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圈大全集
7688500000059

第59章 客户与合作伙伴是黄金人脉(4)

除此之外,也包括交易后的一系列问题。一般来说,解决好售后问题更加有助于客户信任度的巩固和提高。有些销售人员只是嘴上说得好,要对客户负责到底,但最后只剩一句空话,这会严重降低自身的信誉,并影响客户对你的信任度。因此,要培养客户的忠诚度,我们还需采取实际行动并用心解决客户遇到的疑难杂症。

和你的客户成为真诚互利的好伙伴。无论眼前的客户有多么难缠,我们都要坚持一种观点:我和我的客户永远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我们是真诚互助的好朋友。你想赢得客户忠诚,首先要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要让客户感受合作的必要性。如果对客户不够真诚,或许你将永远失去这个“难缠”但有“钱”途的客户!

就像美国著名的环境经济学家、教育家及企业家保罗·霍肯所言:

“如果你准备开始经营,就必须有一种可以永久保持的高尚品质,这种品质就是诚信。如果以质量和真诚来开始你的经营,你遭受失败的可能性就会极小。因为任何失败的理由都会被这种品质所打垮。但是,一旦你失去了这种品质,或者一开始就没有真心地对待客户,那你以后再想从头再来就难上加难。诚信的价值在于一旦失去了就无法补偿。”

不断开创客户服务方式,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当今,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竞争也愈加激烈。要获得更多新客户的青睐和老客户的忠诚,我们不能固守在产品的功能、质量、价格上,这些方面根本无法获得客户的忠诚!

因而,我们要不断去挖掘新鲜而有效的客户服务方式。如果你能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意更体贴的超越客户心理期待的服务,那么客户自然会把你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尽量和客户建立交易之外的联系。世界顶级管理与营销培训大师博恩·崔西被看做是全世界推销员的典范,他曾经被列入“全美十大杰出推销员”。这位大师最注重的是和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他说:“必须向客户提供一种长期关系,然后用尽一切努力去建立和维护这种关系。”这种联系很多时候是“交易之外”的。

所谓“交易之外”,主要指不把销售产品或服务作为行为动机,而是和客户进行轻松愉悦的交流,以赢得客户的信任,甚至和客户成为朋友。很多成功的销售高手,都说他们成功的销售交易几乎都是在办公室之外完成的!

推销产品的同时要记得推销你自己。之所以把这条列在最末,是因为这点是一个销售人员最需要明白的真理。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客户关系才能更稳固持久。销售人员要想和客户维系双赢的关系,赢得客户的忠诚,就必须争取让自己成为客户信赖的亲密合作伙伴。推销产品的同时,也是在推销自己,只有当全心全意地为客户着想时,客户才会将你看作真正的朋友。

如果把客户比作我们的摇钱树,那么忠诚的老客户就是聚宝盆。这不仅因为老客户已是我们互惠互利的伙伴,还因为老客户会不断为我们带来新客户。新客户月月增加,老客户年年积累,当客户增加到供大于求时,也将是你成功的时候!

客户是上帝,也是贵人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先生在年轻时曾在一家机器公司当小小的推销员,有次他在半个月内就和三十位顾客做成了生意。但不久后,他却意外发现他现在所卖的这种机器比别家公司所生产的同样性能的机器价钱高。他想:如果客户得知,肯定会怀疑我耍手段。为了妥善解决这个可能发生的问题,原一平便带着合约书和订单逐户去拜访客户,并如实向客户说明情况,并请客户重新考虑选择。他这种诚实的做法使得每个客户都深受感动,结果,三十个人中不但没有一个解除合约,而且都成为他日后的忠实客户。

自此,他与这些顾客之间也有了更多的业务往来,并成为了好朋友。这些客户还将他的产品介绍给其他人,使他拥有了更多的新客户。

原一平胜在与顾客做朋友。他善解人意,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为客户的利益着想(至少他给了客户这种印象),所以客户们都很信任他。

这便是顾客,他们既是销售者的上帝,又能成为销售者的朋友,同时也可以是销售者的贵人。

说顾客是上帝,即是说要以对待上帝那样的恭敬之心和绝不欺瞒的真诚态度来面对你的顾客。

说顾客是朋友,因为有的时候,一旦你与顾客建立了朋友关系,会增加对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让销售之路走得更加顺利。

说顾客是贵人,因为顾客会使商家获得利益,同时他们还是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一切商品和服务的目的均为了营销,也是为了利润,而客户是商品价值的最终承担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只有抓住客户才能成就你的成功。

由此可见,客户这一类贵人对我们有多么重要。

有一位自由撰稿人曾与某出版社的主编就出书条件进行多次交涉。虽然他一直尝试找出能令双方满意的条件,但是都没有成功。

在这种僵持不下的情境中,撰稿人决定采用“攻心”战略,他想先与该主编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于是某天,他邀请主编到了一家咖啡馆。

该主编非常喜欢打保龄球,巧的是自由撰稿人也十分喜欢这个运动,所以当他们坐下来交谈时,自由撰稿人率先开口说道:

“上个礼拜天,我到保龄球馆打球,可手气很差,没什么战绩。”

果然不出他所料,话一说完,该主编就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怎么?你也喜欢打保龄球吗?”

“我虽不擅长,不过很热爱这种休闲活动,经常去打。”

“哈哈!其实我也蛮喜欢这玩意儿的,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打。”

“战绩怎么样?”

“最高分258。”

“嗬!你这可是专业水准了。”

因为谈到感兴趣的话题,主编情绪也越来越高涨,并约他下次同去打球,而且还说了一句:“这个约定和出版的条件无关,这完全是两码事。”相约打了几次球后,两人很快成为朋友。尽管在以后的交往中他们并没有过多提及有关出书的事,但不久,双方便正式签订了合同,还是按照自由撰稿人所提出的条件签订的。

要与顾客成为朋友,并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协作关系,不仅只有嘴上功夫这一种技巧。以下介绍世界一流行销大师亚伯拉罕的营销技巧:

1.创造一种“宾主两益”的关系

甲公司同意将一个销售讯息传递给乙公司,或甲公司同意鼓励他们的客户购买乙公司的产品,甚至对其大加吹嘘和赞扬,那么一旦你获得这些资讯,便可以和这些能发展合作而并非竞争的商家企业多多进行接触,希望他们可以将你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向顾客推荐,并尽可能将有关产品或服务的资料提供给他们,并随商品服务附上一些高品质的证言。

你应该找到那些可能会偏爱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顾客群的公司,可以和这些公司合作,并邀请他们给你的产品或服务都做一份背书,并允诺给他们一定的利润。

2.给顾客提供“特殊待遇”

对客户而言,担任产品及服务推荐者及背书角色的“主体”公司,均必须让他感觉自己受到重视,例如可经由协商,让客户得到比市价偏低的价格,或能获得高于市场的利润、福利或保证提供额外的酬金。让他们感觉自己很特殊、很重要,因此对“主体”公司产生好感。

3.建立一个正式的推介系统

任何对你客户重要的人,你都要重视。

尽可能地开发及使用推介系统争取到生意。据此说法,你应当关注四周中你所接触到的主动与被动客户,他们有可能会介绍更多的客户和新朋友给你。

了解客户的心理需求

美国加州的爱丽美食品公司,被人们称为“今明后公司”。这家公司为迎合消费者渴求新鲜感的心理,雇佣了42位食品设计师兼配方师,每天都推出不同特色的新食品来吸引顾客。

当然,他们并不是盲目地推出新设计,而是因此设立了一个“今明后”柜台。每天大家都可以品尝放在这个柜台上的新食品。今天出样,明天认购,后天公开出售。这样,被品尝得多的“今”天的食品,到了“明”天订货必多,“后”天则一定十分畅销,因此该公司又被称为“今明后公司”。

公司根据出样品尝多订货则多、订货一多便可公开出售赢利的规律,总是赶在今天出样,听取顾客的想法;明天订货,观察顾客的反应,如若反应热烈则订出后天的上市量,反应不热烈的则干脆不上市。

这个方法非常有效,而且他们的顾客也对这个经营方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该经营方式抓住了顾客渴求新鲜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而每一个品尝到自己喜欢的食品的人都希望自己相中的食品能够开始公开销售,所以他们是绝对要订购的,甚至会动员朋友和家人一起来订购这种食品。

后来,公司索性搞起了每周“最佳流行口味顾问奖”的评选活动,即大家根据自己的眼光和品味来预测下周哪些食品会受到大家的青睐。哪位顾客预测得最准确,便可以获得公司专门为他设计食品奖励。

该公司运用这些销售策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并在加州引起了轰动。

在企业的销售队伍中,经常出现的抱怨是“我们的客户说不需要”“我们的客户没有钱”“客户说需要等一段时间”等,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抱怨,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他们不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销售人员在销售时漫无目的地向客户介绍或者演示产品,往往徒费口舌。非但没有把自己产品的特色向特定的消费群阐述清晰,还误导了其他销售人员,致使整个销售队伍无精打采元气大伤。

事实上,成功的销售并不是如何去说服客户,而是对客户的需求作出最精确的定义,然后再根据定义出来的需求选择和解释产品概念。一般情况下,销售产品成功的几率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和产品功能的结合程度。最明智的做法是,依照消费者的需求来对产品的款式、颜色、功能进行组合设计,并提供给客户最合适的产品。

一个小镇上,黄昏时分,许多青年男女伫立街头,他们中间不少人是等待与情侣相会的。而在路旁,两个擦鞋童正高声叫喊着招揽顾客。其中一个说:“请坐,我为您擦擦皮鞋吧,又光又亮。”但很少有人理他,那个男孩无事可做,垂头丧气。而另一个男孩他很聪明,他对青年男女们说道:“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吧!”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表达方式,收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一个个青年男女纷纷请他擦鞋,于是第2个小男孩的生意便“火”了起来。

只有弄清客户的真实需求,才能使销售有个良好的开端。在销售过程中,客户要接受销售信息宣传、购买销售商品大致是出于以下几种需要:

1.便利心理的需要

客户普遍要求在购买商品时享受热情周到的服务,并要求合适的购买时机和购买方式,同时希望得到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便利。

2.审美心理的需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说的是客户追求美的消费心理需求。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审美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3.好奇心理的需要

很多客户对一些造型奇特、新颖的商品和刚投入市场的新式潮流产品或服务活动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产生占有欲。

4.求实心理的需要

有一类客户在选择厂家和购买商品时,比较注意是否实惠经济、物美价廉,若能买到这样的商品,便会非常满意。

5.从众心理的需要

这是一种赶时髦、追新潮、紧跟时代潮流不落伍的心理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会受到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流行时尚等社会习惯的引导,所见所闻对他们的需求触动很大,所以经常出现“随波逐流”现象。

6.特殊心理的需要

有这种心理的客户大都认为自己在判断能力、知识层次、经济地位、价值观念等方面高于他人,因此希望自己能够别具一格。

值得强调的是,客户的购买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往往会受到几种消费心理需要的左右和支配。“购买需要”是一个弹性很大的因素,在考察和分析客户的购买需要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重要的关键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市场潮流提高销售成绩。

解决争议有妙招

人们总是想尽办法在争论中取胜,有的甚至互相怒吼或攻击,可是却忘记了一条重要的法则:争论并不能解决问题。

静下心来仔细衡量:你是要赢得争论上的表面胜利,还是要得到别人发自内心对你的敬佩?你在争论中可能有理,可是想要改变别人的想法却是徒劳的。

美国威尔逊总统任命的财政部长威廉,将多年政治生涯获得的经验,归结为一句话:辩论并不能改变无知的人的想法。

若想化敌为友,就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冷静。出现分歧时不要跟人争论,争论的结果无论如何一定不是你想看到的。

如果你向别人推销商品,那么请确保说话的气氛是轻松愉快的。一旦有了争论,一定要巧妙化解。即便客户提出的反对意见是荒谬的,让人难以容忍,你都千万不要和客户争吵,不能冒犯客户。争吵不能说服客户,只会让客户离你而去。对客户的无知,你应施展说服艺术,尽可能不让客户难堪,否则,仍然会让交谈破裂。

为了大局着想,业务员可以先把客户的过错统统归结于自己,然后心平气和地与客户进行耐心地解释。如果非要改变客户的想法,不妨试着说:“对不起,可能我使您产生了误解”。

所有人在与客户进行推销洽谈时都可能会遇到分歧。从表面看,客户提出反对意见就会给洽谈蒙上阴影,因此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客户的异议,洽谈势必会失败。换个角度来说,客户提出反对意见并非是坏事。有些推销专家认为,推销是从被拒绝之后才真正开始的。

俗话说:“没有人去抨击一个白痴,没有人去挑剔一堆垃圾”。既然有争议就说明有价值。

大多数时候,客户提出异议是由于他们对产品产生了兴趣。假如客户对你的产品丝毫不感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丝毫想法。

人们提出异议是因为他们想知道这件产品为什么值得他购买,所以这正是他们在向你传达对你的产品感兴趣的讯息,这时候你必须保持冷静。对异议进行分析,并做出恰当的处理,合理拒绝客户的“拒绝”。

客户购买的原因是因为需求,而需求的满足涉及许多因素。假如这许多因素中有任何一个得不到满足,客户就可能放弃购买。客户的反对主要来自五方面:商品式样、颜色、型号、质量;商店设计的布局与形象;价格适宜程度;何时购买;购买数量的多少等。但是,大多数经验表明:无论客户怎么摇摆不定,实际上也只是为了掩盖购买动机而使用的借口,因此你必须了解客户真正的反对意见,探寻其拒绝购买的“隐藏动机”。

下面的策略对处理有关异议的棘手问题也许会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