》

[日]东亚考古学会编。牧羊城,位于辽宁大连旅顺口。见《日记·1935/2/16》。

1924年,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室设立考古学会。1927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由滨田耕作、原田淑人等出面,邀请北京大学考古学会马衡、沈兼士等,在东京联合组成“东方考古学会”,在旅大地区共同发掘貔子窝(今皮口镇)附近的单砣子等遗址。不久中国学者陆续退出这一活动。

■《南北朝的社会经济制度》

[日]冈崎文夫(1888-1950)著。见《日记·1936/5/6》。

冈崎文夫,日本著名学者内藤湖南的弟子。毕业于京都大学,专攻隋唐以前的社会经济史。曾在东北大学担任教授。另著有《魏晋南北朝通史》等。冈崎文夫对王国维很钦佩,曾在悼念王国维时说:中国学界应以王国维一派为正道。陈寅恪留学日本期间,注意到冈崎文夫关于唐代府兵制、均田制和租庸调法的研究成果,认为“不失为学人审慎之态度”。

■《南山里》

[日]东亚考古学会编。考古学专著。南山里,位于大连旅顺。《日记·1935/2/16》提及此书。

■《貔子窝》

[日]东亚考古学会编。考古专著。貔子窝,位于辽宁大连。《日记·1935/2/16》提及此书。

■《全唐诗逸》

[日]河世宁(1749-1820)撰。其中收录流传于日本而《全唐诗》中遗漏的唐诗百余首。《集外集拾遗·〈游仙窟〉序言》等提及此书。

辑补《全唐诗》的著作,以河世宁此书为最早,成书时间约乾隆时期。

凡补诗72首,句279条。中华书局本《全唐诗》附于全书之末。河世宁补佚所据,为日本所存《文镜秘府论》、《千载佳句》、《游仙窟》等书。

■《全相三国志平话》

《日记》中又作《全相平话三国志》、《三国志平话》等,实即《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该书国内已佚,日学者盐谷节山在日本内阁发现元刊本,后乃有商务印书馆翻印。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上)》评价说:“《全相三国志平话》分为上下二栏,上栏为图,下栏述事,以桃园结义始,孔明病殁终。而开篇亦先叙汉高祖杀戮功臣,玉皇断狱,令韩信转生为曹操,彭越为刘备,英布为孙权,高祖则为献帝,立意与《五代史平话》无异。

惟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日记·1928/2/23》记载:

“晚往内山书店……与盐谷节山,见赠《三国志平话》一部,《杂剧西游记》五部……赠以《唐宋传奇集》一部。”见《日记·1926/8/17》。

■《三国演义节选》

即《古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日文节选本。日学者辛岛晓赠鲁迅,见《书信·310303致辛岛晓》。

■《三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