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大全集
7680500000066

第66章 拥有好习惯,才有好事业(3)

热情,能让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热情,可以让一个员工在众多的同事中脱颖而出。在现代企业中,充满竞争性的工作更是呼唤热情!

“企业需要带着热情去工作的人!”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人士表示,“我们在对外招聘时,特别注重人才的基本素质。除了要求求职者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要看他是否有工作激情。一个没有工作激情的人,我们是不会录用的。”

“热情是一种强劲的激动情绪,一种对人、对工作和信仰的强烈情感。”另一位著名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说,“一个没有工作热情的员工,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别说创造业绩。大至历史事件,小到生活、学习、工作,只有那些对自己的愿望有真正热情的人,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愿望变成美好的现实。”

是的,倘若你没有完成工作的热情,那你在任何岗位上都无法崭露头角。如果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爱好,就会做出惊人的成绩;如果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视为负担,其一生决无成果。

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怎样无限热情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呢?

具体地说,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好:

1.请先行一步

俗话说:“笨鸟先飞早入林”、“宁为鸡首,勿做牛后”。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走,做事总比别人慢一拍或几拍的人,往往会给人留下消极怠工的印象。为了让人看出和觉察到你的积极和热心,你不妨比别人先行一步。

在工作中,这种“先行一步”的机会有很多,只要你稍微留心便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它们,利用它们。例如,当电话铃响起时,你要抢先拿起话筒;当来了客人时,你应最先起身接待;当召开会议时,你应最先发觉是否该给他人的杯子里添上茶水;等等。如此一来,无论做什么事情你都能率先行动,人们就会认为你反应敏捷,做事勤快,行动力强,因而认为你对工作的热情也比别人高出许多。当大家对你有了这种印象之后,即便有个别人说出对你不利的话语,大家也不会轻易改变对你的好感。

2.反应快,动作麻利,态度主动积极

我们都曾经在生活中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当同时喊到两个人时,一个人“刷”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而另一个人还在慢腾腾地磨蹭。面对此景,如果有人问你对谁持有好感,你的回答一定是前者。因为这种麻利的动作能让人感觉到他的积极性和热情。

很多人的回答都会与你相同。人们往往认为:前者在工作中一定能够果敢地作出决断并能迅速地处理问题。与此相反,后者只能给人留下麻木迟钝的消极印象。上司的想法和其他人也完全一样,他同样会认为那些反应敏捷、动作迅速的下属对工作具有极高的热情。

3.提前出勤,是工作热情高的最直接的明证

日本有一位作家名叫山口瞳,他曾经在三得利株式会社工作过。那时候,他每天都提前出勤。据说,他去上班时,常常碰到门卫未起、大门未开的情况。对此,他本人谦虚地说:“我这是笨鸟先飞嘛!”其实,他心里十分清楚提前出勤的效果究竟有多大!当上司和同僚们擦着惺忪的睡眼,匆忙赶来上班时,他早挽着袖口干了一阵子。尽管有不少同事对他的这种表现心怀嫉妒和不满,但在事实面前也无话可说,反而不得不佩服地承认说:“这家伙真能干呀!”由于山口先生在工作中的热情表现,上司对他总是赞不绝口,几度给予他升职加薪的优待。

4.走路时挺胸阔步,可以使你显得精力充沛,富有热情

在一流的西餐厅里打工的学生曾系统地接受礼仪及上菜姿势等训练,其中之一就是走路的姿势——在工作中,每个人必须步履轻捷,昂首阔步,否则便无法合格地工作。

慢腾腾地走路将会影响对顾客的服务,并因此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拖泥带水的走路姿态,会使人显得瘦弱疲沓,没有一点儿精神。在这方面,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但它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餐馆之所以告诫侍者们时刻注意走路的姿态,就是因为它想借此给顾客留下服务热情的良好印象,期待着他们以后常来此光顾就餐。

这一事例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就是说,不仅是餐馆中的侍者,而且其他人在走路时保持昂首阔步的姿态都很重要,因为这能让人感觉到他的积极性和对人生事业的热情。诚然,在人们的眼中,一位整天昂首阔步行走的人比一位弓腰弯背而行的人给人的印象更深刻,人们会脱口而出说:前者对工作富有很大的热情。

敬业精神:用敬畏的态度对待职业

当我们将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时,能够从其中领悟到更多的东西,积累更多的经验,能从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把敬业变成习惯,那么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容易成功。每一个职场中人,都应该磨炼和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无论你将来到什么位置,做什么工作,敬业精神都是你走向成功的最宝贵的财富。有些人天生就具有敬业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废寝忘食,但有些人则需要培养和锻炼敬业精神。如果你自认为敬业精神不够,那么就应趁年轻的时候强迫自己敬业,经过一段时间后,敬业就会变成你的习惯。

沃尔夫9岁那一年,急于赚钱,就去问他家附近的报纸经销商米塞里先生能不能让他放学后兼职送报。米塞里先生说:“如果你有自行车,我就给你一条送报路线。”

沃尔夫一家住在芝加哥,身兼数职的爸爸给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但接着爸爸就因肺炎住进医院,没办法教他骑。幸而米塞里先生没说要看沃尔夫的骑车技术,而只是要看看自行车。因此,沃尔夫推车走到他那里,让他看了看,就上工了。因为不会骑车,沃尔夫只能步行去送报。不管刮风下雨,他都会准时把报纸送到客户手里,从未出过一次差错。米塞里先生一定知道沃尔夫没骑车送报,但他却绝口不提。他其实也很少跟这些报童讲话,只在他们派报漏掉了哪一家,或是把报纸投在一摊污水里的时候,才会痛骂他们一顿。

8个月下来,沃尔夫送报纸路线上的订户从36户增加到了59户。

那一年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沃尔夫去按第一个订户的门铃,屋里灯亮着,却没有人开门。

他到另一家去,也没人开门。下一个订户,以及再下一户,情形都一样。

沃尔夫敲遍了大多数订户的门,按了他们的门铃,但看样子他们都没在家。

沃尔夫很着急,因为第二天就是交报费的日子了。圣诞节快到了,大家都出去买礼物了,他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他们才能回来。

接着,沃尔夫沿着街道来到戈登家,他听到屋里有音乐声和笑声,心里非常高兴。他按了门铃,大门应声而开,戈登先生几乎是把他拖进门去的。

令沃尔夫诧异的是,他的59位订户几乎全在戈登先生家里,房间中央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深红色,有一盏电池车灯,还有车铃,把手上挂着帆布袋,里面鼓鼓地塞着五颜六色的信封。

“这是送给你的,”戈登太太说,“我们大家都凑了一份。”那些信封里是圣诞卡,另附那个星期的送报费,大多数信封里还有一笔丰厚的小费。沃尔夫愣住了,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说“谢谢你们”。

回到家,沃尔夫点了点小费,总共有100多美元——这笔意外之财使他成了家里的英雄,也让他的家过了一个非常快乐的圣诞节。

沃尔夫的订户一定是打了电话给米塞里先生,因为当他第二天到车库去拿报纸时,米塞里先生已在那里等他。米塞里先生说:“明天10点钟带你的自行车来,我教你骑。”

沃尔夫从此懂得了:即使是做最低微的工作,也要敬业自重。他由此踏上了成功的人生之途。

敬业精神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老话题,为什么专门谈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敬业精神太重要了,可是当前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太缺乏敬业精神了,而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善于表现敬业精神。对自身工作没有兴趣、生活态度消极、对企业前景认知较差的人被认为敬业指数低,这些人的最大特点就是,遇到困难时选择“跳槽”或者“消极抵抗”,而不是“积极应对,努力克服困难”。

但你可能有所不知,敬业精神是老板是否给你提职加薪的重要衡量尺度。搜狐总裁张朝阳先生是这样评价敬业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的:“我公司聘人的标准是敬业精神。我认为,工作是一个人自下而上的基本权利。有没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则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公司给一个工作,实际上是给一个生存的机会,如果能认真地对待这个机会,也才对得起公司给予的待遇。能否干好公司给的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能力差一点,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会提高的。”

詹姆斯·H.罗宾斯是美国伟大的职业成功学家,是继本杰明·富兰克林、阿尔伯特·哈伯德之后又一位美国敬业精神的阐释者。他认为:“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如果一个人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他就已经具有敬业精神。天职的观念使自己的职业具有了神圣感和使命感,也使自己生命信仰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了一起。只有将自己的职业视为自己的生命信仰,那才是真正掌握了敬业的本质。”

简单地说,敬业,就是尊重所从事的职业。敬业精神,就是对所从事职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尽职尽责精神。

敬业有三大表现——痴迷、手艺与自律。

敬业者要认真努力、充满虔诚地、全身心投入地干自己擅长干的事情。

敬业者往往信念坚定,不随意摇摆,少为外界风浪所动,愿意为自己所钟情和信奉的事业献身。

在世界女子花样滑冰冠军关颖珊的运动生涯中,自5岁开始每天坚持训练,通常是穿着全套滑冰衫睡觉,以便第二天一大早就能立刻进入状态,迅速投入到训练中去。俄国著名小提琴家文格洛夫四岁开始拉琴,一天到晚除了拉着玩具鸭子游逛,就是练琴。别人看他每天太辛苦、可怜、单调,而他自己觉得幸福无比。

当一个人迷上一件事的时候,就容易献身投入,对某种活动或专业的喜好和痴迷也会逐渐形成习惯性的常规,表现在行动中,融化在意识里。敬业便成了一种自然状态,无须刻意显露。马勒弥留之际,其最后遗言是“再也听不到莫扎特了”。而以诠释马勒著称的指挥家霍润斯坦临终的遗憾是,“再也没机会听《大地之歌》了”。二者对音乐挚爱之深,可见一斑。可谓忠于职守,直到永远。

敬业的表现是他们的手艺出众、技术精湛,甚至身怀绝技。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据说,杜月笙早年在上海滩水果店当学徒的时候,就练得一手好刀法,削果皮一线到底,果肉不漏刀削痕迹。

汪曾祺先生曾以《马谭张裘赵》为题忆北京京剧院五大头牌,其中一段回忆赵燕侠文革轶事:一次大家开会学习,房间拥挤,某人需要赵起身让道才能通过,赵头也不抬,刷的一下,侧身飞腿过顶,让那人过去。戏不让唱了,功夫不能丢了。

员工敬业的基本体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

热爱自己所就职的企业。

认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工作认真负责,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和压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积极学习,追求事业上的成就。

积极主动地与同事协作。

在企业需要的时候为企业做出最大的奉献。

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是每个老板都希望得到的。因为,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所长的员工比一般员工效率高几倍,而且敬业员工的成本大大低于怠工的员工,是企业增长和利润的主要贡献者。他们油然而生的激情帮助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紧密的关系,继而确保可持续发展。在优秀的组织中,敬业员工是怠工员工的4倍。

敬业精神也是一种职业道德,是责任心在职业上的体现。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里,各自承担着一份或几份职业;只有每个人都很好地各司其职,这个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就像是大家都在一条船上,有的掌舵,有的划桨,有的张帆,如果其中有一人不能尽职尽责,就势必会影响整条船的运行;如果其中有许多人都不能尽职尽责,那就麻烦了。

“敬业”品质不高的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以消极的“打工”意识和心态对待工作,简单敷衍了事。如果你在工作中仅仅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违规、不犯错,但没有做到尽心投入、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是不能被称为敬业的。

敬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是我们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也是我们成长和成功的基本要素。可以说,一个人是否敬业,或者在敬业方面的水平如何,会影响到他工作是否稳定、是否被上司和同事信任和重视、是否会有新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等,而且直接影响他的事业成就。

我们面临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于一个国家的敬业精神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能否在这种竞争中生存。哪一个企业在选择员工的时候,都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但唯独在一点上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是一个敬业精神强的人。对一个企业来说,敬业的人越多、敬业精神越强,工作效率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潜力就越大,发展就越迅速。

尽职尽责:培养对工作的责任心

随便找一份招聘启事,就可以看见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认真负责”;随便找一份自荐书,也会看到一个最常用的自我评价:“认真负责”。

看起来好像人人都知道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但是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却并没有做到。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当问题出现时,一些员工首先做的不是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而是很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某某的责任,和我没关系。但往往这么说、这么做的员工自己本身就有问题。退一步讲,即使你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但如果你把它当做自己的事情来解决,那你不是展现了更多的才华和品质,更容易给上司留下好印象吗?也就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当然,首先应该做的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M是一个编辑,在别人的眼中他是个勤奋好学的人,因为他会抓住一切机会向上司请教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比如,他会问:“写一篇这样的文章行不行?”“做一个这样的选题行不行?”“这样改行不行?”如果上司不表现出任何反感,他就会把工作中所有的问题都交给上司来代替他解决;如果上司提出具体操作细节上的一些错误时,他会立即说:你以前说……而你现在又说……于是上司明白了,他并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之所以要事事问上司,无非是想告诉上司:都是按你的指示做的。出了问题都是你的错,我没有错。

这就是典型的推卸责任,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M自以为做得很聪明,可惜他不明白,这种招数根本不是什么明哲保身之道,而是等于告诉别人:我很愚蠢!我很无能!千万别把工作任务交给我,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这样做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