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圈大全集
7688500000056

第56章 客户与合作伙伴是黄金人脉(1)

对客户怀感恩之心

一天,在一家古董装饰品商店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顾客正在挑选商品。忽然,只听“啪”的一声,一个花瓶毫无预兆地摔了个粉碎。原来,一位女士在转身时,肩上的包无意中碰到了展台上的瓷瓶,瓷瓶掉在地上摔碎了。

这位女士一脸惊慌,好像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店长走了过来,关切地问道:“您没事吧,没有吓着您吧?真是对不起。”女士不好意思地说:“是我不小心,老板,我原价赔偿。”店长笑着说:“是我的不对,是我没有把花瓶放在合适的位置。”

店长的这番话打动了女士,她本来看中了一套昂贵的瓷餐具,因为价格太高而犹豫不决。这场“事故”让她下定决心,买走了这套价值不菲的餐具。不仅如此,其他顾客看到店老板如此宽宏大量,也都挑选了自己中意的东西。出于对他的信任,顾客对他的商品也是信心十足,觉得无论花多少钱买他的商品都值得。

这个店长的做法无疑是高明的,虽然损失了一个几百元钱的花瓶,却卖出了几万元的商品,同时还为自己做了一个免费广告,赢得了顾客的好感。

其实,不管做什么生意,都要对客户好一点,要让客户心存感恩,这种感恩不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激。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别人的支持,任何一个商人赚取的财富都离不开客户,将顾客看成养活自己的衣食父母也不为过。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明确一点:客户在自己心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有人视客户为“冤大头”,能宰就宰;有人视客户为合作伙伴,与客户之间只有利益;而有些人却把客户视为衣食父母,竭尽全力使他们满意。

仅把客户视为衣食父母尚且不够,还要把客户当成最值得交往的人。就像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说的那样:“我从来不请自己的同事吃饭,我只会请一些会买我汽车的人吃饭。如果我不能卖东西给你,那还请你吃饭做什么?”虽然他的话有些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客户是比同事更重要的资源!

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在做生意,有那么多的客户,为什么这些人愿意和你合作,成为你的客户呢?这是一种机缘,既然他们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让他们觉得他们的选择是明智的。

建伟刚刚开了一家网店,卖些小手工艺品,刚开始生意很不好,一天连5元钱的货都卖不出去。但越是这样,他越认真。他发现谁买了自己的货,就马上给客户写一段感谢和祝福的话,而且每封信都是针对客户购买的东西有感而发,使字里行间充满真挚的情感。

有一段是这样的:“谢谢您对我的信任,也希望我的这条手链能给您增加光辉,希望您每天都开心。我非常高兴能认识您,您能选择我的小店我深感荣幸。我还会继续和您联系的,如果您不满意可以调换其他商品、也可随时退货。总之,非常感谢您给我为您服务的机会!”

这样充满感恩之情的话语让很多顾客感动不已,他们没想到买一件便宜的小手饰还能得到如此“隆重”的感谢,所以他们渐渐爱上这个小店,同时介绍自己的朋友光顾。不到一年,朋友们惊奇地发现,建伟的小店已经变成了实体店,而且生意火爆。

成功学大师陈安之曾说:“在我的人生中,我最渴望成为一个感恩的人。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感恩的人。”是啊,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就必须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那么怎样才能对客户怀有感恩之心呢?

对客户心怀敬意。如果说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那么尊重客户就是一条我们必须遵守的规则。登门就是客,无论贫富,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客户是我们的经济来源、衣食父母。假如没有人与你合作,你只有关门停业!对客户要有感激,还要有诚惶诚恐般的敬畏。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客户想惩罚你很简单,不到你的商店买东西就足够了。”所以,我们对客户要满怀敬意,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去回报信任我们的客户。

珍惜和客户之间的缘分。茫茫人海,擦肩而过就是一种缘分,能和客户成为合作伙伴更是一种缘分。我们要珍惜这种缘分,感谢客户。世界这么大,客户能找你做生意,而没有光顾你的竞争对手,不正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吗。对客户,我们要多加几分感激,感激他们给了我们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让我们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只有抱着感恩的心态,我们才能尽我们所能,将生意做大做强做好。

把客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想客户之所想,每一个老板、销售人员都要感同身受。你的客户愿意来找你,就是信任你,是愿意把你当成他的合作者。客户信任我们,我们也要信任客户,为客户全心全意地服务,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学会让客户“上你的当”

人们常常希望交易能顺利地成交,然而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越着急就越不能达成自己的心愿。这就是所谓的“欲速则不达”。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接受一项新鲜事物时,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谈生意也是如此,买卖双方刚开始都有自己的算盘,每一方都希望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希望顺利达到自己的期望目标。

随着交谈,你就会发现客户提出的价格和自己所设想的出入很大,当初自己定好的目标,竟然成了不可能的事,而客户也不可能马上就接受这些不为他们所理解的现实。如果你急于求成,一味去劝说客户,结果常常是适得其反。

这和我们平时去超市买东西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某个服务生热切地推销某种商品,你心里肯定会有这样的想法:“一看就是卖不出去的东西,好东西不用推销也照样卖得好!”结果可想而知,很多顾客会远远地躲开。

那如何才能打破僵局,顺利卖出自己的商品呢?不妨来尝试“欲擒故纵”法。你想卖出去一种产品或者谈成一笔生意,要切忌操之过急,相反可以适当流露出自己不情愿的样子,让对方感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样也许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南方某家电公司到广州交易会谈生意,刚开始门庭冷落。为了招揽生意,该公司的总经理想出了一个“欲擒故纵”的高招。第一天,他在订货办公室前挂出了“第一季度订货完毕”的牌子;第二天,牌子上又写着“第二季度货已订满”;第三天挂出的牌子是“请预订明年的货”。顿时,许多客户纷纷涌向该公司洽谈处。

这件事说明,要打开产品的销路,有时需要花一番心思。这家公司利用“好商品畅销”的销售逻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来卖不出去的东西却故意说没货,引诱客户进入他们的“陷阱”。

民间有句老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欲将取之,必先予之”,说的就是“欲擒故纵”的道理。为什么有些人做生意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太急于求成,思维不够开阔,眼光不够长远。要想吸引更多的客户,必须让客户尝到甜头,消除他们的戒心,到时他们自然会松开腰包,购买产品。

大家都知道可口可乐,它和百事可乐一直占据着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当初,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就采取了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可口可乐公司先无偿向中国提供了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可乐灌装设备,并大肆进行广告宣传,同时还向中国市场提供一些价格较低的饮料,这些措施都为大面积铺货打下基础,吊起中国消费者的胃口。市场打开后,可口可乐公司逐渐提高了价格,但大家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只得继续购买。

这种营销之术,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并不罕见。其实,“欲擒故纵”法就是一种心理战术,让客户先尝点甜头,逐步消除客户的抵触心理,让客户最终接受你的产品。抓住了客户的消费心理,也就等于抓住了销售机会。因此,在实际销售中,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欲擒故纵”术来应对客户,而不是故步自封。

具体地说,要想运用好“欲擒故纵”这一策略,自己先要有一种“不情愿的心理”,即给客户一种“我有很多商品,但我舍不得出售或者不愿意卖给你”的错觉。你越想出售自己的产品,就越要掩饰自己的真实心理,而不是让客户感到你正在追着他不放。

特别是当某些客户跟你接触了一段时间,对你和你的产品都有了一定了解时,你更应该表现出“不情愿”的样子。这会让他感到竞争非常激烈,再晚一步就可能买不到了。这样,客户不仅再也没有抵触心理了,还会给自己施压,催促自己赶快做出决定!

运用欲擒故纵的方法,表露自己不情愿的心理,会激发客户的购买欲,让他想尽方法购买你的产品,这不正好“上了你的当”吗?

给客户吃个定心丸

小余今天终于拉了一个大单子,他很开心,一位姓王的客户已经买走了3台发动机,说是先试用几天,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购买300台。这可是近200万元的生意啊,想到这里,小余高兴得笑了出来。正当他准备炫耀一番时,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正是这个王姓客户。

“余先生吗?我想退货,你们的产品有问题。那300台发动机的订约也取消了。抱歉。”小余一听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好好的机器怎么会有问题呢?他急忙对客户说:“王先生您先别着急,您可以给我详细说一下,究竟什么地方出问题了吗?”只听客户说:“你们的发动机温度太高,工人们碰都不能碰,根本没法用啊,烫伤了工人可怎么办啊。”

小余一听就明白了问题所在,肯定是车间温度太高。但是他没有马上解释,而是耐心地对客户说:“王先生,我很明白您的感受,我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您确实不该买这样的发动机。”客户正要说什么的时候,小余继续说:“不过,您可能也知道,电器制造有规格,合格的电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70摄氏度左右,是不是这样呢?不信的话,您也可以查查产品说明书。”

客户突然意识到情况正是如此,只听小余又问道:“王先生,您车间的温度是多高啊?”“40摄氏度左右吧。”“哦。请您想想看,您把手放进沸腾的水里是什么感觉呢?是不是也会被烫伤呢?”

客户明白了,心中的疑虑也被小余的这番话完全消除了。“那好吧,这个周末你就过来吧,咱们把订货合同签了。”

一个聪明的销售人员就应该像小余这样,想办法安抚客户,找出问题所在。要知道,客户的购买心理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客户心存疑虑也是正常的,客户在掏出口袋里的钱时,神经总会紧张,担心商品的质量有问题,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就要求我们要尽量体会客户的这种心理,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然后采取相应对措,使他们打消疑虑,重新恢复购买的信心。

事实表明,客户提防商家是很正常的。他们总是觉得从销售员那里得到的信息包含着一些虚假成分,会被欺骗,从而蒙受经济上的损失,要么多花冤枉钱;或者受到以往生活经验的影响,曾被欺骗过,或者人身安全受到过伤害,所以害怕你的产品有安全隐患;或者担心自己的看法与其他消费者不同,而受到销售人员的讥讽和别人的嘲笑。

所以,在销售过程中,合格的销售人员要学会打消客户的疑虑,只有客户安心,才能顺利达成交易。

从某种意义上说,打消客户疑虑的过程也是使客户恢复信心的过程。如果你能让他们有购买的信心和勇气,还需要担心自己的商品卖不出去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帮助客户恢复购买信心,消除心中的疑虑。

一般情况下,当顾客对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产生顾虑时,我们可以主动向顾客介绍产品存在的问题和价格的合理性,这样可以让客户感觉到我们的诚意。对自己挑选的商品有更多的了解,也就有了更多的购买产品的信心和勇气。以诚相待,可以让客户感觉是在公道、透明的环境下交易,有利于后续合作的顺利进行。

优势凸显法。在销售过程中,为了使客户接受产品,我们不仅要说产品的一般特点,还要明确指出自己产品的优点。凸显自己的优势,让优势成为影响客户购买的重要因素。客户想购买一种产品必然有他的需求,找出这种需求,同时,尽可能表明我们的产品恰好可以满足其需要,这样才能真正打消客户的疑虑。如果一听到客户说不合适,就马上介绍其他产品,往往会使客户从眼前溜走。

利益共有法。如果客户在某件商品前犹豫很久,很难做出决定,我们千万不能催促,或一味地强调赠品,更不能采用强硬的态度逼迫客户。这样不仅不能让客户树立购买信心,还会让客户产生厌恶和逆反心理,可能会找借口推却。这时,最好的办法是让客户感到你并非只为了销售而销售,而是站在他的立场,为了他的利益而热情推荐。

以退为进法。和欲擒故纵的方法相似,如果客户因为商品有某种不足而踌躇时,你可以先肯定对方的意见,在达成某种程度的一致后,再借机表达看法。让客户重新认识到商品的优势和性价比,他们就会打消顾虑,选择你的商品。正如老话所说: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财源不断。

迂回补偿法。在销售的时候,我们还会遇到这种情况:虽然产品质量、价格、服务都很有诱惑力,也充分考虑了客户的利益,但客户仍竭力讨价还价,希望得到更多优惠和更低的价格。这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觉得客户太贪心,而是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其他方式对顾客进行迁回补偿,让他们心满意足进而再次光顾。

先紧后松法。如果你已经确定了客户的购买意向,但客户还在价格上坚持不放,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可以采用先紧后松法,先以坚定的口气、平和的态度向客户说明不能再降价的原因,然后根据形势发展情况再做出调整。如果客户坚持,还可以借助领导的力量,将棘手的问题转移。这样,客户就会感觉现在的价格来之不易,对你产生感激心理,进而下决心购买。

不论什么时候,面对客户,我们都要对自己的商品和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只有以自信的态度面对客户,才能让客户充满购买信心,然后再根据客户的心理采取不同策略,抓住客户的心思,顺利达成交易!

永远不要与客户发生争执

每个进入深圳洪湖“沃尔玛”超市的人,都会看到两行醒目的标语——“第一条,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如果对此有疑义,请参照第一条执行。”

这就是有名的“沃尔玛”顾客服务原则。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原则呢?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事实上,顾客能使我们公司的每个人失业,他们只需要到其他的地方去购买产品,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是啊,客户就是我们财富的来源,是我们的财神爷。客户的信赖和支持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客户是如此重要,我们必须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始终秉持一个理念:客户永远是对的,永远不要和客户发生争执!

或许你会说:“如果真的是客户错了,也要认定客户是对的吗?这难道不是颠倒是非吗?”我们说“客户永远是对的”并不是单单指客户绝对是对的,而是提醒大家不要轻易地去反驳客户的观点。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维护自己的或者客户的利益,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