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7679600000097

第97章 定势与思维(3)

如果懂得电报用语的人,就会听出这样的话:“丽莎,丽莎,我是汤姆,我是汤姆,前面铁桥断了,前面铁桥断了,快请列车长停车,快请列车长停车。”小汤姆反复不停地发送这样的“电报”,汽笛的声音传到了几十里外。火车急速地行使着。小汤姆的妹妹听到了汽笛的声音,起初她没有在意,过了一会儿,她渐渐神色凝重起来。原来,平时她经常跟哥哥玩“电报”游戏,因此,汽笛发送的“电报”她很快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她赶紧把“电报”的内容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完后也大吃一惊。父女俩急忙找到列车长,向他报告紧急情况。列车长竖起耳朵一听,虽然他听不懂什么意思,但事关整个列车上的人员安全,他马上下令急刹车。当车子完全停下来时,离断桥还不到100米远了,一场灾难终于避免了。小汤姆的名字,从此在美国家喻户晓。如果着眼于帮助他人,超前的思维能免除正在发生的灾难;如果着眼于满足个人私欲,超前的思维可能会将人类带入灾难。

贝多芬与海顿

贝多芬年轻时,曾跟随著名音乐家海顿学习音乐创作。然而,师生俩人对于音乐创作的倾向并不一致,海顿的乐曲风格比较沉静,而贝多芬则情感奔放,彼此不很协调,因此师生之间经常出现分歧。海顿古老的、墨守成规的创作乐风,常常引起贝多芬这样一位激烈如火、勇于革新的青年天才的不满。师徒之间经常为此争执不休。

有一次,海顿给贝多芬布置了一道作业,就是把自己谱写的小步舞曲让贝多芬改成一首谐谑曲。而贝多芬却是在向一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做大胆的尝试,是用海顿“旧的语言”写贝多芬自己“新的格言”。海顿看完作业后,极为气恼,并劝贝多芬沿用古老的音乐形式,不要轻举妄动,“跳到深水中去”。但贝多芬还是“跳下去”了。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更加没有守旧的乐风,与海顿的劝告相距甚远,这几乎使海顿气得昏了过去。

他便责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在交响曲上写上‘海顿弟子贝多芬作’?”贝多芬回答:“因为先生的守旧我没有学到,况且这是我自己的独到的音乐。”这使海顿怒气冲天,立即辞掉了这个“不忠实”的弟子。贝多芬在革新大道上的步伐越走越快,胆量越来越大。他不仅改革了当时盛行的“无标题音乐”,并以“标题音乐”的新形式实践在自己的交响音乐之中,他还将囿于宫廷中为王公贵族服务的“室内乐”解除束缚,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

因此贝多芬又招来了新的谴责。舆论界的批评家们对这位创造力丰富的新巨人发出嘲笑:“那副农民一样的粗短身材的乡巴佬,想对纯音乐进行改革真是荒谬!”贝多芬对批评家们的咆哮,置之度外又继续尝试下去。他坚定地说:“一匹奔腾的骏马绝不会让苍蝇叮了几口就裹足不前。”人类的文明、科技的进步不是空穴来风,是无数敢于打破定势、敢于创新的人创造的、推动的。

伊索解释遗嘱

有个富人,他有3个女儿,各自都有自己的爱好。一个喜爱喝酒,一个喜欢打扮,第三个则很吝啬。根据城里的法律,富人写下了遗嘱,把自己的家产分成相等的3份,并规定每个女儿在把自己所得的财产出售后,要各自给她们的母亲一笔现金。父亲去世后,这3个女儿焦急地跑去看遗嘱。在念完遗嘱后,大家都弄不懂逝者的遗愿。应该如何理解下面的话呢?“姐妹们应立即将她们所继承的财产脱手,然后每人再付给其母亲一笔现金。”遗产被分成了3份,一份是一个农场和全套的生产农具、牲口和牧场,还有管理生产和牲畜的仆人。另一份是乡下的别墅,包括葡萄棚下的餐桌、银餐具、面盆、水壶和一个存放马尔付齐酒的酒窖,另加侍候吃喝的佣人。一句话,供吃喝的设备一应齐全。

第三份是城里的房子,包括一套时髦的用具,考究的家具,梳头姑娘和家奴,另加上做针线活的姑娘,珍珠宝贝和贵重的衣物。财产分配停当,大家觉得若抽签则会使三姐妹难以得到自己喜爱的东西,于是都同意各自挑一份自己喜好的财产。当时雅典城里的人都赞成这个决定。只有伊索一人认为人们曲解了遗嘱的意思。他说:“如果逝者还活着,雅典全城的人都会受到他的怒骂。他禁不住会问:‘一个自称有敏锐洞察力的民族,怎么会将一份遗嘱作出相反的解释呢?’”说完,伊索主持了家产的分配工作。

他给每个姐妹一份她不喜欢的财产。比如说爱打扮的得到了爱喝酒的财产;爱喝酒的则分到了牲畜;爱管家务的分得了梳头姑娘。他觉得这种分法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他让三姐妹把财产售出,当手中有了钱,她们就可门当户对地与人联姻;她们拿着的不再是父亲的不动产,就可以把现金支付给自己的母亲。这就是逝者所立遗嘱的初衷。人们不禁会感叹:一个人的思维竟超过雅典全城的人!一一对号入座,也许会助长不良习气;彼此错乱排列,也许会使其扬长避短。

刮加桑杀猪娶富女

傈僳族有一个富人家的女儿聪明、漂亮。但她从来不跟任何生人说话。富人说:“谁家的小伙子能让我的姑娘跟他说上3句话,我就把姑娘嫁给他!”于是,富人家的门口每天都有来自各山各寨的年轻人,可是,没有一个小伙子能使姑娘开口。聪明的刮加桑听说后,拉着一头猪,来到富人家门口。他把猪按翻在台阶上,然后,用一块长条的石头,在猪脖子上一来一去地割着。

刮加桑一边割着猪脖子,一边“啊哩哩,啊哩哩”地朝着富家姑娘歌唱。他割了好半天,因为石头不锋利,杀不出血来,猪却不停地发出刺耳的惨叫声。看到刮加桑割猪的模样,姑娘实在忍不住了,笑着对刮加桑说道:“哎哟,哪有像你这般用石头杀猪的?”说完走进家去拿了一把刀递给了刮加桑。刮加桑接过刀子,一手用刀子捅猪脖子,一手拿起筛子接猪血。那姑娘看着,又急忙惊叫起来:“喂!筛子接血还有不漏的?”

说着,又跑进家里拿来木盆递给刮加桑接猪血。刮加桑把猪杀死了,接着,又抱来一大捆干草、木柴放在富人家房子旁边,掏出火镰来,“吧嗒、吧嗒”地打火准备烧猪毛。姑娘看着,又惊叫起来:“啊!你在这里烧猪毛,还不把我家的房子烧着了?”姑娘一说完,刮加桑停下了手中的活,走进富人家里,大声对富人说:“大老爷,你女儿跟我说了三次话了,我倒是半句也没跟她讲。按你的规矩,你该把她嫁给我啦!”富人大吃一惊,便把女儿叫到跟前问她:“你喜欢他吗?”姑娘点了点头。富人便把女儿嫁给了刮加桑。利用对方的常人思维,自己做着出格的事情——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好方法。

什么大

达斡尔族有个出色的老猎人,却孑然一身。有一天,老猎人病倒在床上。村子里的人都来看望他。老猎人知道自己离死不远了,他希望把自己心爱的猎枪送给一个最聪明的年轻人。村子里有4个年轻的小伙子,老猎人就把心事告诉了他们,并决定考一考他们。他说:“有一头大牛,它的肚子能装进3个屯子。这一年,牛死了,忽然从南边飞来一只老鸹,叼起一只牛大腿,飞了一气,落到正在山坡上吃草的山羊的角上了。正好山坡上有个人睡觉醒了,一睁眼睛,山羊就钻到他眼睛里去了。你们说,到底什么大呢?”

第一个青年说:“牛大,因为它的肚子能装进3个屯子。”第二个青年说:“老鸹大,因为它能把肚子里装3个屯子的牛的大腿叼走。”第三个青年说:“羊大,因为光羊角上就能落下叼着肚子里能装3个屯子的牛的大腿的老鸹。”最后一个是位放马的青年,他说:“人的眼睛大。因为人的眼睛能看见世界上的一切。肚子里装得下3个屯子的牛的大腿、叼着牛大腿的老鸹和角上落下老鸹的山羊,最后还不是都装进人的眼睛里去了吗!”

老猎人点了点头对放马的青年说:“你才是最聪明的人。人的眼睛是什么都能看到的。可惜,他们3个人眼光太短啦!只有眼光远大的人,才配拿我的枪。”老猎人说完,把枪送给了放马的青年。目光短浅的人难有大出息,目光远大的人有远大前程。

桌子横架上的钱袋

古时候,有个酒店的伙计在饭桌下的横架上发现了一个小布袋,便交给了老板。老板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个钱袋,宽约3寸,长约6寸,里面装着2两银子,几十枚铜钱。店老板便将它收好,等钱袋的主人回来认领。过了一阵,有一个年轻人走进店来,在店里转了一圈,然后到柜台前对老板说:“我有一个钱袋遗落在你们店里……”老板就把钱袋还给他。客人接过一看,却大叫起来:“原先我这口袋里有40两银子,200个铜板,怎么就剩这几个了?”店老板很肯定地说:“我拿到口袋的时候,里面就只有这么多钱了。”

客人揪住老板道:“我不信,一定是你把钱藏起来了!”年轻人的争吵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位老人走过来问明情由后,计店老板把钱袋按原样搭在桌子的横架上,口袋的两头便垂了下来。这位老人就问年轻人:“你口袋忘这儿时,是这样搭着的吗?”年轻人说:“是这样的。”老年人转过身来,对店老板说:“你开店做生意,要图个好名声。客人的东西遗落在店内,应该原封不动地退还人家才是。可是,客人在你店里遗留40两银子,你为何要吞他38两?遗落200多个铜钱,你为何要吞他200个?”店老板大声叫道:“天哪,真是冤枉好人!我确实是分文没动他袋内的钱!”

老人说:“好了,好了,你不用喊冤了,正好我身上带着钱,我替你还给青年客官算了。”说着,就从自己的钱袋里掏出38两银子,200枚铜钱,放在柜台上,让年轻人自己装到口袋里。年轻人暗笑着把钱装进钱袋,钱袋被撑得鼓鼓的,再也装不下了。年轻人拿着钱袋正准备离去时,老人把他叫住,说:“等等,先别走,你把钱袋再搭到桌子的横架上,让大伙看看再走嘛!”于是,年轻人在众人的目光下把口袋放在桌子下面的横木上,这口袋的两头不下垂了,险些要掉下来。老人对大家说:“各位请看,你们会这样搭口袋吗?”“不会!”大家齐声回答。年轻人在一旁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抓了钱袋抬脚就跑,刚跑到门口,被两双大手一把抓住。原来,不知什么时候,酒店的门口多了两个捕快。这时候,大家才知道,老人是新上任的县令。骗子的思维定势是:大家都好骗,想要骗更多。这时可对症下药:给骗子更多,假装被他骗,合适时机揭穿骗局。

酸鱼桶装过的银币

有个叫艾洛佐的农民向另一个寨子的富人玛哈沙梯买了一头瘦水牛,本来讲好了50个银币,谁知艾洛佐一时昏了头,把自己所有的积蓄——100个银币全部给了对方。等到把牛牵回家,他才想起多付了50个银币。回去要时,玛哈沙梯却死不认账。艾洛佐便向朱腊波提求助,朱腊波提就跟着他来到玛哈沙梯的家里。朱腊波提问艾洛佐:“你去玛哈沙梯的家里时,钱都装在口袋吗?”艾洛佐说:“不是的,全装在酸鱼筒里背来的。”

朱腊波提又问玛哈沙梯:“你呢?有多少钱也装在酸鱼筒里吗?”玛哈沙梯说:“我的钱装在木箱里。像他这样的钱,现在我就有1500个呢,加上他今天付的牛钱50个,一共是1550个。”说着,抬出一个小木箱,打开箱盖,指着白亮亮的银币说:“里面整整1500个,全是我的。还有撒在地上的50个,是卖牛钱。”朱腊波提把钱全倒在席子上,均匀摊开。

一会儿,见许多苍蝇在钱的上面低飞,最后分别落在当中的少部分钱上不动了。朱腊波提暗暗数了数苍蝇爬着的银币,刚好100个,就指着钱对玛哈沙梯说:“艾洛佐确实多付你50个,不信,你数,那些苍蝇爬着的钱究竟有几个吧!别忘了艾洛佐的钱粘上了酸鱼的腥味,时间虽过了半天,人的鼻子很难闻出鱼腥味,而苍蝇还是闻得出来的。你还是快去把苍蝇爬过的钱拣出50个来,还给艾洛佐吧。”玛哈沙梯涨红着脸,知道瞒不过去了,只得把50个银币退还给艾洛佐。每一点蛛丝马迹都别放过,真相就在其中。

哑言老农得狗画

一天,有位姓王的秀才在街上挂出一张画着一条黑狗的画,那画上的黑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画旁边贴着一张说明:“此画系谜语画。打一字,猜中此谜者,免费赠此画;猜谜不中而愿购买这幅画者,付纹银10两。”狗画一挂上街头,便招引来许多围观的人,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可是无一人能正确地破解此谜。这时,来了一位扛锄头的老农,他端详了一阵墙上的狗画,又看了看贴在旁边的说明,一言不发,取下狗画转身就走。

人们被老农弄得莫名其妙,王秀才上前问道:“你是要买这张画吗?”老农紧握着狗画,摇了摇头,仍不说话。秀才又问:“那你是要猜谜喽?”老农点点头,还是不言语,只顾往家走。秀才又连问声,老农仍旧一声不吭。秀才不再追问,望着老农的背影,哈哈大笑起来,连声叫道:“老头猜中了!老头猜中了!”说完,扬长而去,猜谜的人们更是迷惑不解了。原来,狗又称犬,黑狗即黑犬,这张画打的是一个“默”字。老农始终没有说话,即为“默不出声”的意思。因此,秀才说这位老农猜中了。要想猜对谜语,首先得懂谜语所涉及事物的特性。

王八脖子

1930年,韩复榘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任职期间,一次外出巡视,先到行署、市,最后到县。晚上,孙县长设家宴招待韩复榘及陪同的赵专员、钱市长。县长太太也出席相陪,两个丫环立旁侍候。此时此刻,韩复榘兴致极浓,席间“妙语”连篇,好不热闹!酒过三巡,丫环端上一个蓝瓷大碗,热气腾腾的清汤里,一个大鳖浮在正中,这是有名的大补元气王八汤。

韩复榘端起酒杯发话:“3位地方长官,现在猜谜助兴,以这碗汤为题,我给你们每人出一道谜,猜得出赏酒一盅,猜不出,罚酒一盅!”专员、市长、县长齐声应诺,静候省长出谜。韩复榘开始腔了:“孙县长,王八脖子伸出来叫什么?”孙县长沉思了一阵,笑道:“卑职才疏学浅,实在无法猜出,情愿罚酒!”韩复榘一听,哈哈大笑,然后说:“告诉你,王八脖子伸出来,现往外长,不就叫县长吗?”接着,又问其他两位:“赵专员,你猜王八脖子缩回去叫什么?钱市长,你猜王八脖子缩回去再伸出来,这又叫什么?”赵专员、钱市长认真猜了一会儿,抱歉地说:“在下愚木,实在猜不出,甘愿罚酒!”

韩复榘又是一阵大笑:“真是木得可以。王八脖子缩回去,不就是钻圆(专员)吗?缩回去再伸出来,自然就是试长(市长)啦!”全桌齐声大笑,丫环想笑却又不敢笑,只得偷偷地用手捂着嘴。3人只得喝了罚酒。县长夫人孙太太见此,她端起酒盅,恭恭敬敬地站起来道:“韩主席,在下也有一谜,请您猜猜,猜中了敬酒一盅,猜不中罚酒一盅,可好?”“中!”