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圈大全集
7688500000082

第82章 有失有得,有近有远(3)

这样的人并不少见,说话直接,不顾后果,被称为“直肠子”或“一根筋”。这种人一旦遇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而这样的人往往人缘不会太好,要想培养自己的好人缘,就要学会“实话虚说”,不要直接表达出否定的意思,要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维护好彼此间的友谊。

作家冯骥才去美国访问,他的一个美国朋友听说他到了美国,便带着自己的儿子去酒店看他。两位故友相见甚欢,聊得非常高兴。朋友的儿子无所事事,酒店房间里实在没什么可玩的,于是他就在床上蹦来蹦去,自己玩了起来。

冯骥才看见那个孩子玩得开心,不好直接说不让他在床上玩,如果那样说,一会让这个孩子觉得很无趣;二也会让他的美国朋友感到很抱歉;再就会让人家觉得自己很小气。于是,他想了想,笑呵呵地说:“不如,请你的宝贝回到地球上来吧!”他的美国朋友呵呵一笑,就知道他话里的意思了,忙说:“好的。”

这样一来不仅顺利地达到了目的,还能使双方之间的尴尬烟消云散,使彼此的交往能够在和谐快乐中进行,这种话说得多么成功!学会委婉曲折,巧妙地使事情得到解决,更能巩固朋友之间的情义。

富兰克林关于他自己为人处世有这样的感悟:“我立下一条规则,决不直接表达自己的反对,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表达文字上或语言上过分肯定的意见。我决不使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认为’或‘我觉得’。当我不同意某人的意见时,我决不立即反驳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说明在特定的环境中,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来看,好像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我们的谈话会很融洽。”

富兰克林善于交际,他懂得运用迂回的交际技巧,不直接去否定对方或是去改变对方的想法,而是婉转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别人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这就是看人说话的技巧,拥有了这样的交际技巧,你会在交际中如鱼得水。

比如,你在参加一个工作会议时,会议中有个讨论某方案的议题,你觉得这个方案提的有问题,不实际。可是大家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反而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如果这时候,你执意表示这个方案不行,就会得罪很多人,甚至打击到一个团队努力的信心。你可以委婉地说,这个方案确实有其好的方面,站在销售商的角度来说,这是个盈利项目。不过,我想,若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昂贵,且优惠措施不多。大家觉得呢?

换个角度表达自己的意见,既让对方明白了你在说什么,也维护了对方的自尊心,使其能自己看到不足和需改进之处,而不直接提出来,这才是最好的结果。因此,实话虚说,借机抒情的人并不虚伪,而是个懂得策略,善交际的人,更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

与自己谈得来要交,与自己谈不来也要交

我们总是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有的人,你会觉得一见如故;有的人呢,你会觉得话不投机。如果只与喜欢的人交往,那就太不应该了,要知道即使你看不惯对方的生活态度或是和你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人,其实也可以与你成为朋友。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比如你的客户。你不能因为你看这个客户不顺眼,就不和他谈生意吧?又比如别人有个很好的项目,你也觉得这个项目前途光明,你会仅仅因为这个人与你有些价值观不同,就不跟他合作吗?聪明的人当然不会选择放弃,他们深知:与人交往,和自己谈得来的要交,谈不来的也要交——只是距离上有远近之别罢了。

善于把握与人距离的远近,就能轻松地成为交际高手,使你在纷乱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变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当然,成为交际高手没有速成班,需要时间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还需要我们的宽容大度。

1976年,当苹果公司的开创者斯蒂芬·乔布斯和沃兹两人在车间里辛苦奋战,夜以继日的研制苹果II代样机的时候,他们还很担心资金来源。在著名的投资人马尔库拉来之前,有一个投资人也来见过他们,但是,他看到这两个年轻人如此不修边幅,穿着另类,说话也不投缘。虽然他也觉得苹果机是个有前途的投资项目,但是,他还是因为不喜欢他们,而放弃了投资。

而马尔库拉虽然也觉得这两个人很另类,但宽容善良的性格使他并不介意这两人不修边幅的打扮,并在纷乱不堪的厂房里,与他们相聊甚欢。这一聊,便成就了苹果公司辉煌的未来。

马尔库拉不仅在苹果电脑的研制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还在营销上继续加大投资,他亲自做了一份商业计划书,筹集了6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并通过个人担保,又借了25万美元的银行贷款。由于得到了马尔库拉的及时投入,苹果公司事业蒸蒸日上。苹果II代机一经推出,市场就反响热烈,苹果II代机很受追捧,销售额大幅飙升。1977年销售额为250万美元,1978年则一下子上升到了1500万美元。

看到这样的情景,之前去考察过,见过斯蒂芬·乔布斯和沃兹的那个投资人肯定是后悔莫及。若不是因为他太过自我,而没有对苹果II代机项目进行投资,他将获得的不仅仅是高额的投资回报,他还会名垂商界历史,赢得打造苹果神话的声誉。

任何人都不能避免他这样的错误。要做到善待任何人,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那些与己不同的人,这是件难事。但是,我们可以换种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去与这些人接触交往。你可以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可以不喜欢对方的行事作风,但是你不能表现出你的厌恶和拒绝,要对他人保持尊重,既然你对他的话题不感兴趣,那就保持沉默好了。沉默是金,沉默能显示你的态度,也可以为你赢得朋友。

趣味相投的朋友,我们当然可以经常见面,保持联系,建立更深的感情。对于那些谈不来的朋友,我们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平时可以打打电话问候,过年过节的时候见见面。尤其是那些与你有生意项目的朋友,逢年过节一定要勤加问候。否则,你损失的不只是一个人脉的资源,你的事业也有可能有所损失!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控制人与人的距离,只要明确了和他人的交往距离,你就能够非常愉快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各色人群中交际自如,展现自我,推动自己事业的前进。

多使用“谢谢”“请”“对不起”“劳驾”……

中国是个礼仪大国,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人们都以礼为先,到了当今社会,与人接触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各色人种纷乱复杂,不同的礼仪也多得数不清楚,除了要谨记一些特定人群的社交礼仪,我们更要铭记的是日常礼仪。

就像最基本的礼仪,在各种社交场合里,要多使用“谢谢”“请”“对不起”“劳驾”……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反映了一个人的形象素质。学会使用它们你会在第一时间,赢得对方的好感。因为没有任何人会拒绝你的礼貌客气,正所谓“礼多人不怪”。

在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有些初次见面的羞涩和放不开是难免的,但是,只要你能面带微笑,以礼示人,热情地问候对方,对方即使是不认识你,也不会拒绝你的问候。反之,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问候你,只要合乎礼仪,你都应该面带微笑地做出答复,不能毫无表示,漠然相对。这样做,就会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当朋友帮了你,哪怕只是小小的恩惠,你都要心存感激,尽量当面向人家说声“谢谢”。如果是朋友送了你很珍贵的礼物,你更要用感激的语气来表示你真诚的谢意,并暗示对方,你一定会加倍回报。只有礼尚往来,朋友之间的情意才会长久。

当然,即便事情很小,比如别人给你让路,请你先过;或者有人给你让了个座位;甚至有的人想给你帮忙却没帮上,如当你向别人问路,即使他回答不知道,你都要向对方表示感谢,千万不能因为别人没有帮上忙,扭头就走。有时候,你得到别人的回馈,或是还你的恩情,即使你觉得是应得的,但你最好还是真诚地说声“谢谢”。

另外,当别人对你表示祝贺或慰问时,你也要表示感谢。当你受到别人的恭维或者称赞时,也要多说些客气的话,过去的我们总会谦虚地说“不敢当”,而外国人一般都说“谢谢”。随着国际化越来越快,我们也最好当面说“谢谢”。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当你在感谢别人的时候,最好能说明原因,因为有的时候,对方并不知道你在感谢什么或者只是客气一下。再有,你在表示感谢的时候,不要忘了用你热情的目光注视着对方,这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

“对不起”“劳驾”“请原谅”在我们与人交往时也会经常用到,它们既是表示自己的歉意,也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绝不能不好意思表达。不管在任何人面前,在请人家帮忙时,要礼貌地表示出你占用他人时间的歉意,这是请人帮忙的好开始,让别人感受到你的诚意。

当你做错事时,该道歉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道歉,不要固执己见,碍于面子。承认错误,勇于致歉才是你应该做也必须要做的事。另外,“对不起”同时也可以表达“遗憾”,比如别人请你帮忙,可是这事在你力所能及之外,如果你坦率地说一声“对不起”,要比你帮不上忙反倒耽误了人家的事要好多了。

赞美他人的话也需要经常说,比如“很好”“很不错”“太好了”这类话。当你在说这些赞美之词的时候,一定要真诚,千万不可以一副言不由衷的表情。那些口是心非的溢美之词,非但不能令听者感到愉快,还会让人觉得你很虚伪。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在说一个观点,那就是只有尊重别人,礼貌待人,谦逊得体,才能赢得朋友,赢得事业。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规范自己的礼貌用语,与人交往时,多用些如“谢谢”“请”“对不起”“劳驾”等话,要做到恰如其分,掌握分寸,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

引导他人讲下去

古语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足以说明倾听的重要性。戴尔·卡耐基认为,在沟通的各项能力中,倾听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滔滔不绝的雄辩能力,察言观色的洞察力,以及擅长写作的才能都是以好的倾听能力为基础才会发挥作用。

在与人交往时,认真地倾听对方的谈话,不仅仅是对人的一种礼貌,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也是对说话者最好的恭维,这对初次见面,又有求于人的人来讲,就更显得尤为重要。要知道,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你认真地倾听,不仅能让人看到你真诚的态度,还能让你了解你沟通的对象想要什么,什么能够让他们感到满足和高兴,什么是他们不喜欢而要避开的。

与人沟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遵循以下的倾听原则,美国心理学家经过调查得出结论:公司高管们的时间平均分配是这样的,9%的时间是写,16%的时间是在读,30%的时间是在说,倾听占了45%的时间。由此可见,人们在倾听中实现沟通,是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

张强是某大公司最新聘请的海归经理,他还不是很熟悉公司的业务,开始工作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没有头绪,很多规程都不懂,下属们来找他谈工作的解决方式,寻求他的帮助时,他很少能帮上忙。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张强很懂得倾听之道,所以,当下属拿着问题来找他时,他总是回答:“那么你认为该怎么做呢?”或是类似的话题,让下属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通常,经他这么引导,下属们自己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倾听他们的谈话中,张强逐渐了解很多情况,这样,就有了帮助下属的经验和办法。每次,下属们都能很满意地离去,并会觉得经理很平易近人,他们都说张强没有别的海归那样的傲气,不可一世,是个很好的上司。

张强非常聪明,通过倾听,他不仅很快地融入到新公司的人际关系中,还了解了不少他不知道的行业资讯,这更有利于他开展工作。其中很难得的是,他不仅善于倾听,还善于引导谈话者,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从而使他获得了更多的新鲜知识。我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就是要做到学会倾听的艺术,除了认真听,可以用简单的赞同、复述、评论、接话等方法引导他人讲下去。试一下,你会收获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