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过度紧张
7703900000031

第31章 我们为什么爱报复?(5)

这婢女就是懂得反抗的典型了。她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却保住了名节和安全,没有受到伤害,算是婢女中的伶俐睿智者了。这样的人,心中有一个自我在,有了这意识,也就有了尊严和人格。她们或许没有柳仲郢家婢女的那种自负和自我良好感,但活得更加真实,也更加自然。跟这样的人交往,不会给人压迫感。而跟柳仲郢家婢女那种人生活在一起,则会让人感觉枯燥和烦闷。柳仲郢家婢女那类人,平时说话肯定是离了“道德”不开口的,她们将自己的人生设置了很多框框,并用这框框来约束他人。在她们的心里,自己的“道德”观念就是这世上最大的真理,如果有一天,别人竟然超越了她们的“道德”观,那么她们就会狂躁,会暴怒,甚至会用暴力对待对方。

奴和主的双重身份

上述婢女能够摆脱主家少爷的骚扰,不仅在于自己有智慧,也在于李家的几个儿子虽然放浪,但也还算是有规矩,知廉耻,一次被羞辱之后,就不再来了。有些家庭的婢女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她们的主人往往十分强势,甚至有些变态,因此,即使想反抗也是没有能力的,而且反抗之后,往往被羞辱得更甚。这样的婢女就属于苦命人了。

据记载,清乾隆年间,有一名寓居在江苏的浙江籍缙绅,对自己手下的婢女们很是残忍。这个缙绅是一个色中饿鬼,他家中的婢女不分年老年幼,都被他奸污了一个遍,可谓禽兽至极。

如果哪个婢女在被他调戏的时候稍有反抗,他就会勃然而怒,对反抗者进行惩处。一般来讲,如果稍微违逆他的意思,他就会命那人脱下裤子,露出屁股,然后用板子打。反抗再稍微强烈一点的,则用针刺脊背。再强烈一点的,就会用剪刀剪去那女婢的舌头,或者用枷锁扣住脖子。手段之毒辣,让人不寒而栗。不过,类似打屁股、割舌头等常人看来残暴至极的刑罚,在这缙绅的眼里,竟然还算是轻的。

如果哪个婢女坚决不从,他就会找来一块大石头,在上面凿一个孔,然后将铁链伸入孔中,另一头绑在受罚婢女的脚脖子上,之后再罚那婢女扫地。扫地时,婢女每前进一步,都痛苦万状,实在是生不如死。

这个缙绅,已经不能用残忍来形容了,简直就是变态,摊上这样一个变态的主人,除了忍受和哀叹自己命运不好,怕是别无选择了。

不过,有这种处境的婢女却不止一个。还是乾隆年间的事情。据载某驸马兽性发作,欲****自家的婢女,被婢女拒绝后,恼羞成怒,竟命人将那婢女的衣服扒光,然后将其埋在了雪里,任其活活冻死。据说,这并不是个案,在这驸马的家中,常常会有被毒打致死的婢女被扔出来。其残忍程度,比那浙江的缙绅有过之而无不及。

遇上这样的主人,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不过还好,这样的毕竟是少数,不过婢女挨打则并不罕见。婢女们之所以会有如此遭遇,其根本还在于古代的社会构成模式。

我国古代是中央集权体制。这种体制,强调的是对人思想的掌控,在体制中的每个人都是被传统礼教洗脑了的。因此,他们不管做事还是看待问题,都有着很深的传统礼教印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各种民间组织,也是跟中央集权的政体高度同构的。就好比每个宗族之中都有一个领头人,这个领头人对同宗族的其他人有绝对的处置权。再比如,一个民间崛起的宗教团体,总有一个教主,这个教主也是对教徒拥有绝对统治权的。这两种团体内,宗主和教主就相当于小团体内的皇帝,讨好他们、给他们办事的,就好比是朝中的大臣。他们的组织方式都是比照着国家政权的。

如此一来,这个社会中就到处都是各种集权小团体了。在这样的团体当中,权力是呈中心放射式分布的,离权力中心点越近,获得的权力就越大,而且是呈等级分布的,每一个等级都对自己下面的那一级拥有绝对的权力。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往上爬,就要无限接近权力中心,而接近权力中心的方式,就是获得权力拥有者的喜欢。这种情况下,抛弃人格,用上一级权力所有者的头脑去思考,做他们喜欢的事,拥有跟他们一样的爱好,就成了每个人的生活全部了。也就是,一个人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那么他就要丢弃自己,而依附别人。

不过,一个人完全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是不可能的,他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焦虑和恐惧,会非常紧张,而缓解这种紧张的方式,就是拥有依附于自己的人。也就是,他们在出卖自己的人格,做别人精神上的儿子的时候,也强烈渴望着拥有一批人将人格依附在自己身上,甘愿做自己精神上的儿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那些对下属非常严厉、非常苛刻,欲将下属当作自己私有物品的人,往往在更强势的人面前,表现得会更加谄媚和卑怯。他们总是在上司面前点头哈腰,然后在下属面前颐指气使,同时扮演奴才和主子两个身份。这样的人,就是传统文化下的游魂。而那缙绅和驸马,就是这种人。

他们在外的时候,是卑微的,缙绅虽富有,但遇到州官的时候,也必须低头。驸马虽身贵位重,但在公主和皇室宗亲面前,也是要矮一头的。因此,他们就会从比自己更低的那些人身上寻找慰藉。在他们的行为中,是泄愤重于情绪上的怒气的。因此,当他们想要凌辱婢女而受到反抗的时候,内心里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这时候,激怒他们的不仅是自己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而是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轻视。这样人格的人,最受不了的就是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竟然敢于违逆自己,这是触动他们内心的。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手段才会那么狠毒。这是被长期积压的扭曲心理的外显。

就仿佛阿Q一样,在赵太爷面前卑微的他,在小D和王胡面前却是盛气凌人,不允许对方做出任何“不适”的行为。

如此一来,缙绅和驸马的行为,也就有迹可循了。长期的文化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压抑,导致了其内心的极度扭曲。这扭曲不敢随便对跟自己同等地位或高等地位的人释放,因此成倍地发泄到比自己地位更低的人身上。

缙绅和驸马的这种心理基础,在我国文化中分布非常广泛,但一般人没有他们的积怨这么深,因此表现得也不会如此残暴。正常人家的婢女的境遇,虽然不如普通人,但也不至于这么坏。如此残暴的家主,毕竟还是少数的。

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婢女,身体上受着难以忍受的折磨。有些婢女则是境况相反,身体没有受累,但精神上却遭到了打击。

这类人,就属于虽然没有挨打,但却受到了侮辱的。据载,唐朝时候,岐王李范年轻的时候,尤好女色,也常常轻薄婢女。

每当到冬天的时候,李范不点炉火,感觉冷之后,就将手伸进婢女们的衣服里,用婢女的乳房和肌肤来暖手。

无独有偶,还是唐代的事情。据载,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也是有着类似的轻薄婢女的爱好。他也是冬天的时候冷了不生火,不过不是将手伸进女奴的衣服中,而是找一些肥胖丰满的婢女,让她们脱光衣服,围坐一圈,然后自己处在中间,靠着这“肉阵”中各个女仆的身体散发出的温暖来取暖。以上两例,就属于赤裸裸的轻薄和侮辱了。在他们的眼里,婢女根本就不是人,而更像是一个物品,跟别人家的火炉、火盆没有分别。他们虽然没有在婢女的身上发泄私愤,但对她们没有半点的尊重,也算是比较卑劣的家主了。而其原因,就是不把别人尤其是地位低于自己的人当人看。

由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意识,总活在等级意识的观念中,将自己放在别人的人格之下,靠做别人的影子寻求庇护,可以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他们没得势的时候,常常是呆滞木讷的柳仲郢家的奴婢,一旦翻身,往往就成了作恶的驸马和缙绅。

然而可怕的是,今天依然有这样的人在。在公司或者事业单位,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上司或者同事。他们会将对上司的谄媚化成对下属的压榨,在上司面前没有半点人格,但在下属面前却残忍蛮横。不过可悲的是,这样的人,往往还更能身居高位。因为在某些环境当中,他们的谄媚本身就是一种获得提升的砝码。这种大环境,才是最让人煎熬的。

如果想要摆脱这类情况,就要每个人都培养一点点自我意识,要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要将结果导向和等级观念当作人生的全部。要知道,活在别人的影子里,并不是你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大树,而是你丢弃了做人的尊严。明白了这点,我们的环境自然会好一些。

女权主义者总在不要紧的地方纠缠平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嫉妒在。我们仿佛没有办法将嫉妒彻底消灭掉,却可以将其尽量减少。要做到这点,先要明白嫉妒的危害。在这一点上,女性的嫉妒往往又更加可怕,也表现得更明显,古代自来就有“妒妇”一词。当然,很多女性之所以会如此,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男权社会当中,女性是没有地位的,她们的丈夫可以有很多女人,但她们却只能从一而终,自然会产生心理不平衡。不过,虽然有不平等的原因在,很多时候,她们的做法也太过了。我们可以理解她们的嫉妒,但绝对接受不了她们的行为。

关于妒妇,很多书中都有记载。在《清稗类钞》中,就原文引用了广野居士的《妒律》八条。作者说:“虽属游戏,亦颇有组织,因全录之,以资笑噱。”这八条,虽然可能未必来源于历史,但肯定来源于生活,能够从侧面反映一些爱妒忌的女性们对待婢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