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过度紧张
7703900000029

第29章 我们为什么爱报复?(3)

在古时候,女性是很凄苦的,基本没什么权利保障。她们能否得到优待,绝大多数,看的是自己嫁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如果明理的或者是比较老实的还好,若是一个强势的人家,尤其是那种精神上强势的,死守着传统不放的人家,多半是没有什么好的境遇的。即使娘家势力强大,有时候也无法保证她们的权益,因为娘家的势力再大,往往也大不过传统去,而且,有些父母本身就是极为保守的人,他们自身就希望女儿能够顺从婆婆。

历史上,那些能够绝对保障自己权利的,大多是悍妇,当然,即使是悍妇,也要有一个相对老实的丈夫才可以。否则,一样做不了自己的主。

这时候,女性的权益能否得到应有的重视,就要看自己跟这个家庭的联系了,或者说,看她在这个家中的地位。这也是很多女人自身就想生一个男孩的原因,不仅有传统上的传宗接代的考量,也有保障自己权益的需要。

因此,那时候,一个女人想要得到地位,靠的就是自己跟丈夫的关系,靠的就是自己在丈夫眼中的地位。

所以,当有另一个女人闯进她们的生活,跟她们共享一个丈夫的时候,她们自然不舒服。除了那些彻底被传统洗了脑的,奴性已经深深印在灵魂里的女人,少有不吃醋的。

这种吃醋不仅跟感情有关,更是跟权力和地位有关。前面曾经说过,普通人之间,尤其是总在一起生活的人之间,主要的矛盾,其实就是日常话语权的矛盾。妻和妾的矛盾也在于此。

当妾出现的时候,妻肯定是紧张的,这种紧张会转化为一种压力,从而让她们感到害怕。而她们壮胆的方式,就是靠张扬的“唬吓”来告诉别人,在这里依然是我说了算的。其实人都有这个倾向,那些处处表现自己的“强势”,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地位的人,多半是自卑的,是心里发虚的,也是没有安全感的。他们时时刻刻害怕被别人轻视,所以时时刻刻用一种近乎夸张的手段来显示自己是有力量的、有能量的。这样人的内心,有一种如影随形的紧张,时时刻刻跟着他们,折磨着他们。

当妾出现的时候,妻所有的,就是这种紧张。我们都能够看出来,妻的这种紧张并不是妾造成的,根本原因还在男人那里。可是,由于传统的禁锢,妻们少有将矛头指向自己男人的,更多的时候,都是用妾来发泄自己的紧张。

所以,在一个有妻有妾的家中,如果不是妻特别传统,总是会有妻妾之间的矛盾的。妻们总是看妾不顺眼的。不过在丈夫的眼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妻一般都是家族的安排,娶妻的时候,男人的意志是不得体现的。但纳妾一般都是男人自己的行为,所以在一般的人中,都会喜欢妾比喜欢妻多一些。因此妾虽然受妻的欺负,但是至少自己的男人还是会对自己稍加关心的,有的甚至会暗中施以援手。

妾与小三,偷与偷不着

如今,社会大发展,已经没有“妾”的称谓了。不过却崛起了另外一个群体,即小三。事实上,今天的小三跟古代的妾是类似的。地位上还不如古代的妾,古代的妾也算是家庭的一分子,但今天的小三基本是没有露脸的机会,只能躲在暗处。不过还好,如今科技发达,已经是陌生人社会了,人员流动性强,有隐蔽的机会,所以,她们虽不见光,但各种自由还是有的。而且如果保密得好,别人都不知道,连非议都不会有。

这些小三当中,为钱的多于为情的。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我们的金钱观有问题。

由于古时候战乱频仍,灾变横行,因此中国人有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而这恐惧让我们过度紧张,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我们寻找外在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让我们养成了热爱储蓄的习惯。因为手里有钱了,才什么事情都不怕。因此,人们对于可提供保障的财富非常热衷。我们在银行要有存款,要有自己的房子,这些都是用来应对未知的恐惧的。而这种意识长期积累的话,人们就会从财富的主人变成财富的奴隶。

这些,正是中国人热衷储蓄的深层原因。因为我们的金钱观有问题,在没有一种看不见的保护力量给我们支撑的时候,我们总是紧张的。

按照正常来讲,金钱给人带来的快感只在于进入你的手中和流出你的手中的两个瞬间。当你用自己的努力获得金钱的时候,你会开心,因为这证明你有价值,你的劳动得到了认可,你的付出获得了收获。当你花钱的时候,也是快乐的,因为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欲望上的满足,让你更加开心。而这中间的过程中,你的财富不过是一组组数字。

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往往更在意的是这两点中间的过程,那就是拥有多少钱。这是有些怪异的。因为我们没有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赚钱。赚钱是用来花的,而不是用来留着的。如果你将钱拿来看着,那么,你岂不是成了傻瓜了吗?然而我们被灾变吓坏了,永远处在一种没有安全感的紧张之中。

因此,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带有传统意识的人,对那些积极消费的人是颇有微词的,认为这种人不会过日子,大手大脚,是个败家子。其实,只要那人花的钱是自己赚来的,别人有什么资格横加指责呢?但我们不这么认为,总是热衷于用自己的观念去强迫别人。

二奶现象,除了安全感的缺失,还有就是个体意识的沦丧。不为了金钱,二奶甘愿依附于一个男人,抛弃自尊和自我。我们在前面曾经谈到,个体意识的缺失会让人丧失独立奋斗的意愿,取而代之的是寄生和不劳而获的思想,而二奶恰恰是这种人的典型。

在如今的社会中,很多人都鄙视二奶,觉得她们是恶的,是狐狸精,专门勾引人家的丈夫。但是,也有些学者主张这些人并不可恶,其理由自然是性自由。这个争论,是值得进行的,对我们的伦理道德发展都有很好的帮助,至少在学术发展和推广方面是有价值的。

不过,笔者以为,这类问题与其问责女人,不如问责男人。事实上,在整个过程中,男性才是最值得批判的对象。

关于性自由的观念有很大的讨论空间,但是,这却不是已婚男人的借口。因为即使你主张性自由,也无法改变你已经结婚的事实。在婚姻法的认定上,如果你做出了包养二奶的事情,就是有过错的。至少如果因此而配偶主张离婚,法律是会保障无过错方权益的。

所以,这样的男人至少是犯了违约之错。不管有多少理由,不管社会多么开放,在婚姻法的相关规定没有改变之前,出轨或者包养二奶,在诚信上受到指责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过,由人们将二奶当作过错方可以看出,我们的社会,还是隐性的男权社会,在人们的骨子里,依然认定女人是比男人更需要守贞节的。这一点,才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其实还能引申到另一点,即人身依附情结。

说白了,就是用尊严换取物质。二奶们的行为,即是此类。我们也常常会用这些来指责甚至谩骂那些给人当二奶的女性。

但其实,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问题。只不过,二奶们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道德观念,所以让人看起来不那么舒服,才会用道德去惩戒她们。而其他群体们的行为,是包括在我们的道德体系之内的,至少是跟我们信奉的传统道德不发生冲突的,所以我们才不会发现其中的不对。

像如今人们常说的“啃老族”,以及那些只参照物质条件来寻求伴侣的人,都是或多或少有人身依附情结的。不过是由于我们传统观念中主张双亲要对子女负责、丈夫要对妻子负责,所以人们才不会觉得这个有问题,至少讨伐这点的人相对少些。

我们对待以上几种人的差别,也证明我们的传统中有人身依附情结。人们觉得父母有无条件照顾儿女,丈夫有责任在物质上满足妻子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认定父母可以支配子女,丈夫可以支配妻子的意识。

但如今,也是有一个矛盾的。这矛盾更像是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适或混乱。很多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觉得父母给予支持,帮助买房子、买车子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传统。但是,当他们结婚之后,尤其是父母老去之后,却又不愿意跟父母住在一起,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多的空间,应该不被老人打扰。这就有问题了。

在自己需要钱的时候讲究传统,将钱拿到手之后,又去谈现代权利观念。虽然说者振振有词,但总归给人一种耍流氓的感觉。

这种行为表现的是另一种紧张。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是游荡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于传统思维和现代思维,他们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取舍,不会觉得必须要坚持哪个,而是看哪个对自己有利,总是寻求有利的那一个。用钱理群先生的话说,这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总是能够将利己说得冠冕堂皇,然后选择能够获取最大利益,付出最少责任的那一个。

这折射的,是国人个体意识,或者说个人尊严的缺失。因为没有强烈的个人意志,所以才看不出这种行为的矛盾和流氓来。一个真正自爱的人,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流氓的事情来的。

有一个富人,想要宴请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为了显示隆重,同时还邀请了一些其他客人作为陪客。当然,跟这些陪客者是不能明说的。

宴请的当天,作为陪客的人陆陆续续都到了,但他想请的主要客人却迟迟不见影子。富人很着急,坐立不安,时不时地朝门口张望,焦躁异常。不经意间,他竟然脱口而出,说:“偏偏是重要的不来。”

这话一说出来,在座的宾客们非常不快,觉得自己被主人小觑了,因此虽然在座,但已经各有去意了。甚至有的已经阴阳怪气地开始讽刺主人家了。眼看着一场宴席就要散掉,可富人也无法可施,在那里呆呆立定,更是焦急,怪自己不该口无遮拦,说出了心里话。

这时候,旁边的一个奴婢见此情景,心生一计,装作响应外面的招呼,急急走出了大堂。婢女出门后,赶紧跑着赶到了厨房,拿了两坛上好的美酒,重新返了回来。进门之后,婢女故意朝着主人大声喊道:“要紧的来啦!”

在座的客人一听婢女的话,顿感羞愧,觉得自己误会主人了。原来主人焦躁的是怕好酒不来,招待不好自己,而不是说自己不重要。一时间,氛围顿时逆转,人们又开始有说有笑了。而主人也舒了一口气,对婢女非常感激。

这是史书上所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后来不知是谁,截取了前一半编成了一个小笑话,专门讽刺人不会说话。在那编造的笑话中,主人家宴席没开成,弄得大家都不高兴。

提起奴婢,很多人都不陌生,不管是哪个古装电视剧中,都有这样的角色在,她们负责主人的饮食起居,为主人提供外界各种信息。这些人中,有的跟随主人作恶,有的帮助主人行善,有的在主人身处危难的时候不惜舍身相救,有的则靠手段送主人去了西天。这个群体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也算是鱼龙混杂,复杂之极,很是值得探究一番。

非竞争性杀戮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分野,一个是人杀人,另一个是人拥有人。所谓的人杀人,就是第一个杀死自己同类的人,他开创了一个先河,改变了同类之间不互杀的规矩。

原始人类在大自然中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他们没有羚羊般的速度,也没有猛虎一样的尖牙利爪和力气,又没有像猴子那样可以生活在树上的灵活。因此,在大自然的竞争中,是处于绝对劣势的。但是,相对这些动物来说,原始人类更加聪明,懂得互相协作,因此虽然大自然比较残酷,但人类还是生存了下来,并慢慢地变成了这个世界的主导。由于我国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因此在我们的文化中,更加注重团结协作,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们就形成了团体为重的文化,这种意识加强之后,就慢慢演变成了等级分明的集权统治。这正是杀戮横行的产生基础。而其产生过程,还是要从生存竞争开始。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中,同类动物之间有竞争,也有打斗,但纯粹以杀死对方为目的的打斗是不常出现的。大都是两者分出高下之后,战争就结束了。但人类不一样,人与人之间不仅有竞争,有争斗,更是有残杀和屠戮。我们都觉得动物们是凶恶的,但动物的恶跟人的某些作为比较起来,恐怕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而这凶恶的开始,自然就是第一个不是为了生存竞争而杀死自己同类的人。这个人是谁,如今已经无法知道了,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同类之间的非竞争杀死,让等级制度迎来了另一种形式。在动物界,即使是像猴子那类的群居动物,虽然也有猴王,有等级分野,但这是用来表明彼此在种群中的地位的。但从非竞争的杀戮开始之后,这等级制度就不仅用来表明彼此的地位了,还具有了一定的从属性。也就是说,一个猴子力量强壮,那么它比另一个猴子等级高,可以有优先选择食物权,可以有优先交配权。但非竞争的杀戮产生之后,人类的等级情况就变了,等级高的人不仅对等级低的人有优先权,同时,也有了获得其人身所有权的基础。

到第一个控制他人的人出现的时候,这种所有权就正式确立了。这时候,等级高的人不仅在生存选择权上优于等级低的人,还可以将等级低的人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他们获得了同类的生存权和人身所有权。这时候,奴隶就诞生了。人也从一个平等竞争的坏境过渡到了集权统治的环境当中。这时候,有的人是人,有的人是人上人,有的人只不过是一个物品。

随着这种模式的扩大,成为人类世界的通则,人类就由原始时代过渡到了奴隶时代。这是一次人类发展的进步,但这进步却并不美好,它是靠剥夺人身自由得来的。

即使奴隶制度最后被封建社会取代,但奴隶的形式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演变成了另一种方式,即奴仆。两者之间一字之差,差就差在奴隶是主人的私有财产,但奴仆只不过是雇佣关系。可是,在封建社会当中,这种雇佣关系很多时候跟从属关系是没有差别的,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他们。

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虽然奴隶制存在时间不长,甚至可以说从未出现过真正的奴隶制,但各朝各代,一直都有奴隶的存在。

奴仆相对于奴隶,虽然表面上获得了人身所有权,但这权利依然是残缺的。所以,他们比奴隶的境况强,但也有限。这是一群苦命的人。

这些人的苦命,有的是天生的,有的则是因为灾难,也有的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这三种,是古代奴仆的主要来源。我们这一节,讲的是奴仆的一个分支,奴婢,也就是女性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