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心态好习惯好性格大全集
7680500000017

第17章 具备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10)

精明的人能谋算出冒险的系数有多大,同时作好应付风险的准备,则可以胜算。世界的改变、生意的成功常常属于那些敢于抓住时机,适度冒险的人。有些人很聪明,对不测因素和风险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点险,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永远只能“糊口”而已。实际上,如果能从风险的转化和准备上进行谋划,则风险并不可怕。

世上大多数人不敢冒险,他们熙来攘往地拥挤在平平安安的大道上,四平八稳地走着,这路虽然平坦安宁,但距离人生风景线却迂回遥远,他们永远也领略不到奇异的风情和壮美的景致。他们平平庸庸、清清淡淡地过了一辈子,直到走到人生的尽头也没有享受到真正成功的快乐和幸福的滋味。他们只能在拥挤的人群里争食,闹得薄情寡义也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穿上裤子,养活孩子。而这,岂不也是一种风险吗?而且,这是一种难以逃避的风险,是一种越来越无力改善现状的风险。

所以,生命运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一次探险,如果不是主动地迎接风险的挑战,便是被动地等待风险的降临。

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走得更远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但真正做到痴心不改坚持到底并不容易。宋朝诗人杨万里有诗曰:“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人在奋斗的过程中,由于条件有限,必然困难重重,也会存在种种干扰。这些困难干扰就像一座座山横亘在我们前进的道上,是望山止步,还是翻山而行?

成功者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不是被困难吓倒,选择退却,而是迎难而上,以顽强的毅力,泰然接受挫折的洗礼,再攀登成功的顶峰。

传说,为了让妻子起死回生,阿尔勃吾斯用琴声感动了地府的守门官,他被允许带领妻子重返人间。但条件是要求他必须有恒心,在走出阴曹地府之前,不能为苦所惧,为情所动,不能回头看妻子一眼。阿尔勃吾斯历经千难万险之后,气喘吁吁,力倦神疲,在即将踏上人间土地的时候,他停了下来,禁不住回头看了看妻子,结果一切努力顷刻间付之东流,他那可爱的妻子又不得不被带回了冥国,阿尔勃吾斯的努力因缺乏恒心而功亏一篑。

任何人在向理想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遭遇到各种阻力和重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持之以恒则是最难能可贵的。

所谓“持之以恒”,是在做某种事情时,不朝秦暮楚,不被面前的困苦吓倒,不半途而废,不浅尝辄止,不功亏一篑。持之以恒是一种毅力,一种精神。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替代恒心。才干不能,有才干的失败者多如过江之鲫;天才不能,“天才无报偿”已成为一句俗语;教育不能,被遗弃的教养之土到处充斥着。唯有恒心才能征服一切。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堪称持之以恒的典范。众所周知,由于“水门事件”,尼克松被迫辞职。从辞职到他逝世前的20年中,他经历了巨大的精神折磨。在1974年被迫辞职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可谓一蹶不振,突然降临的失落与忧愤,媒体的穷追猛打和冷嘲热讽,熟人朋友们则避之不及,使62岁的尼克松患上了内分泌失调和血栓性静脉炎,医生说他基本上是一个废人。

这以后,尼克松连续撰写并出版了《尼克松回忆录》、《真正的战争》、《领导者》、《不再有越战》、《1999不战而胜》和《超越和平》等一系列畅销全球的著作,以在野身份继续关心和介入美国内政外交,直到生命的终点。

“水门事件”后,尼克松虽然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可他面对挫折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和对国家的强烈忠诚,战胜人性弱点重新攀上人生巅峰的勇气却受到世人的钦敬。尼克松说:“我不怕失败,因为我知道还有未来。”他还说:“失败固然令人悲哀。然而,最大的悲哀是在生命的征途中既没有胜利,也没有失败。”他以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而从不自怨自艾,挫折、忧愤使尼克松成为一个深怀智慧的人,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则使尼克松又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是和尼克松一样勇于坚持到底,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晋代左思花费十年时间收集素材,酝酿构思,以顽强不息的精神写出了令洛阳纸贵的《三都赋》;马克思用四十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里“啃”书本,把博物馆里的水泥地都磨出了一个洞,写出了给人类历史带来新世纪曙光的《资本论》;丁肇中、杨振宁博士坚持做原子轰击实验,终于发现了J粒子,使宇宙不守恒定律在实验上得以成立。他们的成功雄辩地证明:只要具备了排难而进、坚持到底的精神,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能取得成功。否则,则会半途而废,功败垂成。

德国科学家席勒在研究X射线即将看到曙光时,失去信心,罢手却步,遂将成功的喜悦奉送给了伦琴;牛顿晚年故步自封,坚持机械观点,以致晚年的牛顿一事无成。

19世纪英国作家福楼拜说得好:“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不错,只要拿出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事业的成功必将成为一种必然。当年宋庆龄在称赞张学良将军时曾说道:“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必有超乎常人的抱负。”恒心、毅力都是相对于人生旅途上的坎坷和挫折而言的。

生活常常这样,在你向目标挺进的过程中,突如其来的打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莫名的痛苦和烦恼……像影子随形一样地跟着你,很难彻底摆脱。于是,人们便有了勇敢和懦弱、坚定和犹豫、洒脱和痴迷、勤奋和懒惰、廉洁和贪欲之分——一句话,有了强弱之别,有了坚持到底和中途沉迷的差异。

做一个强者,首先是要做一个精神上的强者,做一个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人。世间不存在人无法克服的艰难和困苦,在你面临绝境行将没顶时,在你气喘吁吁甚至精疲力竭时,你只要再坚持一下,奋力拼搏一下,困难就会被你征服了,你就坚强了许多。

历史上有成就的人大多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经受着巨大的风险和舆论压力,他们不是退缩,而是坚忍不拔。10世纪英国福音传播者怀特费耳德就是一个典型。在他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舆论的谴责和世俗的刁难,甚至有人威胁要杀掉他。他的敌对者把他逐出教会,关闭他的教堂,甚至逼迫他离开所住的城镇。但他依旧在流浪的路途中传道。敌对者雇佣一些人穿上魔鬼的衣服去嘲弄他,向他扔烂泥、臭鸡蛋、烂番茄和切成碎片的死猫肉,并且不止一次地向他扔石头,把他砸得头破血流……同时代的许多名流都对他大加鞭挞和嘲讽,每天,他大概要经历数十次这样的“挫折和失败”,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均未能阻止怀特费耳德继续他的传道事业。因为,他知道他的事业是有益于大众的。

终于,成千上万的信徒涌到伦敦郊外的田野上听他的传道。他给威尔士和苏格兰的矿工讲道,为孤儿院募捐。他成了最有传奇经历的、最有魅力的传道者。

坚持是导向成功的“临门一脚”。历史上很多成功者用自己的现身说法证明了这一成功定理。日本著名企业家土光敏夫说过:“一旦把要做的事情决定下来,就一定要以必胜为信念,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干到底。人没有努力的界限,所欠缺的往往是坚定不移的意志……”面前遇到墙壁,就要决心穿过去,即使失败了,只要紧紧盯住目标,最终就不会倒下去。即使倒下去,爬也要往前爬。歌德用激励的语言这样描述坚持的意义:“不苟且地坚持下去,严厉地驱策自己继续下去,就是我们之中最微小的人这样去做,也很少不会达到目标。因为坚持的无声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增长,到没有人能抗拒的程度。”

超越自我,不断追求才能不断进步

一个人如果取得一点成绩就停止追求,那么这样的人也不容易取得大的成功。因此,我们要有超越自我的信心,才能不断进步。

徒弟在一场典礼中,跪在武学宗师的面前,正准备接受来之不易的黑带,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这个徒弟武功不断进步,终于可以在这门武学里出人头地了。

“在颁给你黑带之前,你必须再通过一个考验。”武学宗师说。

“我准备好了。”徒弟答道,他在心里认为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回合的拳术考试。

“你必须回答最基本的问题:黑带的真义是什么?”

“是我学武历程的结束,”徒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我辛苦练功应该得到的奖励。”

武学宗师等了一会儿,他显然不满意徒弟的回答,最后他开口了:“你还没有到拿到黑带的时候,一年后再来。”

一年后,徒弟再度跪在武学宗师面前。

“黑带的真义是什么?”宗师问。

“是本门武学中杰出和最高成就的象征。”徒弟说。

武学宗师过了好几分钟都没有说话,显然他并不满意,最后他说道:“你还没有到拿到黑带的时候,一年后再来。”

一年后,徒弟又跪在武学宗师面前。

“黑带的真义是什么?”

“黑带代表开始,代表无休止的纪律、奋斗和追求更高标准的历程的起点。”

“好。你已经准备就绪,可以接受黑带和开始奋斗了。”武学宗师欣慰地答道。

超越自我意味着不断地追求,顽强地奋斗;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你所从事的工作中寻找新的起点。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停留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地超越。超越,是升华,是蜕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阶段。正是这种超越,才使人类从愚昧无知的远古走到文明昌盛的今天。

当一个人有信心不断超越自我时,才能成就大事。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是遵循这样一个信念走上成功之路的。

李嘉诚在长达数年之久的打工生涯中,先后做过多种工作,从服务行业跳到技术行业,又从技术行业跳到推销行业,每换一次工作,他都经过深思熟虑,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其中最能体现其挑战自我精神的是在塑胶裤带公司的经历。

李嘉诚来到塑胶裤带公司做一名推销员时,塑胶裤带公司有7名推销员,数李嘉诚最年轻,资历最浅,显而易见,这是一种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竞争,是一种劣势条件下的不平等的竞争。

李嘉诚心高气傲,他不想输于他人,他给自己定下目标:3个月内,干得和别的推销员一样出色,半年后,超过他们。李嘉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有了压力,才会奋发拼搏。

李嘉诚做任何事,都会感谢过去生活对他的磨砺。他不属那种身强体壮的人,更像一个文弱书生,背着大包四处奔波,实在勉为其难。幸好他做过一年茶楼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十多个小时来回跑,练就了腿功和毅力。他在茶楼养成了观察人的嗜好,现在做推销正好派上用场。他在与客户交往之时,不忘察言观色,判断成交的可能性有多大,自己还该做什么努力。

要做好一名推销员,一要勤勉,二要动脑——李嘉诚对此有深切的体会。正是这两点,使他后来居上,销售额不仅在所有推销员中遥遥领先,而且是第二名的7倍!

李嘉诚做事,从来是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最好。不是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算了,而是在本职工作内干出非凡的业绩的同时,还利用推销行业的特点,捕捉了大量的信息。他注重在推销过程中搜集市场信息,并从报刊资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那儿了解塑胶制品在国际市场的产销状况。经过调研之后,李嘉诚把香港划分成许多区域,把每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和市场行情都详细记在本子上。他对哪种产品该到哪个区域销售,销量应该是多少,一清二楚。

李嘉诚经过详细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然后建议老板该上什么产品,该压缩什么产品的批量。他协助老板以销促产,使塑胶公司生机盎然,生意一派红火。

李嘉诚因此于一年后被升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这一年,李嘉诚年仅18岁。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李嘉诚逐渐成为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20岁刚出头,就升到了打工族的最高位置,确实令人羡慕。到了这一步,李嘉诚似乎应该心满意足了,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二字。正干得顺利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了新的人生搏击。

超越自我是成功的要求,只有努力创造,全力拼搏,不断超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位置,使生命的碰撞发出耀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