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7680300000081

第81章 龙文鞭影(3)

王良是春秋时的邮无政,擅长驾驭车马。相传由于他善御,死后灵魂化作星星,因此王良又是星宿名。《史记》说:“王良策马,车骑满野”。《黄帝占》说:“驷马参差不列行,则天下安;天马齐行,王良举策,则不安,天子自临兵”。也就是说这星宿能预示战争或和平,当然这是牵强附会的说法。○傅说是殷高宗武丁的贤相。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傅说是后宫女巫。傅说死后也化成星辰,位于箕星和尾星两个星宿之间,是管祈祷子嗣的。傅说星明亮形大,则说明帝王多子嗣。

伏羲画卦宣父删诗

【解析】

传说上古时代的圣君伏羲氏,看到黄河龙马背负着图纹从水面浮出,具阴阳奇偶之数,所以画成八卦。即乾(?瘙椸)、兑(?瘙楃)、离(?瘙禹)、震(?瘙椻)、巽(?瘙椼)、坎(?瘙椾)、艮(?瘙楁)、坤(?瘙椺)。宋代之前的八卦,中间没有阴阳鱼。○宣父就是孔子,是唐贞观年间追封的谥号。孔子在领着弟子周游四方之后,回到鲁国,把当时流传的三千多首诗歌大加减削,只留下三百一十篇,著成《诗经》。

高逢白帝禹梦玄彝

【解析】

汉高祖年轻时地位卑微,有一天夜里喝醉了,路过一个沼泽地,看到有一条大蛇横在路上,刘邦拔剑把它杀了。后来有人夜间路过这里,看到一个老妇在那里哭泣,说:“我的儿子是白帝子,化为大蛇横在路上被赤帝子杀死了。”○相传夏禹到衡山治水,梦到一个人自称玄彝苍水使者的人,对夏禹说:“你想得到我的简册,就要到黄帝宫斋戒。”于是夏禹在黄帝宫斋戒三天,当真得到了金简玉碟,明白了治水的诀窍和方法。

寅陈七策光进五规

【解析】

宋朝人胡寅担任起居郎一职,他给高宗赵构献上七条改良政治的策略:一、罢和议而修战略;二、罢行台;三、务实效;四、起天下之兵;五、都荆襄;六、选宗室;七、存纪纲。这些是主张抗金的,但是吕颐浩(也是主张抗金的大臣)厌恶他太耿直,不让他在京师,让他到外地做官。当时舆论对吕颐浩颇多批评。○北宋司马光在仁宗时担任天章阁侍制兼知谏院,上三札,又进五规,即提出处理国事的五个原则:保业、惜时、远谋、谨微、务实。皇帝对此很赞赏。

鲁恭三异杨震四知

【解析】

东汉鲁恭担任中牟县县令。邻近各县蝗灾泛滥,而中牟县却没有蝗害。他的上司河南尹袁安令下属肥亲(人名)来视察。肥亲和鲁恭一同在桑树下休息,有一只雉鸡大模大样从一个小孩身边经过,肥亲问小孩:“为什么不捉雉鸡?”小孩子回答说:“现在雉鸡正在带小雉鸡,不能捉。”肥亲听了也不再视察了,对鲁恭说:“蝗虫不飞到你们县界,野雉不怕人,小孩子有仁爱之心,这是三桩奇特的事。”说完便告辞鲁恭回郡复命。○东汉大臣杨震被派到东莱担任太守,途中经过昌邑,他所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在这里做县令,夜里揣着十斤金子来赠给杨震。杨震指责他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您,您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王密说:“夜里没人知道这事。”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到后非常羞愧地离开了。

邓攸弃子郭巨埋儿

【解析】

晋朝人邓攸在战乱中带家属逃亡时。路上遭遇敌兵,儿子和侄儿不可能同时庇护,必须舍弃一个。由于他弟弟早死,只留下这个侄儿,他便硬了心肠扔下儿子,背着侄儿逃走。东晋元帝时,他担任吴郡太守,为官清廉,后官至吏部尚书。死时仍旧没有儿子。当时,人们都很怜悯他,叹息说:“天道无知,使邓伯无儿。”○汉朝人郭巨是个大孝子。家道贫寒,养不活老母。他母亲心疼孙儿,每次吃饭,总要分一点给孙儿吃。郭巨夫妇看到后,便感到留着儿子会让母亲挨饿,就商量说:“儿子今后还能够再生,而母亲倘若死了,就永远不会再有了。”于是夫妇俩便决定将儿子活埋了。他俩挖地三尺,突然发现一罐金子,上面有一排红字:“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夺,人不得取。”

公瑜嫁婢处道还姬

【解析】

宋代的钟离瑾字公瑜,担任德化县知县。因为女儿即将出嫁,所以便买了个婢女陪嫁。没多久,他发现这个婢女原来是前任知县的女儿,于是便把她作为自己的女儿出嫁了。○五代末,陈国大乱。驸马徐德言和妻子乐昌公主觉得夫妇即将离别了,便摔破一面铜镜,夫妇各拿一半,相约乱平后的正月十五日在街上卖镜相聚。陈国被灭后,乐昌公主成为隋朝越国公杨素(字处道)的家姬。那年上元节,公主命家奴去市场卖破镜,价格定得相当高。徐德言看到后,便合镜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后,便请徐德言去见他,把乐昌公主送还给了徐德言。这便是破镜重圆的典故。

允诛董卓玠杀王夔

【解析】

东汉末年,董卓专政,纵火烧毁了国都洛阳及附近数百里地方,挟汉献帝到长安,自立为太师。当时的司徒王允觉得这是个大祸害,便暗中联合董卓手下的猛将吕布,设计把董卓杀了,把他的尸体弃于市上。○南宋时四川利司的都统王夔,暴虐凶残,川中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后来朝廷派余玠担任四川安抚制置使,余便设计杀掉王虁。余玠在四川十多年政绩显赫,曾溃败入川的蒙古军。

石虔捷朱亥雄奇

【解析】

东晋桓石虔,动作相当轻捷,没有人能和他相比。有一次,他和父亲桓豁一起围猎,一只老虎中了箭,受伤倒在地上。将领们怂恿他把老虎身上的箭拔出来,他真的上前拔出一支箭来。后来,他跟伯父桓温入关,作战十分英勇,威镇敌营。一次,他的叔父桓冲陷入敌阵,身边的将帅没一个敢去救他。桓温对石虔说:“你的叔叔身陷敌阵,你知道吗?”石虔听了意气激昂,扬鞭跃马冲入几万敌军中,没有谁能抵挡他,把桓冲救了出来,全军都非常钦佩他。○战国时朱亥是个力士,隐居在屠宰铺里。侯嬴把他举荐给魏国的信陵君。后来信陵君窃兵符救赵,唯恐魏国老将晋鄙不接受命令,把他也带去了。当晋鄙猜疑不定,不想出兵权时,朱亥拿出袖里藏着的四十斤铁锥,一下把晋鄙打死。信陵君夺取了兵权,率兵抗秦,赵国得救。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解析】

三国时何晏字平叔,是魏国大臣。自小被曹操收养,相貌俊美,脸色白皙。魏明帝怀疑他脸上抹了粉。那时正值夏天,便赐他吃热汤面。吃完汤面,何晏满头大汗,便用衣服擦汗,脸色却更加白皙。○晋朝杜义,字弘治,皮肤十分洁净。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看到他之后,赞誉说:“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真是神仙中的人物。”

伯俞泣杖墨翟悲丝

【解析】

汉朝人韩伯俞对他母亲十分孝敬。有一次,他做错了事,母亲打他,他哭了。母亲很奇怪,说:“我过去也打过你好几次,你都没哭,今天为什么哭泣?”伯俞对他母亲说:“以前您打我,我会感到疼,知道母亲身体健康,有力气;今天您打我,我没有觉得疼,知道母亲体衰力弱,心里难过,因此才哭泣。”○墨翟即墨子,战国时宋国人,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一次他看到染丝,就叹息说:“把丝放进青色的染料里染,就成青丝;放进黄色的染料里染,就成了黄丝。五次放进不同颜料里染,就成了五种颜色的丝。用不同的颜色染就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办事一定要谨慎。不只染丝这种事,治理国家也是要如此。”三国时的文学家阮籍诗:“杨朱泣歧路,墨子悲练丝。”就是讲的这件事。

能文曹植善辩张仪

【解析】

曹植字子健,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他十岁就会做文章,才思敏捷,落笔成章,深受曹操宠爱,一度想把他立为太子。“七步成诗曹子建”这个著名的典故,就是赞赏他的才华的。○张仪是战国时魏国人,是秦、魏两国的宰相,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苏秦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他主张连横,使六国割地事秦。年轻时他地位卑微,有一次跟随楚国国相参加宴会,别人诬赖他偷了珍贵的玉璧,他被打得遍体鳞伤,回家后便问妻子:“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说在。张仪便放心了,说:“只要舌头在就行。”后来,他就是凭借这张能说会道的嘴游说秦国国君而获得显达的。

温公警枕董子下帷

【解析】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字君实,世称“谏水先生”。宋哲宗时担任宰相,在高太后支持下,取消王安石新政,任用一批守旧派大臣。为相八个月逝世,追封温国公。他年轻时学习刻苦,博览群书。为了挤时间读书,他睡觉便用圆木做枕头,圆木枕头一转动,他就会惊醒,起来继续苦学。这枕头被称之为“警枕”。○董仲舒是西汉思想家,年轻时钻研《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潜心研究孔子学说。为了研究学问,他放下帷帐诵读经书,三年时间里眼睛都不向花园里瞟一眼。后来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

会书张旭善画王维

【解析】

唐朝著名书法家张旭,字伯高。他精于书法,以草书尤为出名。嗜好饮酒,每次喝醉了,就呼叫狂跑,然后才下笔写字,有时甚至用头发醮墨水写字,醒了看自己写的字,似乎当时有神灵相助一样。当时人把他称为“张颠”,尊他为“草圣”。他的草书、李白的诗歌和裴珉的剑舞,被时人并称为“三绝”。○唐朝诗人王维字摩诘,曾担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的诗画都十分有名。宋代以诗文书画著名的苏东坡赞誉他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周兄无慧济叔不痴

【解析】

春秋时期,晋悼公周的兄长是个痴人,不能分辨豆子和麦子,不能当国君,臣下们就把周立为国君。○晋朝王湛是王济的叔父。他平生不愿展现自己,别人都把他当做呆子。有一次王济去看望他,看见他床头放了一本《易》,就跟他讨论《易经》。王湛对《易经》的剖析相当透彻,王济听后感概说:“自己家中出了一位名士,居然三十年都没发现!”就把他举荐给晋武帝,从此开始知名。王湛三十八岁才出仕当官。

杜畿国土郭泰人师

【解析】

东汉末年杜畿从荆州回京,会晤侍中耿纪。尚书令荀彧住在耿纪隔壁,夜里听到两人的对话,感觉杜畿这个人很不寻常。第二天早上荀彧就派人对耿纪说:“假如知道有国士却不向朝廷推荐,我们还担任现在的职务干什么呢?”之后荀彧见到杜畿就像见到老相识一样,马上向朝廷举荐杜畿。○郭泰是东汉末名士,朝廷几次召他为官他都不应召,只是在家教书。他学识渊博,精通经典,品德高尚,很受推崇。魏昭年幼时,要求服侍郭泰,替他洒扫庭院。郭泰对他说:“小孩子应该认真读书,为什么要这样来靠近我?”魏昭回答说:“经师易获,人师难遇。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意思是说,找教授经典做学问的老师容易,而找品德崇高、能够指导自己怎样做人的老师却很难。

伊川传易觉范论诗

【解析】

程颐字正叔,是北宋哲学家,理学的奠基人。他授学三十年,学生很多,被世人称为“伊川先生”。他对《易》很有研究,著有《易传》。有一次游历成都,看见一位箍桶匠挟着本《周易》,便停下来与他讨论易学问题,大受启发。感叹道:“《易》学在蜀矣。”○宋朝有个名叫彭觉范的人出家做了和尚,很会做诗。有个师弟叫做超然,也擅长议论诗歌问题,曾说过:“诗贵得于天趣。”觉范便问他:“何以识其天趣?”超然作个比喻说:“能知萧何所以识韩信,则天趣可识矣。”但觉范终究不能被超然折服。

董昭救蚁毛宝放龟

【解析】

汉朝董昭之在横渡钱塘江时,看到江面上浮着一枝短芦苇,上面有一只大蚂蚁,董昭之便牵着芦苇到岸边,这只巨蚁获救了。相传后来董昭之被人诬陷,关在杭州的监牢里,有许多蚂蚁前来把他的枷锁咬断了。董昭之便逃出监狱,到山中避祸去了。○晋朝人毛宝十二岁时看到一个渔夫捕到一只白龟,感觉很新奇,便用钱买下放生。后来毛宝做了邾城守将,与石虎交战,打了败仗,便要投江自杀。落到水中时,脚下踩到一个硬硬的东西,到了岸边,才知道是他先前放生的白龟救了他的命。

乘风宗悫立雪杨时

【解析】

南朝人宗悫字元干。少年时便有“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志向。后在南朝宋担任豫州太守,清廉奉公,秋毫无犯,离任回家时只带着枕头、被褥等非常简单的行李。后受封为洮阳侯。○北宋哲学家杨时字中立,是程颢、程颐的学生,学者把他称为“龟山先生”。有一次,他官职变动,却不去赴任,到颍昌以拜师之礼去见程颢,相处得很愉快。程颢去世以后,他又去洛阳跟程颐学习。那时杨时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侍奉程颐却十分恭敬。有一天,程颐偶然坐着小睡,杨时站在旁边陪着没有离开。程颐醒了,看到他还站在身旁,便让他退去。这时门外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阮籍青眼马良白眉

【解析】

三国末魏国人阮籍字嗣宗,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博览群书,尤其爱读《庄子》。嗜饮酒,时常喝醉了便撒酒疯避难。他鄙视礼教,很看不起礼俗之士,用白眼看他们,而对他喜欢的人就青眼(正眼)相看。○三国蜀国人马良字季常,弟兄五个都才华出众闻名于世。马良眉毛中有白毛,乡邻们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刘备称帝后任命他担任侍中一职。彝陵之战,刘备兵败,他也遇难。

韩子《孤愤》梁鸿《五噫》

【解析】

战国末思想家韩非原是韩国公族,曾屡次向韩王提议变法图强,但没有被采纳。他发愤著书立说,写了《说难》、《孤愤》等书,共十余万字。秦王嬴政见了认为是古人著作,恨不与他同时。李斯告知秦王韩非是他的同学。秦王就给韩王写信,要韩王把韩非送来。后来韩非被李斯、姚贾诬陷,冤死在秦国的牢狱中。○东汉人梁鸿字伯鸾,是一位气节之士。他精通书史,在上林苑牧猪,受当地人尊崇。娶同县孟光为妻,隐居在霸陵山中,以耕田织布为生。后出关路过洛阳,看到统治者奢侈豪华,看不惯,便写了《五噫歌》嘲讽统治者。汉章帝听了非常生气,便派人到处找他,他就改名换姓隐居在齐鲁之间,以替人做长工为生。

钱昆嗜蟹崔谌乞麋

【解析】

宋朝钱昆非常喜欢吃螃蟹,有人问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回答道:“只要有螃蟹,不做通判也可以。”(通判,官名)○北齐西河郡太守崔湛倚仗他弟弟的权势,向李绘索取麋角、鸽羽,李绘回信断然拒绝,而且狠狠地讥讽他一下。回信说:“鸽有六羽,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手足迟钝,实在不能捕得麋鸽,以事权贵!”让崔湛自讨没趣。

隐之卖犬井伯烹雌

【解析】

晋朝吴隐之的女儿即将出嫁,他的朋友谢石知道他家里贫困,便想帮他筹办嫁妆。派去的人到吴隐之家里,只看见他家的婢女牵一条狗到外面卖,此外什么都没有准备。○百里奚字井伯,春秋时人,家里很贫困,在楚国作苦役。秦穆公知道了他的才能,便派人用五张黑羊皮的身价把他买下。到了秦国,便封他做了丞相。他的妻子探听到他已经在秦国做了大官,便也来到秦国。有一天,百里奚正坐在大厅堂上喝酒作乐,听到一个女人弹琴唱歌,歌词是:“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饮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听到那歌词说的是自己的事,他便详细询问,仔细看眼前这个女人,原来是以前的妻子。于是夫妻相认。

枚皋敏捷司马淹迟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