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柯岩文集(第三卷)
7691400000063

第63章 灵魂与生命的燃烧——读柯岩《CA俱乐部》(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经读过柯岩的《癌症≠死亡》那篇报告文学。坦白地说,开始有点漫不经心,因为我认为文学不是医学,癌症会不会导致死亡不是文学画个“≠”就不等于死亡了。可我读完这篇报告文学之后,情感却深深地被打动了,对于气功使癌症患者从“癌王国释放出来”的“俘虏”们,深为敬佩。为作家对“顽强和死神角力的勇士赞美”的精神深深感动。而作者提出的对癌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与精神治疗并用的哲理思考,更为发人深省。

这当然是作家一颗善良的心在呼唤!

二十余年过去了,柯岩不但一直没有放弃,她也难以放弃对癌症患者的关爱与更多的思考。她的那篇报告文学《癌症≠死亡》,不但使她成了癌症患者衷心爱戴的善良文学家,而且使挣扎于死神面前的癌症读者们,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生命得以复活的救命“菩萨”,在中国以至在全世界,她周围患癌症的读者朋友千百万。病友不分国界,生命属于人类,人性美属于文学,病理研究属于医学,而患者作为社会人群,遭不断被夺取生命之苦,又是社会问题。人的精神对于病患者在生命中的影响则又与文学紧密关联。善良的作家,必将关注生命,走进生命与死神之间,寻觅生命远离死神的人性奥秘,这难道不正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一个新的探索领域吗?同时不又是寻觅生命奥秘的新领域吗?

因此,《CA俱乐部》这部长篇悄然面世了。

这是生命的探觅。

这是人性的呼唤。

这是熠熠闪光的人间彩虹。

这是人生的诗。

这是崇高的爱。

这是理想的光环。

这是人间用血与泪铸成的绚美、坚强的精神长城。

这是人们灵与肉、情与感搭起的生命彩桥。

……

我有幸先拜读了这部大作书稿,这是柯岩给我的亲和与友谊,更是一份奖赏。读罢书稿,我已是激情燃烧,泪湿衣衫了。我的心从来没有这样的激越,也从来没有如此的感伤!我忙致信柯岩,祝她的大作尽快出版。不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这部书稿的出版任务,我当然要为柯岩高兴,同时也对这家出版社出版这部书表示祝贺。书出版后,我一读再读,读得身不由己地走进了小说中的人物群,走近善良而又可亲可敬的癌症患者兄弟姐妹身边,此时,我时而在惊奇之中,时而又在神秘之内,时而为美国小托尼的命运担忧,时而又为台湾的席女士惋惜。时而随着嫦娥哭,时而又在胜利临终时善良的嘱语面前泪遮双目,不能自已……

柯岩同志是涉笔于诗歌、长篇小说、电影、电视文学剧本、报告文学等多种文学形式的全能大家,她不仅始终坚持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而且她的作品的显著特点就是个性鲜明,叙述精练,语言亲和而靓美,展示着一个又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多少人曾随着她的诗笔含泪同吟《周总理,你在哪里》;多少人在《寻找回来的世界》里寻找到了自己,找回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多少人随着《他乡明月》走进紫微与朵拉的心灵风暴中,进而认识了“他乡”。我还曾经给我的小孙子读过她别有童趣的儿童诗《我的爷爷》,至今孙子上了初中,他还常常背诵:“使我学走路/就找啊——/找他们的脚印。”……

然而,这部《CA俱乐部》却是她长篇中的一部更为动人心魄的大作,且有自我升华之笔。其艺术构思独特,创作手法新颖,调动小说、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等多种文学形式融为一体,引读者与作品人物命运同行。通篇都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读来灼人肺腑,动人情肠。

我之所以称柯岩这部《CA俱乐部》不同于她原有长篇且具新的自我升华,不是凭空而论的。其论点有四。

论点之一,这是一部特殊主题的长篇,作家以特殊的艺术构思,特殊的艺术架构,塑造了特殊人物群体形象,展示了特殊人物的命运。

这部长篇的主人翁,是与死神相伴的一群癌变特殊人群,作家紧紧抓住这个特殊人群人物的命运,在跌宕悲怆、悲喜并存中构思结构,且善用伏笔,让读者随着人物的命运同心跳,同落泪,同忧心,同庆幸……读来难于释手。

小说开篇就是主人翁之一的嫦娥在美国给奶哥哥的信。这信一下子就把人物命运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既是作家入笔之高明、善用伏笔之巧妙处,又是贯穿全书,展示癌症人物群体命运的主线。

“奶哥哥”的称呼何来?作者已有交代,自不必我赘言,但这封开篇信,却巧妙入微地展开了小说主线人物柴禾、嫦娥、胜利的悲欢离变,曲折艰难的人生命运。

嫦娥在美国的儿子因患癌症而泡酒吧、酗酒、玩女人、吸大麻、海洛因……这位一生苦遭厄运折磨的女人,此时悲切地呼唤:“我没有死。我……还活着……”她只有“儿子,儿子,她的心肝,她的宝贝,她灵魂的灵魂……”此时,她真是呼天唤地皆无门,她埋在心底的唯一的企望,唯一的主心骨,便只能呼叫,“奶——哥——哥,救救我,救——救——我呀!”作家就在这样哭声悲恸之中,展开了这部哭而无尽,泪流不完的,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为癌症群体寻觅生命的文学大作。

柴禾——嫦娥——胜利,是三位同时代、遭遇不同却处境相近的人物,一生都在不同时间、地点蒙受着不同命运的折磨而又奋进,这是整整一代人的命运!作品开章于饱蘸嫦娥的泪水、血水之墨,又收笔于柴禾离开人间前,召回嫦娥,让她在悲恸之中倾听他抚慰她的画外音……在人们的惋惜中结束了全篇。

我特别想强调,作家笔下柴禾这个可亲可敬,与丑恶、与死神搏斗一生的人,不是普通的人,而是一个永不折腰的共产党人,他在生命临终时留下两句非常值得我们回味的话:“无论处在何等境地,从未背叛过我的人生理想:为人类彻底的解放而奉献自己的一切。”这就是这位“柴部长”作为共产党人,奉献病友的崇高精神。

围绕这样三个人命运的主线,作家又挥笔于丽月、小江、松娇、台湾席女士、两位工程师、贫困的农村教师夫妇等十数个让癌魔走进的不幸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血与泪、灵与情、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人性与兽性冲突的血泪史。作家巧妙地把来自四面八方的癌症家庭围绕在柴禾与嫦娥、胜利三个中心人物的命运周围,把这些共同命运的家庭人物群体的生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作家实现了这个艺术结构之后,又以更为深邃的笔,饱蘸高尚情感的墨香,把爱心挥洒于作品深层的艺术构思之中,深入挖掘了构成这些家庭的人物群体在死神面前的高尚心灵境界,展示了他们可歌可泣的壮丽人生。作家的情感已经融入这个人物群体的命运之中,每一行文字都在为他们落泪,为他们奔走,同他们一道驱赶死神,寻觅生命的根脉、生命的动能、生命的元气,正因为作家已将自己融入与死神搏斗的生命群体之中,所以她笔下的每个家庭、每个人物个个都是灵动的,都闪烁着外在美、心灵美,甚至是神奇的美。

由于历史的原因,柴禾未能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嫦娥结合,倒与他称之为“小屁孩”的司令员女儿胜利结婚了。这虽不同于“青梅竹马”,但却是患难夫妻,二十多年,爱得倾心。当胜利为癌病群体过度劳累,心脏病突发,临终前,她曾与女儿有一段肺腑嘱言,显示了这个人物精神境界的崇高。请读作家设计的围绕这个话题父亲与女儿的谈话。我每读到此必洒泪难止。“大颗大颗的泪从北北的脸颊上流下,大颗大颗的泪也从他(柴禾)眼里夺眶而出……”女儿哭诉:“就在临去的那些日子,在我陪伴她的那些夜里”,妈妈告诉她,爸爸“心里有一个结”,“你爸他有病,可不能再叫他憋屈了”,“我走了以后”,“你一定要帮他千方百计找嫦娥阿姨,找着了你还得千方百计地……啊?”“一直默默流着泪的柴禾这时突然叫一声北北,就号啕大哭起来”,“……你们这是拿刀子剜我的心啊……”这号啕大哭,震撼心弦。这是人到晚年对命运中不堪回首的爱情往事的悲恸!这是在死神面前对爱情无比珍重的崇高升华!

围绕着柴禾家庭命运的这条主线,作家还向我们展示了一批癌症患者家庭中的幸运者、高尚者、丑恶者、遭遇不幸者……读来让你身在各个家庭中,泪洒各个人物心里。

请看《CA俱乐部》抗癌明星主要人物之一丽月,曾经在十八年前患“乳腺癌晚期并已经转移到淋巴”,“双乳切除”,但她的丈夫林先生,为使她精神轻松有利康复,一改原本作为高级工程师的严肃面孔,“整天插科打诨出洋相”,为的是取悦于她,而丽月心如明境,见此就“忍不住哭”。“一个大男人,明明哭都宣泄不掉的痛苦,还要强颜欢笑”,真使人撕心裂肺。不仅如此,丈夫又学会了主厨,常常待她回家时,早就摆好家宴。这个家庭在她病后结构变了,丽月由家庭主妇变成了“夫人”,而这位高级工程师则变成了“保姆兼厨师”。不仅如此,为了让丽月在癌症俱乐部工作忙碌之后,晚上回家既娱乐又扩大肺活量,丈夫卖掉一切家产买了一套“正儿八经的”家庭卡拉0K装备,唱起了:“原来以为爱情只有欢乐,/现在才知道爱情也有苦涩……”“我是那样惊慌失措,/也曾哭得涕泪滂沱……”“啊!爱人啊,我的爱人!”“雷打火烧不回头……”“歌声笑声仍满喉……”我之所以书录这么长一段歌词、诗句,是因为歌词、诗句使我激动,让我落泪,因为这才是天下真正的爱!这才是人间真正的情!

此外,作家还构建了与林先生完全相反的另一位先生——小江的丈夫。当听到小江患了乳腺癌而且腋下淋巴也有结节,已是晚期了……这位丈夫却无耻地说:“没乳房的女人还是女人吗?”而且卑鄙地要走电视机、电冰箱、银行存折……更兽性的是临走还强行施暴……当小江被推入手术室时,妈妈、残疾小妹、病房知情的病友,为她的惨境号啕大哭……

我读至此,已是泪水伴泣声了……

在柯岩笔下与死神相伴的家庭,是如此表演着人生活剧,又都一幕幕如此灵动感人。足见作品内涵之深邃,作家用心之良苦。

论点之二,作家的情感真正融入了癌症病人群体的灵魂,因此,作品无处不见人的灵与情,从而使这部作品充满文艺美学的魅力。

长篇小说是叙事文学,但所叙之事如果不见人物灵魂和血肉,那就必将是苍白的。柯岩这部长篇的成功正在于,无处不给人以灵魂上强烈的感染力,通篇都是强烈的人生之搏,坚强的生命与死神的较量,燃烧的灵魂与怯懦的抗争……

小说以在美国推行中国新的医学模式的松娇,请美国癌病专家布朗观看中国“抗癌明星”演唱会录像带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与死神拼搏,在生命线上挣扎的抗癌明星的血泪史,每一个生命都那么可亲、可敬、可爱,但又都有令人不忍目睹的死亡之痛。不要说大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难忍泪水,就连美国人布朗也以美国人特殊方式“吹起口哨”,以示惊叹。你看,那位台湾来的席女士,画面上看来满面春风、神态动人,谁也不会想到她曾是被医生宣判为亡灵墓里的预备生。她患的是乳腺癌,在日本手术一年后复发;又改道美国,术后又复发。她索性痛哭一天一夜,决定绝命前周游世界,玩个痛快,死而无憾。来到中国,巧遇 CA俱乐部,投入众癌友同胞之中,十三个月中药加练功,再复查,她的癌肿全部消失了,一年半过去了,没再复发。我们常说的“九死一生”的生命已是空悬可怕了,而这位席女士只有半年生命期却又活过来了,观众怎么能不为她能活命而流泪!怎么能不哭!观看她表演的老婶子、大娘们怎么能不号啕而恸哭……

再往下看,又是一位癌症明星,她是个穿红色长裙的女士……

再往下看,是一位以西医为职业的癌症明星,典雅、高贵、脱俗、极具个性……

再往下看……

布朗终于决定要求到中国考察了。

布朗在中国考察期间在观看“癌症明星”节目时,对时装表演中领舞女孩的出色表演惊呆了。她跳着精湛的芭蕾《天鹅之死》,天幕万道彩霞之中,凤凰涅槃,美丽的凤凰在掌声中飞翔,令全场观众赞叹不已,看得大家回肠荡气,然而在谢幕中女孩的秀发突然脱落,露出光秃秃的头皮,令人目瞪口呆。秃头女孩却缓缓走向台前道出了病魔、化疗夺去了她的秀发之苦,但她却顽强地活着、舞着……作家通过这位勇敢女孩的宣言,道出了癌症病人甚至是所有人都应深思的一个深刻的哲理:“世界上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并呼唤人们“高举生命的火把,照耀自己,也照耀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